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我臨床是位老太太,已經(jīng)七十五歲了,育有五女四子,是人們眼中典型的多子家庭,至于是不是多子就會多福,倒是不能確定。
我所住病房樓層是這家醫(yī)院的特殊樓層,能住進這層,十之八九是癌癥患者。老太太是胃癌晚期,住進來的那天,是她女兒中的老二和老四陪同,四個兒子我沒見到。到了晚上,則換成了大女兒和三女兒照料,她的大兒子也出現(xiàn)在病房里。
晚上老太太疼得厲害,一個勁兒的喊叫,這大女兒和三女兒卻輪番呵斥老太太忍著。老太太大兒子倒是老實得很,從頭到尾都不曾說話。估計老太太也是忍不住,“哎呦”聲并沒有絲毫減弱,于是那老三干脆將老太太扶起半坐,兩個女兒一邊一個就這么攙扶著,當然也只是攙扶著,并沒有影響她們拉著家常。那大兒子還是很老實,依舊坐在那里沒有說話。興許這個姿勢確實舒服些,老太太竟然就不再喊叫,不久便睡著了。
我倒是一個喜歡聽故事的人,于是也坐起聽她們聊天,這一晚,我大致從她們嘴里得知老太太脾氣,以及各子女之間的關(guān)系,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她們對于老太太手術(shù)費用的態(tài)度??礃幼樱@三個子女并沒有打算給老太太治療。
接下來三天,我見過了老太太所有子女,當然并沒有看見他們一起出現(xiàn)。
我開始為老太太擔(dān)心,因為沒有一個子女愿意承擔(dān)高昂的手術(shù)費,大家都在講著自己的難處,我也看得出,有些人確實是很有難處。
有時候她們之間也相互指責(zé),但只要談到手術(shù)的問題,意見還算統(tǒng)一。大夫來了好幾趟,問家屬意見,她們說需要人齊了商量,當然九個子女沒能一起出現(xiàn),結(jié)果就是沒有結(jié)果。老大也曾試圖把所有人叫到一起,當然,結(jié)果依舊是沒有結(jié)果。
老太太的子女每天三三兩兩地“商量”著,老太太每天也時不時地喊叫著,而我們每天也就這么看著“熱鬧”。我開始覺得不喜歡這“熱鬧”了,于是決定給病友們讀讀書來換換這空氣。
我讀的第一段書便是龍應(yīng)臺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p> 我每天都會給他們讀書,當然讀的還是《目送》,讀書的聲音終于戰(zhàn)勝了“熱鬧”,他們不再如以前那么大聲,偶爾也會靜下來聽書。然而關(guān)于手術(shù)的問題,結(jié)果倒是沒變。
由于我的病情久久不能確定,所以被迫要轉(zhuǎn)院了,走時同房的病友和家屬倒是對我很不舍,除了老太太的子女。
再后來我病愈出院,時常想起老太太和她的子女。我已知道結(jié)果,結(jié)果就是沒有結(jié)果。
我記得我生病的那段時間,我的母親,她每天穿梭于醫(yī)院的人流中,她的兒子病了,大夫說可能不太好,雖然并沒有確診,但這個“可能”幾乎將她擊垮。她除了陪伴,每天還會燒香祈禱,她曾在佛前說:“只要您保佑我兒平安,我愿意和他換換?!?p> 我常聽到,“多子就會多?!?。我很希望,故事是另一個結(jié)果。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2-02-10/00a554f13dad7c164b9996025f3914705J1fV4QVCTdPmoQ.jpg)
陳天劍
你有沒有想起,母親為你做過的瘋狂的事。那你有沒有記得你為母親做過的瘋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