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退位讓賢
“混賬,逆子,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嗎?”
崇禎臉上一片紫青,指著朱慈烺肺都要氣炸了。
周皇后卻是張著小嘴,嚇得花容失色。
回過神來后,趕忙上前一把抱住朱慈烺,急道:“烺兒,你在說什么胡話,趕快跪下給你父皇認錯…”
“母后,這事兒你別管!”
“父皇,實話告訴你,宮里的太監(jiān)宮女大多都已向我效死?!?p> “宮外的大漢將軍們,也都對我唯命是從,是不會有人來救駕了,父皇還是快快下詔吧!”
朱慈烺先是解下身上的披風給周皇后披上,然后目光灼灼的盯著崇禎。
嘴上是這樣說,其實心里卻焦急無比。
因為這一年來,他確實拉攏了不少太監(jiān)宮女,但大漢將軍卻只收買了幾十人。
雖然晚上乾清宮的正門一關(guān),整個后宮,就全是太監(jiān)宮女,可宮外卻還有三千大漢將軍。
所以他根本就拖不起。
當然,若換往常,即便太子將皇帝殺了,也是無法成功繼位的。
因為大明可不是禮崩樂壞的南北朝,而是以孝治天下的最正統(tǒng)王朝。
就算完全掌握了宮廷,那些文官勛貴們,也是絕不會讓一個大逆不道的皇子,來繼承大統(tǒng)的。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也!
那些文官勛貴們,現(xiàn)如今恐怕不會再在乎老朱家誰當皇帝了。
崇禎臉色也是大變。
一時也不知他說的是真是假,瞧了他身后的一群宮女太監(jiān),只得厲聲道:“小畜牲,若朕不答應(yīng),難道你還敢弒君殺父不成?”
“哼!有何不敢?”
“為了祖宗江山,為了天下萬民,今日便是做了這大逆不道之事,太祖他老人家若泉下得知,怕也只會稱贊兒臣一聲好孫兒,干得漂亮!”
朱慈烺想到歷史上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母后和自己弟弟妹妹們的下場,以及后來韃子入關(guān)后,華夏百姓遭遇的種種苦難,頓時怒從心起,一把推開抱著自己手臂的周皇后,揚了揚手中的刀吼道。
“你…你…噗…”
崇禎胸口一陣劇烈起伏,猛的噴出一口鮮血,竟仰面栽倒了下去。
“皇爺…”
“陛下…”
一旁的王承恩和周皇后被這一幕嚇得失聲叫道,趕緊沖了過去。
“烺兒,你難道真要逼死你父皇嗎?若是如此,你先將母后殺了吧?!?p> 周皇后抱著昏迷不醒的崇禎,淚流滿面。
“太子爺,奴婢求你了,快傳太醫(yī)吧。”王承恩同樣悲戚的哀求道。
“劉喜,去將乾清宮內(nèi)值班的太醫(yī)叫來?!?p> 朱慈烺臉上糾結(jié)一下下,最終嘆息了一聲。
將刀還入鞘中,沖著身后的一名小太監(jiān)吩咐道。
然后與王承恩一起將崇禎抬到了內(nèi)間榻上。
其實他也不是真的要殺崇禎,只是想讓他退位,以免重蹈悲劇。
晚上整個后宮內(nèi),除了皇帝和未成年的皇子外,恐怕也就是乾清宮內(nèi)負責值班的太醫(yī),是真正的男人了。
這也是為了防止皇帝晚上突發(fā)疾病,以便及時得到救治,所以很快一名胡須發(fā)白的太醫(yī)就被帶了進來。
經(jīng)過一番救治,崇禎總算蘇醒了過來。
臉色卻是蒼白如紙,整個人也沒了精氣神兒,顯然打擊太大了。
“陛下…”
“胡太醫(yī),陛下身體如何?”
“回娘娘,太子,陛下是由于長期操勞過度,再加上急火攻心,此番已經(jīng)傷了心神元氣,需靜心修養(yǎng),切記不可再動怒,否則…”
太醫(yī)恭敬的答道。
周皇后聞言,緊繃著的心這才放下。
然后又看向朱慈烺:“烺兒,快跪下,給你父皇認個錯…”
“兒臣沒錯,錯的是父皇,若父皇肯聽兒臣的建議,哪怕是一條,局勢又何至于敗壞到如今這種地步?兒臣又何至于走到這一步?”
“你怎還說這種胡話,要將母后也氣死是吧?”
“罷了!”
崇禎無力的擺了擺手,一口淤血噴出,心頭的怒火也消了大半。
或許是知道自己現(xiàn)在無力在執(zhí)掌朝政。
亦或者是真的看開了。
眼神復(fù)雜的盯著朱慈烺打量了好半響,才緩緩說道:“朕以前倒是小看你了,竟然你有信心,朕就將皇位傳給你,倒要看看你是否真的要比老子強!”
“大伴,去擬旨吧!”
“是皇爺。”王承恩只得答道。
“父皇總算是英明了一次,今后就在坤寧宮安心靜養(yǎng),看著兒臣是怎樣力挽狂瀾,做那千古一帝的吧!”
崇禎愿意妥協(xié),朱慈烺也松了口氣。
周皇后見兒子還說這種話,不由得瞪了他一眼,心里卻暗自偷喜。
兒子竟然已經(jīng)干出這種大逆不道之事,能坐上皇帝自然是最好的結(jié)局。
不然以陛下的脾氣,就算不殺他,恐怕也會將他終身軟禁起來。
時間緊迫。
朱慈烺也沒敢耽擱。
留下二十名心腹太監(jiān)看守坤寧宮后,就帶著王承恩回到了乾清宮。
然后就迫不及待的將各監(jiān)各司的主要管事太監(jiān),以及駐守宮外的三千錦衣衛(wèi)大漢將軍,全部叫了過來。
本來整個皇城和宮城的守衛(wèi)工作,遠遠不止這三千大漢將軍,可陸陸續(xù)續(xù)都被崇禎糟蹋光了。
其實朱慈烺弄出的動靜并不大。
只是帶著拉攏的幾十名太監(jiān)宮女,在內(nèi)應(yīng)的配合下,悄無聲息的從鐘翠宮殺到紳寧宮兵諫逼宮。
期間殺的那幾名太監(jiān),還是中途撞見后,被嚇的亂喊亂叫不聽勸的。
加上又太過突然,所以各宮都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兒,就更別提宮外了。
當王承恩當著眾人的面,宣讀完傳位詔書后,雖然眾人有些詫異震驚,但都選擇乖乖的拜見新皇。
并沒有生出什么亂子。
畢竟朱慈烺本來就是大明的儲君。
雖然這事兒,怎么看怎么都透著詭異,但大家也不傻,無非就兩種可能。
一種是太子勾結(jié)王承恩造反,已經(jīng)將陛下殺了,或者軟禁了。
另一種就是陛下真的退位讓賢了。
不過這大半夜的,后者可能性非常小。
但不管是哪一種,陛下現(xiàn)在都無法現(xiàn)身做主,這個時候誰敢站出來,必定要被太子殿下當場斬殺。
加上崇禎又刻薄寡恩,平時沒少打殺宮女太監(jiān),所以竟無一人站出來提出質(zhì)疑。
“王公公,內(nèi)帑還有多少銀子?”
“回太…皇爺,還有五萬余兩?!?p> “都抬過來?!?p> 朱慈烺大手一揮,他知道這五萬余兩,恐怕還是和那些勛貴文官借的。
王承恩走后,朱慈烺又看著王德化道:“王公公,朕現(xiàn)在命你提督東廠,并負責統(tǒng)領(lǐng)內(nèi)廷凈軍。”
“劉喜,范賢,你二人負責協(xié)助王德化。”
“奴婢遵旨!”
王德化和兩名小太監(jiān)趕忙答道。
朱慈烺也是沒辦法。
雖然他很想讓自己的心腹小太監(jiān),劉喜范賢直接提督東廠和內(nèi)廷凈軍。
奈何兩人資歷不夠,難以服眾,所以也只得先讓他們給王德化打下手。
其后又給收買的幾十名大漢將軍升了官兒,跟著他一起造反的太監(jiān)宮女也都沒落下,全部升了官兒。
王承恩帶著人抬著銀子回來后,朱慈烺就直接將這些銀子全部賞賜了下去。
尤其是三千名大漢將軍,每人最少也賞了十兩。
這在崇禎一朝,還是從未有過的事兒。
眾人自然是千恩萬謝,對朱慈烺這個新皇帝,就更加的認同了。
而這時,離天亮也就一個多時辰了。
朱慈烺見基本上已控制了內(nèi)廷,管事的太監(jiān)宮女都已向他效忠,無法再回頭。
這才讓人敲響大鐘,召集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