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重建藍田大營,杯酒釋兵權
驪山北麓,秦始皇陵。
申時,皇帝鑾駕準時達到。
章邯準備了好一切,龍棺以及諸多陪葬品已經(jīng)送入地宮,只等皇帝祭拜之后,便可以封土了。
楚夏走到陵墓前方,抬眼看去,只見此時的秦始皇陵還沒有完全竣工,主墓室倒是建造完畢,可還有許多巨大的陪葬坑正在挖掘。
哀樂奏響,白幡飄動,紙錢飛揚。
在場的所有人全跪在地上,放聲大哭。
楚夏朝著地宮磕頭行禮,念了一篇祭文,手捧一抔黃土灑下去,哀泣道:“父皇,入土為安吧。兒臣定然不負所望,承擔起大秦江山社稷!”
隨即又是一番繁文縟節(jié),一直忙碌到酉時末,等到將那些犯上作亂之人全部殺了殉葬之后,天快黑了。
楚夏在一座祭棚里召見章邯,一邊用膳,一邊道:“少府令,你估計按照以前預定的規(guī)模修建皇陵,還需要多少時間,又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章邯道:“還有數(shù)十個陪葬坑沒有挖掘,數(shù)萬個兵馬俑尚在制作,制作兵馬俑最為耗時耗力,同時封墓的木材、石塊也需從別處運來……”
“粗略估計,大概還需要一年時間,而且是現(xiàn)有的二十多萬徭役刑徒?jīng)]日沒夜埋頭苦干,方能如期竣工?!?p> 史書記載,自秦始皇繼位以來,便開始營建皇陵,前后耗時數(shù)十年,征用勞力多達七十余萬。
楚夏斟酌道:“先帝一生豐功偉績,乃是千古一帝,他的陵寢自然要有大秦雄視天下的氣概。但朕今日親眼觀察,覺得修建成現(xiàn)目前這個樣子也就足夠了,不必再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爾等覺得如何?”
章邯和蒙毅互看一眼,不說話,面有難色。
畢竟給先帝修建陵寢,不僅是為了展現(xiàn)出先帝的豐功偉績,突顯大秦國力,更是為了表現(xiàn)新皇帝的孝心。
身為臣子,焉敢置喙陵寢修建一事?
楚夏道:“朕知道你們的難處,不方便直說。好,那就由朕來說吧。”
“大秦現(xiàn)如今可以說內憂外患,國力凋敝。遠的不說,就說今日發(fā)生的刺殺事件,六國余孽企圖顛覆大秦,國中又暗流涌動,軍功勛貴集團心懷叵測。窺一斑而知全豹,帝國正處于危機四伏的狀態(tài),不知哪一天就會爆發(fā)!”
“朕倒不是怕了六國余孽,只是覺得要未雨綢繆,早做準備?!?p> 蒙毅頷首道:“陛下思慮深遠,居安思危,乃是大秦的福氣!臣敢問陛下,您想作何準備呢?”
楚夏站起來,侃侃而談:“危機醞釀已久,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改變的。朕最為擔心的是,倘若山東六國故地發(fā)生暴亂,關中無兵可守?!?p> 此時大秦的軍隊,五十萬由趙佗帶領,南征百越地區(qū);三十萬由蒙恬帶領,在北邊防范虎視眈眈的匈奴。
函谷關以西的關中地區(qū),本是秦國根基,乃是大秦龍興之地,卻兵力空虛。
歷史上,陳勝吳廣起義爆發(fā)后,陳勝派大將周文西征,一路上竟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
后來是章邯緊急征用修建秦始皇陵和阿房宮的徭役征夫,組成一支軍隊,才打敗了周文。
但遇到劉邦、項羽帶領的起義軍精銳部隊,章邯倉促組建起來的軍隊就顯得不堪一擊了,劉邦帶著數(shù)萬人入關,輕輕松松攻入咸陽城。
長城軍團,在王離帶領下,被項羽打敗,坑殺二十萬士卒。
至于趙佗帶領的五十萬大軍,在征服百越過程中損失慘重,只能勉強守住百越地區(qū),無力殺回來支援朝廷。
楚夏接著道:“停建先帝陵寢,停建阿房宮,不再大興土木,把這二十多萬徭役征夫組成一支軍隊,朕要重建藍田大營!”
自從商鞅變法以來,藍田大營一直是秦國軍隊的大本營,既能守住關口,又能威脅當初的楚國。
這些年以來,藍田大營中的精銳部隊要么抽調走了,要么因為沒有戰(zhàn)爭,軍紀松弛,士兵疏于訓練,戰(zhàn)斗力急劇下滑,早不復當年輝煌景象。
按照史書記載,秦始皇死后才一年,陳勝吳廣就揭竿而起,從而天下大亂,大秦壽命進入倒計時。
當然了,這個世界與史書上的秦朝有很大的不同,或許天下大亂會推遲,也有可能會提前到來。
不管最終情形如何,在咸陽城的大門口布置上一座軍營,訓練出一支強大的軍隊,總沒有錯!
蒙毅道:“不再大興土木,減輕百姓負擔,這是愛惜民力的仁政德政;同時又能重建藍田大營,一舉兩得,臣贊同陛下的想法。”
“臣附議!”章邯道。
其實楚夏在秦始皇駕崩之后穿越而來,雖然危機重重,命懸一線,但也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
那就是秦始皇幾乎已經(jīng)把該做的事情都做了!
修長城,修直道、馳道,遷徙六國豪強入關,諸如此類的舉措,都在彰顯大一統(tǒng)帝國的氣象,都在加強全國的凝聚力。
這些大工程耗費了無數(shù)人力錢財,幾乎掏空了大秦國力,但澤被后世,利在千秋。
楚夏只要扭轉徭役沉重的局面,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糾正秦始皇急功近利的施政舉措,他既能收獲民心,還能享受秦始皇留下來的諸多福利。
歷史上的胡亥要是懂得這個道理,大秦壓根不會二世而亡!
“好,就這么定下來了。章邯,朕命你半個月內竣工先帝陵寢,而后掌管藍田大營,替朕打造一支虎狼之師!”
楚夏看向祭棚外黑沉沉的夜色,嘆道:“咸陽城中還有許多亂臣賊子等著朕去收拾,事情緊迫,朕必須連夜趕回咸陽去。蒙愛卿,吩咐擺駕回城?!?p> ……
楚夏回到咸陽宮,已是深夜。
蒙恬和馮去疾前來復命,馮去疾道:“留守咸陽的大臣們聽說刺殺之事,既為陛下安然無恙感到高興,又義憤填膺同仇敵愾,一致要求陛下嚴懲逆賊?!?p> “軍中情況如何?”楚夏看向蒙恬。
蒙恬答道:“一切按照陛下吩咐,都辦妥當了,大小軍官軟禁三十二人,正在嚴加審訊。軍中士兵們聽說楊氏叔侄行刺陛下,也都憤憤不平,并紛紛檢舉可疑軍官?!?p> “另外,臣派出兩千士兵圍了王離府邸,王府所在街道也封鎖了,無一人走脫。”
“好!蒙將軍,你明日派人將王離抬進宮來,朕要設宴款待他?!?p> 蒙恬和馮去疾感到十分不解,王離乃是軍功勛貴集團的領袖,皇帝不趁機追查他,為何反倒要設宴款待?
楚夏一臉莫測高深,心中暗想:“明天來一出杯酒釋兵權,他王離有自知之明,我就留他性命;倘若有半點異心,我就顧不了那么多啦,立即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