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國開國100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從太祖朝開始,上至皇家貴胄,下至市井百姓,家家戶戶都是其樂融融,夫妻一體同心。納妾本也合情合法,但皇帝夫婦都舉案齊眉了,哪還有不上行下效的道理。
可到了如今,安正朝的皇帝林暄,人是個執(zhí)政為民的好皇帝,勤勤懇懇,從不懈怠,高熱燒的稀里糊涂還要讓人攙著上朝。就是這位皇帝的家事,一團漿糊。安正年間,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寧做貴妃伏低,不做中宮酸心?!?p> 公西柚聽了這話覺得郁悶極了,做貴妃這兩年,她從來不曾主動親近過林暄,無論國宴、家宴,人前還是人后,她一直是在扮演著一個畢恭畢敬的貴妃的形象。也不知怎地,傳到了外面就成了她專寵后宮,就連當(dāng)朝皇后也得禮讓三分。
倒是林暄有事沒事就往永寧宮跑,她是五六回里有三四回都推脫,但耐不住皇帝愿意來。她時常想,這可能就是傳言的由來。
要說這林家與公西氏的婚約,是太祖朝就定下來的姻親,公西氏從商,按理說商人的地位低下,不配與皇家結(jié)姻親之好,但是公西氏祖上是太祖皇帝立朝立家時的助益,從前朝時就一直幫著林家打點財務(wù),無官但有職,社會地位就遠高于普通大商人。公西家的女兒嫁到林家,旁支為正,嫡系則為貴妾。
對于皇帝而言,公西氏是穩(wěn)定朝局不可或缺的幫手,公西家掌握著全國的漕運和北方的鹽務(wù),家產(chǎn)萬貫,富可敵國,每年單公西家所納稅務(wù)就可養(yǎng)活朝廷前線作戰(zhàn)最主要的四只軍隊和皇帝的禁衛(wèi)軍。公西家現(xiàn)任當(dāng)家公西銎,在外是皇帝對于財政的顧問,內(nèi)里又是皇帝貴妃的親叔父。
公西家就算擁有萬貫家財,在那些朝官眼里,不過是行商做生意的粗鄙人。公西家嫡系世代為商,旁支雖有科舉入仕的,但多是無足輕重的小官,一眾子弟中官位最高的不過是時任正五品禮部祠祭郎中的公西茂。
真正讓朝官所不忿的是公西柚在宮里擁有極高的地位這一事實,不是因為有錢勢的母家和極高的妃位等級,而是她真正為皇帝和皇后兩人所喜愛。
公西家對這些倒不是很在意,因為公西柚不是他家第一個進宮的女兒,先帝和太祖皇帝的貴妃,太宗皇帝的賢妃,都是公西家的女子,每個女孩子進宮后,都會有類似的蜚語,因為林家對公西家處于一個既依賴又提防的狀態(tài),所以公西家歷代家主都知道,這其實是林家的意思,即使歷代進宮的公西氏都十分受寵,畢竟天恩難測。
而嫁入尋常官宦人家的公西家的女兒,在外名聲大多賢德,善持家,遵婦道,所以即便人人都說貴妃高傲跋扈,公西家的姻親大多都結(jié)的很有助益。
而反觀現(xiàn)在這位輿論漩渦中心的貴妃公西柚,在宮里過得似乎還算不錯。
公西柚是個不愿拘著自己的性子,當(dāng)小姐時就這樣,進了宮,皇帝寵她,特意為了她擴建了御花園,種了一大片她喜愛的玫瑰。雖然她與皇帝的眾嬪妃不和,不愿輕易出自己的一米三分地,奈何皇帝的審美屬實不錯,她便經(jīng)常帶著兩個小丫頭直奔御花園賞玩。這天給太后、皇后請完安,便去了御花園,溜達好幾圈,實在是太冷了才被兩個丫頭勸回去。這前腳剛回宮,后腳皇帝林暄就來了。
“你快,你去跟他說,我病了,無法見他,讓他回去?!彼s忙揪過來一旁站立的丫頭莓花,示意她出去堵人,小丫頭領(lǐng)命抓緊往外跑,但是為時已晚。就在她吩咐這句話的時候,林暄已經(jīng)走入了永寧宮正殿,將她的話聽了個干凈。
“娘娘,有點晚了?!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