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大多數(shù)人的記憶中并沒有這樣兩個朝代(唐虞)。據(jù)說,有關(guān)于這兩個朝代的記載,多數(shù)都在春秋時期,經(jīng)過之后的戰(zhàn)國時期,因為時局動蕩不堪,也使得大量有關(guān)于這兩個朝代的記載都煙消云散,再經(jīng)過之后的大秦一統(tǒng)天下之后,更是有一批大量的古籍被銷毀,所以留下來的也多是后世人寥寥幾筆,用以勸誡當時的君主可以效仿這些前賢。迄今為止,也并沒有出現(xiàn)有關(guān)于這兩個朝代的歷史文物、以及文字。所以對此也只能做一個基本的假設(shè)。但是很多神話故事也都出現(xiàn)在兩個時期,(以上均屬個人觀點)
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是中國史記中記錄的最早的一個世襲朝代,定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帝王在位的時候被稱為“后”,去世以后稱“帝”,一般認為一共14位帝王。
夏朝的建立者,禹,他的父親就是鯀(gun),爺爺就是顓頊帝,再往上就是昌意,再往上就是黃帝了。大禹的父親和爺爺都不是帝王,都是做臣子的。到了帝堯的時期,相傳洪水肆虐,那個時候的人們深受其害。帝堯就四處尋求能夠治理這場水災(zāi)的人才。當時,帝堯下面有四位大臣紛紛告訴他說,鯀這小子不錯,不如讓他來試試。帝堯覺得鯀這個人有點傲氣,怕是不得行。然后這四個人又跟帝堯說,現(xiàn)在一時半會也找不到比鯀更合適的人啦,這水災(zāi)這么大,再不讓他試試,人都淹死完了。于是帝堯便聽取了這四位大臣的建議,讓鯀去治理大水。
鯀接到帝堯的命令以后,立刻馬不停蹄的趕去治水。等他到了以后一看,直接傻眼了,這哪是水災(zāi),分明就是一汪汪大海嘛。沒辦法,接下來也只能硬著頭皮治理水災(zāi)了,這個時候的他還繼續(xù)沿用著以往的經(jīng)驗“堵而不疏”,也就是“水來土掩”,所以一直都沒什么效果。幾經(jīng)周折以后,他就聽說天上有一種叫息壤的土可以不停的生長,他就去順手牽了回來,當時效果很好,哪里水多就往哪里撒一把,撒完水就止住了,但是,順手拿來的東西遲早要還回去的,于是,等他爸爸的爸爸的爸爸(黃帝)發(fā)現(xiàn)以后就讓人把息壤取了回去。(這小段來自山海經(jīng),但是里面更是光怪陸離,很有趣。)
回歸正題,他就這么水來土掩,一來二去的就過了九年,大地上的水不減少,反而因為一直圍追堵截,讓水位越來越高。這個時候帝堯老了,于是找到了當時仁孝的舜,讓舜行駛天子之權(quán)。結(jié)果舜來到鯀治水的地方發(fā)現(xiàn)九年過去水患一點沒變,就讓人把鯀流放到羽山附近給咔嚓了。
帝堯駕崩以后,帝舜即位。這下犯難了,鯀沒了,這么大一個爛攤子誰來收拾。又派人去打聽打聽,結(jié)果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還是你,當時就找到了大禹,說是大禹比他父親更厲害。(有一說一,這一家子跟水過不去了。)
大禹當時那是眼含熱淚接他父親的班,心里也直犯嘀咕,看著父親治水的辦法行不通,便想到了可以通過排水的方式來解決水患。可是這黃河里涌出來的水,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的。于是他夙夜憂嘆,殫精竭慮,外居十三年,就算是三次路過家門也不敢回去。省吃省穿,供奉于鬼神。后來開辟了九條河道,將天下分成九大洲、九大澤、九大山,九大川使得水患盡歸于大海。
帝舜見大禹治水取得如此豐功偉績,在年老之時就把帝位傳給了大禹。(帝舜駕崩時有子商均在陽城,而天下諸侯紛紛去大禹在的地方朝見。于是,大禹繼承帝位,國號定為夏。)
帝禹上位以后,就讓大臣們舉薦一位有賢能的人,于是皋陶(gaotao)就被推舉出來了,帝禹給了他處理政事的權(quán)利,但是沒多久皋陶就沒了。然后又重新推舉出了益,讓益繼續(xù)處理政事。
過了十年以后,帝禹在外出東方狩獵的時候駕崩了。臨走之前將天下交給了益。益在守孝三年以后,就把帝位還給了帝禹之子啟,然后就自己跑到箕山的邊上隱居去了。帝禹之子啟是當時人們心中所屬。雖然帝禹把天下交給益,但是益輔佐帝禹的時間太短了,還沒來得及跟天下諸侯相處融洽,所以帝禹駕崩后,天下諸侯都去朝拜啟去了,所以啟就繼承了帝位。(這也是從公天下轉(zhuǎn)變成私天下的開端)
這篇開頭就說了夏朝帝王在位的時候被稱為后,駕崩以后稱帝。
夏帝后啟,是大禹的兒子,他的母親是涂山氏的女兒,名字叫女嬌。(涂山氏是夏族的始祖神)相傳夏帝后啟出生的時候,帝禹不在身邊,于是沒日沒夜的哭泣。
等到夏帝后啟上位以后呢,有個叫有扈(hu)氏的部族人家就不服,明明帝舜傳位給了益你偏偏過來插一杠子。然后夏帝后啟就帶上人抄起家伙事就去征伐有扈氏,你不服是吧,那我就打到你服。(依稀還記得在故事里,三皇五帝時期大家都是各個部族有事都會來一起商量著來的,記得漫畫書上是一間茅草屋,帝在中間,兩邊是大的部族,其他的小部族圍著來坐。)
于是,兩邊就在甘地進行了一場大戰(zhàn)。雙方還沒開始打起來之前,夏帝后啟就拉著手下的六位部族的首領(lǐng)給有扈氏定了一堆罪名,說是上天都要斷絕有扈氏,現(xiàn)在他就要和這些首領(lǐng)共同執(zhí)行天罰。如果左邊部族不聽我的不去打他們那就是左邊部族有罪,右邊和中間的都一樣,你們要是聽我的,我就在先祖的神牌之前獎賞你們。要是不聽話,哼哼,不是貶為奴隸就是全體下機。然后,不出意外的有扈氏被滅,當時其他部族一看這情況,誰還敢扎刺,紛紛跑過來說,您真牛皮,我們都認可您。
后面就是一連串的繼位序列表了,因為在那個時候沒有重大政績或者重大失誤的帝王能留個名字就已經(jīng)不錯啦。
夏帝后啟駕崩以后,就直接傳位給了自己的兒子太康,這個太康呢,對國家沒有什么貢獻,天天就知道怎么玩,就是玩。有一次在長時間外出狩獵不回家,等他還沒反應(yīng)過來,老家已經(jīng)被有窮國的君主偷了。偷家的這個人你們都知道,就叫后羿。后羿成功偷家之后,太康的五個弟弟和母親都趕到洛河邊去。因怨恨和愧疚才想起來他爺爺?shù)塾淼母嬲]于是又寫了一篇《五子之歌》。
這里插入有窮國后羿盜取帝位的片段:當時有窮國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一般這樣的部落或者小國的最高領(lǐng)導人稱呼為“后”,所以后世都叫他后羿。(雖然他也同樣善于射箭,但于射日神話中的大羿并不是同一個人。)
這個后羿據(jù)說也是從小開始學習射箭,憑借著過人的膽識和無人企及的箭術(shù)最后成為了有窮國的首領(lǐng),并且在他的影響下,有窮國的年輕人都喜歡上了射箭,同時也吸引了附近部族一些尚武的年輕人,所以有窮國便慢慢的強大起來了。
隨著國力蒸蒸日上,后羿的野心也逐漸膨脹,正好當時的天下共主夏帝太康整日驕奢享樂,還特別喜歡外出狩獵,漸漸失去民心。終于有一次,太康外出狩獵路過洛水的時候被后羿事先埋伏,并趁機偷了家。
等到后羿入主中原的以后,并沒有更改國號,而是選擇了像后世曹操一般,另立太康的弟弟中康(仲康)為帝。在這個過程中,引起了在夏王朝中擔任樂正一職的樂正夔(kui)之子伯封大為不滿,其所率部族拒絕向后羿統(tǒng)治的夏王朝稱臣納貢。(史稱伯封生性貪婪,外號“封豕”(shi),又一說伯封忠于帝禹的夏王朝,故招來禍端。)
在這個戰(zhàn)爭中還有些小插曲。后羿帶領(lǐng)大軍擊敗伯封以后,不僅僅把伯封弄下機了,并且搶了伯封的母親做老婆,后來后羿越想越氣,順便把伯封做成了一鍋肉湯,派人送給了夏帝仲康,仲康帝本來就屬于吉祥物,現(xiàn)在更生氣了,一不留神就下機了。這下后羿就舒服了。但是,后羿還是讓仲康帝之子相繼承帝位。雖然夏帝相繼承了帝位,國家大權(quán)還是掌握在后羿手里。再到后來,后羿又來了一波反復(fù)橫跳,直接把夏帝相一直趕到帝丘,自己做起了帝王。
只是,后羿雖然武力值比較高,但是腦回路不是很清晰。這個時候就出現(xiàn)了一個叫寒浞(zhuo)的人,原本是屬于寒國宗族后輔佐伯明氏被廢,還有炎帝后裔等??偟膩碚f這個人就是腦子很好用,但是正事不干,專門做些人們不喜歡的事。后來去投奔了正在崛起路上的后羿,并幫助后羿剪除異己順帶拍拍馬屁。在后羿稱帝之后,官至相國。(在那個時候,這個相國幾乎與帝王平起平坐。)這也為日后的他建立寒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自從寒浞做了相國以后,就不斷的收集美女送給后羿,一點點去收買各路當權(quán)者,不斷的在各個重要的地方安插上自己人馬。
這個時候,其他忠于后羿的大臣就跟后羿說寒浞這個人啊不太行哈,您得提防著點。奈何后羿的腦回路本來就比較奇特,他就不信,非說這個寒浞哪哪哪好,什么事情都處理的面面俱到,都不用他操心。其他人一看這架勢,只能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連連后退。
這一年后羿58歲的時候,看中了一個叫純狐的美女。傳說這個純狐年紀很小,雖然后羿非常的疼愛她,但是純狐覺得后羿這個糟老頭子怎么能配得上她,于是就私底下跟寒浞眉來目去的。這三下五除二的,兩個人就順水推舟的勾搭上了。
然后為了兩個人能長久的在一起,于是純狐就開始給寒浞出謀劃策想除掉后羿。這個時候又出現(xiàn)一個人物叫逢蒙。相傳逢蒙是獵戶出身,后來拜后羿為師,箭術(shù)了得,以至于世人在談?wù)摷g(shù)的時候總是將逢蒙和后羿相比,但是總覺得他不太行。
一開始逢蒙并不在意,但是慢慢的時間久了,心理也開始產(chǎn)生了一些變化,仿佛是個人都在說他“小伙子,你還不太行啊。”,這讓他的自尊心備受打擊。
于是,寒浞有事沒事就暗示一下逢蒙“后羿要是下機了,你不就是天下第一了嗎?!保昝杀銓篝嗥鹆藲⑿?。終于在一場宴會上,后羿喝的酩酊大醉,逢蒙趁后羿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給了他一刀,毫無懸念的后羿下機了。只是后來逢蒙也被那些忠于后羿的親信給弄下機了。于是寒浞坐收漁翁之利,順手把原本屬于后羿的帝據(jù)為己有,改國號寒。(后世不恥寒浞為人,故將他從帝王踢到梟雄一類去了。)
寒浞稱帝以后,率領(lǐng)大軍橫掃中原北部分裂出去的各個小國及部族(主要是針對斟灌氏和斟鄩xun二聲,忠于夏王朝的兩個部族),結(jié)束了自夏帝太康以后北方分裂的局面(順手讓夏王朝宗室全體下機)。在這個過程中,純狐給寒浞生了兩個大胖小子,一個叫寒澆,一個叫寒戲。同時繼承了兩人的優(yōu)點,武力值爆棚,智力過人。
事情總不會這么順利,當初寒浞在消滅夏王朝宗室的時候,有一名懷有身孕的妃子不顧失去夏帝相的悲痛和王室尊嚴,跟著逃難的宮女一起從狗洞中爬了出去。一路跑回娘家有仍氏部落(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東南部),這個妃子的名字叫后緡(min二聲)。
第二年后緡生下來一個兒子取名少康,當時寒浞正忙著清理夏朝宗族,所以后緡就將少康養(yǎng)在有仍氏部落中。雖然少康是夏帝相的遺腹子,但是失去了王子的身份,長大以后也只是在有仍氏的部落里做個牧正,管理畜牧。(這樣算的話,我小時候也干過牧正。)
后來,寒浞知道在有仍氏部族中的少康是夏帝相的遺腹子一路追殺,少康也不傻,頭也不回的就跑,一直跑到有虞氏的部落中,當了皰正。(估計是個大廚總管)有虞氏的首領(lǐng)看這個少康氣度不凡,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同時給了一片肥沃的土地(綸)和幾百士兵。
少康在這樣的環(huán)境渲染下,深知民間疾苦。于是效仿先祖帝禹一般體察民情,還不忘宣揚帝禹的德行與功績。這以后他的領(lǐng)地中的人民也漸漸開始支持他的復(fù)國之路,另外暗中不斷聯(lián)系夏帝相的殘余舊部。還真給他找到一個叫靡的人,這個靡也曾經(jīng)是夏朝的大臣,但是后面扶持過后羿。
當時,寒浞打擊斟鄩和斟灌兩個部落的時候,這兩個部落大量的族人都投奔到靡的麾下了,所以當少康跟靡商量一起攻打寒浞的時候,靡手下的人就不停的在他耳邊吹風,少康在有了靡的幫助下形成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形勢,但還不足以和寒浞抗衡。
因為少康與寒浞的實力懸殊,所以需要用點小計謀。當時寒浞的兒子澆戰(zhàn)功顯赫,也是少康的殺父仇人,被封在一個叫“過”的地方,少康就想著,既然你小子是寒浞的得力大將,也是我的殺父仇人那就想個辦法先辦了你。
于是就有了第一個有歷史記載的女間諜女艾。(夏商時期,女人也可以領(lǐng)兵打仗。舉個例子:婦好、殷十娘、)根據(jù)記載這個女艾原本也是一位能征善戰(zhàn)的女將軍,后來應(yīng)少康之命潛入寒澆的陣營之中,為少康及時傳遞情報,最終少康根據(jù)女艾傳遞回來的情報制定了相應(yīng)的作戰(zhàn)計劃,一舉擊潰寒澆。
與此同時,少康也同時派出自己兒子季杼(zhu四聲)領(lǐng)兵消滅了寒浞另外一個兒子殪(yi四聲),大大削弱了寒浞的軍事力量。
公元前1962年太康率領(lǐng)大軍一路高歌猛進,直接攻入都城。這個時候的寒浞見事已至此,于是想自殺成仁,不知道因為什么沒下機,被活捉而后處以極刑。
少康復(fù)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