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妾乃黃花

《妾乃黃花》第四十四章 往事

妾乃黃花 望沙2020 5407 2022-04-16 22:39:01

  《妾乃黃花》第四十四章往事

  龍虎山到來的各派代表都一一告別離開了,天師府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璇璣師父在龍虎山住了一年多,看著張宇初已經(jīng)能夠承擔正一道的事務(wù)了,也想著該離去回歸紫霞洞了。好在張宇初剛繼承龍虎山正一道掌門位置,還沒有等到御賜的天下道教統(tǒng)領(lǐng)的正式的詔書,所以應(yīng)酬的事務(wù)還不多。

  因為明朝時候朱元璋對道教佛道管理非常的嚴格,掌控全國道教的是玄道院,掌控佛教的是善世院,朝中設(shè)有道錄司,是正兒八經(jīng)的正六品官員。而對四十二代張?zhí)鞄煆堈5姆庹a是特殊的恩寵,是秩正二品,后代繼承掌門位置要過幾年才重新封誥。

  龍虎山道教官階設(shè)立了法官二人,贊教二人,掌書二人。同時受封的還有道教的閣山,三茅山各封了靈官一名,是正八品,太和山封提點一人。

  大明朝各府,州,縣又分設(shè)了道紀司,現(xiàn)在新任的龍虎山四十三代的張真人的封誥一般不會馬上下來,圣上還是一定要考察德行和才能一段時間,過了丁憂,畢竟是要領(lǐng)導天下道教的人。

  說值殿的老爺,念經(jīng)的師父,自從宇初和劉萱講明了心意,二人心里都如沐春風,眼梢都是幸福的光澤,雖然在公眾面前兩個人接觸不多,沒有什么多余的話,但是那種“斂盡春山羞不語,人前深意難相訴”,少女懷春的溫潤喜悅被師父璇璣道長給捕捉到了,想想朱棣已經(jīng)大婚,璇璣心里嘆口氣,不想再做棒打鴛鴦的法海了,由他們暗地里通款曲,春色滿園是關(guān)不住的,事情來了再想辦法吧。

  一個人有了精神陽氣是凝固的,一年來,張宇初和劉萱開始練內(nèi)丹心法都精進很快,張宇初把在道教中總結(jié)的最有效的內(nèi)丹心法傳給了劉萱,現(xiàn)在劉萱已經(jīng)可以自己產(chǎn)生真炁金華了。特別是張宇初道行越來越深。走近了,璇璣道長都可以感受到很強的他身上自帶的清凈之氣,和他靠近就像走進了水晶洞受到的那種磁場,清冽的冷和曠世的靜。

  因為張宇初同時修儒,釋,道。釋的修煉定靜生智慧,道的修煉清凈自正,作為璇璣是得道高人,非氣息就可以感應(yīng)到同道中人,他覺得自己的這個侄兒確實是曠世的人才,龍虎山的事業(yè)是可以放心的交給他了。

  當璇璣道長提出來該回紫霞洞,張宇初說要和他們結(jié)伴同行一段路,他要去蘇州拜訪和劉伯溫齊名的高道席應(yīng)真,自父親張正常和劉基過世后,席應(yīng)真是在世法力最高的道法大家,作為新的正一道繼承人,張宇初覺得要親自上門問道,同時是有很重要的道教事務(wù)向他請教。

  雖說僧不言名,道不言壽,璇璣師父也知道現(xiàn)年的席應(yīng)真應(yīng)該很高壽了,修仙的張三豐找不到在哪個具體山頭修煉,但是席應(yīng)真是有固定的道觀修煉的,張宇初的決定是非常的正確。璇璣道長干脆提出了更好的方案,他自己再留守龍虎山一段時間,幫助張宇初處理一些道教事務(wù),讓劉萱和張宇初一起去蘇州,拜會席應(yīng)真道長。

  璇璣道長說:“他和你們雙方的父親淵源都很深,你們一起去拜會比較好,也許會化解我們這一輩道教內(nèi)部的爭斗恩怨情仇的宿疾”。

  張宇初聽到四叔的建議后,真是說到自己心頭好了,想著四叔一定是過來人,這個建議真的是給給了他和劉萱最好單獨相處的機會,宇初給璇璣道長行了大禮”,謝謝四叔的成全,侄兒宇初感激不盡”。

  璇璣道長打量了侄兒半晌,開口刻意提醒說:“你們彼此心智相同,一起修煉共同進步是非常好的,但是絕對不要想婚姻的事情,七星的命格是袁珙和劉基還有張中仙人定了的,是不能嫁人的,何況她還是朝堂的女官,你可要把握好!”

  張宇初沒想到四叔把話說到這么直白,莫名的心慌了幾下,喘息了片刻,沖著四叔一笑說:“我就沒想成家的事,我要和四叔一樣修仙道,七星就是我同道修煉的知己,有了道術(shù),我們此生已經(jīng)知足,紅塵是困不住我們的,我們共同修仙作伴,就像八仙有何仙姑一樣,我有七星”。

  璇璣道長聽后沒有吭聲,坊間說的好,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他們兩個正是濃情似蜜的時候,自己又不是親生父母,說多了也無效。知道他們要去見席應(yīng)真,到時候會有道法高人教育他們,自己就不做惡人了。

  于是宇初與劉萱駕了輛馬車,從龍虎山往蘇州趕去,一路上兩個人鶯歌燕舞,如同伉儷情深般的在山水間趕路,心情放飛到天上,人生的最美好的幸福時刻好像就在此時。

  半路上在青山綠水的溪流旁休息時,看著遠處的密林中山居小院裊裊的炊煙,宇初幻想著,有朝一日,機會合適的時候,自己把衣缽傳給了兄弟,和劉萱可以找一處像這般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的地方住下來,不用理世間的雜事,兩個專心的修道,那時候該如何自在逍遙。

  最讓宇初慶幸和自豪的是,他和她都有修仙的能力和本事,也許會成為千古第一對修仙的神仙眷侶的美談呢。

  宇初心情愉快的望著小橋流水身邊的喜歡的人,不由的念著古詩“一與佳賓遷,陶然不復卻”,

  劉萱聽后心意相通,笑盈盈的和道:“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

  說完他倆四目相對,天地間宇宙似乎都已退卻,眼里就是對方一個人似的。

  有了美好的計劃,完成任務(wù)只爭朝夕的心境就冒頭了,兩個人想著趕快拜訪完了席應(yīng)真,再好好心無旁騖的一起游山玩水。所以他們兩個一路上基本沒有耽擱路程,一心一意的上路奔著蘇州而去。這個決定成了他們未來一生中最后悔的,也是最美好的回憶。

  一道驚雷在天空中炸開,晚秋的雨水比往年大,好像夏日沒有發(fā)泄完了戾氣,天上的星月更是看不到。

  冰冷的雨水從天上磅礴的落下來,把紅塵的溫柔笑意都要滌蕩干凈似的,秋天肅殺之氣籠罩著神州大地。

  在客棧里等雨停的宇初和劉萱并肩坐在一起,劉萱的頭依靠在宇初的肩上,兩個人煞有心情的望著屋檐的流水浠瀝瀝的往下流,就好像看不夠的風景,房中的油燈燈火一閃一閃的跳躍著,這種安靜,這種靜謐,這種歲月靜好,讓他們覺得不真實,他們真的就可以這樣一輩子相依,靜看風云變幻嗎?

  劉萱低頭看到自己右手中指被宇初三棱針刺破的皮膚,好像總是長不好,形成了一個紅痣的印記,心想這個疤痕這么長時間了,一年了還是這樣。

  宇初看到后,不由的把自己的左手收起來,這個刻意,讓劉萱反而好奇,她直接握著宇初的左手腕,打開他不情愿的手指,在他左手中指也有一個紅痣般的印記。

  劉萱警覺的問:“宇初怎么那我這個針刺的皮膚都不能愈合好,留有紅斑?”

  宇初掩飾的笑笑說:“也許三棱針扎的太狠了吧!”

  劉萱還想說什么,宇初一把摟緊她說:“好了,馬上就要到蘇州了,想想我們要好好的吃什么,慶祝我們這次出行”。

  窗外一溜風吹進來,燈火猛地跳躍了一下,劉萱眼神一亮,抬眼看著宇初的眉山星海的雙目,感覺到他真摯的情感中有些東西被隱藏了,是什么呢?心中有些惶惶不安襲來,但是被宇初的柔情似水給沖淡了。

  劉萱閉上眼,站在窗前和宇初手拉著手,兩個人依偎在一起,心語菲菲”,人生何苦浪馳逐,但得所求心自足”。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宇初和劉萱駕著馬車加速向蘇州的相城的靈應(yīng)觀趕過去,這個靈應(yīng)觀坐落在四鄉(xiāng)崇米者的重要的水路交通干道上,東接陽澄湖,西達濟民塘。一個時辰后,宇初駕著馬車過了通仙橋,就到了氣派不凡的靈應(yīng)觀山門的磚砌牌樓前。

  站在靈應(yīng)觀的山門朝觀內(nèi)望過去,自南向北是雷祖殿,三觀殿,玉皇殿,三清殿主要建筑,兩邊則是供道眾使用的廂房,觀中的千年的銀杏樹葉像巨大的仙云在道觀上空漂浮,道觀中的荷花池殘荷敗葉不屈的掙扎著向天問道。

  宇初把馬車寄放到道觀旁的寄馬店,和劉萱雙雙走進了道觀的大門,看到靈應(yīng)觀環(huán)境清凈幽雅,北望虞山,東西玉山虎丘遙峙,道觀周圍被玉龍般的溪水盤繞,宇初感嘆道:“真是一個深藏于青山綠水間的修道佳地也”。

  兩個人正在道觀里瀏覽,望著楠木的玉帝法像進行了參拜,這時候有個機巧干凈的小道士走進來一鞠躬說:“見過張真人,我家?guī)煾干眢w有恙不能前來,請張真人移步到后殿大廳說話”。

  此話說完,劉萱心里吃驚,這個也太神了吧,但是看著宇初面色淡定的點點頭,知道了他們用真炁交流過了,就像師父和席草他們一樣,心中對宇初的功力精進大為佩服,因為自己沒有達到他的水平。

  宇初和劉萱跟著小道士,走過道觀的九曲橋,石塔和花圃菜園,來到了最后面的一個道士修習的偏殿,登上臺階走入殿內(nèi),就見一個得道的須發(fā)全白的獨眼道長,身穿柔軟洗的非常干凈白色的道袍臥榻而坐,還沒等宇初行禮,小道士搶先給師父說:“師父,張真人我?guī)У搅恕保?p>  “好,你給他們沏茶”,白發(fā)道長慈眉善目的和小道士說。

  小道人領(lǐng)命去煮茶了,劉萱環(huán)視這個見習的殿,好像是這個白發(fā)道士獨用的,沒有旁人和其他多余的道家擺設(shè)。

  在臥榻前有個經(jīng)典的明式單拼櫸木八邊桌,桌旁有幾張四出頭的明式官帽椅,白發(fā)道長抬起手說:“張真人,麻煩你幫我起身,我們坐在桌子旁好說話”,

  張宇初小心的走過去,輕輕的抽起老人胳膊,慢慢的把他引導到椅子上坐好,又親自俯身下去給老人把鞋子都穿好,然后給老人鞠躬行了個大禮說:“小生見過席真人!”

  白發(fā)道長捋著胡須說:“不錯,確實有張良后人的遺風,后生可畏啊”。

  劉萱聽說過張良是張真人的祖先,就像劉邦說是自己的祖先,以前以為傳說,現(xiàn)在白發(fā)道長所說看來不虛啊。宇初正要介紹劉萱,劉萱趕緊上去一拜說:“小女,法名七星,見過席真人”。

  “你是劉基的女兒吧?”

  席應(yīng)真開門見山的問,劉萱愕然,想著宇初在真炁中交流連這個都說了?

  白發(fā)道長看破劉萱狐疑的心思說:“我和爹爹淵源很深啊,我這只眼睛就是拜他所賜”,

  劉萱沒見過爹爹和什么人動過武,難道是爹爹年輕時候熱血青年和他打架所致?

  “你們坐吧,你們來的好啊,江湖恩怨江湖了,我們這一輩的恩怨也該有個了結(jié)了”。

  宇初和劉萱都坐下,小道長已經(jīng)端上奉茶然后知趣的離開了大殿,屋里面就他們?nèi)齻€人,劉萱喝著茶,等著老道士講他和父親的恩怨,心想瞎一只眼睛,這個仇可不小??!

  老道士給宇初說:“你的問題我后面聊,見了劉基的女兒我就想先吐槽他爹爹一番了”。

  劉萱望著這個獨眼的老道士有近八十歲的樣子,雖然須眉皆白,但是膚色很是紅潤,一看就是修道養(yǎng)生的大家,那只說是爹爹弄瞎的眼睛裝了一個木頭眼珠,看著更可怕,沒有傷的眼睛不大,但是目光很深邃。

  席真人不急不徐的敘述里,劉萱知道原來他是陳友亮的軍師,當時和爹爹齊名是最頂尖的兩位道術(shù)大家,他們都是道教弦部的,爹爹善于道教的大法,席應(yīng)真善于詭道和招魂,最厲害的是“算沙”本事。

  在決定朱元璋和陳友亮生死的鄱陽湖大決戰(zhàn)中,席應(yīng)真和劉基各自在軍中用道法擺陣,他們兩個可以互通靈識,在靈識混沌間,兩人之間放著一張八卦圖,八卦圖是真炁星光排布出來的,朱元璋大獲全勝后,席應(yīng)真這邊的真炁星光全部熄滅,席應(yīng)真當時頭發(fā)全部披散下來,呆立了很長的時間,然后用自己手中的桃木劍刺入了自己的左眼。

  劉基則把手中的蒲扇收起了說:“你輸了”,

  “那倒是不一定,時間還沒有走完所有的棋局”。

  “江山是朱家的了,比試結(jié)束,我是天下第一道師”。

  席應(yīng)真不服的說:“此事沒完,愚公可以有子孫移山,何況我乎”。

  “,,,,,”,

  靜默好久,劉萱等不及了問:“那后來呢?”

  席應(yīng)真說:“陳友諒敗了,但我沒有死,是你父親和當今圣上說放我一條生路,我感激他,但是一碼歸一碼,我和他的較量還沒有結(jié)束,我培養(yǎng)了弟子,你們很快就會見面了”。

  張宇初說:“你弟子是?”

  “道衍,他比你們大很多,如果現(xiàn)在比試的話,你們比不過他”。

  張宇初說:“我今天來就是為此事,我們都是正一道的,可以切磋教義,但是這種高手較量能不能在我輩結(jié)束了?”

  白發(fā)道長喝口茶說:“我是結(jié)束了,可是我的弟子他想繼續(xù)下去,我已經(jīng)不能改變這個出弓的箭了”。

  劉萱聰慧的說:“比試的結(jié)果是江山嗎?”

  白發(fā)老道贊許的點點頭,“那時候我們用的就是江山歸屬,現(xiàn)在肯定也是”。

  張宇初著急的說:“這樣會有多少生靈涂炭,這是和我們道家救世背道而馳的”。

  白發(fā)老道說:“現(xiàn)在也不遲,但是就要看你們的本事能否扭轉(zhuǎn)乾坤了”。

  劉萱積極問:“如何扭轉(zhuǎn)?”

  讓他們兩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白發(fā)道長想不到說了一句:“你們兩個終生不能婚嫁,他要先解了你們的碎心咒”。

  “什么?這和我們兩個人感情有什么關(guān)系?什么碎心咒?”

  劉萱不解的問,老道士意味深長的望了一下宇初,和劉萱說:“你們中指的血痣就碎心咒,這是個危險的符咒,把沒有可能的在一起的男女用這個咒語拴在一起,施咒的人是給詭道借了自己的陽壽,現(xiàn)在不解,他沒有幾年的壽命了,我是詭道的大家,我不用看,用真炁就可以知道他施了的咒法”。

  “什么?”

  劉萱聽到后,五雷轟頂,清澈的雙眼一下子就被心潮的水灌滿了,淚流滿面的望著張宇初,張宇初默默的望著她也不做解釋。

  老道教育他們說:“你們兩個都是命中有使命的人,生命給你們的能量不是來談情說愛的,而是要改變世間的格局,廣濟天下蒼生的”。

  張宇初不解的問:“什么格局?”

  老道沉吟的說:“天機不可泄漏,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張宇初痛苦的扭曲了臉,劉萱也是羞澀流淚的低頭不語,自己果然是真的不能嫁人啊,這輩子再也不能動凡心了,現(xiàn)在還要害的宇初用陽壽來換他們的未來,劉萱痛苦難過感動混合的心情被席真人看到眼里。

  老道看著兩個凄慘的年輕人,繼續(xù)不心軟的切割這對戀人說:“修仙就好好的修仙,哪個神仙拖兒帶女的?因為仙人在世間的真身不是原身,就像莊周夢里的蝴蝶,你們不要太較真了,到了太虛幻境里你們就會懂了”。

  老道一席話,讓兩個人情緒平復很多,張宇初當著老道的面,把自己的手指和劉萱的手指血痣對在一起,念了咒,然后一臉的失落,郁郁寡歡的坐在一旁,劉萱低頭一看指尖的紅痣消失了。

  老道士看到孺子可教的欣慰說:“這就對了,我徒弟長大離開我久已,我管不了,但是你們可以減少天道的損失,這是《恒河數(shù)沙》秘籍,送給你。張真人,這是我詭道的最大成的秘術(shù),這不僅是數(shù)算,還可以計算世界上所有的沙礫。我修這個本是要和劉基再較高低,但是他已仙去,我時日不多也沒有參透,但是我徒弟已經(jīng)悟道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