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爺爺?shù)倪z產(chǎn)》
“春江,聽說你爺爺走了,節(jié)哀順變啊?!?p> “嗯,爺爺他老人家96歲,在睡夢中走的,很安詳,想來是沒啥遺憾的了吧?!?p> “那是喜葬,墓地安在哪里呢?現(xiàn)在一個墓地可不便宜呢。在天壽、九里山還是萬安?”
……
盧春江半天沒有回話,爺爺現(xiàn)在還放在租來的小格子里。這是他對爺爺?shù)睦⒕巍?p> 盧春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京城人。
在他的印象中,爺爺是自己最親密也是唯一的親人。
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不知道因為什么事情總是跟爺爺吵。
然后有一天拋下年幼的自己走了,聽說是加入了南下闖蕩的大軍,從此就再也沒有出現(xiàn)。
爺爺名字叫盧梭,很有文學范的名字,是一個大廠的高級技術(shù)工人,具體哪一個大廠,他也不知道名字。
在京城這種地方,因為保密而不能透露名稱,只能以代號稱呼的大廠有很多。
當然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再見到,京城早就是國際化大都市,但凡需要的保密的單位都搬遷到了偏遠的地方。
爺爺是一個生活非常規(guī)律的人,也是一個想法奇怪,脾氣固執(zhí)的老頭。
盧春江跟著爺爺住在東風胡同的一棟五層小樓中。
爺爺?shù)姆块g幾十年都沒有變化,像是士兵的宿舍一樣整潔。
這棟樓始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當年也算是不錯的家屬樓了。
只不過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了內(nèi)環(huán)有名的老破小。
在盧春江的記憶中爺爺每日上班總是早出晚歸。
他記事的時候,爺爺已經(jīng)是一個退休返聘的老職工了。這樣的老職工一般都是閑來無事兒才去廠子里轉(zhuǎn)轉(zhuǎn)。
唯有他的爺爺最把工作當會事兒,比正式的員工還積極。
爺爺并非什么高級人才,他只是一個技術(shù)工人。但是爺爺身上的書卷氣很濃,像是一個人們口中所說的知識分子。
在盧春江出生之前就沒了奶奶,他的母親在父親走后也離開了家。
父親、母親似乎都恨爺爺。父親總是怪爺爺連累了他沒有上大學,因為爺爺在他最需要的時候?qū)⑺舆M了寄宿學校。
母親怪爺爺明明有機會,卻放棄為他們爭取到一套公房作為新房。
他們結(jié)婚了之后還要跟爺爺一個老頭子擠在兩室無廳的老房子里。
他們還怪爺爺明明工資收入還可以,卻寧愿捐贈也很少貼補小家庭。
還有爺爺退休之后拒絕了離休干部的待遇。不知道多少人打破腦袋向往里面鉆,爺爺卻以會給國家增加負擔為由回絕了組織。
盧春江卻不曾怨恨爺爺,雖然明明爺爺是一個知識分子,卻沒有將自己培養(yǎng)成大學生。
那是因為他從小就想成為一個工人。
爺爺唯一一次求人辦事兒,似乎就是為了讓讀完技校的他進了廠子。
他現(xiàn)在是一名快遞員,那是因為廠子倒了。
盧春江急匆匆地把自己的電摩裝滿,然后騎著車子開始走街串巷。
別看現(xiàn)在的京城道路四通八達。但是在這個繁華的大都市中心還有一片迷宮一般的胡同。
一般的外地人進了這里總是要迷路的。
這里寸土寸金,隨便一個四合院都價值億萬。
就連爺爺給盧春江留下的那套老破小也能值個幾百萬。
但是這似乎無法影響到他們的生活現(xiàn)狀。因為他們依然要住在這里。
送完最后一個快遞盒子已經(jīng)是晚上七點鐘。盧春江直接將車子停在了樓梯口充電。
忙碌了一天,盧春江有些疲憊。
“噔噔噔……”高跟鞋的聲響在樓梯道中響起。
一位戴著眼鏡的年輕母親下樓扔垃圾。
路過盧春江的身邊時,這個女人似乎是聞到了他身上的汗味兒,很夸張地將頭扭過去。
現(xiàn)在這棟樓里居住的老人已經(jīng)沒有幾個了。
大部分人家的子女都過得不錯,不可能住這樣的老房子。
加上這里的學區(qū)不錯,房價被炒的很高。
很多人都在老人走后將房子賣給了那些需要學區(qū)房的年輕夫婦。
然后這些房子在孩子畢業(yè)后又會被再次轉(zhuǎn)賣。
現(xiàn)在盧春江已經(jīng)沒有幾個熟悉的鄰居了。
“吱嘎……”
302房間的門打開了,一個留著齊耳短發(fā)的中年婦人打開了門。
女人名叫趙桂英,是一個大興的鄉(xiāng)下女人,長的瘦瘦小小的,四十幾歲眼角就已經(jīng)有了很明顯的皺紋。
這是盧春江的媳婦兒,也是爺爺當年找自己朋友給盧春江介紹的。
盧春江相信爺爺?shù)难酃?,他一直很崇拜爺爺,愿意聽他的話?p> “子文爸回來啦,飯已經(jīng)燒好了?!迸擞妹咳罩貜筒蛔兊脑捳泻粽煞?。
趙桂英沒有工作,一直在家中照顧兒子盧子文還有老爺子。
老人倒也不是他們的負擔,臨走前,生活都能自理,而且人家的花費都從自己的退休金中出。
不過除了每年給孫子以及重孫壓歲錢之外,他很少貼補盧春江。
就跟當年對待盧春江的父親、母親一般。
爺爺是跟自己說過這件事情的。
他說兒孫自有兒孫的福分,父母在孩子成年自立之后能夠給孩子的只有愛。
如果依舊在物質(zhì)上幫助自己的孩子,只會讓他們失去奮斗的動力。
他還說過自己的每一分錢都是國家根據(jù)自己的勞動給自己的。
這些錢只要能夠滿足自己的生活以及哺育子女的需要就好了。
至于多出來的錢,那應該還給國家。
這樣的觀點,現(xiàn)在幾乎沒有人能夠接受。
要不是盧春江就是爺爺一手帶大,了解爺爺?shù)臑槿?,他也會覺得爺爺這話是無稽之談。
在大部人看來,國家給我的就是我應得的。
“嗯?!北R春江答應了一聲,他平時就話不多,哪怕是面對自己的妻子也是這樣。
進入帶著紗網(wǎng)的老式防盜門,是一個僅僅能夠容納一張小四方桌的小廳,或者說是過道更加貼切一些。
這樣的房子一般中介掛牌的時候都不好意思以兩室一廳稱呼。
小廳的墻壁上是一幅偉人的畫像。
現(xiàn)在又多出了一幅爺爺?shù)暮诎桩嬒瘛?p> 兩個畫像很近,盧春江覺得平凡的爺爺,看起來也很偉大。
孩子在外讀大學,就夫妻倆在家。
餐桌上是兩菜一湯,青椒肉絲、涼拌黃瓜加上西紅柿蛋湯。
夫妻倆的話不多,兩人似乎都有心事,都有些欲然又止。
“子文爸……”
“桂英……”
這對結(jié)婚二十幾年的中年夫妻幾乎是同時開口。
這讓兩人都感到一陣尷尬。
這么多年以來夫妻二人一直都相敬如賓,幾乎從沒有紅過臉。即使是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沒有發(fā)生過矛盾。
“你先說吧?!北R春江尷尬一笑道。
“不,我沒啥重要的事兒,還是你說吧?!惫鹩⒁恢睕]有工作,又是農(nóng)村出來的,在丈夫面前總是有一種自卑感。
所以但凡家中有什么事情都是先就這丈夫。
以前爺爺在的時候,也會去請教爺爺。
剛才盧春江已經(jīng)是鼓起了勇氣,可是現(xiàn)在似乎又泄了氣。
他醞釀了一下,整個餐廳安靜了一會兒,只能夠聽到樓上的一位年輕的母親正在歇斯底里的嘶吼。
這不是出了什么大事兒,那個女人只是在輔導孩子做功課而已。
整棟樓都是這樣,每天晚上十一點之前都別想消停。
“我想幫爺爺買個墓地,雖然他老人家不在乎。但是我這心里過意不去?!北R春江說道。
趙桂英的臉上頓時露出了驚訝、委屈的神色。
似乎要有淚水流進她眼角的皺紋縫隙。
“要多少錢?”趙桂英強忍著情緒,假裝平靜地問道。
“問了一下,八達嶺那邊有現(xiàn)成的要三十萬,近郊的太貴,我就沒問。咱家不是還有四十萬存款嘛?!北R春江低頭一邊刨碗里的飯,一邊說道。
他不敢去看妻子的眼睛。
趙桂英的手終于抑制不住捂住了嘴巴,低沉的嗚咽聲傳出。
老爺子原本是廠子里的高級工,收入是不少的。即使放棄了離休干部待遇,那退休金也不少。
可是老爺子走之前留給家里的遺產(chǎn)除了這棟房子,就是那厚厚的一打捐贈證書。
這薄葬本就是老爺子的意愿,自己的丈夫此時卻要反悔。
丈夫想盡孝,也無可厚非。
但是那些錢是攢著給兒子結(jié)婚買房用的,總不能讓自己的兒子兒媳婦兒還繼續(xù)跟他們夫妻倆擠在這個老破小吧。
她早就想好了,到時候幫兒子買一個偏僻一點的房子。
戶口可以留在他們這個老房子中,到時候?qū)O子就可以上到比較好的學校。
夫妻倆都不是愛說話的,以至于連架都吵不起來。
盧春江“啪”的一聲將筷子壓在桌上,進進了房間。
然后順手“砰”的一聲關(guān)上門。
隨即又在心中后悔,爺爺一直教育他做人要心平氣和,沒有什么事情是交流解決不了的。
生氣不僅僅會傷害別人也會傷害自己。
他知道妻子攢下這么點錢很不容易。
雖然他們不用像很多人一樣要在這座城市租房居住。
但是一家三口都靠他一個人的收入。
兒子讀大學,一個月的生活費就要兩千塊錢。
自己送快遞的收入不是很穩(wěn)定,結(jié)余的錢真的不多。
盧春江回手去開燈,卻沒有找到開關(guān)。
突然想起自己剛才一氣之下跑進了爺爺?shù)姆块g。
爺爺房間里還保留著那種用繩子拉動的開關(guān)。
他拿出手機點亮屏幕,在門旁的墻壁上找到了那根連著開關(guān)的繩子。
這個房間的布局已經(jīng)有五六十年沒有變過,活像博物館中的樣板間。
房間內(nèi)的物品擺放得整整齊齊。
實際上就沒有多少東西。
一張臺面上壓著玻璃的書桌、一個立在墻角的書架,還有一張單人木床,床上的被褥整理的整整齊齊。
城里沒有老人去世就將東西都丟了的習慣。
自己還沒有發(fā)話,妻子桂英也不敢將老人的房間撤掉。
盧春江拉出書桌下方的那把小方凳子。
這讓他想起來,小時候自己做在桌子前寫作業(yè)。
因為凳子有些矮,爺爺會抱起他放到自己的腿上。
自己做作業(yè)的時候,爺爺總是坐在那里看書。
他的書架上一共也就十幾本書。爺爺有京城圖書館的借書卡,他通常都是借書回來看。
陳舊的書桌上,玻璃面光滑锃亮。玻璃的下面壓著幾張照片。
右上角最顯眼的位置是一張四寸的黑白照片。
這是一張男女合照,男的年輕帥氣,穿著整齊的西裝,打著領(lǐng)帶。
女子的裝束非常的樸素,那是一身淺綠色的軍裝,齊耳短發(fā)壓在軍帽下。
女子的臉上帶著淺淺的微笑。
這是爺爺奶奶的合照,盧春江對奶奶的印象也全部來自于這張照片。
目光向下移,有一張一家三口在北海公園拍的照片。
照片上的男子燙著卷發(fā),像一個嬉皮士。女子留著披肩發(fā),圓臉非常豐潤,穿著一條花格子裙子。
女子的懷著抱著一個穿水手服的小孩。
這就是他自己了。
除了這兩張照片之外還有一張泛黃的紙片壓在桌子的中間位置。
這是爺爺?shù)淖毅憽?p> “首先我是國家和民族的,其次我才是我?!?p> 這樣的座右銘,在很多現(xiàn)代人看來有些可笑。
但是爺爺這一輩子似乎一直是在以此為自己的人生準則。
桌子上面有三個抽屜。左邊第一個放的是他自己的證件。
第一張是落款為一九四0年的僑胞證,上面有爺爺原本的出生地——英屬婆羅洲殖民地泗務市。
盧春江懂事兒之后也問過爺爺當初的家鄉(xiāng)。
爺爺說那時候他只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游子。盧春江以為爺爺肯定是在南洋過的不好。異國他鄉(xiāng),飽受欺凌的那種。
有一次,盧春江在報紙上看到有南洋的華僑富豪在尋親。
還特意問爺爺是不是南洋的富豪子弟。
爺爺沒有怪他問這樣的問題。他告訴盧春江自己當年在南洋就跟“乞丐”一樣。
自己的一切都是祖國給他的。
抽開中間的抽屜,那是一打打像是收據(jù)一樣的捐獻證明,里面有希望工程、福利院、愛心基金……
零零總總的票據(jù)。爺爺走之前有告訴過盧春江,等他走后就將這些捐款的收據(jù)給燒掉。
當盧春江的手放到最右邊的那個抽屜時,他停住了。
因為這個抽屜總是被爺爺牢牢地鎖住。
從小,盧春江就對這個抽屜很好奇。這個好奇心已經(jīng)持續(xù)了將近四十年。
但是爺爺非常嚴謹,他幾十年來,從來沒有忘記過鎖抽屜。
盧春江知道這里面一定是爺爺?shù)拿孛堋?p> 爺爺在的時候,他從不敢碰,也不敢問爺爺這里面究竟是什么。
因為爺爺從未當著他的面打開過這個抽屜。
不知為何,盧春江的手卻搭上抽屜中間的那個銅環(huán)。
可能是因為爺爺不在了,那種對他的無形束縛也就消失了。
不過抽屜一直是鎖著的,這種老式的抽屜鎖,除非將桌子破壞掉,否則是沒辦法強行拉開的。
奇怪的一幕卻發(fā)生了。盧春江只是下意識地拉了一下。
沒想到抽屜卻打開了。
這讓盧春江的心砰砰直跳,就像是小的時候偷偷拿了樓下孫大爺?shù)拇蚧饳C一樣。
有一種壞事兒得逞的負罪感,還有害怕被發(fā)現(xiàn)的擔憂。
不過抽屜中的東西并沒有給盧春江帶來怎樣的視覺沖擊。
里面不是陳年的金條,也不是爺爺在南洋的地契。
這個抽屜中只有兩列排放整齊的日記本,有的已經(jīng)陳舊發(fā)黃,有的看起來還比較新。
“呼,原來里面是爺爺?shù)娜沼??!?p> 只是盧春江從來沒有見到過爺爺寫日記,也許爺爺都是在夜深人靜,一個人的時候?qū)懭沼洝?p> 像爺爺這樣一個有知識分子氣質(zhì),又那么自律的一個人,有寫日記的習慣也不足為怪。
現(xiàn)在爺爺已經(jīng)走了,可以蓋棺定論,自己翻看爺爺?shù)娜沼洃摬凰氵^分吧。
對了,抽屜是打開的,顯然爺爺對自己的離世早有預料。
一定是他特意將抽屜打開留給自己的。
那么這里面一定有重要的東西。
盧春江的心又噗通噗通地跳動起來。
盧春江順手拿起角落里的第一本日記本。
整個日記本,包括里面的紙張都已經(jīng)泛黃。
封面上寫著日期,一如爺爺?shù)膰乐斠?guī)律,每一本日記都在相同的位置寫著日期。
這一本日記是1939年到1940年的。
一開始內(nèi)容大概都是爺爺在進入工廠實習時的感受。
這個工廠叫“盧氏機器廠”,這竟然就是爺爺自己家的工廠。
工廠位于泗務城,這里的華人很多。
爺爺?shù)娜沼浿袥]有說自己家族的事情。
只是寫了一些自己到工廠里工作的感受。
其中有一段寫道:“在封閉的車間中,我感覺到自己的心是那么的自由。在學校學習的知識與操作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這讓我有些失落。”
“工廠的老工友對我很好,并沒有因為我是少東家,而對我曲意逢迎。我有不對的地方,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指出來?!?p> “在工廠實習半年,我認識到零件總是人加工的,相同的機器,不同的人加工出來的零件品級也不同。我們要了解自己使用的機器,也要尊重自己加工的原件。”
……
那些實踐心得,盧春江有些不是很理解。讓他震驚的是,爺爺真的是一個南洋的富二代。
至于爺爺說自己是個乞丐。
在日記中也有多次提到。
“在南洋這里,所有的華人基本上都只能算是‘乞丐’,大家在這里沒有家的歸屬感,沒有心靈的寄托。一切支撐著所有人的是對財富的追求……”
也許在爺爺看來,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自己才算是一個有家的人。
盧春江似乎是在探索未知的領(lǐng)域一般。
好奇心驅(qū)使著他一本一本讀下去。
年輕的爺爺在報紙的宣傳下決定要回到祖國。
那時候,整個華夏正在蒙受史無前例的災難。
爺爺在日記中寫道:“所有人都在捐款、捐物,支援抗戰(zhàn)成為了最新潮的名詞。我已經(jīng)是一名熟練的工人,也許我沒有能力去端著槍殺敵。但是我卻能夠造出殺敵的武器。我要回去……”
可是爺爺?shù)募易宀⒉煌馑厝?,他是嫡長子,以后要繼承家族的工廠。
而且他為人踏實好學,又懂技術(shù)。在家族眼中是很好的繼承人苗子。
爺爺非但要自己回去,還希望家族將整個工廠都搬遷回去。
為此他被家族禁足了一段時間。
不過很快他在朋友的幫助下逃了出來。
這個幫助他的人就是自己的奶奶唐麗娜。
這是盧春江第一次聽到奶奶的名字,在那個時代,這名字一聽就是一個大家閨秀。
兩人輾轉(zhuǎn)來到了國內(nèi)。
爺爺來到了陪都,如愿以償進入兵工廠。奶奶則去了自己心中的西北圣地。
原來奶奶早在南洋就入了黨。
爺爺沒有聽從奶奶的邀請跟她去西北。因為他聽說那里并沒有像樣的工廠。
“麗娜去了自己心中的圣地,我覺得工廠才是我與侵略者戰(zhàn)斗的地方,工廠中的機器就是我戰(zhàn)斗的武器?!?p> 就這樣爺爺在陪都的兵工廠呆了一年。
日記上的時間來到了1942年。
“今天,我突然收到了麗娜的來信,她告訴我他們黨才是真正抗日的,幾十萬的八路軍正在敵人的后方用最簡陋的武器與日軍血戰(zhàn),他們使用的步槍有的已經(jīng)是幾十年前的,有的已經(jīng)磨平了膛線,戰(zhàn)士們經(jīng)超要跟敵人白刃戰(zhàn),以彌補槍支本身的不足?!?p> “她邀請我去太行山,那里有八路軍建立的兵工廠。我決定答應麗娜,只要是去兵工廠,制造抗日的武器就好,另外我也想離麗娜更近一些?!?p> “我從沒有跟她說我喜歡她,也不知道她知不知道我喜歡她。”
……
爺爺是在陪都的八路軍辦事處幫助下偷偷離開陪都北上的。
爺爺雖然是個技術(shù)宅,但是他也看報紙,知道此時國共之間的關(guān)系不大好,而陪都這里的兵工廠也很看重他。
后面幾年他一直呆在太行山。
日記中有很多描寫根據(jù)地生活的內(nèi)容。但是沒有提到一個“苦”字。
有時候他對這里的工人能夠用簡單的工具造出一些精密的部件感到佩服。
其中一篇1943年的日記中寫道:“我以前一直以為要做出的好零件,離不開先進的機器。但是這里的人使用的工具甚至還有上個世紀的??墒撬麄兗庸さ牧慵细衤蕝s驚人的高,我開始相信工廠墻壁上掛著的‘人定勝天’四個字了?!?p> 從爺爺?shù)娜沼浿锌梢钥闯?,他在這里做的很開心,雖然有一段時間他們的兵工廠開在山洞中,每天的主食也是粗糧饅頭。
作為一個南方人,他甚至有一年時間沒有吃到大米。
但是這些都無法阻擋他愉快地工作。
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維修武器。
這些武器的來源和規(guī)格非常繁雜,他們大都來自戰(zhàn)場上的繳獲,大部分有損傷,而且很少能夠找到通用的零件。
經(jīng)常要對這些武器的損毀零件單獨進行測量,然后單獨制作零件。
這些專業(yè)的事情恰恰是爺爺最擅長的。
中間有些內(nèi)容記述的事情差不多,爺爺寫的也很簡單。
還有的時候爺爺會很長時間不寫日記。
時間來到1946年,爺爺工作的地方轉(zhuǎn)到了根據(jù)地的一座小城市。
他依然在兵工廠做技術(shù)工,不過條件好了很多,他們已經(jīng)能夠制造火炮。
他與奶奶之間的關(guān)系終于更進一步。
不過奶奶接受了一項保密的任務要去上海。
正好有報社的記者來采訪爺爺這個歸國華僑。于是爺爺拜托記者幫他與奶奶拍了一張照片。
就是玻璃下面押的那張,爺爺穿上了一直收在箱子中的西裝。
看到這里盧春江感到似乎有哪里不對。
那個時候爺爺奶奶還沒有結(jié)婚。
這張照片不是結(jié)婚照。
他加快速度向后翻去。
“1947年3月22日,組織上通知我,唐麗娜同志在國統(tǒng)區(qū)執(zhí)行任務時慘遭殺害。她才23歲啊。我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這位“奶奶”還沒有跟爺爺結(jié)婚就犧牲了。那自己的父親又是哪里來的呢?
盧春江繼續(xù)向后翻去。
也不知道幾點鐘了。盧春江聽見了妻子收拾碗筷的聲音,還聽見她回了房間。
他沒有去跟妻子解釋。爺爺?shù)娜沼浺呀?jīng)完全吸引了他。
他感覺自己這么多年的疑問都要有了答案。
“我將唐麗娜同志以我妻子的名義安葬在太行山,巍巍太行是我華夏的脊梁,她這樣的英雄女子應該在這里長眠。在我心中她就是我的妻子,永遠也不會再有一個人能夠取代她的地位?!?p> 時間到了1949年,爺爺進了京城,他早已經(jīng)是兵工廠的技術(shù)骨干。
“1949年8月20日,我在去工廠的路上看到一個被人丟棄的嬰兒。原本撿起來準備送到收容院去。北平城剛剛經(jīng)歷戰(zhàn)亂,這樣被丟棄的嬰兒很多?!?p> “收容院中人滿為患,很多孩子得不到很好的照顧。院長問我愿不愿意收養(yǎng)這個孩子,他們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到處都缺少人手。”
“我為這個孩子取名叫盧建國,給他登記的出生日期是10月1日。就當他是我和唐麗娜的孩子吧。這幾年總有人給我介紹對象,但是我知道麗娜已經(jīng)裝滿了我的心。如果我有一個孩子,那么也許就沒有這些煩人的事情了吧?!?p> “我真的不大會照顧孩子,而且我還要去工廠工作,國家百廢待興,工廠中懂技術(shù)的工人缺失的嚴重,好在有一個工友的妻子剛剛生了孩子,我將建國寄養(yǎng)在他的家中,每月從我的工資中支付一部分撫養(yǎng)費,反正我也沒什么地方要花錢。這真是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
看到這里盧春江心中很不是滋味,莫名地為爺爺趕到惋惜。
他與只存在于心中的愛人做了一輩子夫妻。養(yǎng)育了一個路邊撿來的孩子。
父親就這樣被養(yǎng)育成人。
盧春江拿起一本六十年代的日記。
封面下的第一頁夾著一張照片。
照片上是一個穿著中山裝的領(lǐng)導跟爺爺?shù)暮嫌啊?p> 背面還有備注,應該是這個領(lǐng)導的寄語,字寫的很漂亮:
“獨具匠心,再世魯班。”
署名是一位現(xiàn)在家喻戶曉的科學界泰斗。
盧春江看了之后心中又是一陣的激動。
他一直以為爺爺就是一個普通的技術(shù)工人,頂多也就是那種有些文化的。
“1961年5月12日,工業(yè)部的領(lǐng)導找到我,讓我參加一個秘密項目,時間可能有些長,要三年時間。我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建國。好在組織上答應送建國去寄宿學校?!?p> 原來如此。
后面幾年,爺爺都沒有記日記,后面的日記也沒有講述他做了什么。他就是這么嚴謹?shù)囊粋€人,即使在自己私人日記中都不透露國家的秘密。
盧春江猜測爺爺一定是去幫某個大工程造什么零件去了。
畢竟爺爺?shù)膹婍椌褪蔷芰慵庸ぁ?p> 再后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爺爺?shù)娜沼浻浀煤苌佟?p> 一直到七十年代后期,他的日記才多一些。
“1978年12月25日,今天我去參加了科技大會,見到了很多老朋友。領(lǐng)導說的好,科學技術(shù)是第一生產(chǎn)力。我很高興,國家開始這么重視科技工作?!?p> 可以從爺爺?shù)娜沼浛闯?,他又從新爆發(fā)出了工作的熱情。
“1982年2月23日,建國似乎對做工人并不感興趣,他因為自己的工作經(jīng)常跟我生氣,還跟他的妻子鬧矛盾。我有些不理解,現(xiàn)在的年輕人為什么總是要向國家索取那么多。似乎國家欠他們的一般。”
“他要南下去闖蕩,要去尋找自己的自由。我并不想他這樣,但是我又有什么理由去攔著他呢?”
可以看出那段時間,爺爺很失落。
盧春江心中多年的疑問也解開了。
父親似乎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爺爺將保密工作做的很好。
以爺爺那樣細心嚴謹?shù)男愿瘢悄軌蜃龅暮苤苊艿摹?p> 奶奶為國捐軀,爺爺實際上是與國家結(jié)婚。他將他的一生已經(jīng)許配給了這個國家。
那么他將國家的利益放在自己家庭的前面也就無可厚非。
盧春江繼續(xù)看下去,似乎感覺不到困意,也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吱嘎”一聲,房門突然被推開。妻子手中拿著一本黃色的存折走了進來。
盧春江嚇了一跳,像是個做了壞事被人發(fā)現(xiàn)的孩子一般。
妻子的眼圈微紅,不知道在房間里哭了多久。
盧春江看到她手中的存折就知道她已經(jīng)做出了決定。
盧春江默默地看著她,用自己的一雙大手握住了妻子拿著存折的手,然后輕輕推了一下。
“不用了,桂英,我發(fā)現(xiàn)了爺爺留的遺產(chǎn)了。”盧春江看向桌上堆成厚厚一摞的日記本道。
“我們過些天去一趟太行,我知道爺爺想去哪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