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愿: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馮延巳《長命女·春日宴》
那種時候,人人都想逃離這里,逃離一切有戰(zhàn)爭的地方,當然,這是有錢人才能實現(xiàn)的,而宋家就符合這樣的條件,宋老先生決定帶著家眷們一起前往上海,打點好一切,全家都很欣喜能離開這個被戰(zhàn)火淹沒的地方,只有文茵不樂意,她不愿意在這種國家危難,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熱的時候去上海茍且偷生,但她不過是一個姑娘家,又怎么能和自己的父親以及整個家族抗衡?她同父親抗爭過,可是宋老先生又怎會留她一人在這,更不可能將她放心交給一個不知何時就會犧牲的軍人,宋老先生自然不會同意。從前宋老先生是抵不住文茵的軟磨硬泡的,只要文茵撒撒嬌一切都不成問題,可是這件事宋老先生的回答永遠都是不行,一次,兩次,三次,終于宋老先生松口,卻是提出一個條件,只要文茵同他一起去上海,他就捐出一大筆資金供給當?shù)剀婈牎?p> 這不算是個交換條件,因為無論文茵愿不愿意,她最后都是要去上海的,這只是一個父親為女兒做出的讓步罷了。在這時候,沈巖又告知她自己要前往另一個戰(zhàn)場,這是一場決定性的仗,如果這次贏了總的勝利就不遠了。文茵很想跟著他去,就像他母親當年一直跟著他父親,可是她似乎不能像他母親那樣下這個決心了。文茵知道他父親能拿出的那筆錢對軍隊來說意味著什么?可是她更明白自己和他之間的感情,她如果拋下他走了,他怎么辦?文茵看著手上的手鐲,她答應(yīng)了他會等到勝利那天,她也許下承諾只為他穿嫁衣。他曾經(jīng)說過從小未有親人在身側(cè),如今有了她陪伴在身邊是平生最大榮幸,如此她怎么能留他一人在這里。
沈巖早就聽說宋家要舉家遷去上海,他內(nèi)心經(jīng)過很久的掙扎,天可憐見,他在戰(zhàn)場上數(shù)次九死一生卻在這里遇到了想和她一輩子的人,那個女孩那樣明媚,她身上與眾不同的大格局令他著迷,令他淪陷,甚至有幾次差點回不來是因為想到她還在等他才能死里逃生,這樣一個人讓他怎么能放手?
可是他每每閱讀母親留下的日記時,都能感受到母親對家的思念,能夠感受到母親對父親的思念,在懷著他的那段日子,母親享盡孤獨,愛人已逝,家人無處尋。他怕他自私地留下文茵,文茵將來也會面臨這樣的日子,可他又有僥幸的心思,他想著戰(zhàn)爭快要結(jié)束了,等不打仗了,文茵就不會再面對那樣的日子,他們兩人那時可以過上平常小夫妻的生活,靜謐美好。他舍不得文茵,卻又想文茵能一生平安順遂。
“茵,你去上海吧。我非良人,實難托付。從前種種,皆我妄想。你若跟著我,我必擔心你的安危而無法認真作戰(zhàn)。我若幸存至勝利那日,我去香港尋你;我若以身殉職,你只當往事如夢?!鄙驇r不敢看文茵的眼睛,多看一眼,都怕自己痛徹心扉,開口挽留。
文茵聞言,也不反駁,只是抬手讓沈巖看了手上的手鐲說了一句“我等你”。五日后沈巖就要行軍,值此一別,不知何時再能相見,所以文茵執(zhí)意要等到那日之后再動身去香港,她要最后送一送沈巖。
那一日,依舊是漫天飛雪的日子,到處都是白茫茫的,陽光照在上面反射直刺人眼睛。軍隊整裝待發(fā),隊列整齊,沈巖看向遠處,他在期待她的身影。突然,一抹鮮艷的紅色出現(xiàn)在不遠處,白雪皚皚映著紅裙飄飄,沈巖說那是人間絕色。文茵當著所有人的面擁抱了沈巖,軍綠色與紅色是那樣般配,卻也那樣令人揪心。那年冬天一身紅裙的文茵與沈巖相識,如今文茵一身紅裙與沈巖告別。
一聲令下,軍隊出發(fā),文茵紅色的身影在沈巖視線中越來越遠,直到遠處只剩白茫茫一片。文茵一直目送著軍隊離去,此去山高路遠,槍林彈雨,希望心上人平安,希望他們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