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從音樂助理開始的文娛

第三十六章:問題

  “回來了?保溫瓶里有熱水,晚飯馬上就好,要是覺得冷,你就先到客廳烤烤火?!?p>  聽到開門聲的方靜慈從廚房里探出頭,發(fā)現(xiàn)林歌站在玄關前拍打身上的雪跡。

  “好?!?p>  林歌簡單的回應了一句。

  片刻后,木地板上傳來一連串踩踏聲,一路向林歌的房間延伸。

  方靜慈微微側過頭,讓左耳沖著屋子里,一直聽著腳步聲隨著關門聲消失,這才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回面前的鍋里。

  酸辣包菜在鍋里迅速翻了兩下,看起來有些蔫。

  但很快,林歌的房門再次響起被推開的聲音。

  方靜慈心不在焉的把包菜裝進盤子里,耳畔忽的響起一陣音樂。

  準確來說是一陣吉他撥弦的聲音。

  當然,方靜慈也能聽出來,這是一段提前錄制好的音樂。

  【徘徊著的在路上的

  你要走嗎 Via Via

  ……】

  自從林歌幾個月前買了一把吉他后,方靜慈就經(jīng)常能夠在家里聽到兒子彈吉他的聲音,偶爾還能聽到跟隨吉他伴奏一起響起的歌聲。

  無論是作為林歌曾經(jīng)的鋼琴老師,還是現(xiàn)在單純的作為一個聽眾,亦或者只是作為一個愛著孩子的母親,林歌在家里唱的這些歌在方靜慈聽來都是很優(yōu)秀的作品。

  林歌很早就嘗試自己寫歌,方靜慈一直知道。

  她既沒有阻止兒子的創(chuàng)作,也沒有隨意的給出自己的鼓勵。

  來自家長的鼓勵,有時反而會變成一種壓力,作為單親媽媽的方靜慈深知這一點。

  于是在面對林歌創(chuàng)作這件事上,她選擇默默成為一個聽眾。

  不過最近林歌寫的歌似乎有了某種突然的升華,從質量和風格上,都超脫了他一開始的水平,連帶著方靜慈也變成了兒子的歌迷。

  【我曾經(jīng)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jīng)擁有著的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

  ……】

  平靜的歌聲里一開始好像帶著某種彷徨失措的感覺,之后聲音雖然重新變得堅定,但在歌手的演繹里,似乎還隱藏著一份迷惘。

  聽著這首歌,閉上眼睛,你能看到自己站在一片沒有遮攔的草原中央,四面八方的風向你涌來,你睜開眼向四周望去。

  每個方向都是可以前進的方向,但每個方向又不止會通往何方。

  “吃飯吧?!?p>  方靜慈端著做好的菜走到餐桌旁,轉頭看向坐在客廳,發(fā)現(xiàn)林歌并沒有坐在沙發(fā)前的被爐里,而是盤坐在通往院子的落地窗前。

  放下盤子,方靜慈走到林歌身后,發(fā)現(xiàn)林歌正癡癡的看著天空中落下的積雪,手中正把玩著一張小紙片。

  “有心事?”方靜慈伸手搭在林歌的肩膀上,輕輕捏了兩下,接著埋怨道,“你的肩膀可有些僵硬了,記得多活動活動。”

  林歌轉頭看向站在身后的母親,搖了搖頭,“只是有個決定,不知要不要做?!?p>  “你想說嗎?如果你想要說出來,媽很愿意聽你傾訴?!?p>  方靜慈順勢坐在林歌身邊,又伸出手理了理林歌額前有些凌亂的頭發(fā),同時撫平了林歌皺起的眉頭。

  “年紀輕輕的,少皺眉,多笑笑,不然容易提前變成老頭子。”

  聽到方女士這樣說,林歌也不由笑了起來,堵在嘴邊的那些猶豫瞬間消散,緊接著,他就把今天遇到的那些事情講了出來。

  “您覺得我應不應該答應這個邀請?”

  林歌很真誠的發(fā)問,這還是母子兩人自從他穿越那天后,第一次如此深入的進行交流。

  穿越后的林歌,自持自己兩世為人,上輩子又經(jīng)過娛樂圈大浪淘沙,幾乎所有事情都不動聲色的放在心里,自己一個人做決定。

  與其說是習慣了獨立,還不如說這是一種沒有安全感的表現(xiàn)。

  拜師學藝,發(fā)行自己的作品,給秦挽風和蕭望舒寫歌,看起來林歌做了很多融入這個世界的事情,但這樣做,真的是融入新世界的行為嗎?

  等做了一圈事后,林歌回頭,卻發(fā)現(xiàn)自己依舊是在踽踽獨行。

  實際上,他從來沒有開放過自己的內(nèi)心,那些看上去和善的,真誠的,天才的……

  那些在人前所做的,都像是加了一層表演的意味在其中。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你最開始學琴時候的事情?”

  方靜慈瞇起眼,看向玻璃上印著的林歌的臉,語氣滿是慈愛。

  林歌大腦接收到信號,迅速發(fā)出一道生物電,一路暢通無阻的鉆進海馬體,激活了這個部位的搜索功能。

  很快,林歌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畫面。

  記憶中的林歌,從小就是那種外表沉默內(nèi)心活躍的人,他內(nèi)心的敏感讓他從小喜歡藝術。

  尤其是家里正好有這樣的音樂環(huán)境。

  而學鋼琴的行為,雖然有方女士的引導,但林歌自己并不反對。

  只是聽人彈鋼琴和自己學鋼琴顯然有很大的區(qū)別,小林歌很快發(fā)現(xiàn)這是一件并不能稱之為有趣的事。

  練琴其實更多是枯燥的,是一個曲子要彈無數(shù)遍的那種枯燥。

  于是在林歌踏上學琴的道路后,他常常一邊抹著眼淚,一邊按著琴鍵,邊錯邊哭,邊哭邊錯。

  方靜慈笑著說,“那時你才8、9歲,經(jīng)常記不得譜子,于是一彈就容易錯,錯多了就會哭。邊哭邊抹淚,結果一抹淚又會彈錯。”

  “不還是因為你老是板著一張臉站在后面。”林歌同樣笑道。

  “我那是想笑又不敢笑,只好板著臉。慈母多敗兒,當時如果我不嚴格一點,也就不會有你現(xiàn)在的音樂基礎了?!狈届o慈認真解釋,接著轉頭看向林歌,“所以,你還記得當時自己的想法嗎?為什么要學鋼琴?”

  林歌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問的一愣,重復道,“我當時的想法?”

  恍惚間,林歌好像看到窗戶的倒影里站著小時候的他。

  從穿越而來后,他似乎都走在原主想要走的道路上。

  做音樂,寫歌,在音樂圈證明自己。

  這些看起來正確的答案,讓林歌逃避,甚至下意識忽視了殘留在這個身體里的,原主的想法。

  雖然看起來結果都一樣,但追根溯源,出發(fā)點卻并不相同。

  曾經(jīng)的林歌,因為真的喜歡音樂,主動選擇了學習鋼琴這條路,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

  無論是后來加入原點,還是嘗試著寫歌,投稿被拒,然后繼續(xù)寫。

  這些都源自于林歌對音樂最純粹的熱愛。

  現(xiàn)在的林歌,掌握著來自地球的龐大曲庫,寫著前身可能一輩子都未必能寫出一首的優(yōu)秀作品。

  但卻并不完全出自音樂最純粹的熱愛。

  那些龐大的“記憶”,從一開始就讓林歌變得高傲,讓他始終以一種俯視的角度,往這個世界的音樂圈里輸送著音樂。

  那些看似符合歌手的作品,完全是基于林歌自己的標準,基于他前世的判斷。

  簡而言之,林歌一直在做他想要做的,基于前世記憶的好音樂。

  于是他拼命寫歌,如此高產(chǎn),一首又一首的給出去,企圖證明自己。

  于是他急不可耐的想要成立自己的音樂工作室,本質上卻是想要筑起一道城墻,把自己帶來的那些好歌圈在自己的城堡里。

  這些行為,都只是在創(chuàng)造作品,而不是創(chuàng)造音樂。

  即便不想要承認,但相通后,林歌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其實并不是在做音樂,那些合作過的歌手,其實只是他想要表現(xiàn)作品的工具。

  這顯然不是在做音樂,不是“林歌”的初心。

  “媽媽知道你長大了,你變得比以前更聰明了,也更開朗外向了,你能夠為自己的行為做決定了?!狈届o慈站起身,輕輕把林歌抱在懷里。

  “我不想指導你應該走怎樣的路。只是媽媽覺得,你未來的路還很長,可以不用走的這么快。如果你有任何困惑,都可以停下來,無論是我,還是你望舒姐姐,或者你的朋友、前輩,都很愿意傾聽你的內(nèi)心?!?p>  “所以,無論是答應這份工作,還是拒絕,媽媽永遠站在你這邊,只要你自己想清楚,自己真的想要什么,就好?!?p>  “媽?!?p>  林歌張開僵硬的雙手,摟住方女士的背。

  過了半晌,才聽到林歌再次開口,

  “媽,我腳麻了,你扶我一下……”

  “你這孩子?!狈脚空A苏Q劬?,從眼角擠落一滴淚水,接著像是拔蘿卜一樣,把想彌勒佛一般盤坐在地上的林歌從地上扯了起來。

  重新站起的林歌歪歪扭扭的站著,但抱著方靜慈的手卻更用力了幾分,就像是放學時那些大叫著投入母親懷抱的孩子,舍不得放手。

  黑暗里,有個微弱卻真誠的聲音響起:

  “媽,謝謝你?!?

孜然今天吃什么

額,沒太監(jiān)啊,就是突然不知道咋寫了……   教人寫作好像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輪到自己似乎就變得困難了許多。   想要讓林歌這個角色更下沉一些,變成更真實的人,所以一直也在思考之后他之后要做的一些事情,以及反省我之前寫的一些東西。   感覺有些時候是我太功利了,寫的東西確實有些太飄了,也不夠真誠。   雖然腦子里有很多其他的想法,但接下來還是會繼續(xù)寫這本書的,因為很久沒寫書了,就當是復健吧,也當是尋找自己想要表達什么。   最后,感謝每一個收藏,感謝每一張推薦票,感謝每一個閱讀本書的人。   希望林歌和作者都能找到自己的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