第二十三章 世民謀劃,召喚諸葛
李世民曾經(jīng)記得,他在穿越之前看到過的所有洪荒小說,幾乎都秉持著一個原則,那就是天下大劫,大勢不可改,小勢可改。
但是無論是大勢還是小勢,這些東西其實都影響著西游這一場大勢的結(jié)局。
要知道歷史上最堅固的建筑,就是被白蟻所鑄造的巢穴所毀滅的。
對于佛教來說,西游是一件大事。
是佛教能夠傳播到東土大唐,傳播到這個人族最聚集的地方的一個重要的機會。
因為正常來說,這里是玄門之地,他們想要在這里傳播教義,近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是當初四圣共破誅仙陣,太清圣人和玉清圣人欠了西方二圣人的因果,佛教東傳又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李世民知道這其中的內(nèi)情,所以他也清楚自己這么一些小蝦米,如果貿(mào)然插手到佛教與玄門的爭斗之中,定然會死的粉身碎骨,連渣都不剩。
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打算把陳光蕊留到京中,而不是下放到江州。
他想要把未來的那個玄奘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親自教導,他想轉(zhuǎn)變這個未來的旃檀功德佛的念頭。
把他變成自己的形狀。
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金蟬子本就是心中對于佛教有了懷疑,才會被貶下凡來的。
因為當時金蟬子被貶下凡間的罪名是無心聽講,輕慢大教。
如果不是心中有事,他又怎么會無心聽講?
勢必是他對于佛教的教義有了迷茫之處,佛祖才會將他貶下凡來歷劫的同時,也讓他完成這一次西游之事。
事實上佛祖的安排也沒有錯,他經(jīng)過這一遭,金蟬子也真正成了佛。
但李世民是變數(shù)。
他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他稍加引導,玄奘就很有可能會走上另一條不同的道路。
畢竟,如果想要質(zhì)疑佛門的佛法,李世民還是能夠找出很多不同的角度的。
生活在穿越前的那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指鹿為馬,混淆黑白的事情屢見不鮮,更何況,宗教的教義這種東西本身就存在著漏洞。
想到這里,李世民不由得搖了搖頭,距離陳玄奘的出生還早得很,他現(xiàn)在想這些東西其實是沒什么意義的。
看著科舉順利進行,他打算回去著手開始皇家學堂的事情,他知道自己的理念必須要傳遞給皇家和大唐這些老臣的下一代。
因為只有他們繼承了自己的志愿,人族的希望才能夠不斷的綿延下去。
李世明知道很多事情想要成功,并不在一朝一夕之間。
他已經(jīng)做好了長久戰(zhàn)斗下去的準備了。
夕陽漸暗,通紅的晚霞在天上烙印下美麗的印章,這幅景象映入李世民的眼簾,他長嘆了一口氣,心中莫名的平靜下來。
他似乎有一絲感悟,但是當他回想起來卻如何也抓不住那種感悟的存在。
最后他索性放棄,因為他知道時機還不到。
他積累的東西還不夠,以至于雖然能夠看到一些東西,但是更多領(lǐng)悟的還是屬于云里霧里的,根本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
他轉(zhuǎn)身,一揮袍袖走回了皇宮。
……
“領(lǐng)取神將諸葛亮?!?p> 回到皇宮,李世民便迫不及待的將諸葛亮召喚了出來。
在他穿越之前的那個時代,或者說在后世幾乎沒有人不知道諸葛亮的名頭。
這是一個多智近妖的人物,用一人之力能夠為劉備打下蜀國的那么一個天下,這種能力堪稱國之柱石。
尤其是在穿越之后,當李世民真正接觸到了帶領(lǐng)大軍的機會,當他真正的明白了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究竟是一種什么東西的時候,他越來越能夠感受到諸葛亮隆中對的沉甸甸的重要。
只有一種對于天下有著極其強大的把握,猶如掌中觀文的把握,才能夠為劉備獻上那樣的戰(zhàn)術(shù)。
可以說如果。按照諸葛亮的戰(zhàn)略一絲不茍的執(zhí)行下去的話,劉備真的很有很大的可能性能夠三星掩護。
只能說造化弄人。智慧卻沒有人能夠想去。、
“見過陛下?!?p> 一道風度翩翩羽扇綸巾的身影,漸漸的出現(xiàn)在了李世民的眼前,然后對著李世民行禮。
“免禮,免禮?!崩钍烂裼H自扶起諸葛亮,眼神中帶著激動的神色。
仿佛見到了偶像一般。
諸葛亮當然不可能知道偶像這種東西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吹嚼钍烂竦臉幼?,只當他是求賢若渴。
即便是因為被系統(tǒng)召喚出來的關(guān)系,諸葛亮的忠誠度早就已經(jīng)拉滿,但是看到李世民這副渴求賢才的模樣,諸葛亮的心中還是感受到了一種被重視的喜悅
當初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貌似也是這樣的表情。
“孔明,你覺得接下來我們應該怎么做?”李世民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樣。
他是真的誠心向諸葛亮請教的,但是在諸葛亮的眼里,卻把這當成了是李世民在考教他。
他輕輕搖了搖羽扇,自信的開口道:“陛下若是想要帶領(lǐng)人族跳出棋盤,還需徐徐圖之。”
如果不是系統(tǒng)給他灌注的記憶,諸葛亮根本不敢相信這個世界上的人竟然真的有人敢于反抗仙神。
古往今來所有的有識之士基本上都能夠看出仙神對人族的影響。
但是既然能夠看出來,他們?yōu)槭裁床环纯埂?p> 原因自然就是很簡單,那就是他們知道反抗也沒有什么用,反而會迎來更大的報復。
人族的力量與仙神相比根本就是天淵之別。
聰明人都喜歡明哲保身,或許他們也知道人族團結(jié)起來擁有無限的力量,但是不敢冒這個險。
李世民的做法的確是值得讓人敬佩。
諸葛亮搖搖頭,將自己的思緒從這些無用的事情上面抽離開來,開始仔細為李世民出謀劃策。
他的性格也不喜歡沒有挑戰(zhàn)的事情,對手越強大,他就越感覺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有挑戰(zhàn)性的。
諸葛亮引經(jīng)據(jù)典侃侃而談,有很多事情是李世民都沒有想到過的,聽了李世民是連連點頭,心花怒放。
有了諸葛亮,李世民只覺得自己的前路都亮堂了起來,本來他雖然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了明確的目標,但是其實他并沒有涉及詳細的一步步計劃。
不是他不想設(shè)計,而是他沒有那個能力。
他雖然自認為很有智慧,但是在諸葛亮這種人杰的面前,根本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