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楓樹是個村

11 新的時代

楓樹是個村 天干丙丁 1532 2022-06-19 22:43:01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時代的特色。父親說他們那一代就是勤勞苦干,從集體到個人都是一樣,一個字,干。沒日沒夜不知疲勞的干,為了不餓飯能吃飽肚子,那時候農(nóng)業(yè)社大集體,滿山遍野的開荒興修水利,干勁十足,到土地分到戶自給自足自由經(jīng)濟更加賣力的干,你追我趕都為了把小日子過好。到了我們這一代就一個字,變。變化太快天天在變,國家的政策也在變,老百姓的生活也在變,人們的思維也在變,稍有遲緩就跟不上形勢,就會被淘汰。

  我和父親漫步在鄉(xiāng)間地頭的時候父親就會到處指著給我看,給我說那些過往的事情。父親說自從土地到戶,到改革開放再到新時期退耕還林到現(xiàn)在市場經(jīng)濟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他親眼所見這里發(fā)生的一切,他說這里以前每一寸土地都有利用的價值,每一把土壤都是養(yǎng)育了生命。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什么土地了也沒有多少人再種地了。父親用手給我指著陽坡哪里,以及很遠很高的泡桐樹梁,父親說以前哪里都是土地,他們年輕的時候農(nóng)業(yè)社集體在哪干活,滿山的玉米一個成年小伙半天要挑三擔糞上去才算完工,集體干活集體分糧,那時候不浪費每一寸土地,沒有土地就開荒,典型的有條件上沒條件就要創(chuàng)造條件。今日再看哪里已經(jīng)郁郁蔥蔥如同樹林一般,別說種地了人都進不去,野豬泛濫,早已荒廢只是隱約還能看見往日修的梯田還有殘留,父親說你現(xiàn)在看到的荒山以前都是可以用牛犁地的梯田,每說到這些時我感覺父親的情緒明顯有些激動摻雜著無奈,作為一個農(nóng)民和莊稼人,父親心里有著他的想法和情懷我能理解也能體會到。

  自從退耕還林政策出臺以后村里以前開荒的坡地基本都荒廢了,只有少部分坪地或者就近的土地被村民們保留種植,再到后來大興茶葉土地又種上了茶樹,人們基本就不怎么種植糧食了。到新千年以后年輕一代基本就不種地了,除了茶園剩下的土地都是荒廢。土地一旦不種植護理很快就會雜草叢生,一兩年功夫就荒廢了。再想種植就要費九牛二虎之力去重新開墾了。年輕一代基本都出門務(wù)工,走南闖北沒人在家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即時在家吃喝也都是買,不再像以前靠種地收獲糧食生存。村里年長的老一輩還是改變不了難以習慣這種生活方式,還是堅持種地,每樣農(nóng)作物都會種點,瓜果蔬菜也種點自給自足。自己種的吃的放心吃起來也香。父親就是這樣,種的不多但是很全,家里吃的基本都是自給自足。

  大家都算了一筆賬,在家種地根本就不劃算,大部分都是坡地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收成還要看風調(diào)雨順不,不然辛苦勞作一季可能勞而無功。出門打工一個月隨便掙點錢買成米面油夠吃一年的,種地也特別的辛苦風吹日曬就算有吃的了手里還是沒有錢花,日子還是不好過,所以大部分還是選擇出門打工掙錢。年長的老一輩男的基本都是去礦山或者煤窯下苦力,河南,山西,東北,內(nèi)蒙,金礦,鐵礦,煤礦出去干上幾個月回來,有活了又繼續(xù)去,礦山上掙錢多點但是特別辛苦和危險,有些常年累月在礦山上班的容易患上肺塵病,患上肺塵病相當于不治之癥一樣,患者十分痛苦最后呼吸都十分困難。礦山也是高危職業(yè),在洞子里面干活,有的洞子幾千米深,經(jīng)常容易發(fā)生不安全事故,遇到塌方,瓦斯爆炸,透水等等不是受傷就是死亡,村里有好幾個肺塵患者和在礦山傷亡的。之前提到的桑樹下余盛海就是在金礦塌方受傷,醫(yī)治無效逝世的,去世時才三十歲左右特別年輕,讓人噓嘆不亦。年輕一代的就改變了觀念,當然隨著社會發(fā)展打工的渠道也增加了許多,年輕人大部分都選擇去大城市找工作,東南西北四處闖蕩,大到工廠,小作坊,私人企業(yè),工地等等只要賺錢什么都干。有些在大城市打工時間久了,在那站穩(wěn)了腳,最后選擇安家落戶在哪里,不再回到村里。隨著條件變好,年輕一代上學讀書考大學的也越來越大,大學畢業(yè)選擇留在城市工作學習,戶口也隨著遷移。所以時至今日能留在家里種地已經(jīng)微乎其微了,那些大面積土地被閑置荒廢也就合乎情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