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無壓力的日子總是如白駒過隙。為了響應國家制度,木夏等孩子將步入九年義務教育。
小孩子的文具大多時候是存活不過一個學期的,不是丟了就是玩壞了。于是乎,開學前兩天的集市熱鬧非凡。木夏媽停好電車,就牽著夏夏的小手在人群中穿梭,挑選文具。在夏夏眼中,筆盒要粉的,書包要有生動的圖案,其他的就隨意吧。媽媽總愛給木夏買中華鉛筆,以致于在木夏長大后,自動鉛筆的出現(xiàn)也撼動不了中華牌鉛筆的地位。這也許是一種安全的依賴感吧。
媽媽拿著戶口本復印件等材料帶著夏夏去糖糖鎮(zhèn)中心小學報名。在夏爸的眼里,孩子上小學在鎮(zhèn)上就好了,離家近。于是,鎮(zhèn)中心小學成為了夏夏六年上學的地方。很多時候,孩子上學是受到父母的影響。
媽媽帶著夏夏在一年級班主任們的桌上查找有夏夏的名單。最終,在2班看到了夏夏的名單。班主任是一位看起來有教學經驗的周老師。在媽媽與她辦上學手續(xù)的過程中,夏夏在班級名單上找到了熟悉的名字——王巍。夏夏腦里:哦豁,有認識的同班同學欸
九月一號正式上課,大家見到的第一位老師是班主任。班級干部由周老師決定,第一個需要敲定的班級干部當然是班長。周老師的想法是班長由王巍擔任,同時她說:“老師一說上課,班長要說起立?!蓖瑢W們,現(xiàn)在我們來練習一下。
這個練習,夏夏不會忘記。
老師:“上課”
在王巍還沒有應聲時,木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回答“起立”班里一下靜悄悄的。王巍看著木夏也有點驚訝。老師笑了笑,又講了一遍規(guī)則,沒事,再來一次。
“上課”
“起立”事情總是會出意外,夏夏又應了。那一刻的木夏,一聽上課二字,就像條件反射。老師無奈的眼神,“夏夏,不是你回答,是王巍回答,王巍是班長,明白了嗎?!薄昂谩?p> “上課”
“起立”好聽的男音終于響起。事不過三的規(guī)則有時候是挺靈驗的。
在職位安排表里,夏夏當了小組長。沒錯,就是收上和分發(fā)作業(yè)。一年級的作業(yè)由一個個剛步入新階段的我們用鉛筆一筆一畫寫成。筆盒里的橡皮容易被分成兩瓣,甚至多瓣。紅領巾也常常會在到了校門口后,看到高年級學生的督察才記起。除非那天出門時媽媽提醒或是幫夏夏系好。
在學習的年齡里,得到大人們極高關注度的是成績。幸運的是,一年級的我們成績都算良好,不會由很大的差距。九十分以上的卷子會讓爸媽喜笑顏開。
班主任會帶著我們前往負責的清潔區(qū),一開始時會手把手的教我們。一年級是一個好奇心重兼具責任心強的年紀。我們會因為作業(yè)寫不完或忘了寫時,一邊哭一邊寫完。
小學的工作日早上,如若媽媽叫醒的時間完了,夏夏會顯得很焦慮并抱怨。可是,母親想讓孩子睡得足些。明明早操時間也沒到,也有足夠時間解決早餐。但夏夏還是會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