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我在長安做婦產(chǎn)科醫(yī)生的日子

第961章 鳳凰,終究是要翱翔九天的。

  (感謝友竹茶投了10張月票。)

  因為是從不可先生口中得知的大概是有疫病的消息,李三娘對這個消息就很重視。

  她當夜就沒怎么睡,連夜寫了傳染病防治的折子,翌日讓宋茯苓抄寫了三份,一份送去了太醫(yī)署交給了王署正,一份兒送給了清陽郡主,還剩下一份兒她讓秋香給不良人發(fā)了過去。

  而李母卻是大早上就洗漱好出了門,她是帶著不少銀子出門的。

  她去的地方就是玄都觀,大清早上,玄都觀門口就已經(jīng)有人在排隊等著入觀了。

  在門口很是排了一會子,就才輪到李母進去。

  一進去,李母就腳不停地朝著三清大殿去,在大殿外頭有道人發(fā)放香燭,李母領了免費的三炷香,進得殿中,跪在蒲團之上,她低頭閉眼在心中默念:“求天尊保佑我家三娘此去平安,歸來亦是平安。

  還望天尊保佑我家三娘的身邊人,她小師兄、徒弟、朋友盡皆平安!”

  默念了三遍,李母這才磕頭上香。

  這一串兒還沒完呢,上完了香,一旁還有道人畫平安符的,李母也是拿了銀子出來,給李三娘、邵陽師兄、秋香還有老十每個人都給請了一張平安符。

  請了符,李母還去外頭的廣場上排隊請了一籃子福餅,這才出了道觀往家回。

  而李三娘卻是在家和李父、李二兄裝備自己個兒要帶的醫(yī)箱。

  作為醫(yī)師,這出門去,自己個兒吃飯的家伙兒事兒怎么能不帶呢?

  尤其是她去的是邊城,最常見的就是金創(chuàng)傷,她慣用的那些外科器械可不都得帶上么?

  雖說這一路上都是要走官驛的了,但誰又能保證每一次都能正好到官驛,保不齊路上可能住不上官驛,或是露宿野外,或是破廟哪里湊合一晚,那這驅(qū)趕蛇蟲鼠蟻的藥也都得備齊全了。

  因著是要換馬不換人,盡量趕在月余的時間內(nèi)到疏勒去。

  難免是要風餐露宿的,不論是她自己還是邵陽師兄的身體雖說得上是健壯,但這一路得騎馬去,他們二人還是還是比不過常年行軍的人。

  所以這各種藥包,治風寒的、高熱的、腹瀉的都得備好了。

  至于跌打損傷的丸子、膏藥、藥油什么的,那更得多多的備上。

  李父還特別給李三娘準備了一腰帶的毒藥。

  雖然李父知道不良人會一路保護李三娘,但從李三娘走出家門至今,李父還是覺得這靠人不如靠己。

  真到了險要時刻,自己手里有刀有毒,那就能自救!

  李大嫂她就長在了廚房里頭,用上好的白面給李十月他們烙餅,加了油鹽或是糖,烤得干干的,路上若是來不及路過城池,也能有口吃的,不至于餓肚子!

  不論家中如何擔憂,到了日子,該走還是得走。

  長安城的安化門口,一大家子,除了家里的狗沒帶出來之外,那是人人都到位了。

  就是李五郎和李六郎那都是被喊了過來,李三娘、秋香和邵陽師兄與老十他們四個人五匹馬,秋香背著李三娘的醫(yī)箱,每匹馬的馬脖子上頭還掛著褡褳,里頭裝著李大嫂親手做的吃食。

  邵陽師兄背著自己個兒的醫(yī)箱,沒有人騎的那匹馬身上也不閑著,掛著兩個大大的行囊,里頭裝著幾人的換洗衣裳鞋襪還有遮風擋雨的披風什么的。

  至于文書和官印這些都在李三娘的胸口里頭藏著呢。

  這個憑證才是頂頂重要的,官面上那是認章不認人的事兒,她只有自己拿著才算放心。

  李三娘抬手摸了摸露珠兒的頭發(fā),“替阿娘在家好好照顧你阿婆,等阿娘到了,就給家里去信?!?p>  露珠兒強忍著不讓眼中的淚流出來,她倔強的點點頭,應下了李三娘的話。

  到了李母面前,李母只一再的叮囑她說:“那符你可帶了?”

  李三娘拍拍自己腰間的荷包,示意李母都裝在里頭了。

  李母這才安心的點點頭,然后李母就又去看一旁的秋香他們,秋香、老十還有邵陽師兄那是一個個的就都拍了拍腰間,告知李母平安符已經(jīng)裝在了身上了。

  李母這才對李三娘說:“既是當差那就好好當差,但也不可忽視己身!

  我和你阿耶在長安對你牽腸掛肚的,若是你有個好歹,我哪里還活得下去?

  到了疏勒,立馬給家里送信!

  再就是在那兒不管遇著什么事兒,你多想想家里頭,我和你阿耶還有露珠兒可都指望著你呢。

  若是得閑了,就去看看大郎和勝男,他們在那邊兒也不容易。

  但萬事還是得顧著你自己個兒,你......”

  李母拉著李三娘的手,那就是有叮囑不完的話,最后還是李大嫂拍了拍李母的手臂,李母這才不得不停了口的。

  換到李大嫂,她只說了一句話:“莫憂心家里,你大嫂還年輕著呢。

  在外多顧著些你自己,只要你平安,那怎么的都好!”

  千言萬語說不完,就也只能放在心里頭去了。

  李三娘上了馬,對著李母和露珠兒他們招了招手,就和秋香他們上了官道,噠噠的馬蹄遠離了安化門,他們一行人就往西去了。

  李三娘不知道的是,在城門口的茶攤子上穿著一身兒靛藍色常服的徐敬真看著騎馬遠去的李三娘嘆了一口氣出來。

  “如此掛心,不如追過去陪著人家一塊兒???”

  穿著道袍的道人對著徐敬真如此說,那眼神里盡是揶揄。

  “她不需要的。

  她若是需要幫助,早就開口了。

  王道長當年算得很是對,我與三娘子之間,確實是有緣無分。

  承先在時就說過了,我給不了三娘子自由,三娘子是鳳凰,終究是要翱翔九天的。

  我若是為了一己私欲,就折斷了她的翅膀,她也就不是鳳凰了,就變成了地上家養(yǎng)的鳥?!?p>  說到這兒,徐敬真笑了笑:“不過,她想要做的,我在朝堂之上能幫上忙那還是要幫她的。

  她所做之事,盡皆都是為了大唐好,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幫她呢?”

  西風烈烈,前路如何?

  李三娘不知,但她知道總得先去做,才能有機會知道腳下的路在何方。

  疏勒,我來了!

糖油粑粑真好吃

男配好久沒怎么出場了,露個面兒。   下次男配再出場估計就得是快結(jié)局了。   -------------------------   感謝友竹茶投了10張月票。   十分感謝你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和鼓勵!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