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師爺從縣尊老爺?shù)臅坷镒叱鰜碇?,很快便離開了縣衙,朝著江都城里的一處大宅走去。
鄧師爺敲門之后,這處大宅的側(cè)門出便開了個小門,將鄧師爺放了進去。
鄧師爺在這座大宅里待了整整一個上午,一直到接近中午時分,他才從大宅里走出來。
離開了大宅之后,鄧師爺連午飯也沒有吃,便趕回了縣衙,他回到縣衙的時候,縣尊老爺正在縣衙的偏房用飯,鄧師爺走到飯桌面前,低頭行禮:“見過老爺,夫人?!?p> 見到師爺回來,馮縣尊對師爺招了招手,笑著說道:“師爺回來了,還沒吃飯罷,一起吃點?”
鄧師爺畢恭畢敬的走到馮知縣面前,微微弓著身子,低頭道:“回老爺,屬下在外面吃過了。”
“哦?”
馮祿似笑非笑的看了看鄧師爺,問道:“外面還管師爺?shù)娘???p> 聽到這句話,鄧師爺有些尷尬。
因為范家并沒有管他的飯。
不過對于他這種人,尷尬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鄧師爺搬了把凳子,坐在了馮縣令對面,低聲道:“老爺,您上午問的事情,屬下已經(jīng)想好了?!?p> 說著,師爺看了看一旁正在吃飯的縣令夫人,便低著頭不說話了。
馮縣令從飯桌上起身,伸手摸了摸自己鼓起來的肚皮,對著一旁的夫人笑著說道:“吃飽了吃飽了,夫人你慢用,為夫與師爺去商量點事。”
知縣夫人是個尋常人家出身的姑娘,因此對馮縣令頗為順從,聞言點頭道:“老爺去忙就是?!?p> 就這樣,馮縣令帶著師爺兩個人一起,來到了書房里,馮縣令在自己的主位上坐下之后,看向鄧師爺,問道:“師爺是如何考量的?”
鄧師爺連忙低頭道:“老爺您明察秋毫,問出來的事情自然沒有假的,屬下唯老爺馬首是瞻?!?p> 說到這里,鄧師爺在自己的袖子里摸索了片刻,然后摸出了一張樣式精美的票子,兩只手遞在了馮知縣面前。
“老爺,范家人知道您半夜還去大牢審案,只為了還范公子一個清白,十分感激,因此讓屬下帶點心意給您喝茶?!?p> 這個票子,并不是紙幣,而是兌票。
這個時代主要的流通貨幣是金銀銅這些貴金屬,然而金屬流通因為太過笨重,自然十分不便,而且互相之間的兌換也不方便,最開始只能去官府以銀兌換銅錢,久而久之就民間就出現(xiàn)了一些錢鋪,錢莊。
這些錢鋪,最初只能用貴金屬換銅錢,或者用銅錢換貴金屬,但是時間長了,就出現(xiàn)了一些類似于銀行的職能,比如說存儲。
存了錢之后,錢鋪便會開出票據(jù),憑票兌付。
這種就是兌票。
當(dāng)然了,因為信用體系嚴重不完善,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這種錢莊還是偏地方化的,比如說江都府本地錢鋪開出來的兌票,只能在江都府用,出了江都府,旁人便不會要了。
也只有京城那幾家錢莊,生意做得大一些,能夠在全國的大城市使用流通。
再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存儲并沒有任何利息,反而還要給錢莊一部分費用,讓錢莊來幫你保管儲存錢財。
擺在馮知縣面前的,就是一張江都府本地錢鋪開出來的兌票,兌票上清清楚楚的寫上了銀一千兩。
一千兩銀,這個數(shù)目已經(jīng)很可觀了,即便是馮祿這種知縣,一年也未必會有這么多收入。
馮知縣拿起桌子的兌票看了看,然后重新放回了桌子上,淡淡的說道:“斷案審案,是本縣分內(nèi)之事,當(dāng)不得辛苦二字,無功不受祿,這錢本官不能要?!?p> 馮祿并不是什么清官。
事實上,在江都縣為官兩任,他已經(jīng)吃得口袋飽飽,但是這位縣老爺很清醒的知道,什么錢應(yīng)該拿,什么錢不應(yīng)該拿。
就拿甘泉書院這件案子來說,假如沈毅認罪之后伏誅了,這件案子做死了,那不要說一千兩,就是范家給他兩千兩,三千兩,他也會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收下。
但是現(xiàn)在,這樁案子并沒有那么穩(wěn)當(dāng)。
哪怕按照陸夫子與陳知府的意見辦完了這件事,誰能保證事后,受害人陳清家里不鬧?
誰又能保證,獨獨獲罪的錢通家里不鬧?
那么多不穩(wěn)定因素在,這筆錢收的就不穩(wěn)當(dāng),不穩(wěn)當(dāng)?shù)腻X,馮祿從來不收。
見馮知縣那么堅決的推拒,鄧師爺愣了愣,然后默默把兌票收了起來,陪了個笑臉:“老爺?shù)囊馑?,屬下明白了。?p> 坐在椅子上的縣尊老爺,低頭嘆了口氣:“本縣現(xiàn)在什么都不求,只求四個字?!?p> “息事寧人?!?p> 這四個字,是陳知府給他的要求,也是馮縣尊現(xiàn)在的個人訴求。
他只想這件事盡快過去,然后只當(dāng)什么事情都沒有發(fā)生過,不再有任何波瀾。
鄧師爺深深低頭:“老爺,屬下相信,會息事寧人的?!?p> ………………
縣大牢,沈毅的牢房門口,站著一男一女。
這一男一女,年紀(jì)都在二十多歲,男的是沈毅的三哥沈陵,女的他是沈陵的夫人,也就是沈毅的三嫂。
沈夫人提了個食盒,遞給了牢房里的沈毅。
她是個感性的人,見到牢房里狼吞虎咽,滿臉狼狽的沈毅,不由眼睛發(fā)紅,幾乎要滴下淚來。
“七郎這幾日,受大罪了?!?p> 沈毅的父親沈章,在京城做事情,并不怎么?;亟?,因此平日里都是沈陵夫婦在照顧沈毅兄弟倆,沈夫人嫁到沈家也有四五年時間了,可以說是看著沈毅長大的,這會兒見到沈毅滿臉灰塵,身上隨處可見血痕,心中自然心疼。
牢房里的沈毅,放下筷子,對著沈夫人笑了笑,開口道:“三嫂莫哭,小弟已經(jīng)沒有大礙了,不出意外的話,再過幾日,應(yīng)該就可以出獄回家了。”
牢房外,沈三公子沈陵聞言,精神一震,他看向沈毅,問道:“老七,這是陸夫子與你說的?”
沈毅搖頭。
“是小弟自己猜的?!?p> 他對著沈陵笑了笑,開口道:“原先三兄與三嫂,不僅見不到我的面,連東西也送不進大牢里來,如今不僅可以見到小弟,還可以送吃的進來,這說明衙門的態(tài)度變了?!?p> 說到這里,沈毅用袖子擦了擦嘴,問道:“對了三兄,我入獄的事情,你沒有跟恒兒說罷?”
沈恒,沈毅的胞弟,今年還不到十二歲。
前十幾年,兄弟倆住在一個院子里長大,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說是相依為命也不為過,一直到去年沈毅考入了甘泉書院,兄弟倆才算分開。
“那孩子還小,不曾與他說?!?p> 沈三公子看了看沈毅,嘆了口氣:“還好現(xiàn)在事態(tài)好轉(zhuǎn)了,老七你若是真出了什么事,為兄都不知道怎么與他開口?!?p> “既然沒跟他說,那就不要跟他提了?!?p> 沈毅微微低頭,緩緩說道:“等將來我出去了,找機會再跟他說罷?!?p> 沈陵點頭,然后突然想起了什么,開口道:“對了老七,四叔明天,最遲后天就能趕回江都了?!?p> 沈陵的四叔沈章,也就是沈毅的父親。
自沈毅小時,父親沈章就在京城某座王府里做管事,一年才能回江都一兩回。
不過王府的待遇應(yīng)該不錯,沈章每年都會寄不少錢回來,足夠他與小弟沈恒兩個人吃用。
這一次他下獄,沈陵第一時間給京城傳信,不過一來一回,總需要時間,到現(xiàn)在沈毅下獄四五天了,父親沈章還在趕回來的路上。
聽到這句話,沈毅默默嘆了口氣。
“讓父兄們費心了?!?p> “這是什么話?”
沈陵沉聲道:“咱們是一家人,什么費心不費心的?不管怎么樣,你好好活著最要緊?!?p> “兄長放心,我會好好活著的。”
牢房里的沈七郎,雖然形容狼狽,但是臉上卻露出了一個十分自信的笑容。
“我會活得比誰都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