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偷偷回來反對
因因一直在托著腮思考問題,晚飯都沒吃,等著蕭蔚回來。
洛微一直陪著她,看了看她的臉色,這會倒是淡定下來了。
才試探著道:“夫人,其實就我看吧,攝政王上次過來,還把于夫人帶在身邊,足以顯示出他對于夫人的不一般。
后來他們來咱們這里,我見他看于夫人的眼神也與旁人不同?!?p> “不同?哪里不同?”
“他對別人的時候,要多冷酷就多冷酷,要多無情就多無情。你不是說他在西北軍那幾天處置了很多很多人嗎?血流成河,他連眼睛都沒眨。
對待咱們這些人吧,十分冷淡,完全就是看不到無視的地步,你看那云香不過和他說了幾句過分的話,就把云香好不容易整容好的臉給毀了,你不知道當時咱們這邊的人聽了,都嚇壞了,繞著他走,生怕那句話說錯了,被他折磨死。
他對別人就是這樣的,但是對于夫人就不同了,他的氣勢和語氣總是不由自主的弱上很多,軟上很多,不是命令而是商量。
他很看重于夫人,很尊重于夫人,他們相處的很和諧,讓人看見了,懷疑自己看到的攝政王和這個人完全是兩個人。
所以夫人,說不定攝政王是真的喜歡于夫人呢?”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他從不近女色的,那么多貴女不選,怎么會選我娘?我娘雖然長得美,但是畢竟年紀也三十多了,嫁過人,還有我這么大的一個女兒,他會喜歡一個婦人?還愿意做人家的便宜爹?”
蕭乾是個追求完美的人,應該不會接受母親這方面的不完美。
“于夫人是有女兒了,可是就因為她有了孩子,身上有母愛的圣潔光圈,在加上她知識眼界那么厲害,剛好就讓攝政王喜歡了呢?”
因因看向洛微:“你怎么老想著幫他說話?你什么時候被攝政王給收買了?”
洛微知道她在開玩笑,無奈道:“夫人,我們這不是在分析嗎?我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來敘述一下自己的看法。不然等公子回來,讓他給你分析一下?”
因因起身:“不行,他還沒來,我等不及了,我去找他吧?!?p> 她有頭盔,這么冷的天,讓他騎馬過來,不得凍半死?她不舍得呀。
因因到了蕭蔚那里的時候,他剛寫了信讓人送走。
趕緊把因因拉過來,還是炕上暖和
兩只暖和的手給她搓著臉。
“不是說了等我回去,這么冷你過來干什么?”
蕭蔚心疼她,兩人約定天暖和的時候,因因跑,天冷了,就蕭蔚來回跑。
“我等不及了嘛,你這王叔到底怎么回事?。克瞧圬撐夷?,我跟他沒完?!?p> 蕭蔚拉著她的手:“你準備怎么跟他沒完?”
“我,我我反正不會讓我娘嫁給他?!彼m然搞不過那瘋批攝政王,但是她不會讓她娘受委屈。
蕭乾怎么都不會想到,他搞定了趙晨知,還有個因因更難搞。
“你先不要著急,我剛去了信,會問清楚怎么回事的?!?p> “那一來一回,最快也要二十天,萬一生米煮成熟飯怎么辦?不行,我要回去一趟。反正現(xiàn)在是冬天,一切都上道了,有洛微在,倒是也能應付,你把這撂下,給他個下馬威,告訴他,不是所有人都任由他安排的?!?p> 蕭蔚很無奈,因因因為流放的事,一直不理解王叔,覺得這解決問題的方法太奇葩了,總是把王叔往壞的一面想。
王叔你自得罪的人,自己處理吧。
“我這邊走不開的,我在西北軍鎮(zhèn)守,可不是為了王叔,是為了西北百姓,我怎么能棄他們不顧呢,你放心吧,既然說了還有三個月,就一定不會提前的,這可是大金朝的風俗,新郎和新娘越是婚期臨近,越不能見面,你娘反而是最安全的?!?p> “那你在這里鎮(zhèn)守吧,我自己回去,正好那邊你也照看一下,省的我們都走了,萬一遇到大問題就麻煩了?!?p> “你一個人?我可不放心。”
“有什么不放心的?就這么決定了,我跟丁老板的商隊回去,正好他們這兩天拉著我釀的葡萄酒要出發(fā)?!?p> 蕭蔚見她心意已經(jīng)定下,怎么也改變不了,就只好支持她了,交待她這,交待她那個,啰嗦了一夜,還是不放心。
因因很無奈,他似乎忘了流放路上一直都是她在照顧大家,現(xiàn)在條件好了,反而不放心了。
因因回去之后就把所有的一切交給了洛微,怕她忙不過來,文麗也回來幫忙了。
現(xiàn)在孟然在鄉(xiāng)試前幾天恢復了正常,并一舉考取了舉人,真正是為孟家光宗耀祖了,孟夫人高興的要命,覺得文麗是他家的福星,對她的要求那是有求必應。
再說了靠近夫人這邊有什么不好的,人家財大氣粗的,又有身份在那擺著,他們絕對只有巴結和上趕著的事啊。
所以特意批準兩口子過來云北村常住。
因因跟著商隊在一個月后悄咪咪的先回了京都。
她沒讓蕭蔚去信說她回來了,都還以為她會等一段時間和蕭蔚一起回來。
因因也沒敢去找趙晨知,生怕被蕭乾的人發(fā)現(xiàn)了,她在暗處才好和母親聯(lián)絡,然后想辦法救出她。
要是被發(fā)現(xiàn)了足跡,那就不好救了,說不定還會把她抓起來當威脅她娘的人質。
所以她女扮男裝,從丁老板那里借了一個丫鬟,說是到這里尋親的,住在了京都最大的客棧。
這里居住的人多,下面還有個酒館,多是些貴人和富人,自然八卦就多,消息來源就會很廣。
盡管大家都知道攝政王多么的冷酷無情,殺人不眨眼,如果私底下議論攝政王被他知道了,肯定吃不了兜著走,但是心地那些八卦的火燒的太猛了。
實在憋不住了,這件事給人的震撼太大了,如果不說一下,心里要爆炸了。
在被攝政王處死還是被自己被憋死這件事上,他們自然都選擇了后者。
所以大家還是再私底下偷偷的議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