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崇禎的網(wǎng)購系統(tǒng)

第三十八章 要搞活動

  看著一臉期待地望著自己的陛下,孫元化很開心。能和陛下一起打炮,多么榮幸啊。

  “行!打一炮!”

  說著孫元化就命人填藥裝彈。

  砰!

  炮彈從炮口射了出去,遠處的樹木應聲而倒。

  單從聲勢上來看,這門大炮就比紅夷大炮小了許多。

  “如果架在車上,幾個人能拉的動?”

  “平坦的路面一個人勉強拉得動,要是路面崎嶇不平就不知道了。應該要用馬拉才行。”

  朱由檢點了點頭,略一思索,又問道:

  “你給這個炮起名字了嗎?”

  “尚未命名,求陛下賜名!”

  “那,就叫意大利炮吧!”

  “意大利...意味著大吉大利!謝陛下賜名!”

  誒?這都能解釋?你他娘的真是個天才!

  朱由檢干咳了一聲,繼續(xù)問道:

  “造一門這樣的意大利炮要耗費多少銀子?”

  “稟陛下,一門意大利炮的總開支在一千二百兩左右?!?p>  “一千二百兩,造!先造個一百門?!?p>  “是!臣領(lǐng)旨!”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了陛下的肯定,孫元化高興壞了?!罢耙?,用馬拉著意大利炮打上幾炮,讓陛下瞧瞧!”

  “好嘞!”被稱為瞻一的年輕人滿口答應,隨即牽回來一匹馬。

  “這是?”朱由檢才注意到這個生面孔,疑惑地問。

  “陛下,這是徐大人的外甥,陳于階。也對火炮很有研究,我就請他來協(xié)助臣造炮了。”

  像是為了展示意大利炮的機動性,陳于階騎著馬拉著大炮跑的飛起。

  轉(zhuǎn)了一圈后,陳于階翻身下馬。調(diào)整好意大利炮的角度,填藥裝彈,一頓操作熟練且流暢。填裝完畢點燃了引線。

  只聽砰的一聲響。

  沒炸膛。

  但是馬驚了。

  驚馬拉著大炮就跑,可剛跑沒多遠,安放大炮的車軸斷了,意大利炮從車上滾了下來,驚馬繼續(xù)狂奔,一轉(zhuǎn)彎竟然朝著朱由檢奔來。在場的眾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到了,連朱由檢都沒反應過來,愣愣地看著驚馬拉著破車朝自己撞來。王承恩本能的邁步站在了朱由檢身前,但驚馬像是已經(jīng)無人能擋。

  千鈞一發(fā)之際,一個身影從朱由檢身后一躍而出,飛快的朝驚馬跑去,到了近前一把拉住韁繩,雙腳發(fā)力定在地上,被馬拖行了四五米,在地上犁出兩道深坑。隨著一聲長嘶,戰(zhàn)馬停了下來。

  現(xiàn)場眾人這才反應過來,全都跪地求饒。

  特別是陳于階和孫元化兩人,早已嚇得面如土色。驚恐地跪在地上,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孫元化,你想干什么???”

  朱由檢這才反應過來,一臉黑線的看著孫元化。

  這就是你說的機動性?就放一炮,車也廢了,馬也驚了。

  本想發(fā)火,可看到一身臟兮兮的孫元化,朱由檢心軟了下來。

  科技的進步總是離不開這樣勇于探究的先驅(qū),但自己要長個記性,不能變成先驅(qū)。

  “起來吧,朕無礙?!?p>  眾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從地上爬了起來。

  “這樣是不行的??!要是每開一炮,馬都驚一次,不用敵人進攻,自己的戰(zhàn)馬就把陣型沖散了。仗還怎么打?還有你這車,一炮都震散架了,能長途奔襲嗎?”

  “陛下所言極是。”孫元化見朱由檢沒有怪罪的意思,小心翼翼地附和道。

  “你試試開炮的時候把馬的耳朵堵起來。它不就不怕了么?要是堵的不嚴實,就訓練,找個人拽著馬,天天在他身邊開炮。驚啊驚的不就習慣了么?”

  “陛下所言極是。”

  孫元化眼睛一亮,不愧是陛下,一眼就看出了問題關(guān)鍵所在。

  “你叫什么名字?”

  “稟萬歲,小的叫沈煉。”

  嗯?

  朱由檢回去了,他怕再呆下去自己還得穿越。因為他的一句話,接下來馬兒受到了非馬的折磨。

  孫應元為了驗證他說的話。

  白天放炮,晚上放炮,連馬兒吃草的時候也放炮。

  剛開始馬兒還很害怕,到后來被這么到在它身后放炮都無動于衷,該吃草吃草,該喝水喝水。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安之若素,寵辱不驚。

  而炮車的問題,也在第二天得到了解決。

  朱由檢命人給他送來了一噸載重的連軸實心輪,這下馬兒拉著炮,徹底起飛了!

  六月七日。

  朱由檢接到了陜西巡撫盧象升的奏報。

  請求支援的奏報。

  盧象升最近的日子很不好過,自年前赴任以來,他可謂是殫精竭慮,夙興夜寐。一心想要把陜西治理好。

  貪官沒少殺,豪紳沒少查。

  抄家查處的糧食全部發(fā)放給了災民,盡可能的做到自給自足,不給朝廷添麻煩。

  可他終于還是撐不住了。畢竟不是每個做生意的都為富不仁,不是每個當官的都貪污腐敗,總不能得誰殺誰吧。

  夏收過后,他命各州府的官田種上了朱由檢送來的玉米種子,共計六十多萬畝。但老百姓的私田里卻是種什么的都有,大多以高粱為主,只有少數(shù)種玉米和紅薯的。

  去歲的干旱依然沒有好轉(zhuǎn)的跡象,尤其是延安、慶陽、平?jīng)鋈芰中l(wèi)、寧夏三衛(wèi)最為嚴重。甚至有了逐漸蔓延的趨勢。盧象升意識到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須要興修水利,做好長期應對旱災的準備,可修水利需要人,人又要吃飯,偏偏又缺糧。

  無奈之下他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遠在京城的朱由檢。

  支援水利人才,支援糧食。

  看了盧象升的奏折,朱由檢命人叫來了都水清吏司郎中周堪賡,治理河道這事兒,他比較在行。

  “周卿,眼下陜西大旱,卿可有良策?”

  周堪賡略一沉思,就明白了陛下叫自己來的意圖。

  “陛下,治理干旱,不外乎開源節(jié)流。種耐旱植物以固水土,鑿溝渠運河以引水源,建水庫等以儲清水。期間再輔以各種節(jié)流措施即可。可說來容易,做起來卻相當困難。興修水利是關(guān)乎民生的大事,卻又勞民傷財。眼下陜西流民甚多,貿(mào)然增加徭役,恐怕......”

  “恐怕如何?”

  “恐怕會激起民憤?!?p>  朱由檢點了點頭,這種情況他能預料的到。

  “那,若是以工代賑呢?”

  “以工代賑?可以是可以,但花費恐怕不小...”

  “今歲皇莊大豐收,內(nèi)帑也比較充足。朕可抽調(diào)小麥三百萬旦,銀一百萬兩。交給卿調(diào)度,卿可有信心把此事辦好?”

  “臣,愿意一試。”

  周堪賡聽了很激動,他深知興修水利的耗費,動輒上萬人的糧食都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眼下陜西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餓肚子的民夫。吃的解決了,一切都不再是問題。

  “好!那卿明日起在京師招募民夫,運糧入陜。朕派京營五千士兵沿途護送?!?p>  “臣,領(lǐng)旨!”

  周堪賡走后,朱由檢又算了算賬。

  之前手里還有近三千萬兩銀子,這些日子,邊餉發(fā)了二百七十多萬兩。畢自嚴要走了一百萬兩,造火銃撥給畢懋康十萬兩,造火炮給孫元化二十萬兩,撥給研究院十萬兩,給機械廠十萬兩,給孫元化二十萬兩。軍校先期投入的五十萬兩,還有勇衛(wèi)營每個月幾萬兩的俸祿。這周堪賡又得帶走一百萬兩。

  就這還不算宮里上上下下的各種開支。

  這錢看起來挺多,怎么這么不經(jīng)花?

  不行!

  得搞個活動。

炸一份薯條

求追讀。謝謝大姐!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