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終章:毀滅與重生
“咣…”第二彈,第二秒,又一發(fā)震顫空氣的巨大動能彈轟擊,依然無法擊穿機甲電磁能量防護罩。
不過,又將TR3B擊退了數十米。防護罩的電磁場也出現了一些不穩(wěn)定的亂流。
“咣……”,第三彈,第三秒,金屬的爆烈撞擊,震撼著每個人類的心頭。即便星艦內各個艙室里的鱷甲鯨,生化人,都感受到了毀天滅地的力量原型。
機甲又被擊退了數十米,仍然一邊翻滾,一邊堅定地形變。
“咣……”第四彈,第四秒,機甲一直滾翻到星艦甲板邊沿,離墜海只差一步之遙。
形變已完成了80%,反重力三角對稱飛行體已經成型,起飛態(tài)勢躍躍欲出。
雖然,此刻,電磁防護罩已經支離破碎,似乎再也承受不住人類動能彈的致命一擊。
所有人都認為,只要再來一兩發(fā)電磁動能炮彈,就可以突破防護罩,終結了這具麻煩的AI機甲,讓它永遠沒機會再飛天而上。
然而,關鍵時刻,炮塔卻停止了射擊!原來,TR3B滾入了艦上炮塔的射擊死角。
再射擊,艦橋高處的炮塔,就將擊中自己的艦體。所以,自動停止了射擊。
第五秒,形變完成,三角體調整姿態(tài),準備飛起。
內部的質子加速器也開始啟動,一枚雞蛋大小的超導合金彈丸,將被瞬間加速到二十倍音速,準備將這艘巨大的星艦,一轟成兩截……
突然,斜旁竄出一輛甲板工具車,開著最大的速度,直撞向TR3B。
最后撞擊前一瞬間,一個人影翻滾出駕駛室,只讓這臺數噸重的拖曳作業(yè)車,攜巨大的慣性動能,頂著TR3B一起滾落下海,掀起巨大浪花。
TR3B原本只被設計成空、陸兩棲,沒有在水下的行動能力。
一旦落海,空間反重力引擎與水體浮力無法耦合作用,便失去了沖出水面的動力,只能沉入海底,等同于被擊落,擊毀,報廢。
呂薩思緒掀起一陣波瀾。他知道,這個人類身影,就是他的前人類主人,孫赫少校。
此時,孫赫少校的記憶,在呂薩頭腦里復活,續(xù)接。
之后發(fā)生的一切,無需查探日志記錄,在呂薩腦海里,歷歷在目。
TR3B落海,威脅解除。但甲板上的人類士兵們并沒有歡呼雀躍。
有幾人拍了拍孫赫的肩膀,以示敬意,之后便默默走開,各自返回崗位。
艦橋內的車奇上校,依然眉頭緊鎖,不為所動。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毀滅,即將到來!
這里離海岸線不足百公里,而陸地上,就有AI軍團的前哨站。
這具TR3B不會是單獨行動。它在墜海前,也一定與基地保持著同步連線。
換言之,這里發(fā)生的一切,AI軍團已經了如指掌。下一波攔截打擊,很快將至。
并且,下一次,擅長學習的AI,不會再失手。
“所有校級以上軍官,到會議室緊急集合!”孫赫少校耳機里傳來了命令。
孫赫是負責押運一個單位,共500具A400生化機器人的聯隊軍官。
呂薩就是其中的一具。只不過,那個時刻,他還在儲養(yǎng)艙里沉睡。
會議室里,氣氛凝重而緊張。車奇上校的主要職責,是護送星艦上的貨物:各種生化機器人,改造人,鱷甲鯨幼體,到達安全的圣迭戈海域。
那里,還有損失不太慘重的北美洲人類堡壘。這些武器級的生化人、獸,將成為人類最后堡壘的中堅守衛(wèi)力量。
但此刻,五月風暴號顯然無法完成使命了。它即將面臨慘烈卻必將失敗的最后戰(zhàn)斗。
所以,車奇決定用艦上所有的救生艙,逃生艇,裝載盡可能多的生化機器人,雙棲改造人,離開即將沉沒的星艦。
而那些鱷甲鯨幼體,便就地放歸大海。
會議上,各個負責的軍官,都領受了帶領貨物盡快離艦的任務。
然而,由于救生載具的數量有限,孫赫和他的500具A400,只分到了三艘飛行逃生艇。
每艘艇,最多只能裝載20具生化機器人儲養(yǎng)艙。
沒有時間篩選,沒有時間爭論,更沒有時間不舍。
孫赫回到崗位,第一時間開始忙碌……。
很快,天空機聲轟鳴,另外兩架TR3B迫近。星艦上的所有防空火力齊齊開火。
有直射蒼穹的定向能武器。三座等離子激光炮塔,全功率運轉。
百萬焦耳的能量,如日炙烈焰,鎖定、灼燒著TR3B的電磁能量防護罩,為動能武器洞開突破口。
激光束本身悄無聲息,但激光炮塔全功率運轉的電磁隆音,引起了生物體心臟頻率共振,讓所有人、獸,都焦躁不安。
鱷甲鯨幼體更是發(fā)出嘈雜鯨鳴,加劇了恐懼噪音的彌漫。
貨柜艙巨大的開口緩緩開啟,鱷甲鯨幼體們紛紛掉落大海,開啟它們自由的新生。
也有尖嘯而出的高速動能武器。電磁軌道推動的炮彈,以4000米/秒的速度,甚至不需要提前量瞄準,將重鈾穿甲彈芯,筆直射向3公里開外的TR3B。
為了保持最大毀傷力,彈芯的落點,都瞄準著激光束的灼燒點。
此外,用于摧毀電子系統的輻射導彈,也不斷被發(fā)射出去。
它們飛臨TR3B附近,便豁然炸開,在天空中畫出一道絢爛美麗的光圈。
光圈之內,皆是虛無。被高強度電磁場電離的空間里,所有電荷,電勢,磁場,相位,信號,波頻……都被擾亂。
這曾是人類對付AI電子系統的最有力武器。
當然,后來AI也有了應對之道。所有的電子系統都有重重的石墨層屏蔽保護。
然而,它們的電磁能量防護罩,只能暴露于這巨大的電磁干擾之下,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遠處空域,各種火力所迸發(fā)出來的能量光芒,耀眼奪目,甚至蓋過了赤日之芒。宛如末世,天神之怒火宣泄凡塵。
以一百年前人類的科技眼光來看,沒有什么生命、機械,能夠在這樣的能量轟擊下幸存下來。
然而,TR3B畢竟是一百年后的產物。并且也沒有閑著。
它們也不需要躲閃。因為三公里的臨戰(zhàn)距離,在高速攻擊武器面前,任何躲閃都是多余的。
它們只需做一件事:扛住人類的首波攻擊,同時啟動質子加速重炮。
其中一具TR3B負責攻擊。它沒有選擇雞蛋大小的一級超導合金彈丸,而是選擇了質量最小的三級鋼制彈丸。
能量方程里,速度遠遠大于質量的作用。算法判斷,只一枚釘子大小的普通鋼制射彈,就足以擊沉這艘人類巨無霸星艦。
釘子大小的錐形彈丸,在質子加速器中,被核能級的原子裂變之力,加速到勢能極限……然后,釋放而出。
一枚細長彈丸如擺脫黑洞引力的光束,爆發(fā)出耀眼的摩擦光熱,劃出一道黑煙尾流,直指五月風暴號。
二十倍的音速,不過轉瞬之間。甚至超聲速音爆都還來不及傳到星艦上。
此刻,孫赫的三艘飛行逃生艇已經飛出十幾公里外,正向海岸線疾馳。
忽然,他發(fā)現天地在一片死寂中,變得明亮起來。即便此刻本就是白天。
通過后視攝像,他看到,原本星艦所在位置,迸發(fā)出一團耀眼光芒,可以日月爭輝。
伴隨著光芒的,是一圈迸發(fā)的沖擊波,上達虛空,下抵海面。
海面瞬間被激起滔天巨浪。光芒、巨浪,完全掩蓋住了五月風暴號。似乎上帝也不忍公開這悲慘一幕。
五月風暴并沒有分崩離析,也沒有解體爆炸。只是,從甲板到艦底龍骨,被一枚“小釘子”貫穿。
所有貫穿之處,都金屬卷裂,結構洞開。破口之大,之爛,似乎砸穿它的不是釘子,而是天使之錘!
巨大的撞擊力和滔天海浪,頃刻將它從懸空拍入海里。
深邃的貫穿破口,大口吞噬著海水,也吞噬著車奇上校及以下144名人類艦員,和數千來不及撤離的生化人,雙棲改造人的性命。
孫赫知道,一切都結束了。他關閉視頻,眼眶濕潤,直視前方。注意力都放在加速逃離上,并準備承受顛簸。
數分鐘后,巨大的轟鳴和沖擊波,追上了孫赫的逃生飛艇。
如風中搖曳的樹葉,逃生艇在摧枯拉朽的沖擊波下搖搖晃晃。
轟隆隆的巨大聲浪,也沖擊著一切活體生命的耳膜。
突然,耳機里傳來警報聲。另外兩艘逃生飛艇,被沖擊波擊毀,墜落入海。
無能為力,不為所動。孫赫少校眼神堅毅,將飛控從AI自動轉為人工手動,操控飛艇在搖曳中極限機動,繼續(xù)向海岸疾馳。
艙室里,靜靜地固定著二十個真人大小的儲養(yǎng)艙。
儲養(yǎng)艙里,是古漢夏國機器人工業(yè)的產業(yè)結晶——“圣”字號,A400系列生化機器人。
未來的呂薩,就是其中之一。
孫赫少校最終帶著這幸存的二十具生化戰(zhàn)士,以及其他逃生艇里的少數雙棲人,抵達了陸地,并加入了北美人類反抗軍。
A400生化戰(zhàn)士都被激活,寫入戰(zhàn)斗程序,成為各支反抗軍的左膀右臂。
呂薩,一直跟隨孫赫作戰(zhàn),伴隨他縱橫馳騁在美洲大陸……直到那一天,α熵啟動了滅絕人類的末日核爆。
孫赫少校在最后一刻,把自己的記憶,傳輸給了這具A400,并將它重新載入儲養(yǎng)艙,永久保存起來……。
太多的記憶與運算加載,加上情緒代碼的無限產生,令呂薩的CPU發(fā)燙。
如果換成人類,就是百感交集,思緒萬千,感慨萬分的狀態(tài)。
不過,再是千千萬萬的感想,也不妨礙他敏銳發(fā)現一個價值細節(jié):
海底有一具基本完好的,千年前的TR3B機甲殘骸。
千年前的所有AI設備,都是人類授權α熵設計制造,最后又被α熵激活,并“策反”的。
包括后來的AI軍團,所有智能機甲武器,也都是α熵接管人類工業(yè)后,自主研發(fā)制造。
所以,它們都受α熵統一同步指揮控制。而這個統一的基礎,就是相同的程序底層代碼。
因此,各個終端AI設備的底層代碼,其實與α熵一致。
α熵不過是在自己的底層代碼上,為各個不同種類的AI機器,寫入不同的功能程序。
如果有機會獲得這個底層代碼開源序列,就能夠在這個基礎上,編寫出有效的病毒程序,令α熵的防火墻無法識別,從而感染它。
讓α熵不受控制地復制垃圾代碼,最終拖垮自己的算力。
這,應是α熵重點保護的命門弱點。所以,在后人類時代里,面對未知的宇宙外星文明,α熵及時為自己打了補丁。
并且,后續(xù)的先進AI機體,包括各種納米流體擬態(tài)機器人,都已經做了源代碼隔離。
所以,呂薩并沒有從雷神,U100……這類擬態(tài)機器上發(fā)現有機可乘的漏洞。
但是,千年前,這具保留了最初源代碼漏洞的TR3B,讓呂薩看到了對抗α熵的絕佳機會。
TR3B雖然沉在海底千年,但并沒有遭受爆炸損毀,最核心的芯片,應該依然完好無損。就像這個日志黑匣子,數據完整。
…………
24小時后,呂薩和愛娃找到了海底的那具TR3B;26小時后,成功提取到了記載古老源代碼的芯片。
編寫對付α熵級別的病毒程序,并不容易。憑呂薩一個人的算力,遠遠不夠。
好在呂薩有愛娃的算力,也有煥欞的算力,還有杜莎夫人的算力。
再不夠,還有尸族領地無數初代Ai“尸人”的算力集合……。
假以時日,人類的合作智慧精神,一定能戰(zhàn)勝孤單唯一的α熵大腦。
幾天后,鯤族,深淵騎士賽開始。
呂薩,在這個所有雙棲人類后裔齊聚一堂的賽事大會上,公布了他十年內帶領人類重返歐亞大陸的驚人計劃……。
此后,雷族,亞蘭族,在呂薩的號召下,也紛紛加入進來。
人類的復興之路,就此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