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和盧敏沒能逛多久,便有盧家奴仆來尋,說府中有訪客要拜見姑爺劉備。劉備聞言,只好打道回府。
盧敏就笑:“玄德,你如今倒是忙,賓客盈門吶!”
劉備就苦笑,沒辦法的事,隨著他聲望日隆,不請自來上門拜訪或邀約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他不可能避而不見。一是因為名士的范兒在這呢,他可不想被人說成持才傲物,目中無人。一是京師之中藏龍臥虎,英杰輩出。萬一錯過了哪位大能,豈不是要后悔得捶胸頓足?
劉備也總算知道了什么是為名聲拖累,也理解后世的各種名人尤其是明星為什么要盡量低調(diào),因為卻之不恭的善意太多。
盧敏大婚后,盧植一家人跟著搬到豪宅里去了。把原來的宅院留給劉家兄弟兩個住。一是盧珻漸漸大了。一是劉備劉恪兄弟都需要有更大的個人空間。當(dāng)然,原來的宅子,里外還是盧家忠仆在打理。
劉備匆匆回到家中,便見所謂的客人正一襲青衫,負手立于庭中一棵樹下。不高的身影給劉備一種巍然凝實的感覺。聽得響動,客人自然的回轉(zhuǎn)身來。劉備目光一凝,便再也挪不開了。
身高不過七尺,濃眉反挑,斜插入鬢,白凈臉皮,頜下微有三縷短須,一雙狹長的鳳眼里,神光湛然。整個人隨隨便便的負手而立,一股莫名的氣質(zhì)便散發(fā)開來。
劉備不用他通姓名,便知道他是誰。面對這個神交已久的人,劉備心潮起伏,不能自已。幾次擦肩而過,今天終于見面了么?
兩人就這么靜靜的彼此觀望著,他們都能夠發(fā)現(xiàn)彼此眼中的欣賞,一種莫名類似的東西讓他們知道,他們是同類人。
奇妙的氣氛被仆人無意間打破。當(dāng)仆人奉了茶前來的時候,劉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禮,哂然一笑,拱手道:“孟德兄,久仰了!”
曹操對劉備知道自己是誰毫不驚訝,仿佛就應(yīng)該如此是的。朗笑一聲,上前一步還禮道:“玄德,某對你可是神交已久,今日不請自來,倒是唐突了!”
劉備滿面春風(fēng):“孟德兄何出此言,里面請!”
“請!”
劉備剛來洛陽的時候就想見曹操,不料曹操被外放為頓丘令。從此緣慳一面。后來兩人倒是互有書信往來。不過曹操身為一縣掌印,劉備也俗事繁多,很多事情也未能做更深入的交流,點到即止而已。
去年宋皇后被廢,全家被誅,宋后之弟轘強侯宋奇也被誅殺,伏尸城外。宋奇娶的是曹操從父曹熾之女,向來與曹操關(guān)系莫逆。因此曹操很不幸的膝蓋中了一箭,以逆黨的身份被免職回了老家閑居。直到最近,因為一直有人替宋皇后喊冤,且王甫等已死?;实垡灿X得自己有點不厚道,不喜歡就不喜歡,把人全家都殺了似乎有點過了。于是皇帝心生悔意,赦免宋氏其余姻親、故舊之罪。然后曹家聞風(fēng)而動,在幕后謀劃。于是朝廷又以曹操能明古學(xué),復(fù)征拜他為議郎。
曹操到洛陽后,第一件事就是登門拜訪劉備。
兩人一見如故,便在房內(nèi)相談得天昏地黑。一個懷有匡正天下的志向,對廟堂及江湖之間諸不平事耿耿于懷;一個有著領(lǐng)先千年的思維和眼光,針砭時政,字字珠璣。兩人都是飽學(xué)之士,言談之間引經(jīng)據(jù)典信口拈來,果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
劉備在談話中發(fā)現(xiàn)曹操有著一種莫名的緊迫感和使命感?;蛟S他的家庭出身,注定了他和這個帝國的命運緊密不可分割罷?他爺爺乃費亭侯曹騰,雖然是宦官,但卻不被士林所排斥,因為他不像王甫、曹節(jié)和后來的十常侍般亂政,且舉薦了許多名重一時的賢良。他父親繼承了侯爵,目前高居九卿之位。是以像他這種貴族出身的子弟,對政治、對政局,有著天然的敏感。大漢帝國自桓帝以來到如今,每況愈下?;实鄄粏栒?,國中大小事情,悉托付于閹宦,而國朝災(zāi)異不斷,叛亂四起。像曹操這般心思剔透的人,如何想不到這是亡國之兆?
身為貴族,身為這個帝國的既得利益者,維護帝國的統(tǒng)治長久不衰,是曹操的榮耀和使命。是以曹操雖然少時任俠放蕩,行為不羈且膽大包天,但他一出仕,卻就像換了一個人般,在洛陽北部尉任上便雷厲風(fēng)行,不畏權(quán)貴,整肅風(fēng)氣。哪怕是到了頓丘為縣令,以后到了濟南為國相,他都是這么干的。直到最后,實在是無能為力,他才無奈又心酸的放棄。就是這樣,終其一生,他雖執(zhí)掌天下權(quán)柄,無人能及,卻也始終未曾踏出稱帝這一步。這種對大漢帝國深入骨髓中的復(fù)雜感情,一直延續(xù)到他生命的結(jié)束。劉備覺得曹操在他的老年,回顧他光輝一生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中的一句話說得特別實在:設(shè)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dāng)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兩人一直談?wù)摮袝r局與人物。談著談著,便談到了如今國力之衰的原因和如何破局上來。
時人皆以為,朝廷積弱如此,只要掃平為惡的奸臣和宦官就行了,這樣就可以天下清明,萬事無憂了。不但是朝臣,還是百姓,還是士林清議,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意見。所以一個個的只要上臺了,就打著算盤如何去誅謀宦官。其實不然。
“朝中種種亂局,實在讓人為之嘆息,不知何時才得風(fēng)波止,令海內(nèi)政教俱清。”劉備皺眉道。
“欲若風(fēng)波止,須掃平閹宦奸邪,解除黨禁,任賢選能方可!”曹操沒個正形的斜坐著敲腿。
劉備看了一眼曹操,見他滿不在乎的模樣,便笑道:“孟德兄何必虛言,你我皆知,天下事,豈止閹宦乎?”
曹操似笑非笑的看著劉備:“然則玄德有何以教我?”
劉備侃侃而談:“以吾所見,大漢之亂,不在于閹宦,而在于涼州!”
曹操目中精光一閃,疑道:“哦?何以見得!”
劉備朗聲道:“我大漢禍亂之根源,便是羌人之叛。從和帝時,并、涼兩州,陳兵十?dāng)?shù)萬,耗費軍資費用計以數(shù)百億。然直到前太尉段颎將兵時,方才稍定。國庫虛耗,兒郎喪命。皆羌人之亂也。然則如今涼州之民,因連年兵火,居無所定,一個個皆剽勇好戰(zhàn),吾料涼州從此亂矣,日后必為國朝之大患!”
“至于閹黨,小疥耳,諸臣若能效死,隨三公后于殿中暴起而誅之,清君側(cè)既可,何愁天下不寧?”
曹操目露精光,哈哈大笑,道:“不意玄德所言竟與我往日所思相同!”這也是實話,曹操的夢想就是領(lǐng)軍西征平亂,墓碑上刻漢征西將軍曹侯之墓。
劉備淡然一笑,道:“此乃英雄所見略同耳!”如此自負的話一出口,曹操與劉備兩人對視一眼,再度大笑起來。
羌人,原來很溫順。但在和帝時,擊破一支羌族重置西??ず螅瑑?nèi)地在涼州為官的官員和當(dāng)?shù)貪h人豪強多番欺壓降羌。然后羌人一怒之下就反了,東略三輔,南寇益州。屢平屢叛之后,涼州的守令煩了,竟然不想著去平定叛亂了,而是想著要把郡縣百姓遷到內(nèi)地來。百姓不愿意,就強行發(fā)遣,一路上,死亡逃離的,不知道有多少。而朝廷,當(dāng)時也在議論,是不是干脆把涼州給放棄算了?反正食之無味,還每年要填補大量的國家財政進去(安帝永初二年,龐參之議)。幸好有個明白人虞詡給阻止了。
和帝、安帝時,朝廷也是混亂不堪,自羌人叛亂以來凡十?dāng)?shù)年,漢軍屯邊二十余萬,曠日無功。也不知道當(dāng)時的朝廷大臣們都在干嘛。后來還是虞詡,和接防三輔地區(qū)的中郎將任尚說:“……罷諸郡屯兵,各令出錢數(shù)千,二十人共市一馬,以萬騎逐數(shù)千之虜,追尾掩截,其道自窮……”然后任尚從其計,輕輕松松就贏了。可見羌人真的不強悍,遠遠比不上匈奴,只是朝廷應(yīng)付不當(dāng)不上心,導(dǎo)致此亂而已。這次羌亂史載軍費二百余億錢。
總算安生了一陣子,可惜到了順帝的時候,羌人又叛了。反正過得這么苦,不如意就造反吧,涼州苦寒,還不如多搶點實在。這次又亂十余年,軍費八十余億錢。
最后一次羌亂,被段颎所平。涼州三明都是在與羌人作戰(zhàn)中成長起來的。包括出塞擊鮮卑的夏育等,都是在涼州有大功的良將。段颎平叛,和別人不同,他主張大肆殺戮:“昔先零作寇,趙充國徙令居內(nèi),煎當(dāng)亂邊,馬援遷之三輔。始服終叛,至今為梗,猶種枳棘于良田,養(yǎng)蛇虺于室內(nèi)也。臣欲絕其本根,不使能殖?!边@家伙,就是個屠夫,在涼州搞種族滅絕的大屠殺。一搞就是十來年,終于把羌人殺怕了,四散奔逃入山中。于是涼州遂定。
但這一次,軍費也用掉了四十余億。羌禍雖歇,而漢之國力亦疲,衰落之勢已經(jīng)不可避免。而最最要命的,卻是戰(zhàn)爭造成的幾個致命的后果,一就是羌人不再相信朝廷,而選擇依附?jīng)鲋莸胤絼萘Γ欢褪菦鲋莅傩樟麟x遷徙之后,失去了家園土地,無以為生,一個個都養(yǎng)成了好亂好戰(zhàn)的性子。于是導(dǎo)致小小的涼州一隅,兵力雄厚,從此幾乎無人能制??纯慈蘸?,雖然羌人再難成氣候,但董卓、李催、郭汜、張濟張繡、馬騰馬超等人,無一不起于涼州,率領(lǐng)著涼州精兵,禍亂天下。
就正如劉備所言,日后亂國的,必然就是涼州系。后來何進與袁紹謀誅宦官,董卓不進京,宦官也都死得差不多了??墒嵌恳贿M京,這個莽夫,就直接把大漢折騰得分崩離析,人心四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