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達的科技,充實不了內心的憧憬。睿智的思想卻維系著社會的運轉。
如同管道之外見到的“火球”與“管道”構建的立體的、光的叢林,新城市的建造顯然更加充分利用了空間??罩?、地面、地下都得到了系統(tǒng)化開發(fā)。
四通八達似乎已經不足以形容路線的發(fā)達,樓側陽臺的啟停坪與倏而飛過的載人飛行器已經很說明問題。
元友方走在便道上,眼前的景象并沒有在光斑里留下些許漣漪。
忽然,道旁的龍柏叢里跳出一直小黃狗,沖他嗷嗷嗷嗷的叫哩起來。
元友方先是一怔,然后放下了警惕,小狗子并沒有攻擊的意思。況且,偌大的城市,真人尚且不見幾個,出門就能見到一只沒有被改造的狗,也算是幸運了。
那狗子見元友方并沒有什么不友好的舉動,似乎也覺得嗷嗷的沒意思,便舔舔舌頭,低聲嗚嗚的鉆回了綠化帶中。
元友方繼續(xù)低頭趕路。
走過兩個路口,下了地下通道,另一端上到地面,又陸續(xù)過了兩個路口,右轉,不一會兒,一個大院子出現在眼前。門邊是一溜順水的掛著幾塊木牌子:機械輔助研究所,非常類研究所……
踏步到門前,元友方熟練的抬手按在門上一塊圓形玻璃上面,腳下的地面隨著門旋轉起來。旋轉一百八十度之后,已經身在院里。
看起來,卻像個后院,
窗臺看起來修建整齊劃一,卻裹裝的嚴實。
單從外面看來,并不能看到窗的里面。
窗下倒是有一排一米來高的采光井的玻璃罩。
元友方向前走了幾步,卻是一排下降的臺階,下到一處平臺,已經看不到外面平地了,往左右各有通道繼續(xù)下降。
墻角的腳燈微光泛泛,元友方七拐八拐的往下行進著。
約莫十六段還是十八段階梯之后,終于到達了平面。
粗大高聳的柱子,幽暗深邃的穹頂,縱橫錯落的通道,密密麻麻的工作間,這或許就是門口木牌上標識的地方了。
突然,一陣嘎吱嘎吱聲吸引了元友方的注意,轉眼一看。
媽呀,
不知哪兒來的,一具眼耳口鼻里冒著紅光的骷髏,單腳彈跳著,飛身撲了過來。
眼見得要到跟前了,倏地,光影消失了。
寫書人立在了“火球”的外面。
向上的一段管道耷拉在一邊,顯然是斷開了,管首處已經有些縮水,嘗試拉到“火球”處,寫書人根本做不到。
心想著那恐怖的骷髏,再看看縮水的管道,寫書人正準備移步旁門,管道首處縮緊閉合,硬生生形成了新的“火球”!
天旋地轉之后,
元友方正被那骷髏死死的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