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紅樓之科舉進(jìn)士

第六回 飛花行令啟梅興 鳴舟借詩表心志

紅樓之科舉進(jìn)士 川谷SS 2074 2022-02-10 14:00:00

  陸澤開的作品真真是驚艷了全場。

  不僅僅是陶佩一人稱贊,顧浩之也是稱贊不已。

  雖說此作不像顧浩之一般秉持著中庸之道而作。

  但比之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也。

  全詩的閑適自然,萬萬半分的雄心壯志未能看的出來。

  就連盧鳴舟也是有些訝然了。

  畢竟陸澤開不怎么擅長詩詞創(chuàng)作一事,他也是知情的。

  居然如今這位就連應(yīng)試詩怕是也要斟酌再三的人物,也能寫出這般靈氣逼人的作品了。

  沒有人會想到此作是陸澤開抄襲他人的,或是請人代筆。

  在場者若是真的想要找個(gè)代筆的話。

  也應(yīng)該是壯志凌云,豪氣沖天,或有少年意氣,扶搖直上九萬里的氣魄。

  怎么可能會代筆這樣的詩句。

  再者,擁有此等靈氣之人,性格也不會是個(gè)貪錢圖利之輩。

  否則定然不會有著與陶公一般的情感醞釀在其中。

  更何況,盧鳴舟也是知曉他這位好友陸澤開脾氣的。

  并不是一個(gè)貪圖名聲,只本質(zhì)上用功勤奮,性格和善知禮。

  那般陰私的技巧定然也不會懂的。

  盧鳴舟只覺得過了今日后,好友的這份作品怕是會傳到京城各處。

  皇子們也一定會閱覽。

  畢竟再怎么說也是一份上好的佳作。

  而且其中的陶公精神怕是也會被皇子們看到。

  這樣一來,一個(gè)具有陶公精神的陸家繼承人,著實(shí)不會被皇子們放在眼里。

  畢竟陶公當(dāng)年也是個(gè)“不為五斗米折腰”,繼而辭官的人。

  那么難保陸澤開不是同一類人。

  這樣的人最是招惹不起了。

  或許是因?yàn)殛憹砷_所作過于靈氣十足,乃是上好的佳品。

  所以待此作品一出后,再來看旁的作品只覺得有些無趣,失了些味道來。

  身為東道主的盧鳴舟也發(fā)覺了這一現(xiàn)象。

  只得無奈而又好笑的結(jié)束了曲水流觴。

  匆匆換成了下一個(gè)活動了。

  免得壞了在場人的興致,畢竟這方詩會乃是清流人家的盛事之一。

  而此次月梅詩會準(zhǔn)備的下一個(gè)活動,便是文化人家常玩的飛花令游戲。

  飛花令游戲,是一種需要一定的詩詞功底才能玩的游戲。

  所以這也是文人墨客們最喜愛的一種文字游戲。

  一般文人聚會皆會玩上幾局這樣的游戲來。

  至于此游戲?yàn)楹我凶觥帮w花令”,也是有著一番的緣由。

  “飛花”這個(gè)名字來源于詩詞。

  唐代詩人韓翃的《寒食》有一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因?yàn)槠渲忻鑼懥撕硶r(shí)節(jié)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shù)的迷人春景。

  在成為膾炙人口的名詩之后。

  大家也將飲酒行令的游戲取名為了“飛花令”。

  飛花令的玩法也很簡單。

  是用詩、詞,或者曲。

  句子一般不要超過七個(gè)字。

  在宴上,一人說一句。

  若是第一人所說的詩句,第一字是“花”的詩詞,如“花近高樓傷客心”。

  第二個(gè)人就要接第二個(gè)字是“花”的詩句,如“落花時(shí)節(jié)又逢君”。

  然后第三個(gè)人說“花”在第三字位置上的詩句,比如“春江花朝秋月夜”。

  以此類推,七個(gè)字排完是一輪。

  如果接令的人接不住,就要自罰三杯酒來。

  這自罰三杯的酒自然不會是九醞春酒。

  畢竟九醞春酒極為珍貴,但是此次行飛花令所用的酒也是上好的酒。

  是為釀藏了多年的紹興花雕酒的一種——女兒紅。

  晉代上虞人稽含的《南方草木狀》記載:“女兒酒為舊時(shí)富家生女、嫁女必備物”。

  此處所說的“女兒酒”指的就是這女兒紅了。

  宋朝的陸游住東關(guān)古鎮(zhèn)時(shí),品飲女兒紅酒后也寫下了著名詩句。

  “移家只欲東關(guān)住,夜夜湖中看月生”。

  足以見得上等女兒紅的名貴了。

  至于女兒紅的滋味如何。

  其酒乃是一種具甜、酸、苦、辛、鮮、澀六味于一體,有澄、香、醇、柔、綿、爽兼?zhèn)渲L(fēng)格的上好美酒。

  色呈琥珀,透明澄澈,純凈可愛。有誘人的馥郁芳香,隨時(shí)久遠(yuǎn)而更為濃烈,味則醇厚甘鮮,回味無窮。

  足以看出此次盧家的誠心了。

  因著此次宴會乃盧家承辦,所以也是由盧鳴舟決定其飛花令所要用的字眼。

  “今日乃月梅詩會,故而,飛花令第一字我出‘梅’字。就接我這一句:

  梅花落后到三湘?!?p>  陸澤開笑了,你道盧鳴舟為何選取此詩。

  此詩乃唐朝賈至所作的七絕之詩《三湘有懷》。全詩為:

  柳絮飛來別洛陽,梅花落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離恨空隨江水長。

  此詩乃是當(dāng)時(shí)賈至仕途受挫所作之送別詩,而盧鳴舟卻將此詩行在了第一令上可謂是別有深意。

  其中的情感極為豐富。

  既有雙方政治上因著都懷才不遇,彼此在巴陵夜別,有著的纏綿悱惻之情。

  又有人生飄忽、離合無常的感情醞釀于其中。

  這首詩以遷謫之人送遷謫之人,離情倍添愁悵,故沉郁蒼涼,情致深幽,乃一篇?dú)v史上有名佳作。

  但通讀全詩,只有給人一種無可奈何之感,而這種感覺的出現(xiàn)正是因?yàn)楫?dāng)時(shí)的唐皇。

  此詩當(dāng)作于賈至任岳州司馬期間。

  那是唐肅宗乾元二年的時(shí)候,唐軍伐安史亂軍,賈至遂被貶為岳州司馬。

  又逢友人王八員外被貶赴長沙。

  賈至和友人在仕途上都經(jīng)受了同樣的挫折,因此寫下這樣的送別之作。

  所以盧鳴舟隱藏的意思便是:我不想因著參與進(jìn)皇室爭端而無可奈何的感傷。

  這也表明如今的皇位之爭在盧鳴舟看來不是他可以參與進(jìn)去的。

  若是參與進(jìn)去,難免會有無可奈何的情感于其上。

  對于聰明人來說理解此詩的用意自然簡單。

  只是誰也沒有明說而已。

  反而是談笑間進(jìn)行著游戲。

  行駛飛花令的順序,自然也是由著盧鳴舟所坐左邊開始,輪轉(zhuǎn)至右邊。

  能參與詩會之人哪個(gè)不是飽覽詩書的人物,一句一句相接。

  便有了:

  梅花落后到三湘。

  落梅著雨消殘粉。

  半樹梅花似嶺南。

  我昔與梅同謫墮。

  池塘夜滴梅花雨。

  金梯宛轉(zhuǎn)出梅梁。

  湖邊共覓去春梅。

  來參加此次詩會的,那個(gè)不是七竅玲瓏心的人物呢?

  陸澤開聞著淡淡的梅香,看著場中的火熱。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