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三窟。
天竺人比兔子還狡猾,竟挖空心思精心設計了這么多洞。
望著這些隱蔽的洞口,趙楠一陣恍惚,后世的華北、冀中平原用以抗戰(zhàn)而獨創(chuàng)的地道戰(zhàn),天竺人現(xiàn)在就會用了?
趙楠陷入沉思,看來,印度恒河水里的那頭青牛,它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啊,先是火槍軍橫空出世,現(xiàn)在又拿地道戰(zhàn)對付紫霞國大軍,事實擺明,這絕非偶然,而是一種預謀。
趙楠推測,那頭青牛,十之八九穿越而來,它不但精通后世的科學技術(shù),也深入了解后世中國的戰(zhàn)爭史。
一代偉人的智慧結(jié)晶,“敵進我退,敵疲我擾”的游擊戰(zhàn)術(shù),也被天竺人運用的淋漓盡致。
天竺人之智近于妖。
然,明知紫霞軍無人可敵,不可戰(zhàn)勝,還要絞盡腦汁,百般挑釁,這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誓死與紫霞軍同歸于盡的節(jié)奏嗎?
這一點,倒是符合天竺人見不得窮人過年的一貫風格。
當年,諸葛亮七擒孟獲,曾途經(jīng)這里的高黎貢山,損兵折將。今日,天竺人仍在此地布陣,與紫霞軍死磕到底,難道天竺人算準了,對方會步蜀軍后塵不成?
想及此,趙楠頓感壓力倍增。今后的每一步,亟需小心謹慎為妙,以防墜入那頭牛的彀中,墮落于萬劫不復的深淵。
畢竟,那頭牛知道的太多了。
“傳令,在附近撿拾易燃、相對干燥一點的柴火。”趙楠吩咐道,“每個洞口都要堆放柴火,并派人團團圍住,一旦敵人露頭,直接開槍射殺。”
一霎時,柴火堆滿洞口,趙楠令眾軍同時點火,放起煙來,黑煙彌漫,眾軍采摘芭蕉葉,朝洞口猛煽,一時濃煙滾滾。
地洞里的天竺人,被嗆得涕淚交加,上不來氣。為逃命,在地道之中相互推搡、踩踏,慌不擇路,有的被嗆死,有的被活活踩死,有幸運一點的,剛逃到洞口,一露頭就被火槍結(jié)果了性命。
如此看來,天竺人并沒有學到地道戰(zhàn)的精髓:防水防火防毒氣。而僅僅是學了個皮毛。
約摸持續(xù)了半個多時辰,哀嚎聲喊叫聲漸息。趙楠命人打掃戰(zhàn)場,共清理出天竺人的尸體一百二十具,火槍一百二十桿。
人數(shù)正好是一個連的編制。
趙楠已經(jīng)見多不怪了,而是在情理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手的輪廓在他的心目中,逐漸清晰起來,完全證實了他的預判。
他很清楚,即將迎來的,是一場后世的現(xiàn)代化戰(zhàn)爭。
既然打地道戰(zhàn),就要讓天竺的阿三受到教育,讓他們知道知道,什么叫人民戰(zhàn)爭,什么叫讓挑釁者陷入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
地道戰(zhàn),總會有一個出口在大本營附近,或者在田野,或者在村莊。設計者的初衷,就是要把握住主動權(quán),進可攻,退可守。
天竺人既以華北平原的地道為藍本,建造之時,當然也會沿襲這樣的思路。
但有一個問題,一直縈繞在趙楠的腦海里:華北平原挖地道,都是在黃土層。這大山里到處都是懸崖峭壁,腳下的土地也是巨石遍布,天竺人究竟怎么挖出來的地道?
全殲敵軍,趙楠命人只留一個洞口,把剩余的洞口全部用土填埋,并用樹樁夯實,以保證每個洞口都密不透風。
做好這一切,趙楠親自手持火把,進入地道,四周全是巖石,約摸兩米高,渾然天成,毫無人工手刻斧鑿的痕跡。沿著蜿蜒曲折的地道走了幾百米,火把并沒有熄滅。
看火把的火焰,仔細辨別它微微跳躍的方向,就證明那里有新鮮風流不斷地吹進來,他繼續(xù)沿著地道向有風流的地方走,良久,果然證實了他的猜測。
地道貫通前方的,是一個巨大的溶洞,里面的廚灶床鋪,日雜用品等一應俱全,應該是敵人的大本營。
這也解釋了這條地道并非人工開挖,且沒有防水防毒功能的疑問。只是天竺人充分利用天然的洞穴加以改造,開辟出的一條殺人通道。
穿過溶洞,眼前便是一個開闊平坦的草甸,戰(zhàn)馬在悠然吃草,巡邏兵在互相說笑著,幾百個營帳在藍天白云下分外惹人矚目。
顯然,天竺人認為紫霞軍不可能突破瘴氣,瓦解地道的封鎖線,會神不知鬼不覺來到火槍軍大本營。
趙楠命大軍悄無聲息,魚貫而入,突然發(fā)起攻擊,將火槍軍全部活捉。
天竺營帳。
“你叫什么名字?何方人氏?因何來到騰沖府,有多少人馬?”趙楠上坐,審問階下被俘的火槍軍頭領(lǐng),“要從實招來,但有半個字不真,拉出去砍了。”
“敗軍之將,不敢撒謊。我名叫阿布,天竺都城人。只因大理皇帝密詔無為寺住持虛空大師,言朝廷有難,乞請吾王出兵,蕩平賊寇。吾王心懷天下,解大理萬民于倒懸,特準許我兄弟二人,帶領(lǐng)五千火槍軍援助大理?!?p> “五千?那剩余的火槍軍人在何處?”趙楠追問。
“我領(lǐng)兵一千,全被閣下俘虜?shù)姆?,消滅的消滅。其余四千人馬,皆由我的哥哥阿言帶領(lǐng),鎮(zhèn)守騰沖府,我是來打前站的?!?p> “噢?”趙楠聞聽這兄弟倆的名字似乎有些不尋常,想起曾經(jīng)在西夏無惡不作的天竺人將領(lǐng),問道,“你的哥哥叫阿言?有個叫阿散的人,你可聽說過?”
“回閣下話,不僅聽說過,而且認識?!卑⒉忌袂槁淠?,“他是我三哥。我兄弟倆此次率軍前來,有兩項任務在身:一是替大理消除兵患,驅(qū)趕來犯之敵;二是奉我大哥阿謠之命,尋訪我的三哥阿散。”
趙楠聽了暗暗好笑,這是誰起的名字?兄弟四人,叫什么名字不好,偏偏叫個“謠言散布”。
“阿布,你三哥阿散,帶兵入侵西夏,以攜手西夏朝廷共御外敵的名義,在京城興慶府欺世盜名、奸淫擄掠,無惡不作,本公子聽說你三哥早就遭人唾棄,被西夏百姓反殺?!壁w楠藐視地看著阿布,故意反問,“怎么,你沒聽人說起過嗎?”
“我大哥曾派出幾路人馬打探,均得報被南宋大軍所滅?!卑⒉疾唤獾?,“我天竺人的火槍軍天下無敵,南宋僅憑幾十萬騎兵,根本無法與我軍抗衡,國王陛下及宮廷大臣并不信這個結(jié)論,因此命我等再次尋找他們的去向?!?p> 天竺人,自古以來,迷之自信。趙楠一直搞不懂,他們這份自信從何而來?現(xiàn)在總算明白了,原來他們祖祖輩輩皆自信,這玩意兒乃是祖?zhèn)鞯模植坏煤笫赖挠《热?,一個個手捧牛尿、口含細菌滋生的恒河水自命不凡,沾沾自喜。
“阿布,你火槍軍既然天下無敵,今日你怎會落敗我手?”趙楠不禁啞然失笑,“你想沒想過,是何原因?”
“沒想過!”倔強的阿布依然一副自信道,“但我可以肯定,不是你們打敗的,而是前方的將士疏于防范,給予你們可乘之機罷了。”接著他又挺了挺腰桿,信心十足補充了一句,“眼觀天下,想打敗我天竺的火槍軍者,無疑是白日做夢,癡心妄想?!?p> “哈哈!”趙楠一陣大笑,問阿布,“那你說說,你的屬下現(xiàn)在何方?”
“他們會回來的!”阿布眼神堅毅,仿佛他已經(jīng)看見,那逝去的一百多名兄弟手持火槍殺了回來。
趙楠苦笑著搖搖頭。
天竺的高種姓人,果然非蠢即壞,這樣的人也能帶兵打仗?把士卒的性命交到一個傻子手里,那會有好果子吃嗎?
“好!那你就等著他們,還有你的三哥回來好了!”趙楠很失望,他知道從這個腦子不在線的人嘴里,也斷然得不到什么有價值的情報。擺擺手讓人把他帶下去了。
一旁的穆桂英和黃鳳仙等人,聽得云山霧罩,不明就里。
黃鳳仙忍俊不禁道:“公子!我差一點就笑出聲來了,這天竺人是太好玩了,拿打仗當兒戲,簡直是聞所未聞?!?p> “很正常!”趙楠正色道,“即便千年以后,他們依然是這幅德行。它是一個誰也打不過,但是跟誰都想試一試的有趣國家。到處惹是生非,說三道四,人送綽號攪屎棍,不知自己有幾斤幾兩。正所謂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總以為高人一等,結(jié)果下跪求饒的總是他們自己?!?p> 穆桂英也滿腹狐疑道:“公子,如此劣根性的民族,我嚴重懷疑它能繁衍生息到千年以后嗎?”
“穆統(tǒng)帥,你的看法代表了絕大多數(shù)人,可謂一針見血。他們生存的法則,是處心積慮想當爺,結(jié)果轉(zhuǎn)著圈被人暴揍,就只得夾著尾巴裝孫子。好了傷疤忘了疼,就又想當爺,接茬挨揍。甚至毫不夸張地說,天竺的發(fā)展史,就是一部挨揍史。說最狠的話挨最毒的打,在夾縫中俯首稱臣,茍延殘喘,才得以延續(xù)?!?p> “噢,我明白了!”穆桂英扭頭看著鳳仙道,“原來,世界上竟然還有如此奇葩的國家,令你我大開眼界??!”
鳳仙捂嘴,嬌笑不已,連連點頭,無限認同穆姐姐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