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拂曉,劉琦睡夢中被庭院里的喧囂聲吵醒,知是黃玉兒正在領(lǐng)眾近衛(wèi)操練武藝氣力,遂努力爬起身來,振作精神穿衣著襪,去院內(nèi)與近衛(wèi)們一同晨練。
自從靈魂穿越、占據(jù)了這具身子后,他便深知自己非但先天不足,后天也被酒色掏空,如不善加調(diào)治,哪怕躲過了蔡家手段,也必將命不長久,故而每日飲食規(guī)律,勤加鍛煉,尤其是喝了圣人張仲景親自調(diào)配的湯藥后,更是大有起色。
經(jīng)過這些時日的堅持,雖和黃忠、文聘他們這些絕世猛將還是比不起來,但已騎得馬、開得弓,勝過前世肥宅狀態(tài)許多。
感受到身體的進步后,劉琦更是練得起勁,每日鍛煉加量不說,抽空還纏著黃玉兒教授兵刃,只不過玉兒嫌棄他悟性太差,根基不好,打發(fā)他先練半年基礎(chǔ)體能,以觀后效。
卻說劉琦一口氣做了百多個俯臥撐,累得氣喘如牛,癱倒在地。一旁的近衛(wèi)們卻是見怪不怪,知道這便是少將軍常說的俯臥撐,還自稱可以鍛煉氣力。只不過這些近衛(wèi)均是軍中驍勇,隨便就可以單手撐上百八十個,用來熱身還湊合,做的多了卻實在是太過無聊,還是覺得搬石舉鼎來得更帶勁一些。
俗話說得好:男人不練腿,遲早要后悔。
俯臥撐做完,劉琦倒過氣來后,便開始再練深蹲,正練得汗流夾背、腿腳酸軟之際,州牧府來人通報,稱劉使君將于次日辰時升大堂議事。
按禮在正式議事之前,自己應當先去拜見父親才是,劉琦想到此節(jié),遂吩咐下去,待用過早膳后,便去州牧府拜見父親劉表。只叫黃玉兒一人同行。
霽月巷離州牧府近得很,馳馬轉(zhuǎn)過街角便到。劉琦在府內(nèi)東院本就有住處,入內(nèi)自是不用門人通報,然問過奴婢方知,父親昨夜又在西院蔡夫人處就寢,此時已近辰時,卻依舊酣睡未起。
劉琦聞言,不禁眉頭大皺,暗自嘀咕。
雖說他與劉表并無多深的父子之情,可畢竟血濃于水,怎能不多加關(guān)切,心道你這老東西都是快六十的人了,怎么還如此貪于色欲。
劉琦遂與玉兒同去西院內(nèi)等待,可兩人在廊下干坐了好一會,房內(nèi)依舊毫無動靜,正焦急之際,突聞院后小花園內(nèi)有朗朗書聲傳來,心念轉(zhuǎn)處,起身沿長廊快步走去,玉兒自是跟在身后。
西院的這座小花園頗為不凡,乃是蔡氏過三十歲生日時,老男人劉表為討少妻歡心所獻賀儀。
當時劉表廣招南北能工巧匠,遍植山間奇花異草,挖水為池,堆土成臺,歷時數(shù)月,斥巨資建成,建成之日,襄陽名士紛至沓來,皆贊嘆不已。
此時正是春光最盛之季,園內(nèi)花團錦簇,濃香撲鼻。
劉琦與玉兒穿過雕花月門,再從假山邊轉(zhuǎn)去,但見姹紫嫣紅之后,波光正隨風閃動,一彎清澈的池水出現(xiàn)在眼前。
池里荷葉嫩綠,有紅魚游動,鴛鴦戲水,臨水一座飛檐翹角的軒閣,有匾名曰:蓮華閣。
讀書聲從此閣中徐徐傳出,正乃弟弟劉琮那清脆的男童嗓音,不過此時卻不復往日活力無限,而是在有氣無力背誦《詩經(jīng)》:“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之,之......”
“之什么呀?”一道清朗而溫柔的男聲響起。
“之......之......哎呀,之不出來!我不背了,怎么背都不會,太難了!先生先生,還是先帶我練劍去吧!”劉琮背不出書來,便要開啟放賴模式。
“琮兒,我們不是說好的嗎,等你背完書,我這套威震八荒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人人怕怕劍法就可傳授于你,”男人的聲音滿是無奈而又無比誠懇,只是這人人怕怕劍法又是什么玩意?
此時劉琦已走到蓮華閣近前,透過窗欞窺去,但見屋內(nèi)立有一人,身長八尺,綸巾布袍,皂絳葛履,腰佩長劍,劍眉星目,面如冠玉,美髯飄逸,器宇軒昂,好個翩翩若仙的美男兒!
而劉琮拉著這美男子的手,正在努力撒著嬌:“可我已經(jīng)背了十六個字呢,感覺好累啊,需要休息休息,先生能不能先教我一半劍法,回頭再背后面的呀,求求你了先生,好不好嘛?!?p> 劉琦尚未說話,身后黃玉兒已擠上前來,雙眼冒著星星,悄聲在劉琦耳邊問道:“劉子瑜,這是你家哪位哥哥,生得如此俊俏?真如畫中人一般!”
被美女當面夸別的男人帥,劉琦頓時妒意大生,沒好氣答道:“我哪里知道是何處鉆出來的阿貓阿狗。你們這些小娘子,老是容易被一副臭皮囊給騙掉??茨腥艘獙W會看才華,看靈魂,懂不懂?就比如說你面前這位,啊,對不對,要顏值有顏值,要才華有才華,還不乏有趣的靈魂?!?p> 劉琦極為自信的以手自比,卻不料黃玉兒白眼一翻,從鼻孔中擠出一聲冷哼,怪模怪樣的哂笑起來。
劉琦當下惱羞成怒,抬高嗓門嚷嚷道:“哎呀呀,我說你這小妮子,什么時候把龐士元的這副死樣子給學會了,小心嫁不出去......”
“呀,是琦阿哥回來了!”
屋內(nèi)劉琮聽到了劉琦的聲音,當下歡呼一聲,便沖了出來,與劉琦攬抱在一起,劉琦笑瞇瞇的翻過手來,變戲法般掏出一包石蜜來,劉琮又是一聲歡呼,忙不迭的望嘴里塞去。
這石蜜名頭不凡,其實便是甘蔗汁熬出來的糖塊,比當時中原地區(qū)常見的麥飴要甘甜許多。荊南四郡盛產(chǎn)甘蔗,然路途崎嶇難運,故熬汁成塊以便販賣,在江陵商鋪多有出售。
石蜜雖說爽口甘甜,但簡陋粗糙,要放在后世,哪有小孩看得上??稍跂|漢末年,糖源稀缺,這石蜜可是極為難得的小甜點,尋常人家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舍得買上一點嘗嘗鮮,便是貴為州牧之子的劉琮,也不是想吃便有得吃的。
劉琦看劉琮吃得香甜,嘖嘖有聲,可愛又可笑,遂攬住謂道:“琮阿弟,剛才聽你背書,似乎很有長進啊。”
劉琮謂道:“嗨,這不是阿母給我新找了個夫子嘛,可有法子了。對了,還忘了介紹給你認識呢?!?p> 劉琮邊啃石蜜邊拉著起劉琦的手走進閣內(nèi),指著那位美男子笑謂道:“琦阿哥,這位便是我的新夫子,諸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