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這個偈句被慧能聽到了,問一個小和尚,你們都在念什么,小和尚跟慧能講,我們的師父說了,神秀首座這個偈句每天都要念誦的,對修行有大利益。
慧能不識字?;勰苷f我不識字,你能不能完整的念給我聽,小和尚就念了,小和尚念完之后,慧能說我也來做一首偈句,邊上ian有又和尚笑起來了,你這個獦撩,還做什么偈句,到廚房去舂米去吧。瞧不起他。
慧能馬上回答,馬上跟他說,且不可輕視初學者,輕視他人有無邊無量的罪。
那個人聽了有點慌,慧能有繼續(xù)說,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那個人聽了更慌了。
在后來慧能說,我不會寫字,煩勞你幫我把我的偈句也寫在那個墻上,那個人說,你先念吧。
慧能就念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那人一聽,果然境界高了。但他不愿意幫他寫,他跟慧能講,你要是想讓我?guī)湍銓懀綍r候你得了衣缽的話,必須先來渡我?;勰苷f,那當然沒問題。
終于那個人幫慧能也把偈句寫在上面了,弘仁法師看見了,眾弟子都在邊上,弘仁法師脫下自己的一只鞋子,用這個鞋子把墻上慧能的偈句擦掉了。
說了一句話,亦未見本心。當然這是弘仁法師對慧能的繼續(xù)保護,眾弟子一看,我們師父也不怎么欣賞他的偈句。慧能就是繼續(xù)安全的。
但這句話任然是真話,佛家不打妄語?;勰艿木辰缡潜壬裥愕母?,但也還沒有見本性。
也就是還沒有成佛,見性才能佛。
為什么說慧能的偈句比神秀的高,那么高在哪里呢?
神秀的偈句毛病出在哪里?他說我們本來有一顆干凈的心,我們來到這世界上就有可能沾染上灰塵,那么我們怎么修行那,就要不斷地擦灰,就是把我們的心和外界隔絕開來,要保持這種隔絕。
我們?yōu)槭裁匆屯獠渴澜绺艚^開呢?因為外部世界充滿了煩惱。
神秀把修行看成是對煩惱的拒絕,這就意味著把眾生的煩惱拒之門外,煩惱來自哪里呢?來自我們的心,智慧也來自我們的心,煩惱拒之門外,那么智慧也就拒之門外了。
智慧從煩惱中來,世界本無煩惱,要智慧做什么。
蓮花是佛教的象征,蓮花從哪里來呢?從淤泥中來。
慧能的偈句針對的是神秀的偈句,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剛好就是金剛經(jīng)中的前四句話:“應無所住”但還有后面的四句話,那時候慧能還不知道。
就是說本來什么都沒有,就是空了。但空了之后,還有東西來。
也就是說你空了之后,不能停在空內(nèi)面,那叫執(zhí)著于空,有是煩惱,還要把這空在空掉,這叫空空。
然后再回到人世間,在入世。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一百尺長的桿子,已經(jīng)到頂上了,在進一步。這話出自禪宗。也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說神秀只在門外,未入門內(nèi),那么慧能就是已經(jīng)站在門檻上了。
他只要在跨一步就進去了。弘仁法師看到慧能的偈句之后,用鞋子把他擦了,這個動作有禪意。
慧能的偈句表達的是空的境界,弘仁法師把他擦了,就是表示讓空再空一次,就到空空了。
但弘仁法師已經(jīng)明白了,今天晚上有人成佛,他一定是慧能。
黃梅縣東禪寺附件有一條江叫九江,九江口有個渡口,弘仁法師在哪里準備了一條船,做好了準備。
做好這個準備后,黃昏時刻,弘仁法師終于到了舂米房,慧能正在舂米,弘仁法師問,米舂好了沒有,慧能是何等聰明的人,怎么會光從字面意思去理解這句話,于是回到說,米熟久以,就差篩子篩一篩了。
弘仁法師是何等人物,怎么會光從字面意思去理解慧能的回答呢?弘仁法師也未說話,舉起手中的方丈往對側(cè)敲了三下,而后走了,慧能心領神會,要我半夜三個時分到方丈室去,三更時分慧能到了方丈室,弘仁法師用一塊很大的袈裟把窗戶遮嚴了,不讓燈光透露出去,在燈下給慧能講金剛經(jīng)。
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八個字的時候,眼下大悟。
慧能連說了五個何其,何其就是沒想到的意思。
何其自性,本自清凈。何其自性,本無生滅。何其自性,本不動搖。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弘仁法師聽到他說出這五個何其,知道他悟了,于是把衣缽傳給了他。
自本心,也就是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