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差點露餡
劉三吾心里頓時涌起一股怒意,這孩子怒其不爭,將來怎么能成大事?
“以史為鑒,可以明事理,汝當(dāng)以堯舜為榜樣,先天下而憂...”
“你是要我做堯舜那樣的明君,本公子生平最煩什么堯啊舜啊的,不就是兩個干巴巴的老頭子禪位給陌生人了嘛,這有什么了不起?”
“先生所說之話,學(xué)生可不敢茍同!”
朱英搖搖頭,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
劉三吾則捋了一下胡子,詫異的問道:“看來少爺是想與老夫辯論一番了?”
“也也不知道少爺心中有何妙策,老夫洗耳恭聽!”
朱元璋見朱英向當(dāng)今翰林學(xué)士發(fā)起挑戰(zhàn),當(dāng)下就坐在一張椅子上觀看起來。
他要看看在他心目中這個頑皮而又可愛的大孫子是如何向當(dāng)今儒學(xué)泰斗發(fā)起攻擊?如何能言善辯的贏了翰林大學(xué)士的?
“敢問劉先生,按你剛才的推論,那堯舜是不是也有老師?桀紂是不是也有老師?”
“他們的老師是不是都要教授他們學(xué)問?你們他們所教授的內(nèi)容又是什么呢?”
劉三吾愣了一下,老半天老天都憋的通紅,他確實是回答不到朱英這個問題,他當(dāng)然也不知道當(dāng)年堯舜的老師們所講授的內(nèi)容。
只是劉三吾畢竟是當(dāng)朝大儒,他豈能輕盈認(rèn)輸?只見他略微思索了一下道:“其實堯舜跟桀紂都是有老師的,但是他們大多都無師自通,老師的威名自然也就被歷史隱沒?!?p> 朱英聽完,笑嘻嘻的說道:“那就對了,既然桀紂都有老師,那么他們的老師一開始教授他們的自然都不是什么帝王之術(shù),肯定也不會教授他們?nèi)绾纬蔀楸┚惖闹R吧?”
“既然堯舜是無師自通的,那學(xué)士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這本書沒有多少含金量,為何咱們要去學(xué)習(xí)呢?為何不能無師自通?”
劉三吾瞬間被朱英的問題給嗆住了,老臉更加通紅,在他的印象當(dāng)中,多年不見的皇長孫竟然變得如此犀利了?
頓了一下,劉三吾繼續(xù)道、;“殿下,桀紂一生最后之所以成為了暴君,究其根本原因乃是其生性頑劣,你如若不讀書,豈不知前人之錯,將來豈不是容易步入他們的后塵?”
朱英搖搖頭道:“先生,這次你又錯了?”
劉三吾越發(fā)的迷惑,他不知道自己飽讀詩書,為何他一開口總會被這個黃口小兒給辯的啞口無言?
“先生,別說在下一個閑野之人,原本就不是當(dāng)皇帝的料子,就算將來真的有了機(jī)會做了皇帝,也不會按照書本上的內(nèi)容去治理國家?!?p> “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先生都沒有聽說過這些個俗語?當(dāng)年十六國的狀況,跟當(dāng)今大明朝的狀況,簡直相差十萬八千里!”
“學(xué)生倒覺得,要做一個好皇帝,最重要的先是為天下蒼生著想,只有老百姓能安居樂業(yè),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能從當(dāng)今現(xiàn)狀入手,改革朝廷弊端,適當(dāng)?shù)臅r候給一點發(fā)展之政策,定然可以使得國家長治久安。”
坐在一旁的朱元璋聽得到不斷的點頭。
“所謂窮則變,變則通,只有不斷的改革變化,這天下才能達(dá)到圣人所說的拱手而治!”
只有說完,連眼皮都不眨一下的看著劉三吾,讓他開口辯駁,但劉三吾聽完朱英的話,整個腦袋之中都覺得像是被被雷擊了一般。
尤其是他說的窮則變,變則通,這話一點都沒錯。
劉三吾突然發(fā)現(xiàn),朱英所說的話,他根本無可辯駁。
呆了老半天,他面紅耳赤的猶如被斗敗的大公雞一般,深深的對朱英施禮,拱手道:“少爺高見,老夫受教了!”
看到這一幕,朱元璋驚呆的眼珠子都差點掉出來!
在他的印象之中,劉三吾乃是當(dāng)朝大學(xué)士,翰林之首,比起他這個大老粗來要強(qiáng)上許多,結(jié)果卻被一個黃口小兒給辯駁的啞口無言。
這情況有所不對??!
劉三吾則在心里回味著朱英的話,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這哪里的自己在教授他???分明是這小子在教授自己。
虧得自己還是翰林學(xué)士,結(jié)果還是在陰溝里翻船了,這要是被傳出去,當(dāng)真丟人??!
朱英見劉三吾老臉漲的通紅,感覺自己是不是駁的有些太過度了?
這老頭子也太玻璃心了!
但是轉(zhuǎn)念一想,自己可不能把這個老秀才給趕跑?。『貌蝗菀妆贿@便宜老爺爺給找來,好歹要給自己找個事干才行,不然又要被老頭子安排去相親,多無聊??!
吳倩這幾天再也沒有來,還真不知道那個半生不熟的姑娘腦子里是怎么想的?
朱英其實是有意要躲避老頭子的安排,但是對于讀書學(xué)習(xí)這件事,他一點都不排斥。
只要自己不把這個老秀才給趕走,他要教授什么都行!
朱英正要上前去勸說劉三吾,卻見劉三吾頓時仰天哈哈大笑了幾聲道:“好,痛快!真痛快!老夫好久都沒有遇到過如此桀驁之人,真是太好了!老天有眼啊!”
說完,他突然一大步走到朱英面前,抱拳道:“公子,剛才老夫只是試探了一下,公子真知灼見,實在是讓人佩服之極!”
“適才老夫唐突,還望公子海涵!”
在他眼神之中已然流露出依戀與不舍,就是當(dāng)年那種對皇長孫的佩服與欣賞。
就算自己多年不見,眼前這少年流露出當(dāng)今陛下的雄才大略,還有他說話的方式,治理天下的手段,這都在他的一舉一動之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朱英聽完,馬上表現(xiàn)出一副吊兒郎當(dāng)?shù)臉幼?,原主是敗家子的名聲已?jīng)在外了,看來這次差點露餡。
放下架子,朱英咧嘴笑笑,問道:“這么說來,先生是不打算再教授學(xué)生《資治通鑒》了?”
劉三吾也是放松了表情,捋了一下山羊胡子道:“不教了,不教了!”
“公子剛才所言甚是,這窮則思變的道理自古就是通的,既然公子說的如此之好,還希望公子能言出必行才好!”
古人最講究信用,劉三吾在用信用約束朱英,相當(dāng)于給他戴上了緊箍咒。
要知道誠信,在這個時代可是無價之寶!
朱英在心里暗暗嘆了一口氣,對劉三吾的學(xué)識也是佩服不已。
朱元璋見雙方都已經(jīng)妥協(xié),沒有了當(dāng)時斗雞一般的劍拔弩張,臉上也就露出幾分得意。
“英兒呀,你給咱說說,要是你當(dāng)了皇帝,有何良策可以增加我大明的稅收?”
目前剛剛因為有精鹽在士紳階層普及,稍微取得了一點效益,可這對于整個大明而已,也只能算是杯水車薪的事兒。
要從根本上解決國庫空虛的問題,還需要從稅收來做文章。
河南府受災(zāi),清掃北元余孽,東南沿海的倭寇,那一樣不需要銀兩?
為了解決此事,朱元璋跟六部都已經(jīng)挖空了心思,想盡各種辦法為了增加國家財政,可最終都沒有想到一個萬全之策!
眼下,看看這個聰明頑皮的孩子能不能想到一個好辦法?

銀河明月
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