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腓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少年王勃承恩于偉餞,是所望于群公而登高作賦,寫下了千年以來廣為流傳的《滕王閣序》。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烫瀑t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而這個“文”,就是宋朝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所寫的、流傳千古的名篇《岳陽樓記》。
同樣,這兩篇文章都是因為一座名樓剛剛修好的緣故而做的篇賦。但從文采、內容、立意等方面來說,這兩篇文章的差別,還真是不小。
《滕王閣序》的全文有700多個字,其中蘊含了三四十個典故,如此算下來,平均每20個字左右就是一個典故。而且這篇文章的語言十分優(yōu)美,處處是名言,處處是麗句。“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志志”……“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同《滕王閣序》的文采相比,《岳陽樓記》就遜色了很多。這里面沒有優(yōu)美的詞句,它的語言很沉穩(wěn),很深遠,不像《滕王閣序》那樣活潑、那樣有意思。
從立意上看,《滕王閣序》所寫的主要是王勃個人在感嘆自己“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于長風”……而《岳陽樓記》所要表達的則是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
這兩篇文章的各個方面之所以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原因有很多。而最重要的原因,無疑是當時的背景?!峨蹰w序》是王勃在宴會上即興寫成的,所以他只能看到、想到什么,就寫什么。而《岳陽樓記》是范仲淹應邀作文章之后,經過了深思熟慮、思前想后才寫下來的。
王勃所處的年代雖然是初唐,但也應該接近盛唐時期了。而當他寫《滕王閣序》時,又正值少年,風華正茂,年輕氣盛,而他自己又的確是命途多舛,所以他的文字寫的就是盛唐美景,就是自己的人生,表達的就是自己懷才不遇的無奈。當范仲淹作《岳陽樓記》時,正值北宋時期。宋朝是一個戰(zhàn)亂頻繁的年代,所以沒有像“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這樣的景色讓作者去寫。而且,當時的作者已經是一個中年人,他的思想程度比少年王勃要深不少,他看問題看得更深更遠,他心里裝的是整個天下,所以,從他的筆尖流露出的東西,只會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然則何時而樂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