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漢皇劉備

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征東

漢皇劉備 青牛道人 3266 2017-10-22 20:58:44

  興平二年秋,劉備以盧植為遼東行營總管,率黃忠,張飛,太史慈等部萬余進擊高句麗。高句麗得知消息,全境震動。高句麗王一邊調(diào)兵遣馬以迎戰(zhàn),一邊發(fā)布全國動員令,讓國人們都前去參戰(zhàn),偉大的高句麗要給那些漢人們顏色看看,要奪回故土!

  也不知道哪里來的自信。

  高句麗,位于遼東之東,南與大漢樂浪郡、濊貊,東與沃沮,北與扶余相接。擁地二千里,在籍戶數(shù)止有三萬。高句麗之由來始末,歷史上眾說紛紜。有說是扶余人,有說是濊貊人,也有人說是古朝鮮遺民。后世的華夏和北韓、南韓都聲稱高句麗是自己本國的原始民族。華夏就不說了,絕對說的沒錯。北韓和南韓卻是其心可誅??甲C了這么多,高句麗人,明顯的就是諸胡雜種無疑,只是因為在玄菟郡的高句麗縣建立政權(quán),故才稱作高句麗。

  盧植自玄菟順西蓋馬逆水而上,又使張飛從遼東西安平城出兵。因高句麗有一部落,依馬訾水而居,其部能射,多產(chǎn)強弓,號稱貊弓。且西安平乃朝鮮半島入遼東的必經(jīng)之途。扼住了這里,就保證了樂浪郡的安全。

  高句麗境內(nèi)多大山深谷,許多國人也是依山谷而居,平時在谷內(nèi)種地打獵,以澗水為食。這次出兵,盧植深恐有失。畢竟這次不是高句麗來攻打漢境,而是漢軍討伐高句麗,高句麗境內(nèi)到底是個什么情況,盧植心中也沒底。深知兵法的盧植知道,軍若無導(dǎo),必定敗亡。于是一早就在遼東境內(nèi)重金招募熟悉地形的胡人。

  好在胡人好利,又樂于替盧太守效死。旬日便募得熟知高句麗地形的胡人數(shù)十。當(dāng)然,對這些拍著胸脯說著大話的胡種,盧植也不敢全信。這次出兵,穩(wěn)步推進吧。只要找到高句麗的主力大軍,一戰(zhàn)破之,高句麗也就應(yīng)該請降了。

  大軍一路行來,每逢山谷,必定派斥候去察看。若有異常,便遣軍士縱火燒之。如此一來,果有深藏谷中的高句麗軍民。因這是滅國之戰(zhàn),盧植也沒有特意命令納俘。基本上都是殺得差不多了,發(fā)現(xiàn)有運氣好活了下來的,于是便勉為其難的送入俘虜營。

  等盧植連破數(shù)十谷,到了紇升骨城時,終于遇到了比較像樣的抵抗。

  紇升骨城,沿渾江而建,其地頗多產(chǎn)。銅,大理石,獐、貂,人參等,這兒全有。尤其是人參,后世甚至有參藥之鄉(xiāng)的美稱。

  這么一個好地方,自然是被高句麗貴族給霸占了。高句麗有五族,什么絕奴、順奴,灌奴,總之都是些亂七八糟莫名其妙的名字。之前是一族為王,后來勢力削弱之后,被另一族取而代之,就是現(xiàn)在的高句麗王族。之前的王族雖然沒了王位,卻也占了幾個好地方,以示安慰。紇升骨城,就是前王族的古雛加(一種王族的官職尊稱)涓固的領(lǐng)地。

  順便說下高句麗的官職,很奇葩,什么相加,對盧,沛者,古雛加……果然是蠻夷。

  涓固在此地,經(jīng)營多年,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既然漢朝出了兵,那么自己的紇升骨城肯定就是漢軍的攻打目標之一。于是早早就做了防備。先是讓奴隸加固加高城墻,又在渾江對岸立下無數(shù)小寨,以為依托。

  高句麗是一個奴隸制國家,能在戶籍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其他奴隸,無分男女,都是沒資格擁有身份證的。所以紇升骨城這么個地方,涓固劃拉一下,竟也讓他湊出了萬余人的雜牌部隊。只不過,武器就很寒酸了。高句麗境內(nèi),銅鐵礦比比皆是,奈何缺少匠人和技術(shù),每年靠著交易和走私,還有漢朝的賞賜,也就這么些點。哪里能夠全部冶煉成武器。尤其是奴隸,他們素來是被壓迫的對象,現(xiàn)在雖然形勢緊急,但也不能讓他們拿上武器。嗯,就給他們大木頭棒子吧。這種棒子,高句麗人經(jīng)常帶著奴隸于水淺處砸魚,威力還是有的。

  盧植大軍到了紇升骨城,扎下營寨,埋鍋造飯之后,盧植便帶了眾將前往觀看地形。紇升骨城,是一座小城,城高丈余,城墻基底為大理石,而后黃泥夯就。城東,渾江浩浩蕩蕩,圍城繞了一個圈后,便轉(zhuǎn)折南下。東岸,水寨林立,內(nèi)有小舟往來,溝通內(nèi)外。盧植見城外森林已被砍伐一空,紇升骨城又嚴陣以待。便道:“先回營,明日營中議事?!?p>  翌日,三通鼓響,諸將早已披掛整齊,齊刷刷的站在了大營中。盧植升帳,道:“今日我欲出兵,爾等誰愿為先鋒。”

  話音方落,黃忠,太史慈等各上前一步,齊道:“將主,末將愿為先登?!?p>  機會誰也不想放過,尤其是太史慈,自歸附青州以來,受劉備厚待有加,心中感激無以言表,有表現(xiàn)的機會,哪里敢慢于人后。也是想證明給大家看,我太史子義的實力強大,足以報答劉使君的恩德。

  盧植略一沉吟,便持令道:“子義,今日便遣你出戰(zhàn)。若不撥,明日便是漢升了?!?p>  太史慈大喜,忙不迭的接了將令,道:“末將令不負將主所托?!比缓笮辛塑姸Y,徑自出營收攏本部兵馬去了。

  片刻后,只聽說一聲砲響,鼓聲動天,營門大開,太史慈盔明甲亮,胯下青驄馬,掌中寒鐵槍。一馬當(dāng)先,直往紇升骨城。

  離了一箭之地,太史慈引兵止住,然后后排一陣吱嘎的響聲,只見一排投石機被后勤營的軍士們給推了上來。

  自從青州有了個書院,格物就徹底的在青州扎下了根。比起純?nèi)宋恼軐W(xué)的經(jīng)義子集,有著明確目的性和實用性的格物,在書院發(fā)展得很快。雖然很多時候,劉備在縱容他們胡來。但在劉備的模糊指引下,士子們還是做出了很多小貢獻的。

  比如投石機如何在戰(zhàn)場上加快轉(zhuǎn)移速度,這里面拆卸和組裝,就花了不少功夫。還有如何射得更準,更遠。士子們也為此花費了很多精力去論證。也有很多劉備不知道的先進思想出現(xiàn)。甚至能稱之為初級彈道學(xué)了。研究這些東西,既有趣,又有好處,沒錯,在青州,研究格物只要是被書院認為有用的,根據(jù)實際情況,會有物質(zhì)獎勵。年輕士子們還是很樂意的。

  別小看這些小改變。有時候,只需要領(lǐng)先一點點,勝利就會站在你這邊。

  像現(xiàn)在出現(xiàn)在紇升骨城下的投石機,連石彈都快被打磨得像批量生產(chǎn)的一樣了。限于時代的生產(chǎn)技術(shù)問題,不然工曹的那幫技術(shù)宅都能給你搞出流水線生產(chǎn)來。

  投石機一亮相,涓固便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是高句麗王族,自然明白這是啥東西。高句麗王城國內(nèi)城(又稱丸都城)也有,但那東西又笨又粗,放在王宮武庫里在那里積灰。哪像城下的,一亮相就是一排。

  涓固知道這東西的殺傷的,連忙大吼:“快!快準備盾牌,還有布被,都收集過來,浸水掛于墻頭!”

  城頭上一陣手忙腳亂。等城墻上支起一人高的厚木盾,又高高掛起了浸過水的幔布后,涓固不由得意笑了,手捊胡須,道:“有投石機又如何,某輕使小計,便可破之。漢賊,爾等欲破我城,還須拿命來填?!?p>  不得不說,涓固還是有本事的。在他印象中,投石機發(fā)射緩慢,準頭也很差。而且發(fā)射不了多久,投石機本身也會磨損得差不多而不能用。他用盾牌和浸水布幔來防守,即可防石彈,又可防火箭。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削弱了漢軍的傷害打擊。

  可惜,他遇到的是改良版的投石機,持久值遠高于他見過的投石機,而且易損部件更換也很容易,后勤營就帶了一大批。很快,涓固便見識到了青州軍的連綿不斷的彈雨打擊能力。

  雖然涓固被投石機砸得有點蒙,城內(nèi)也到處人仰馬翻,哀嚎四起。但最后,他還是堅守住了。投石機不知疲憊,但人總會疲勞。投石機砸完了今天的石彈,緩緩?fù)讼?。該弓箭手表演的時間了。

  青州改良版長弓,射程比一般弓箭要遠一些,基本上弓箭手可以大搖大擺的站在城下射箭,而城上的高句麗人卻射不中自己。

  對于敵人,劉備是很沒有節(jié)操的,火箭、毒箭,怎么有效怎么來。箭雨覆蓋的同時,步兵出動了。他們要攻到城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做,就是想辦法把這一段護城河給填平。不然,休想接近紇升骨城一步。

  步兵三三兩兩分散成一個個小隊,前面的高大軍士著鐵甲,舉厚盾,作為掩護。后面的則推著小推車,埋頭往前沖。

  只要到了河邊,連車帶土,一起掀翻入河中。

  就是有著領(lǐng)先于這個時代的散兵線,一個個青州健兒,也在高句麗人的弓箭打擊之下,慢慢的倒下了。觀戰(zhàn)的盧植端坐于高處,瞇著眼睛看著一個個好兒郎葬送在這異國他鄉(xiāng)的土地上,心中滋味,實在難言。

  冷兵器時代,劉備極度厭惡攻城不是沒有原因的。那么堅固高大的一座城,你要打進去,不付出點慘重代價,幾乎不可能。所以孫子兵法也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先賢孫子認為,兩個敵對的國家,把所有一切手段用盡后,最后的辦法就是打仗攻城了。老祖宗的智慧深如海。所以后世華夏一直在臺前抗議譴責(zé),然后暗底里搞陰謀小動作,能不動兵就堅決不動兵,就是源自這里。

  可是在漢朝,在這個時代,你要搶奪土地人口,不攻城,怎么行?

青牛道人

感謝書友silverslink和書友131031220449786的打賞,謝謝支持。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