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漢皇劉備

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

漢皇劉備 青牛道人 3038 2017-10-24 19:00:00

  順利拿下了兩城,盧植心情也輕松了些。而工曹方面的匯報,讓他更加驚喜。在紇升骨城和幘溝溇城外面,都發(fā)現(xiàn)了鐵礦,儲量還不少。盧植一高興,便帶著諸將去巡視鐵礦去了。

  遼東雖然也有鐵礦,但此時轉(zhuǎn)運(yùn)不易,若是能就地開采冶煉,也能減上路途中的損耗,順便也能減少青州方面的負(fù)擔(dān)。遼東目前正在大搞開發(fā),各種物資緊張,很多物資都是從青州源源不斷的從海上輸送過來的。

  丸都城得知紇升骨城與幘溝溇城陷落,不由大驚失色。幘溝溇城就不說了,紇升骨城好歹也是能和漢朝高句麗城相提并論的雄城了,怎么說沒就沒了?大抵在高句麗人眼里,高句麗城就是很大的城了。

  高句麗王又驚又怒,連夜把公孫康和公孫恭兩兄弟喚了來:“你們不是說漢兵不足掛齒嗎?現(xiàn)在好了,都快打到家門口了,怎么辦?”

  公孫康心中不屑,父親大人都打不過青州軍,你們這些蠻夷又算得了什么?要不是想挑撥你和青州開戰(zhàn),咱兄弟倆還需要待在你這破地方受罪?

  面上卻是恭恭敬敬的:“大王勿慌,還請先調(diào)查清楚,問過詳情之后,再商討計策。知彼知己,方能知道如何應(yīng)對漢兵。”

  于是高句麗王又把從兩城逃回來的軍吏帶了上來,一個個的仔細(xì)盤問,得知紇升骨城是被一種奇怪的攻城器械給攻破,而幘溝溇城則是被漢軍遠(yuǎn)躡對盧軍后,趁對盧軍入城之機(jī)偷襲而得手之后,高句麗王也不禁長出一口氣。

  奇淫巧技,怕什么,我高句麗勇士多得很。漢軍要偷襲才能獲得幘溝溇城,看來戰(zhàn)斗力也強(qiáng)不到哪兒去。

  這個時候,高句麗王已經(jīng)選擇性的忘了他父王被漢軍打得抱頭鼠竄的事實(shí)了。

  公孫康兄弟回到家,把門關(guān)上,左右悄悄一望,見四周無人,公孫康便低聲道:“二弟,高句麗覆滅在即,我們要先離開了?!?p>  公孫恭道:“大兄,青州軍來此為時尚早,這個時候就要離開嗎?”高句麗男女風(fēng)氣開放,他在這里胡搞亂搞,有點(diǎn)不愿意離開了。

  公孫康道:“就是這個時候走最好,再晚一些,真等青州大軍壓境,到時想走你也走不了?!?p>  公孫恭道:“那大兄,我們?nèi)ツ膬???p>  公孫康沉吟了會,道:“父親大人之前為了拉攏扶余人,曾以宗女妻之。好歹也算是親戚,我們?nèi)ネ侗挤鲇嗳税?。?p>  公孫恭雙掌一擊,恨恨道:“大兄,扶余人要比高句麗人強(qiáng)多了,到時去了那,我們再說動扶余人來對付青州軍。早晚要報了父親大人的仇!”

  公孫康看了弟弟一眼,心中一嘆,暗道,父親大人以遼東之力,尤不是劉備對手,區(qū)區(qū)高句麗,扶余,又豈能敵我中原雄杰?只是自父親大人罹難以來,弟弟郁郁寡歡,若不是讓他心中有點(diǎn)盼頭,自己何必要東奔西走,如喪家之犬一般?找個地方隱姓埋名一輩子不也挺好?

  扶余,在玄菟以北,南與高句麗,東與挹婁,西與鮮卑相接。此國土地大多都是平原,宜種五谷,出產(chǎn)名馬,赤玉,貂皮,寶珠,珠大如酸棗。扶余人也和漢朝交過兵,但有兩次被打得挺慘,一次是在樂浪,一次是在玄莬,后來就臣服了,經(jīng)常派人來京師遣使朝貢。扶余人比高句麗人要溫順,也要識時務(wù)多了。之前公孫度得了遼東,因遼東形勢復(fù)雜,便大力拉攏與漢朝親近的扶余,并嫁了個宗女過去。扶余也給予了公孫度回報,聯(lián)合公孫度打鮮卑或者是打高句麗,都貢獻(xiàn)出了自己的力量。

  不過在青州軍打遼東時,扶余王很明智的站得遠(yuǎn)遠(yuǎn)的。中原王朝的強(qiáng)盛,他就算沒親自見過,也聽去朝貢的使者講過。所以,漢人的內(nèi)部糾紛,自己還是不參與了吧。青州方面得了遼東,與扶余諸部互市如故,扶余人也漸漸把心放到了肚子里。也沒太在意遼東換了個主人。畢竟日子還是得繼續(xù)過不是。扶余人并不知道,因?yàn)楣珜O康公孫恭兄弟,他們的平安日子就要快到頭了。

  這邊高句麗王調(diào)兵遣將的一陣忙,最后把公孫兄弟給想起來了,心想公孫度乃遼東豪杰,聽說公孫康也是才兼文武,他既是漢人,又對青州軍的情況如數(shù)家珍。既然他這么熟悉漢軍的情況,不如讓他也別領(lǐng)一軍,替我高句麗效力,去上陣殺敵。于是便派人傳公孫康。

  結(jié)果沒多久,侍者便慌慌張張來報:“大王,公孫康公孫恭兄弟二人不知所蹤?!?p>  高句麗王大怒,一拍案道:“不是讓人盯著嗎,怎么會不知所蹤?”

  侍者戰(zhàn)戰(zhàn)兢兢,道:“大王傳令調(diào)兵,王都人手不足,是以,是以……”

  高句麗王心中大罵,人手不足就偏偏缺這幾個盯梢的?他知其中必有貓膩,不過也懶得去過問了,如今一心一意應(yīng)付青州才是正經(jīng),待擊退漢軍,到時再算賬未遲。

  劉備在青州,看完了遼東方面的匯報,又喜又愁。喜的是繼襄平東北,大梁水上游發(fā)現(xiàn)大型鐵礦之后,剛攻占的兩座高句麗城附近也有鐵礦。這可是戰(zhàn)略性的物資。愁的是,這幾個鐵礦附近的環(huán)境都不太好。道路破爛,人煙稀少,補(bǔ)給困難。想了想,劉備便把荀彧、盧敏等幾個喊了來。大致一問青州府庫的情況之后,劉備便道:“遼東局面一片大好,只是鐵礦開采不易。我欲于襄平城上游,大梁水之畔再筑一城,遷百姓往居之。以做襄平、幘溝溇、紇升骨三城之轉(zhuǎn)動。至于高句麗所得之地,道路也需要平整,不能再拖了。諸位以為如何?”

  荀彧想了想,道:“主公,青州目前與諸侯相安無事,可趁此機(jī)大力經(jīng)營遼東。青州地狹,難以富民。若能盡收高句麗之土,再以寬松之政養(yǎng)民,不出數(shù)年,遼東亦復(fù)有中原之盛也。只是青州與遼東,相隔大海,往來艱難,恐百姓軍士畏而不愿往。其中得失,還請主公自度之。”

  盧敏心想,還有什么好想的,肯定是大力開發(fā)遼東了。高句麗這么大塊土地,遼東又有鹽鐵之利。前景一片興旺光明啊。

  基本上,這事就這么定了下來。劉備又取過遼東地圖,仔細(xì)看了看,在大梁水鐵礦之東一塊地形平坦的土地上劃了一個圈,道:“就在這兒筑城罷?!边@一個圈,就是后世的鋼鐵大城本,溪市。

  令至工曹,工曹的人又過來問,說新城取什么名。劉備想了想,道:“馬訾水有城名西安平,此城就名東安平吧。希望遼東境內(nèi)安平,也希望東邊的諸部落都老老實(shí)實(shí)的,別惹事。”

  好吧,劉備這個取名困難戶就瞎取了這么個名字,然后他來了興致,冥思苦想了一陣,笑道:“高句麗兩城,幘溝溇改名安東城,紇升骨城改名平高城。高句麗人取名太難聽了,瞧瞧這都是些什么,改!”

  工曹官吏應(yīng)命而出。估計心中也在吐槽自家主公的取名也不怎么樣高明吧。

  西安平,就是后世的丹,東。馬訾水,就是后世的鴨綠江。張飛領(lǐng)了本部在西安平,把高句麗別種小水貊的情況摸得差不多了。于是率軍沿大江溯水而上。兵鋒到處,連破十余寨。小水貊部大人便遣使來見張飛,神情恭敬的道:“尊貴的漢朝將軍,我部族人世居于此,向來與漢朝無怨,這次不知道是什么原由惹怒了天朝大軍。還請將軍指教,我部大人好彌補(bǔ)自己的過失?!?p>  張飛哈哈一笑,道:“與我朝無怨?那你貊人替高句麗人制作弓箭,這是為何?隨高句麗人寇掠我朝樂浪,這又是為何?回去告訴你部大人,想保命,可速降,否則,便兩軍陣前見了?!?p>  使者苦著一張臉,卻又不知道該說什么。自己所部乃是高句麗臣蕃,難道高句麗王讓自己部落制弓,我們敢拒絕嗎?至于隨高句麗寇掠樂浪,自己要說是為高句麗所迫不得已而為之,這話連自己也騙不了呀。本以為這些都是小事,誰知道,唉,這可如何是好?

  使者于是回去了,見了部落大人,如此一說。部落大人便怒道:“這都是欲加之罪!我部所產(chǎn)便是良弓,不用這個去交易,咱們怎么過日子?寇掠樂浪?這事能怪我嗎,我若不跟著去,先被寇掠的就是我們了!哇呀呀呀呀,看來漢人沒一個好東西,都打上門了,還想要我不戰(zhàn)而降。簡直是休想?!?p>  于是便整軍來戰(zhàn)張飛,是日,兩邊排兵列陣,小水貊大人于陣前邀戰(zhàn)。張飛正欲出戰(zhàn),旁邊副將葉蛟道:“將軍,某自歸主公以來,未得寸功,今欲替將軍先拒小水貊,陣斬此獠,還望將軍成全?!?p>  張飛對葉蛟印象還是不錯的,雖然武力值不高,但能把營中諸事打理得井井有條,也算員能將了。于是便道:“如此,便請葉將軍替某走這一遭?!?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