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操一直在留心觀察敵軍的營地,此時他突然說道:“主上,賊兵要聚眾進攻了?!?p> 城外,從郭石的中軍營地里奔出了數(shù)十騎,在營門出分開,散往前軍各營。
他們每經(jīng)過一處軍營,里面那些原先正在休息的起義軍士兵就迅速爬了起來,沒過多久,整片起義軍營地上空就升起了數(shù)十道炊煙。
以孫策等人這些天的守城經(jīng)驗來看,在他們用食過后,就會發(fā)起新一天的進攻了。
孫策與凌操,趙卓,陳武等人對視了一眼,四人同時點了點頭。
陳武問道:“時機已經(jīng)到了?”
孫策點了點頭,說:“沒錯,就是現(xiàn)在!”
孫策從懷中取出在縣令府上時就寫好的“降書”,遞給陳武,說道:“阿武,這獻降表的任務(wù)就交給你了,記住,務(wù)必要小心謹(jǐn)慎!
如果形式危急,你就見機行事,你可以放心,我保證不會有人事后追究。”
依照周瑜的計策,先詐降,再出擊,并且詐降要在敵軍發(fā)起攻城之前,以緩其勢,那么,現(xiàn)在就該是詐降的時候了。
孫策本來就是郭石的目標(biāo),如果他去“詐降”,恐怕就成真降了。至于松滋縣令嘛,不談也罷。
算來算去,還是松滋本地人陳武最適合去,因為此時的敵軍中有很多敵軍裹挾來的附近鄉(xiāng)里人,以陳武在這一帶的名氣,他們應(yīng)該聽說過,真投靠過去立馬就可以成為敵軍中的一名頭目,所以有機會讓賊首相信他的投降動機。
最重要的,陳武的心里素質(zhì)極強,有過單槍匹馬面對上百門客的經(jīng)歷,他算是眾人中最合適的了。
其實先前在縣令府上時,縣令是想讓縣尉等縣中官員出一人,接下前去敵軍中請降這個任務(wù),但是當(dāng)時所有縣官都低頭不言,氣不過的本地人陳武才主動請纓。
陳武接過孫策手中的降書,臉色平常,還有心情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慨然說道:“主上放心,屬下此去必定不辱使命!”
為了做足想要投降的戲碼,眾人一起走下城頭將他送到城門口。
孫策甚至還提議從新軍精銳里挑選十幾個勇士,陪同陳武一起去。
但陳武拒絕了,他說:“賊首如果中計,肯接降書,那么有我一人便足矣。
如果賊首不中計,就算這些人陪著去,也不過是白白送死,到時候戰(zhàn)況肯定比往日更加激烈,這些精銳還是留在城中,以防萬一比較好!”
城門打開,陳武單人獨騎,徑直往城外的敵軍軍營而去。
……
起義軍營地外圍,有一隊騎兵守在護城河旁,這時郭石為了應(yīng)對城中守軍出城突襲安排的,此時有人看見陳武騎著馬一個人出城,都覺得十分古怪。
領(lǐng)頭的隊長打個唿哨,十余騎就攔在了吊橋前頭,朝陽下,陳武昂首挺胸,毫無畏懼地區(qū)馬靠近他們。
那隊長見狀邊警惕地盯著城門口,邊大聲喝道:“來者止步!”
孫策揮了揮手,示意文聘、許仲等人退后,自己一人留在門洞里,往外觀看,聽得陳武說道:“吾乃松滋陳武,奉長官之命,前來求見起義軍首領(lǐng)。”
那隊長狐疑地打量著陳武,問道:“陳武?可是坊間傳聞的那個為恩人報仇,單槍匹馬上門斬殺前縣令的陳武嗎?”
“正是在下!”
陳武的事跡早已傳遍了松滋,這個騎兵隊長也是聽最近軍中的那些本地人說的,崇尚義氣的他當(dāng)時就對陳武心生向往。
這時見到陳武本人,這個隊長肅然起敬道:“不知是陳君當(dāng)面,多有失禮,還請你不要見怪,不知陳君找我軍首領(lǐng)有何事?”
盡管已經(jīng)加入起義軍,揭竿造反,但畢竟時間不長,一個人的性格還是沒那么快就能變化的,得益于這個時代對于義氣的崇拜,現(xiàn)在的騎兵隊長見了陳武,就像見到了偶像,客氣得不行。
“奉城中長官之命,前來遞送降書?!?p> “什么?降書?”
“沒錯!”
“你們要投降了?”
“義軍來得突然,城中未曾儲備糧食,如今糧食已快用盡,為了百姓考慮,我們愿意請降?!?p> 這個隊長此時又驚又喜,又往城門處的孫策看了眼,急忙調(diào)轉(zhuǎn)馬頭,然后一聲令下,攔在橋頭的騎兵紛紛讓出一條道,他對陳武說:“陳君請跟我來!我?guī)闳ヒ娢臆娛最I(lǐng)?!?p> 他留下了隊伍的其他人,依然守在橋頭,然后自己帶著陳武往中軍營地快速趕去。
……
城門離護城河不太遠(yuǎn),孫策聽到了他們兩人的對話,長吁一口氣,心道:“松滋陳武樂善好施,義氣為先的名聲在外,知其名者甚多,連這個敵軍的騎兵隊長都對陳武如此客氣,更想來他此去應(yīng)該是沒有性命危險的。”
等他們遠(yuǎn)去后,他退入城內(nèi),命令士兵將城門關(guān)上,回到了城頭,眾人都湊了過來,問道:“主上,情況怎么樣?”
“你們看。”
順著孫策的目光,眾人往城外看去,就這么一會兒的功夫,陳武已經(jīng)進入敵營內(nèi)部了,從城上看去,他經(jīng)過的地方,敵軍士兵都雀躍歡呼,其中還有不少人直接丟掉了他們的兵器。
凌操說道:“一定是陳武在路上說我們將要投降,賊軍士兵因此而狂喜?!?p> 一旁的趙卓開口問道:“你說的不錯,只是,不知賊軍為何會如此?”
“這……”
這時孫策解釋道:“那是因為他們早就快沒有斗志了!”
連著幾天不停地攻城,眼看身邊的同伴一天天變少,那些當(dāng)場陣亡的就算了,不過是一死了之,剩下那些重傷未死的才更凄慘,他們只能被扔在營地凄厲地哭號,等待死亡。
即使這樣,他們要攻的松滋城依然固若金湯,看不到絲毫攻破的機會,這樣的情況,就算是久經(jīng)沙場的老兵也會士氣不振,更不要說才造反沒多久的起義軍呢?
孫策翹足盡量觀望,直到陳武的身影被敵軍士兵完全擋住,看不到了,才收回視線,感嘆道:“阿瑜的計謀果然出色!”
這聲感嘆并不是在替周瑜增加威信,而是真的在稱贊他的詐降之計,不論之后賊首是否愿意接受陳武的降書,光從城下敵軍士兵此時的反應(yīng)就可看出,敵軍的勢已然緩下來了。
……
孫策立在城頭,一會兒探頭往城內(nèi)看周瑜,蔣壹,周泰和民夫們挖掘地道,一會兒遠(yuǎn)眺敵軍營地,觀察賊軍的動向,等候陳武歸來。
城外田間經(jīng)過了敵軍幾千人的人踩馬踏,大片的青苗都已經(jīng)倒下了,為了制作云梯和撞木等攻城器械,城外的樹木大多都被砍掉,如今一眼望過去,只剩下一堆樹樁留在那兒。
興許是得知了他們將要投降,絕大部分的敵軍士兵都放松了警備,拿到食物后,紛紛找了幾個熟識的聚在一處,興高采烈地吃飯。
就算孫策離得較遠(yuǎn),也能在城上聽到他們的開懷大笑。
俺爹是殺豬滴
感謝大陸向往海洋!感謝書友!感謝晴天!感謝左路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