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朱元璋的人生模擬器

第十一章 廷議(上)

朱元璋的人生模擬器 哭泣的腳底板 2106 2022-06-22 17:00:00

  將自己的身邊事安排好之后,老朱也沒有閑著,開始批閱崇禎留在乾清宮的奏折,一直到凌晨一兩點的,這種批閱才算告一段落。

  說實話,在洪武年間,他大部分政務都交給朱標了,很久沒有這么忙了,此時再次批閱奏章到深夜,他居然有些懷念的感覺。

  “真是天生的勞碌命?!?p>  老朱在心中微微感嘆一聲,然后也懶得動彈,直接就在乾清宮睡了下來。

  第二日卯時(五點),天還未亮,老朱就已經趕到了上早朝的地點,此時群臣也差不多到齊了。

  隨著鑾儀衛(wèi)揮舞手中的鳴鞭,發(fā)出三聲清脆的炸響聲,老朱來到崇禎朝的第一次朝會,正式開始。

  滿朝文武站立在下方,行過禮之后便陷入了沉默。

  南面有李自成圍困開封,北面建奴剛大敗洪承疇,朝廷九邊精銳盡失,可以說最后一支精兵也全葬送了,所以局勢可以說是壞到了極點。

  而朝廷局勢崩壞,他們這些大臣也不好過,一時間朝堂上的氣氛極為壓抑。

  過了好一會,內閣首輔周延儒才開口說道:“陛下,洪承疇為國戰(zhàn)死,臣認為,洪大人為國盡忠,應當賜予追封?!?p>  洪承疇松山戰(zhàn)敗的消息雖然已經傳到了京城,但因為消息不是很準確,所以朝中的大臣皆以為洪承疇是為國戰(zhàn)死了,并不知道他其實已經投降了建奴。

  按照正常的歷史進程來說,在洪承疇投降之后,崇禎給予了追封,而且還設下祭壇祭拜以最高的規(guī)格祭拜洪承疇,結果祭拜還沒完,就傳來洪承疇降清的消息,可以說是鬧了一個大笑話。

  如今如今老朱既然知道洪承疇投降了,自然就不會按照歷史行事了。

  “不必了?!?p>  老朱平淡的聲音在朝堂中響起,“咱收到準確消息,說洪承疇已經投降建奴,追封之事,勿要再提?!?p>  “什么?”

  老朱此話一出,滿朝嘩然。

  洪承疇可是薊遼總督,絕對的封疆大吏,如今松錦大敗,他居然沒有殉國,而是投降了建奴?滿朝官員一時間有些難以置信。

  但這話是皇帝說的,如果沒有準確的消息,他也不會放到朝堂上來說。

  在底下議論了一陣之后,突然有言官站出身來,義憤填膺的開口說道:“陛下,洪承疇此賊世受皇恩,如今居然為了茍活,投降建奴,毫無臣節(jié)可言,臣請陛下下旨,誅殺洪承疇全家?!?p>  這些個言官大臣,真正的朝廷大事他們可能不敢進言,但若是論起落井下石,他們比誰都快。

  還說洪承疇沒有臣節(jié),在老朱看來,這些人還不如洪承疇呢。

  因此老朱輕輕搖了搖頭,道:“洪承疇只是投降,還并未在建奴那邊出仕,誅其全家的話,暫時不要說了?!?p>  “傳旨,將洪承疇一家貶為庶民,圈禁在京城,不得外出?!?p>  洪承疇是薊遼總督,對于大明邊關之事了如指掌,此時若是將他全家都斬了,無疑是將他徹底推向建奴那一邊,所以老朱才會駁回了言官的進言。

  反正人就在京城關著也跑不了,若是后續(xù)洪承疇真的死心塌地的為建奴做事,再殺他全家也不遲。

  “陛下……”

  那名言官對這個結果顯然不是很滿意,剛想繼續(xù)說些什么的時候,就被內閣首輔周延儒直接打斷,“陛下仁慈,此乃我大明之福?!?p>  作為內閣首輔,周延儒雖然倚重親信,結交內廷,讓朝廷變得更加腐壞,但既然能成為首輔,他的能力還是有的。

  因此在老朱說出這些話之后,他立刻就明白了老朱的用意,所以根本不容其他人置喙,直接便給此事定下基調。

  看到皇帝和內閣首輔都統(tǒng)一了口徑,雖然還有大臣心中還有異議,但此時也不好再多說些什么。

  “陛下,如今松山城破,如今關外僅剩寧遠和塔山堡孤懸關外?!?p>  兵部尚書陳新甲在說這些的時候,偷偷用余光打量了一下老朱的臉色,看他臉色沒有變化,這才繼續(xù)說道:“臣認為,是不是應該……應該加強寧遠和塔山的防務呢?”

  說實話,陳新甲的心里話其實是想放棄寧遠和塔山,讓兩地的軍民撤回關內。

  但話都到嘴邊了,他又給改口了。

  無他,寧遠和塔山都是大明的領土,若是把放棄這兩地,那無疑是相當于直接把大明的領土送給建奴。

  而這位崇禎帝,又是位要面子的,這種事他是絕對不可能答應的。

  所以在崇禎,寧遠和塔山的軍民就算全部戰(zhàn)死,這兩地被建奴奪走,也好過將兩地的軍民給遷到關內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陳新甲話說到一半,卻也不得不違心的改口。

  “寧遠,塔山。”

  老朱在心中微微沉吟了一會。

  大明一手打造出來的關錦寧防線處于遼西走廊,若是在地圖上來看的話,基本上就是一條直線。

  以錦州起,到山海關止,防線之內衛(wèi)所眾多,相互之間可以隨時支援,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可惜的是,因為朝廷沒糧,崇禎逼著洪承疇與建奴決戰(zhàn),結果卻是松江大敗,四十萬九邊精銳,幾乎全軍覆沒。

  沒有了士卒,又沒有了可以相互依靠的衛(wèi)所,關外的寧遠孤立無援,城破人亡無疑是遲早的。

  不過老朱想的卻比陳新甲要多多了,他現在已經開始準備重新練兵了,不出三年,他必定要重新收服關外的。

  所以關寧城,放棄容易,但到時候想再收回來就難了。

  因此在沉吟了許久之后,老朱這才開口說道:“寧遠確實不容有失,不過朝廷如今沒有多余的軍隊,暫時讓寧遠固守吧?!?p>  “至于塔山之地的衛(wèi)所,暫時先放棄吧,至于是撤回關內,還是撤去寧遠,讓他們自行裁決就好了,此事毋需上報了?!?p>  “是,陛下?!?p>  聽到老朱居然主動開口說要放棄塔山等地的衛(wèi)所,陳新甲不由得心中一喜。

  這些衛(wèi)所,若是再不撤離的話,等建奴騰出手來,等待他們的必然是全軍戰(zhàn)死的下場。

  此時老朱開口讓這些人撤離,無疑是讓關外保留了一絲元氣。

  至于寧遠,雖然老朱沒有松口,但寧遠城高池深,就算建奴揮兵攻打,寧遠守上個一年半載也是不成問題的,暫時不著急。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