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腕豪:開局暴打微服私訪的女帝

第三十四章 炒菜!

  到了晚上,余勝的確是吃到了小洛姑娘做的飯菜。

  不得不說,余勝覺得小洛姑娘的廚藝很不錯。而且余勝其實算是兩世靈魂的融合,倒也不存在說吃不慣這個菜的情況。

  就是,余勝可沒想到,這個世界甚至還沒有“炒菜”。

  不是說沒有,而是壓根還不流行。這點余勝從晚餐的食物多數是蒸煮的情況來看就能看出來了。

  余勝其實有注意到小洛姑娘做菜時用的鍋,也壓根不是炒鍋。

  余勝此時倒是有些懷念炒菜的“鍋氣”。要知道,最能說明炒菜風味的概念,應該是所謂的鍋氣(鑊氣)。

  鍋氣是美拉德反應(食品在加熱處理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類黑色素,醬油獨特的醬香味就是美拉德反應的結果)。鍋氣是油脂燃燒的結果。余勝個人就很贊同這兩種說法,他覺得鍋氣是指原料和調料在高油溫的作用下,相互滲透而溢出的一種特殊氣味。

  上一世食堂的大鍋炒菜味道為什么總覺得不行,一是過去師傅常常吝嗇放油,二是大鍋大火炒,師傅怕糊鍋經常會加瓢水,三是上桌開賣過程太久,吃到嘴里時已經熱氣全無了。

  要有鍋氣,灶臺的火力就要大要猛。而且余勝覺得在這個時代可能需要專門打造一口好鍋……

  而且炒的技法多樣,分為生炒(生炒鴨絲)、熟炒(回鍋肉)、滑炒(滑炒腰花)、清炒、干炒(干炒牛河)、抓炒(抓炒腰片)、軟炒(炒鮮奶)等。不同的炒法得到完全不同的味覺體驗。

  掌握炒制的油溫、時間、火候,兼容不同秉性的食材,做到不生也不老,是中餐大廚基本功之一。

  說了這么多,炒菜好吃的原因是什么?

  油溫不比水溫,炒菜時油溫可高達200度,所以炒菜可以快速出鍋,做菜變得快捷,節(jié)省燃料和時間。同樣因為溫度高,炒菜可以快速有效對食材殺菌和消滅寄生蟲,分解破壞某些食材帶有的毒素。

  但更重要的是,炒菜有獨特的風味。溫度高,可以使得食材水分喪失、表面焦化,獲得爽脆的口感。很多食材中的鮮味物質能夠溶于油,比如很多菌類,炒菜可以使得它們的鮮味溢出。

  大量使用油脂本身也有助于味覺體驗的提升,因為熱愛脂肪是寫在大部分人基因里的飲食偏好,人類的歷史里,偏愛脂肪的人更能存活和留下基因。民間也有“有油多不壞菜”的俗話。

  過去華夏人炒菜大多是用葷油(豬油),因為葷油更加味美。而且人們嫌棄花生油有腥氣,豆油冒煙,玉米油、葵花子油也是近些年才常見的,香油(芝麻油)也只是拌生菜吃。要知道“葷菜用素油,素菜用葷油”仍然是很多飯館的訣竅。

  所以余勝決定了,為了改善伙食,怎么的也得要搞出一個炒鍋。

  而且余勝心里明白,現在的小洛姑娘遇到了競爭對手,那么客??赡芫托枰獎?chuàng)作一些新的菜式,或者干脆就直接改成向酒樓發(fā)展。

  來個酒樓加客棧一體的經營模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