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唐朝后,林婉婉輾轉(zhuǎn)反側(cè)了許久,才睡著。
小青玉早已睡得四仰八叉,每天小小一個人,卻要占據(jù)大半張床。
云裳曾提出讓小青玉單獨一個屋,由她守夜就行,這樣林婉婉可以松快些。
但此提議被林婉婉拒絕了,小孩子天真爛漫的年齡就這么幾年,現(xiàn)在不一起睡,以后就沒機會了。擠一些就擠一些唄,林婉婉也是甘之如飴的。
美好的一天,又是在小青玉的晨尿報告中開始的。
今日林婉婉要帶著昆侖上小溪鎮(zhèn)的四合院,取那些校服。
實際上跑一趟小溪鎮(zhèn),完全是為了掩人耳目。那些漢服校服,此刻全在小別墅里,她打開時空門就可以進去搬。
昆侖已經(jīng)習慣了跟著林婉婉去小溪鎮(zhèn)的四合院里搬東西了。
他是個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人,在賣出之前,被調(diào)教洗腦了很久,認定忠心才是奴隸最好的品格。因此對于主子林婉婉讓做的事,他絕不多說一句。
何況林婉婉實在對他太好了,天天有肉吃——而且還加了胡椒去腥味,還有菜和水果吃,誰家的奴隸能有他這個待遇呢?現(xiàn)在就是林婉婉讓他去殺人,他也是二話不說開干。
林婉婉對他,比他父母對他都好!他當初之所以會來到大唐,就是少時被自己的父母族人親手賣掉的。
林婉婉也很信任昆侖,一方面是昆侖比較笨,學不會本地方言,不愁從他嘴里漏出什么。
一方面是昆侖幾次三番表現(xiàn)出來的不打折扣的忠誠——比如林婉婉讓昆侖看門,自己則打開時空門回現(xiàn)代之時,哪怕外面來的人是林族長,昆侖也絕不會讓開半步,放人進屋的。
平時林婉婉出門還是會帶上華濃裝個樣子,但是她一旦要做些從現(xiàn)代搬東西的隱秘事時,就只帶昆侖。
畢竟少一個人,就少一些穿幫的風險。
從租的四合院里搬上校服,塞進了馬車里。然后林婉婉又去小溪鎮(zhèn)的書肆逛了一趟,買些筆墨紙硯——平時訓練用紙,林婉婉其實多數(shù)都是從現(xiàn)代買的,但總也要買一些大唐本土的掩人耳目。
回來的路上,林婉婉再一次租了輛馬車專門裝東西。她每次都會帶著自己的大木箱子,這樣方便她隨時往外拿東西,反正里面究竟裝了什么,她自己說了算。
等回到村里院子門口,林震天和林孟博等人見了,都趕快過來幫忙搬東西。
那個車馬行的馬車夫,見到窮鄉(xiāng)僻壤之地還掩藏了這么一座莊園,意外之極,不過也沒多想。大唐朝一整個時期,鄉(xiāng)野隱士都不在少數(shù)的。林婉婉這種,不算太突兀。
林族長見林婉婉回來了,都顧不得念叨她又亂花錢了,而是激動地告訴她:“婉娘,你口分田里三畝地的谷子打出來了,足足有五十二石??!老天爺??!老夫這輩子沒見過田里能有這樣的出息!”
林婉婉笑道:“族長叔,我早說了,我的稻種產(chǎn)量高,你還不信,不跟著種,怎么樣,現(xiàn)在知道我沒騙人了吧!”
林族長抹著眼淚說:“沒騙人,沒騙人!來年春天我們都跟著你種!老天爺??!那么多的谷子,我們要是能種出來,再也不愁餓肚子了!你一定是祖宗看我們這一支太窮,特意送回族里來的福寶!”
林孟博也在一旁露著笑,他家當時被拉著一起種了秋番薯,現(xiàn)在他特別期待秋番薯的產(chǎn)量。
“豐收的好日子??!族長,要不我開個族席慶祝一下?”林婉婉被夸地有點不好意思,于是隨口提了一句旁的岔開話題。
林族長當即拒絕:“不年不節(jié)的,開什么席,鋪張浪費絕不行。婉娘啊,你別看收獲得多,可你還私掏腰包管著孩子們一餐午飯呢!百多個娃,叔知道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你不用再多給族里什么,養(yǎng)大了他們的心就不好了?!?p> “好,聽族長叔的。”林婉婉受教,“升米恩,斗米仇”的事,她還是聽過很多的。
所以她幫族里,也只是幫孩子們。見不得族里的小孩子們一個個都面黃肌瘦,皮包骨頭,衣衫襤褸,太可憐了。達則兼濟天下吧,何況還是同一個血脈的。
學堂里中午吃飯時,有些小孩子盛了飯菜卻不吃,帶回家去一起吃。林婉婉抓包過一次林國富家的三妞,連吃帶拿裝了一油紙的八寶飯出院門。
雖然大家生活是不容易,但這個頭不能開,林婉婉不能白白地養(yǎng)著全族。
后來林婉婉就立下規(guī)矩,孩子們只能自己在學校里吃,而不能帶回家去。如果再有被發(fā)現(xiàn)偷拿的,就取消午飯資格。
這樣一來,不免有貪心不足的大人會私底下嘀咕一兩句,但到底也不敢違背。
至于孩子們,對于偷拿這件事,還是很羞愧的,他們對于林婉婉,有一種迷之崇拜。林婉婉說什么就是什么,恐怕她說屁是香的,孩子們也不會反對。
從古到今,孩子們對于老師大抵都是一樣的。
這也是林婉婉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的原因,看著朝陽般朝氣蓬勃的娃娃們,她很難心情不好啊。
這次林婉婉還從小溪鎮(zhèn)買了五頭小羊回來,就養(yǎng)在后廚邊的羊圈里。
林婉婉打算把打羊草的活安排給孩子們,還可以借此給孩子們發(fā)一些水果零食甜甜嘴。包括她的三頭牛,也是讓孩子們放牛喂的。
免費送會養(yǎng)懶人,但讓孩子們以勞動換取食物,就沒什么了。等這五頭羊養(yǎng)大了,又可以宰了給孩子們加餐,實在是一舉多得。
至于為什么是羊而不是豬,主要是因為大唐的人不愛豬肉,從上到下地鄙夷豬肉,認為吃豬肉容易得病,他們都喜食牛羊肉。
當然了,牛在農(nóng)事上的地位不必言說,其肉自然也不是隨便可以吃的,那就只剩羊肉了。
在這一點上,林婉婉也不想跟整個時代的愛好反著來。事實上,她連炒菜都很少吃,總要習慣大唐的生活。蒸菜、煮菜雖然不夠美味,至少夠營養(yǎng)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