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ń袢盏谝桓偷剑∏笸扑]!感謝感謝!)
梁濤做出支援京城這個決定是在當時情況下必然的,作為一個來自后世的中國憤青,他對中國的近代史是極其悲憤的!
他是極其痛恨滿清的懦弱無能的,對自己國內(nèi)人如此兇狠,卻對蠻夷他國之人盡情地卑躬屈膝。
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中俄美英法《天津條約》、中英法《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中俄《伊犁條約》、《中法新約》、《中英煙臺條約》、中日《馬關(guān)條約》、《辛丑條約》,這都是國恥?。?p> 國人豈能忘卻?
赤裸裸的恥辱啊!國恥??!他雖已不再21世紀,卻是一點也忘不了!
若是有可能,他絕對要阻止?jié)M清入關(guān),絕不能讓如此億兆的漢人在滿清的統(tǒng)治下丟掉屬于東方的榮耀!哪怕他身死,他也在所不惜!
在這一刻,什么都不重要了,什么霸業(yè),亦或是諸侯之夢,還有縱橫天下的野心,都及不上他對中華民族的熱愛,若是可以,就讓我為我們民族的將來做點是吧!
梁濤如是想到!
很快,楊鶴從其他地方調(diào)過來的精銳就陸續(xù)到了韓城,在此期間梁濤暗暗派人把河津的糧草運回了鳳凰嶺,他把狗頭軍師高亮派了回去,準備讓他在自己不在的時候處理好鳳凰嶺方面的事,經(jīng)過種種事端,他對高亮的能力還是比較放心的,若是連這點事情也辦不好,那丫的被在我手底下混了!
他給了高亮趙山的一標人馬--也就是5百人,如今按明朝軍制500人為一標,并準許他在鳳凰嶺的承受范圍內(nèi)再招兵添將,但叮嚀他得記得隱藏實力,如今還不是出現(xiàn)在他人眼里的時候!
很快,楊鶴從各地調(diào)來的一萬雜牌部隊都到齊了,他并沒有把梁濤的解難營算進去,照梁濤的說法這是華陰縣的鄉(xiāng)兵部隊,戰(zhàn)力得不到保證,楊鶴想了想也是,在說一萬部隊對他這個三邊總督的身份也確實少了點,于是梁濤奉令帶著一萬二的陜西三邊各路人馬星夜兼程趕赴京畿。
此時,崇禎急得要死,建奴大軍動向雖不明,方向卻是朝著關(guān)內(nèi)來的,可原先的各路勤王大軍紛紛找理由推脫以延緩上京行程,說是上次作戰(zhàn)損失慘重云云,士卒勞累等等,其實也就是一個詞--怕死!
崇禎恨不得殺了這群亂臣賊子,卻又不得不依賴他們,否則若是全殺光了,這大明的滿朝官員誰來當?各地的賊寇亂兵誰來剿?遼東的后金蠻族誰來戰(zhàn)?
其實各地的勤王部隊也是有苦自己知啊,上次后金圍城,間接導致了袁崇煥被殺,直接導致滿桂和孫祖壽戰(zhàn)死,黑云龍、麻登云被擒,這都是和后金作戰(zhàn)的下場,賊慘賊慘的,是以能躲就躲、能拖就拖吧!
之前明軍已收復了關(guān)內(nèi)四城,其實那多半是后金后退的緣故,明軍心里也是心知肚明,只是大明朝太需要一場勝仗來挽回點面子了,所以對外號稱“遵永大捷”,但是一聽到后金軍去而復返,各路“乘勝追擊”的“驍勇”之軍紛紛理直氣壯地后撤之京城,自云防止后金各個擊破等等,當真是氣煞了崇禎!
梁濤一路以陜西副總兵的身份快速向京城方面推進,沿途征集了不少的馬匹,這道讓他得意非常,畢竟冷兵器作戰(zhàn)時代,一支騎兵部隊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沿途,梁濤命令從各團抽調(diào)曾今有過騎馬經(jīng)歷的健壯士卒組建了三百騎兵,這陜西、山西民風剽悍,而且各地都把養(yǎng)馬作為一項普通家庭收入來源,只是各家各戶規(guī)模不大,而且大多以后賣給朝廷,是以這里的解難營會騎馬的占了一大半,而各地存馬暫時也不多,勉強湊了三百來匹。
梁濤一路行軍,一邊順便訓練騎兵,反正他腦中不缺這類軍事相關(guān)信息,騎兵團的戰(zhàn)力由于底子好,也算是初具規(guī)模。
九月中旬,梁濤以西安副總兵的身份終于到達京城,并得到當時剛官復原職的遼東經(jīng)略孫承宗的接見,與他一起被接見的還有獨自領(lǐng)兵勤王的都督同知秦良玉這位千古女名將。
“二位能于國家危難之際如此深明大義帶軍前來解京城之圍,我代天下百姓謝過二位。”說完朝梁、秦二人施了個禮。
梁濤見此急忙上前將其一把扶住,只聽秦良玉開口道:“孫大人不必如此,此乃我等本分,何況孫大人勞苦功高,我等有目共睹,先受大人如此之禮,可真是折煞我等?!?p> 原本秦良玉比梁濤官大,應(yīng)由她上前扶助孫承宗,可她畢竟是女性,是以由梁濤上前扶人而她先開口說話。
梁濤也道:“孫大人不必如此,我等受朝廷俸祿自當效死命?!睂O承宗見她二人如此也就不再堅持。
眾人見禮完畢,老孫發(fā)話就坐后,再次開口道:“如今建奴欺我大明太甚,又欲再次犯我大明,二位可有破敵之法?”
秦良玉上前一步抱拳道:“為今之計,只有集中兵力給與建奴迎頭痛擊,把他打疼了,他才肯老實。”
孫承宗點點頭,其實他也知道這其實不失為一個可行之策,集中兵力,以數(shù)倍的人數(shù)優(yōu)勢壓垮建奴,不管建奴多么驍勇善戰(zhàn),他都得死得干干凈凈,但前題是武將不怕死,士卒不惜命!
可如今的大明--哪去找那么多忠臣義士??!滿桂的死還擺在那呢,他可不就是在各路大軍的眼皮子底下被后金殺死的嘛,可其他諸軍愣是不發(fā)兵救援這位他們名義上的上司。
秦良玉隨后在孫承宗的示意下坐下了,然后孫承宗又把眼光放在了梁濤身上。
梁濤趕緊起身朗朗道:“大人,末將以為,皇太極剛撤軍不久,兵疲馬瘦,雖說建奴驍勇善戰(zhàn),但他們才歸家不久,休養(yǎng)日短,皇太極也是知兵之人,不會再次大舉進犯我朝,最多是小股建奴南下掠奪以疲我軍而已,是以,末將以為,我軍當務(wù)之急當派兵修葺長城各處關(guān)口以防建奴在次南下?!?p> 孫承宗和秦良玉一聽這話都是吃了一驚,如今外面?zhèn)鞯梅蟹袚P揚都說建奴又來了,可孫承宗自己也覺得此時有蹊蹺,這京城皇太極攻不破,而周邊地區(qū)有已經(jīng)被他們搶光了,不至于再來?。÷牭搅簼绱苏f,他道覺得確實有幾分道理!
梁濤說這話其實是在賭,歷史上并沒有皇太極在崇禎三年兩次進長城的記載,雖說梁濤的到來肯定會使歷史改變,但之前梁濤的影響力太小,根本不可能對歷史有這么大的影響,并且梁濤根本信不過明朝各地官員的消息,他們早已對后金風聲鶴唳,所以他想搏一把,若是立點功爭取弄塊地盤來,那是再好不過了。
孫承宗捋著胡子想了一盞茶的時間,然后站起來問道:“梁將軍此話可有依據(jù)?”
梁濤再次朝孫承宗拱了拱手道:“末將以為皇太極欲借此事削弱后金二貝勒阿敏,是以后金撤大軍于關(guān)外,卻獨獨讓阿敏領(lǐng)五千兵守關(guān)內(nèi)四城,實在是故意借我大明之手除去素來不服他的阿敏而已,所以末將以為,皇太極大軍出沈陽非是向我大明而是為了震懾阿敏的鑲藍旗,使其不敢有所動作,從而達到收服鑲藍旗、除去阿敏的目的?!?p> 孫承宗點點頭,然后邁開步子在屋里轉(zhuǎn)了幾圈,冷不丁瞅了梁濤一眼,把梁濤瞧得個毛骨悚然。
老孫頭終于邁完了步子又做回了椅子正色道:“梁將軍,你可敢領(lǐng)兵前往大安口、龍井關(guān)一帶查探消息?”
這大安口、龍井關(guān)就是皇太極領(lǐng)兵突破的長城關(guān)口。
“末將領(lǐng)命,只是···”梁濤故作眉頭緊湊的摸樣,倒讓孫承宗心中暗自不快,原本以為這廝能來京畿赴援,定也是個忠義之輩,想不到也是個膽小怕事之徒,竟找借口拖拉!
孫承宗按耐住心中不快,低沉著聲說道:“梁將軍有何困難之處,盡可到來!”
梁濤見關(guān)子打足了,當即朗聲說道:“只是,我本部官軍馬少,萬請朝廷撥馬好加快行軍速度?!?p> 孫承宗一愣,隨即恍然,此--倒是某疏忽了,“好,梁將軍盡管放心,本官一定把征集的戰(zhàn)馬優(yōu)先撥給你部。”
頓了頓,他又問道:“既如此,梁將軍打算何時出發(fā)?”
他其實并不想如此不近人情,人家從山西大老遠的趕來,鞍馬勞頓才到京畿不久,還未有時間休整部曲,卻這么快催促著人家出發(fā),卻是···卻是···,可是軍情如火,是以,他不得不拉下臉來有此一說。
梁濤對孫承宗這位明末的國家支柱、民族的千古英雄可是敬仰得緊,聽了他的話里之音倒也沒有什么不快,想了想道:“此緊急大事矣,越快越好,”隨后他又加了句“馬到即行?!?p> “好,好,好!”孫承宗當即拍案而起,他已經(jīng)好久沒看到對大明如此忠心的武將了,“來人吶,設(shè)宴,本官要與梁、秦二位大明的忠勇之將好好痛飲一番?!?p> 孫承宗此時對梁濤的好感大大加強,話里的器重之意勃然而出,連官職比他高的秦良玉也在話中排在了“梁”字的后頭。
···
當夜,孫承宗大醉而歸--這老頭打了許久的郁悶仗,碰到的都是能躲就躲、能拖就拖的驕兵悍將,他已經(jīng)好久沒碰上個這么痛快的將領(lǐng)了--除了秦良玉,他已經(jīng)好久沒這么痛快過了!
梁濤與秦良玉并肩出了孫府,他們兩都比老孫年輕,酒量也不差,是以還未醉,秦良玉開口道:“真是英雄出少年,梁將軍年紀雖輕卻有如此膽量,真讓老身好生佩服?。 ?p> 秦良玉此時已是五十多的人了,比孫承宗年輕十幾歲,是以他稱梁濤年輕。
梁濤趕緊側(cè)身朝秦良玉躬了躬身,“秦將軍過獎了,梁濤初出茅廬,當不得英雄二字,倒是秦將軍的白桿軍,個個稱得上我大明的英雄男兒,秦將軍更是為巾幗英雄,梁某可是敬仰的緊吶!”
他這話可是發(fā)自肺腑的,大明雖然不行了,可這一批漢族的英雄兒女如袁崇煥、秦良玉、還有盧象升等人,卻由不得他不好生敬佩!
秦良玉“哈哈”大笑了兩聲,她對眼前這個小伙子的印象很好,為人勇敢、有智謀,做人又謙遜,至少以她人老成精的眼光看梁濤剛才對她的夸獎之言,他臉上神色絲毫沒有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