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模擬大秦:我,扶蘇開局被賜死

第68章 登臺拜將,發(fā)兵芒碭

    隨著楚夏一聲令下,宮人們跑來收拾狼藉的現(xiàn)場,將倒塌的彩棚支起來,斷了的旗桿換上新的。

  不多時,場面恢復(fù)如初,十分隆重盛大。

  樂師們奏起宮廷雅樂,氣氛熱烈而歡快,一掃先前的肅殺之氣。

  楚夏在宮女們伺候下整理好衣冠,一步步登上高臺。

  高臺上已經(jīng)擺上供桌,供桌上擺著祭祀的犧牲,酒水、果脯、干肉一應(yīng)俱全。

  “朕舉辦舉賢大典,乃是為國選材。此刻,朕祭拜天地,祭拜列祖列宗,向天下人宣告,朕為我大秦找到了一個百年不遇的大才!”

  楚夏灑下三杯祭酒,朗聲道:“請大將軍登臺,受朕一拜!”

  人們只聽秦二世說得慷慨激昂,卻不知所謂的大將軍是誰,一下子來了興趣。

  “百年不遇的大才,會是誰呢?”人們互相打聽。

  “既然是登臺拜將,選中的肯定是兵家之人。當(dāng)今世上,兵家精英幾乎全在大秦朝廷效勞了,蒙恬自不必說,還有章邯。還在江湖混跡的兵家之人,趙地的李牧算一個,楚地的項梁叔侄也有名號,其他人則未曾耳聞?!?p>  “蒙恬和章邯已經(jīng)是朝廷重臣,這一次選才,肯定不會是他們倆。項梁和項羽一心反秦,且并未參加舉賢大典,故而也不可能是他們,莫非是李牧?”

  “如果是李牧,倒也稱得上百年不遇的大才!”

  “可是李牧來參加舉賢大典了嗎?我沒看見他啊……”

  就在人們一邊議論,一邊猜測之時,鼓聲大作,樂聲更加雄壯,數(shù)百個盛裝打扮的宮廷護衛(wèi)進入場中。

  護衛(wèi)們手中舉著一面大纛,大纛之下站著一人,面如朗月,身如青松。

  此人便是韓信!

  韓信昨日就被接到甘泉宮里來了,只等皇帝登臺拜將時現(xiàn)身。

  此時的韓信身穿華服,腰挎寶劍,做大將軍打扮,神采飛揚,一改先前的寒酸模樣,當(dāng)真有人中龍鳳之姿。

  見到韓信,人們大吃一驚。

  “怎么會是他?”

  “這小子受了胯下之辱,不是離開咸陽城了嗎?”

  “等一下,韓信此人名聲不顯,默默無聞,他到底有何本事,讓秦二世如此看重?”

  “你們聽說過千金買馬骨的故事嗎?秦二世拜韓信為將,就是效仿古人千金買馬骨?!?p>  “對,是這么一個道理,韓信這樣一個籍籍無名之人都能受到重用,其他賢才自然不必多說!”

  韓信在護衛(wèi)簇?fù)硐?,登上高臺。

  楚夏早已恭立多時,等韓信來到身前,鄭重其事行了一個大禮,態(tài)度十分真誠。

  直起身來,楚夏看向在場之人道:“朕宣布,韓信人才難得,立即封為左庶長!”

  “當(dāng)年商鞅來到大秦,第一個爵位便是左庶長。在朕看來,韓信的才能不亞于商君,故而封為左庶長,還望韓將軍莫要嫌棄爵位低下,日后立了大功,朕定會給你加官進爵?!?p>  楚夏說得謙虛,在場之人卻再次震驚了。

  要知道,自從商鞅變法之后,大秦施行軍功制。

  軍功制一共分為二十級,最低一級為公士,最高一級為徹侯,也就是列侯。左庶長,正好是第十級,不高不低。

  但韓信身無寸功,從一個無名之輩一下子成為左庶長,躋身于大秦貴族行列,可謂一步登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外如是!

  并且皇帝話里話外,都表明他是把韓信等同于商鞅,以國士待之。

  商鞅是誰?大秦第一功臣!

  他韓信能與商鞅相提并論,足以見得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人們議論紛紜,有人大受震撼:“呵,前些日子還在鉆別人的褲襠,現(xiàn)在卻官爵加身,變化太快了!”

  “這就是命運??!”

  “我自認(rèn)為不比韓信差勁,他能當(dāng)官,我也能!”

  “秦二世禮賢下士,誠意十足,我原本只是來湊熱鬧的,但現(xiàn)在心里一團火熱,我決定為大秦效力了!”

  韓信更是激動得無以復(fù)加,跪下去,眼含熱淚道:“臣得遇陛下,乃是三生有幸。陛下大恩大德,無以為報,只有滿腔熱血,誓死追隨陛下左右!”

  “很好!”楚夏一笑,攙扶起韓信。

  而后大袖一揮道:“群賢畢集,朕心甚慰。爾等愿意為大秦效力的,都可以留下來,等有司考察之后,根據(jù)個人性情以及才能,朕一一委以重任?!?p>  “至于儒家掌教一職,本該由朕親自擔(dān)任,但朕國事繁忙,只得委托叔孫通暫且掌管儒家門戶?!?p>  楚夏此時已經(jīng)是三品君子,世上無人比他儒道修為更高,他要想當(dāng)儒家掌教,自然沒人敢質(zhì)疑。

  只是身為皇帝,實在太忙了,而且出于政治因素的考慮,皇帝擔(dān)任儒家掌教,久而久之會讓儒家獨大,楚夏并不想獨尊儒術(shù)。

  他想著的是儒法并用,以法家思想施政,管理朝廷和各級官府,以儒家禮法約束百姓,同時吸收儒家大一統(tǒng)思想,凝聚人心。

  叔孫通在朝廷為官,將儒家交到他手里,其實儒家算是徹底握在皇帝手中了。

  故而,當(dāng)不當(dāng)儒家掌教,無關(guān)緊要。

  叔孫通年邁蒼老,已到了風(fēng)燭殘年,卻不想竟然還能當(dāng)上儒家掌教,頓時激動得高聲謝恩,行禮時屁股撅得老高。

  “開宴!”楚夏大笑道。

  賢才們在宮人引領(lǐng)下,分別走進幾座大殿之中。殿里已經(jīng)擺下酒席,人們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推杯換盞。

  楚夏象征性敬了一回酒,退出宴會,在一座偏殿里秘密召見韓信和周泰。

  “韓將軍,今日本該是你的大喜之日,應(yīng)該讓你喝個痛快的。但眼前有一樁十分棘手的事情,朕需要你立即去辦?!?p>  楚夏開門見山,當(dāng)即說了張良和劉邦要攻打墨家總壇。

  “有這等事?”周泰大皺眉頭,急忙問道,“陛下,需不需要知會端木鉅子一聲?”

  楚夏道:“此消息來源十分機密,不必通知端木鉅子了,況且說了,墨家之人也未必會相信,即使他們相信了,也無能為力?!?p>  轉(zhuǎn)頭看向韓信道:“朕不清楚敵方有多少人,但想來倉促之間,張良和劉邦也湊不齊多少兵馬,滿打滿算,就當(dāng)他們有五萬人吧?!?p>  “蒙恬的長城軍團要防范匈奴,章邯的藍田大營才剛建立,所以朕只能抽調(diào)京城衛(wèi)戍部隊前去剿匪??删┏遣蝗萦惺В砸膊粫o韓將軍太多的人馬,請問將軍認(rèn)為帶多少兵合適?”

  韓信道:“領(lǐng)兵打仗嘛,人數(shù)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既然條件不允許,臣帶五千士兵即可!”

  “五千,太少了!”周泰叫道。

  楚夏道:“這樣吧,韓將軍先帶上一萬禁衛(wèi)軍日夜兼程,悄無聲息去往芒碭山,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朕處理完咸陽的事情,領(lǐng)兵五萬前來支援將軍,如何?”

  “就這么辦,臣立即出發(fā)!”剛成為將軍,就要出征,可把韓信興奮壞了。

  楚夏叮囑:“行軍途中切莫聲張,一定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覺。周泰,你隨同韓將軍一起出征,你在軍中沒有別的任務(wù),就是負(fù)責(zé)保護韓將軍安全!”

  “陛下,臣……”周泰欲言又止。

  周泰可是皇帝的心腹大臣,原先就是侍衛(wèi)長,如今派他負(fù)責(zé)護衛(wèi)韓信,韓信受寵若驚,感動得熱淚盈眶。

  “去吧,今天你們就出發(fā)吧!”楚夏拿出虎符,交到韓信手中。

  等韓信和周泰告退,楚夏拍拍手,叫來真剛道:“去請墨家之人來見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