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裝車
陳樹林遞過來的是厚厚一沓子紙,晏靈熹掃了一眼,這是......路引!
她驚喜壞了:“叔,你怎么能弄到這東西!”
凡是長途遷徙都需要路引,否則你就是流民,趕上運氣不好就要被抓去或充軍或服徭役。她不是不知道這東西好,可在本朝,這東西難弄得緊!
如今四處鬧災(zāi)荒,鬧得狠了,百姓就要亂跑,那豈能是說要路引就能要出來的?官府不想縱容百姓這么亂挪窩兒,又不敢全給禁了,所以就限制,每個地方放出來的路引都是有數(shù)兒的。
小小一個蓮心莊哪兒來的本事弄這東西,晏靈熹的計劃里本就沒有它,為了這事,她也做了不少打算。
眼下這玩意兒就在自己眼前。
可陳樹林一個小小里正,怎么弄到的?
陳樹林看見晏靈熹的表情,得意,可是很少看見她這種表情的,他就笑:“贓物!”
贓物?蕭詹氏放到三房那個?
晏靈熹恍然,直接大笑出聲,好啊,蕭詹氏,簡直就是來給蓮心莊送錢的活菩薩!
笑完還不忘給陳樹林吹彩虹屁:“叔,您真能!太有本事了!”
這路引如此緊俏,光靠錢財想來也是不行的,多少還要靠陳樹林的人脈和能力。
陳樹林沒得意忘形,他還記著呢:“可惜啊,咱們村同意跟著走的有三百二十六人,路引咱只拿到了二百多張?!?p> “嗯,”晏靈熹沉吟著,想了半會兒:“沒關(guān)系,我自有辦法!”
“什么辦法?”
晏靈熹笑而不答,轉(zhuǎn)而說起了原先的計劃:“其實原本我以為咱們一張路引都拿不到,也做了些準備。第一層是探子,不論是行進還是休息,咱們都放出探子去,探子可以利用軍旗軍號報信,光是這一點,咱們就領(lǐng)先其他逃荒的人一大截了。有熊在追的時候,咱們不需要跑的比熊快,只要比同行者更快就行。
第二層就是扎營,咱們有軍帳,完全可以在避開人多的地方,在樹林等有遮掩的地方扎營,這也能避免被那些出來抓流民的官差發(fā)現(xiàn)。
第三層,如遇城門卡口,感覺混不過去,咱就不過去了,直接繞開城門,反正咱們的隊伍行軍能力足夠。如果或打或逃或賄賂,都不能解決問題的話,我們改變路線就是。”
陳樹林逐漸被她說的吸引了注意力,忘了自己剛才提出的問題。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人都有路引,那更方便啦,就有路引的人打頭陣,萬一有事,后面的見勢不妙就跑唄!”
見勢不妙就跑?這么簡單?
這孩子怎么前頭彎彎繞繞一大堆,到后面不說了?
陳樹林回去的路上就琢磨著不對,納悶兒壞了。
送走陳樹林,晏靈熹把軍旗的事兒交代給了歐陽四,他好這些東西,能做好,自己則開始備糧。
這些日子忙,但她也沒忘了自己倒買倒賣這一攤子生意,總共倒騰出四百多榮耀值,外加十八兩多銀子。
空手套白狼,爽啊。
這回她又買了一百點的空間,加上原先的,能在里頭大大方方站下兩個人了,這才覺得像個樣子。
剩下的榮耀值,她全在商城里買了粟米,這價格她也打聽過,是最實惠的一種糧。
村里還有一些仍有點余錢的殷實人家,他們也在到處收糧屯糧,可惜鎮(zhèn)上難得能大伙兒報團去上一次,也不一定能買到。鎮(zhèn)上也缺糧了,隔三差五的,糧鋪才放那么一回,還都是高價糧。
到了晚上,村里開大會,說是一切都準備齊全,出發(fā)的日子就定在明天。
經(jīng)過緊鑼密鼓的伐樹、造車,現(xiàn)在已經(jīng)達成了每三戶有一輛板車的要求,可晏靈熹當初說的是最低要求,那些家什多的人家根本就不夠用。到了晚上裝車的時候,有人就打起來了。
晏靈熹領(lǐng)著四加一裝車,每人輕輕松松地搬一趟,妥了,連板車的四分之一都放不下。
她和四人組都輕便極了,只一個小包袱,裝著自己幾件換洗衣服和胰子皂角什么的,蕭塵宣東西要多些,兩個小包袱,就這已經(jīng)被晏靈熹舍去不少了。另外還有一口鍋,一個盆,一床棉被,幾個杯碗,沒了。
裝好車,晏靈熹回屋搜刮,那商城好賴不拘、新舊不拒,這些帶不走的東西也不能浪費了,什么廢舊碗盆、抹布破衣,另外那些水缸啊,桌椅板凳啊,全都被扔進商城里。
別看這些東西舊,樣數(shù)多啊,零零總總又進賬四五十。
“宣哥兒,上路之后看好你自己的東西?!?p> 蕭塵宣現(xiàn)在是最富的流油的家伙,不過他大部分資產(chǎn)都存在晏靈熹空間里,只有幾張金葉子,藏在他那有機關(guān)的墨玉束帶里頭,隨時取用。
晏靈熹一說,宣哥兒的手指頭就一動,他攥拳給忍住了。
靈熹交代了,不能一提起錢就摸自己束帶,那會被發(fā)現(xiàn)!
幾個人試了試板車,還琢磨說到哪里去買只騾子回來,就聽見“轟”地一聲,前面有一輛板車翻了。
“陳菊,跟你說了東西太多你非要硬搬,這回你看看!要是在路上翻了誰都別過!”
一個清亮的聲音正斥責,惱怒中帶著豁出去的架勢。
另一個弱些的也不甘心,但她不惱,只是糾結(jié)著:“誒呀,這都是花錢買的,我扔了實在舍不得!咱們再試試好嗎?就再試一次!”
晏靈熹循聲望去,正是那個嘴皮子相當利索的王貞娘,還有她家鄰居陳菊。
陳菊也是個小婦人,面上看著比王貞娘嫩上幾分,聽說她倆平時玩兒得挺好的,沒想到這也快吵吵起來了。
蓮心莊風氣挺好的,村人多數(shù)性格寬厚,就有人勸王貞娘,說你擔待些吧,過日子不容易,誰都舍不得這些家當。
可晏靈熹眼睜睜看著,那陳菊放上去的家當占了半個板車,再加上另外兩戶的,堆得冒了尖兒,可不是要翻車。
她不打算多管閑事,她估摸以王貞娘的性子,多半要據(jù)理力爭,沒成想那王貞娘一臉恨鐵不成鋼責罵了陳菊幾句“不長腦子”之類的,倒也過去幫著往上搬東西去了。
哦,嘴硬心軟,容易累著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