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蘇淳領兵西進 (二合一)
蘇淳一行人進入縣衙,先由侍女伺候著洗漱,接著就是縣令帶著一眾文武官員大擺筵席,歡迎他們。
他們五人從京城出發(fā),一路疾馳,除了偶爾進入村鎮(zhèn)補充點干糧和洗澡休息外,沒進入過任何一座城池。
這是他們十多天來進入第一座城池。
望著一桌子豐盛的酒菜,蘇淳等人食指大動。
根本不顧形象,大吃大喝起來。
“吸溜吸溜~”蘇淳嘴里含糊不清道:“好吃,好吃!好久沒吃過這么豐盛的餐食了!”
“是極!是極!”張康年贊同的點點頭:“該死的鰲拜叛軍,要不是他們,我們哪需要受這些苦?”
陽武縣的縣令和作陪的文武官員望著幾人風卷殘云的進餐,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生恐自己等人多言,打擾了欽差大人的“雅興”。
只能尷尬的笑笑,擺出一副認真恭聽的模樣。
蘇淳又是一根大雞腿入肚,將骨頭吐出后,才注意到幾位本地官員的尷尬,想了想,他問道:
“敢問知縣大人,這郎巡撫怎知我等要來?”
縣令大人見欽差主動問話,還說得那么客氣,趕緊應答:
“啟稟欽差大人,職下姓‘候’,單名一個‘觀’字,欽差大人直呼卑職名字便可,不敢在大人面前稱大人!”
“至于巡撫大人如何得知欽差大人要來?”
“據傳乃是巡撫大人在京家眷飛鴿傳書,將事情通報!”
蘇淳點點頭,他們五人一路馬不停蹄南下,按理說河南本地應該沒有人在他們到達之前就能得信,知道朝中派了欽差要來。
更何況他們此行隱秘,連京城中知道的人都不多。
看來是他們離開京城后不久,京城中又出了什么事,才使得他們南下的消息,弄得人盡皆知!
蘇淳喝了一杯茶,解解油膩,繼續(xù)問道:
“那郎巡撫那邊是否還有其他關于京城的更多消息?”
侯縣令搖搖頭:
“這個卑職便不知了!”
“巡撫大人只讓我們留意欽差大人的蹤跡,遇到后好好招待,并盡快送往府城,其他更多東西,沒有交代下來?!?p> “欽差大人有什么想要知道的,還得到達府城后,從巡撫大人那詢問才能了解?!?p> 想想鰲拜起兵反叛的事,發(fā)生也就半個月的樣子。
古代消息傳遞不便,再加上鰲拜派騎兵在河北各地巡邏攔截出京之人,眼前的縣令,在收到郎廷相傳信前,對鰲拜叛亂之事,應該是一無所知。
既然眼前的縣令知道的不多,蘇淳也沒必要和他多說,與其浪費時間和縣令寒暄,不如抓緊時間好好睡上一覺。
匆匆結束晚宴,休息一夜。
第二天,由陽武縣湊出的數十騎兵護送,蘇淳等人動身前往祥符縣。
路上又休息一晚。
等他們到達祥符縣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的正午了。
河南巡撫郎廷相則早得到人傳訊,在城門口迎接。
“恭迎欽差大人!”
城門口站滿了來迎接的官員和百姓。
蘇淳等人一到,便傳來山呼海嘯之聲。
排場十足!
蘇淳笑笑,覺得這位巡撫大人挺會來事。
全員下馬,和朗廷相碰面。
“郎巡撫安好?在下何德何能,有勞您屈尊恭迎,實在惶恐之至!”
郎廷相是個留著山羊胡的中年男人,作為封疆大吏,整個人身上攜帶著非常重的官威。
不過面對代表皇帝的欽差,他也不敢太過傲慢,臉上現出笑容道:
“桂總管吉祥!我遠在河南就聽過桂總管的大名,今日得見,果真是一表人才,英武非凡?。 ?p> “在下已于府衙備下接風宴席,待桂總管沐浴過后,便可進餐,同時為總管介紹我巡撫衙門的諸位同僚?!?p> 如今已是六月,天氣很熱,所以雙方都很有默契的沒有在城門口過多寒暄。
直奔巡撫衙門后,七七八八的一通亂忙,很快就進入正題。
蘇淳直接拿出圣旨宣讀:
“今有逆賊鰲拜,帶兵叛亂,圍困京師。朕欽命尚膳監(jiān)總管桂淳為欽差大臣,出使河南,凡河南境內大小官員,見之如見朕,聽命行事?!?p> “河南巡撫郎廷相……當聚兵勤王,討逆鰲拜!”
“欽此!”
蘇淳把圣旨宣讀完畢,朗廷相行禮完畢,便上前接過圣旨,然后大家一起入座,宴席正式開始。
蘇淳道:“郎撫臺,可有京城的最新消息?”
朗廷相掃視周圍一圈人,然后說道:“得密探傳信,鰲逆于十日前強攻京師,幸皇上英明神武,有蒼天庇佑,守城禁軍成功打退鰲拜叛軍!”
“如今鰲拜還是拿京師城墻沒辦法,強征民夫,想要用人命填,在各地勤王之師趕到前破城?!?p> “具體更多消息,因為信鴿能傳遞的內容有限,便不得而知了!”
蘇淳微微頷首,又問道:
“既然郎撫臺已經事先得京中傳訊,那么是否聚兵齊備?”
“何時可派兵勤王?”
朗廷相皺眉,為難道:
“桂總管,河南之兵分散各府縣,前日我已傳下命令,讓各地帶上輜重,派兵到省城集結。”
“估摸著,最少還得再等三天,大軍才能集結完畢?!?p> “至于出兵之日,還得等糧草備齊,才能決定?!?p> “總之,最晚七天,大軍便可出發(fā)!”
接下來,蘇淳又詳細詢問有關勤王軍隊的詳細情報。
比如說帶兵將領都有誰、兵種怎么搭配等等。
并讓朗廷相盡快拿出詳細的紙面報告給他看。
如此,蘇淳、張康年等人便在巡撫衙門暫時安頓下來。
……
接下來兩天,在朗廷相調兵的同時,蘇淳在祥符縣城里也沒閑著。
他在把郎廷相給出的情報梳理過后,便在城里找起王屋山明軍殘部的探子來。
王屋山明軍殘部,能在河南之地堅持斗爭這么多年,除了王屋山地形易守難攻以外,情報工作應該做得也不錯。
在省城肯定是布有情報據點的。
為了找到王屋山在省城的人馬,他還借助了粘桿處的力量。
論起諜報能力,粘桿處有清廷官方支持,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肯定是比王屋山人馬要強的。
雖然不一定知道王屋山人馬的情報據點具體在哪,但是多少也應該能查到點蛛絲馬跡。
只有找到這些王屋山的探子,他才能把得到的情報傳遞出去。
不過得到情報后,王屋山諸人有沒有魄力去襲擊河南援軍,就不是他能決定的了。
當然,主要是他現在不方便離開省城,否則他親自往王屋山跑一趟,肯定有把握勸說司徒伯雷出兵。
“哎~”蘇淳嘆了口氣,暗道:“計劃趕不上變化,如果我自己溜了,朗廷相這邊肯定有所警覺,然后對兵力布置重做變化。”
“不過就算司徒伯雷不敢?guī)П鼡艉幽显?,等河南援軍離開河南后,河南境內兵力空虛,他多半也會有所行動?!?p> 正坐在城里的一座茶樓暗自思考著,忽然就有一名身穿官軍服飾的士兵匆忙跑進來道:
“報!”
“欽差大人,撫臺請您往府衙一敘,說是前方有緊急軍情傳來!”
蘇淳心中一動,問道:
“郎撫臺可有說究竟是什么事?”
傳令兵恭順答道:
“聽說好像是孟津、洛陽一帶出事了!”
跟著傳令兵前往府衙,蘇淳心里樂開花。
孟津、洛陽一帶靠近濟源縣。
而王屋山就在濟源境內。
多半是司徒伯雷在搞事!
來到府衙,朗廷相和幾名河南本地將領已經在等著。
蘇淳一入廳內坐定,朗廷相便道:
“桂總管,出大事了!”
“那王屋山群盜,趁孟津縣兵力空虛,竟然在城中混混的配合下,打開城門,攻占了城池。”
“而且還派兵進駐洛陽城外,做出一副隨時有可能進攻的樣子!”
“關鍵是其他各州府也有信報傳來,說是發(fā)現有小股騎兵游弋,劫掠糧道,阻撓各地運送輜重!”
“整個河南境內,從西到東,烽煙四起啊!”
蘇淳裝出一副大驚失色的樣子,道:
“怎會如此?怎會如此?”
“那還能湊齊兵丁,前往京師勤王嗎?”
朗廷相哀嘆道:
“能是能,可是如此一來,省內各州府形勢定會糜爛,被賊人肆虐,掠奪一空!”
“要是讓賊人趁勢做大,那后果,不敢想象!”
蘇淳安慰道:
“郎撫臺莫急,京師要救,河南之地亦不可放縱賊人踐踏?!?p> “不如分兵兩股,一支繼續(xù)進京勤王,另一支則留在河南境內剿匪!”
“反正京師之中,除了河南勤王兵馬,還有其它各省來的勤王之師。”
“河南之兵少上一點,照樣夠用!”
朗廷相皺眉道:
“這也是個辦法,只不過各地府兵互不統屬,要是分兵兩股,必須得有壓得住陣的人統領才行!”
“否則的話,各府兵之間互扯后腿,很可能會壞事!”
蘇淳心中一動道:
“王屋山群盜,不過疥癩之患,不需要精兵就能對付?!?p> “關鍵是要穩(wěn)住局勢?!?p> “而京師安危,才是當務之急,必須用精兵,且統兵之人得有勇有謀才行?!?p> “不如這樣,郎撫臺你帶著一萬五千精兵入京,我則帶著剩下的六千精兵進駐洛陽,掐住王屋山群盜出擊之勢?!?p> “只要洛陽牢牢把控在手中,王屋山群盜為了避免被我們斷掉后路,最多敢在濟源周邊兩三個縣境內劫掠?!?p> “如此一來,局勢再怎么糜爛,也是有限?!?p> “四五個縣的損失,比起京師安危來,算不得什么!”
朗廷相遲疑道:
“這樣不好吧!”
“桂總管您的身份地位是足夠統兵了,可是……”
蘇淳趕緊打斷朗廷相的講話,道:
“可是什么可是?”
“有著這幾千兵丁在,加上各府縣留守的兵馬,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據城而守,再加上幾個將領配合,還怕王屋山群盜翻了天不成?”
“還是郎大人覺得我小桂子不知兵?身邊的幾位御前侍衛(wèi)也不知兵?”
蘇淳有些耍無賴和胡攪蠻纏,意圖讓朗廷相同意他的分兵之策,并且把河南境內留守兵馬的兵權拿到手。
要不然的話,沒有朗廷相這個主官發(fā)話,下面的官吏,未必會對他的命令盡心。
盡管他是從京城來的,但縣官不如現管,很多時候,朗廷相這個封疆大吏的話更管用!
朗廷相被蘇淳話語架住,不得不點頭同意道:
“那就依桂總管所言吧!”
“只是桂總管盡量多聽下面人建議,切不可好大喜功,輕敵冒進!”
“行軍用兵,皆應謹慎!”
做下決定,又過了三天,該來的兵馬基本已經集結完畢,還有小部分因為王屋山群盜襲擾,未能按時抵達的,則被分配給蘇淳指揮。
這天,在省城北門外校場閱兵誓師。
蘇淳和朗廷相便兵分兩路,一北一西出發(fā)。
朗廷相向北,直搗天津。
蘇淳向西,朝洛陽進軍。
望著朗廷相先行的隊伍,蘇淳嘴角忍不住翹起,露出邪魅一笑。
心中暗道:
“有我在河南背刺,呵呵,朗廷相后路已斷!”
“而且司徒伯雷在我的協助下,必定能攻下洛陽,洛陽一下,這天下形勢估計要迎來更大的變化了!”
洛陽!
自古以來便是中原重鎮(zhèn),扼中原交通之咽喉,要是這座雄城被司徒伯雷攻占,那對天下反清人士心中的震動,想必是十分巨大的。
就拿河南、河北、山西、陜西等地的反清人士來說,很有可能云集響應,齊聚洛陽,助司徒伯雷一臂之力。
如此,王屋山大軍有了四省反清義士的支持,必定像氣球一樣快速壯大。
以洛陽為根基,向西攻略關中,然后據關中而窺視天下。
即便京城那邊鰲拜和康熙決出勝負,進入關中之地的司徒伯雷大軍,只要守住崤函一線,數年之內都會是清廷的心腹大患。
到時候遠在西南三藩再怎么遲鈍,也應該起兵了。
天地會全國各地的分舵,紛紛響應,高舉反清旗幟,大計可成!
想著想著,蘇淳興奮不已,甚至情不自禁的笑出了聲。
“桂總管,您在笑什么?”張康年有些奇怪的問道。
蘇淳馬鞭指向西方,道:“我笑王屋山群盜自不量力,我們此次西去,必定能終結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