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張覺的精神轟炸效果實在太強,自從那一晚上與他談?wù)撨^域外對【仙】的種種離譜設(shè)定之后,張道陵就不怎么來教張覺仙法了。
而眼見如此,張覺心頭也滿是自責(zé)與后悔:
都怪自己吹牛逼吹得太嗨,這下好了,把人家修仙專家張?zhí)鞄熡采o整不會了!
最重要的是,一百二十二歲高齡的張?zhí)鞄煴凰@么一頓精神轟炸,萬一炸出個好歹來,一口氣沒喘順……
那時,天師道該如何慌張,張覺不知道,但要是張?zhí)鞄熣娴奶崆皼]了,那他本來答應(yīng)要教給自己的其它仙法道術(shù)怎么辦?豈不是學(xué)不到了?
于是乎,張覺如此惴惴不安了好些天,直到朝夕相處的張魯發(fā)現(xiàn)了他的心情不佳,便關(guān)心地詢問他:
“師弟可是有哪里不舒服嗎?若是身子骨還未痊愈,我這就去找?guī)煾溉》?p> “別!多謝師兄好意,我沒事兒。”
張覺連連擺手,好不容易忍著符水怪味兒治好了身體,他可是萬萬不想再喝那倒胃口的符水了!
“那師弟可是有什么煩心事嗎?”
張魯認(rèn)真地問道:
“你我以兄弟相稱,何必忌諱!但有心事,可盡管與我說來,我定當(dāng)為師弟排憂解難!”
“那……好吧?!?p> 張覺想了想,吐露實情自然不可,但詢問張魯一些別的事情倒也可以,比如關(guān)于此世修行的一些必要知識,自己什么也不懂,不如讓這位天師嫡孫來教教自己。
張覺便問:
“師兄可知當(dāng)今仙道的起源?”
“自然知曉!”
張魯笑著坐好,道:
“當(dāng)今所謂仙道,實傳自老子、莊子之手,其中尤以莊子為主,甚至可以說,莊子便是當(dāng)代仙家的共同祖師?!?p> “莊子作《南華經(jīng)》,暢敘其對仙人的看法,以其玄妙宏大的思想,對上古以來的仙家妙法進行了革新,并創(chuàng)造性地論述了仙人的【逍遙】之意。”
“從此,修不得【逍遙】仙意的修士,都算不得真正的仙人!”
張覺暗自將之與張道陵所述相比對,發(fā)現(xiàn)二者脈絡(luò)大致是一樣的,只是張魯說得更細(xì)致罷了,便又問:
“師兄,何謂逍遙?”
且聽張魯悠悠道:
“所謂逍遙,便是不染凡塵、不沾煙火……說好聽點,就羽化成仙以后,會自我斬斷前塵羈絆。說難聽點兒,就是與親友故交一刀兩斷,從此六親不認(rèn)……”
“莊子承老子【忘情】之理,并融入自家仙道,而創(chuàng)出的逍遙真仙,雖然【我】還是【我】,卻并無過往感情,是【忘情之仙】!”
“所以,修道人羽化成仙之后,就會拋下一切感情,從此隨心而為……或許在莊子看來,只有這樣的【逍遙】,才能真正超脫于世俗,才算是真正的仙吧……”
說著,張魯又有些莫名的落寞:
“不過莊子用意雖好,卻也因此制造了不少人間悲劇?!?p> “往日恩愛的夫妻,在羽化以后便形同陌路;往日情深的父子母子,羽化后不再親近;往日莫逆的好友,羽化后再無情誼……”
張覺以此幻想了一下,發(fā)現(xiàn)這個成仙法子雖然能得到【逍遙】,但也會失去太多情感,實在是有些恐怖:
你可曾想過,朋友不再是朋友,家園不再是家園……
等等!張覺驚訝地看向張魯:
“那張?zhí)鞄熕?p> 張魯不禁眼圈微紅,苦澀地回答:
“你想的不錯,天師他今年就會羽化,雖然得以長生逍遙,卻也會不認(rèn)親友,再不與人間有所瓜葛……”
啊這?!
張覺驚呆了:
這仙法限制這么大的嗎?成仙之后直接六親不認(rèn),萬一我以后成仙了……咦,我好像本來就沒什么親戚?那沒事了。
不過仔細(xì)想想,當(dāng)前版本的仙法實在是與后世所傳相差太大,仙人既沒法摘星拿月,也不能肉身成仙,更不能擁有感情。
如今的成仙理論,還停留在【尸解仙】的版本,修士只練元神,元神火候到了,就離體羽化成仙,比較出名的例子就是漢晉時期的喪葬文化,所謂的“金縷玉衣”就是干這個的。
他們認(rèn)為死者穿上金縷玉衣,就能元神飛升成仙!
當(dāng)然,張道陵與張魯都對此種喪葬行為嗤之以鼻,活著的時候不努力修仙,還妄想讓尸體穿金戴玉就能升仙……什么土財主思維?
歷史上,“金縷玉衣”文化的消失,也正是因為修仙理論版本升級了,曾經(jīng)的版本之子【尸解仙】,一下子就成了版本之孫,逐漸被時代所拋棄。
據(jù)張覺的道教歷史知識來看,后世的道教仙人普遍都是“三寶合一”,精氣神共同成仙的。
講道理,這種三寶合一的仙,肯定要比“一條腿走路”的【尸解仙】更厲害,而且也大概率沒有“忘情”這個debuff。
比如后世那個呂洞賓,他在成仙后還能調(diào)戲人家美女白牡丹,玩兒的不是一般的花,怎么看也不像是“忘情”了一樣……
要是有的選,張覺當(dāng)然是更想成未來的三寶合一之仙,而不是當(dāng)前版本的元神尸解仙,可無奈時代限制了一切,即便是張?zhí)鞄?,現(xiàn)在也只能修一修尸解仙。
……
在為張覺講了些當(dāng)今仙道常識以后,張魯每每想到自家爺爺今年以后就不再認(rèn)自己當(dāng)孫子了,就不由得情緒低落下來。
見此,張覺也識趣地不再在這個問題上繼續(xù)下去,轉(zhuǎn)而問起了別的:
“哎!對了師兄,既然莊子他發(fā)明了現(xiàn)今通行的仙人定義,那他自己成仙了嗎?”
那可是道家圣人級別的人物啊,要是他還活著,自己還真想去找找他,嘗試與之交流一下仙道,看看莊子能否提前搞出后世成熟的三寶合一成仙法……
可讓張覺萬萬沒想到的是,方才還在為爺爺而傷心的張魯,一聽“莊子成仙”四字,立馬就變了臉色!
“師弟慎言!”
張魯面上頗為嚴(yán)肅,看得張覺莫名其妙:
“怎么了師兄?”
難道莊子還有什么不能提的嗎?他沒有成仙?
張魯語氣凝重:
“莊子天縱奇才,成仙有何難?自然是成仙了!”
“但你要記住,往后千萬不要去尋找莊子的羽化之身……”
“為何?”
張覺一臉茫然,莊子成仙就成仙唄,頂多也就是六親不認(rèn),不至于讓人談之色變吧?
歷史上的莊子,也不是什么壞人啊……
卻聽張魯幽幽道:
“這樣吧,我給你講一個關(guān)于莊子羽化之后的故事,聽完你就知道了?!?p> “這個故事要從莊子羽化之前的一場夢境說起,有一天,他夢到了一只蝴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