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末亂世,我成了大順皇孫

第二十二章收獲的震驚

  對紅薯這個東西來說,最精髓的吃法可能就是烤。

  這不,順風飄來陣陣烤紅薯的香,已經引得奶奶大聲的贊嘆。這個時候可能只是甜,面,要想甜糯,可能還得埋在熱灰里再烤一會兒。

  今天早上,李順直接去地頭扳了一籃子玉米,挖了半筐子紅薯。當然為的是今日特地感謝奶奶。奶奶先是對玉米紅薯的顏值感嘆了一番,然后李順就開始現(xiàn)場烹制。

  是不是都聞著了香味,一會屋子人坐滿了,當然都是女的。李順似乎聽到了肚子咕咕聲和吞咽口水聲。當然還是嬸嬸們調笑吳花的聲音大。

  兩根鐵棍平支在炭火上,玉米屁股插上木棍。

  李順雜耍般給玉米刷油,翻轉,烤制金黃。然后依次撒上雪花鹽辣椒面。

  出爐,開吃。

  剛好這個時候紅薯已經烤的軟糯,對老人來說最好了。奶奶拿起一個紅薯,剝去焦黃的外皮,露出紅瓤瓤的薯肉,咬一口甜甜糯糯的,綿軟軟的,甜絲絲的,還冒著熱氣騰騰的白煙兒。

  剛拿出來的還燙手的不行,兩只手要來回的倒騰,才能剝了皮。不怕燙的哼哧就是一大口,怕燙的就小口叨一塊下來,細嚼慢咽的慢慢地品,認真的品。

  玉米也收獲贊賞不少,有原味,有椒鹽,有辣椒的。這些人嬸嬸阿姨都贊嘆不已。

  李過來的時候已經吃的接近接近尾聲了。但李過卻拉著李順往外走。

  “跟我去接巡撫大人!”

  騎馬走在路上才知道,要到八里坪去接湖廣巡撫堵牧游。聽說巡撫堵牧游在長沙多方籌措,為“忠貞營”籌來了一大批糧草。

  估計為了給李順鋪路,所以讓李順去迎接堵牧游。

  上次堵牧游匹馬進營,說服李過,高一功將義軍改編成“忠貞營”,李順雖然聽說過他的風采,但沒有一睹真容。這次能見到南明最具戰(zhàn)略眼光的名臣,李順還是很興奮的。

  相比較湖廣總督何騰蛟的實用主義,堵牧游是真心想依靠大順軍抗擊清軍,中興明朝。初期,何騰蛟是因為打不過,武力威懾下被迫“合營”,和大順軍合作也是采取的誰擁有的兵力強我就依靠誰,他重用在大順軍地位不高,但人數(shù)眾多的郝?lián)u旗和王進才。還對大順軍采取分化排擠的政策,在荊岳之戰(zhàn)中,不戰(zhàn)而逃,使得“忠貞營”腹背受敵,功虧一簣?!爸邑憼I”提起他就來氣。

  而堵牧游呢,算是南明最具戰(zhàn)略眼光的。能審時度勢,從大局出發(fā),以抗清為最高宗旨,高舉民族大義,這點就和李順不謀而合。包括這次,多方籌集糧草,安撫義軍軍心。所以迎接他李順也樂意。

  八里坪碼頭,兵士們正在忙碌的從岸邊停靠的船上卸下糧食,箭矢。

  李順還在到處尋找身穿緋袍烏紗,或者前呼后擁的大明巡撫時,一個身穿素色長袍,頭戴方巾的士子迎上而來。

  “湖廣巡撫堵牧游見過興國侯!”

  李過趕忙抱拳回禮:“客氣,客氣!“

  這很低調嘛,相比較出行八抬大轎,仆從如云,還要自備食材,自帶廚師的湖北巡撫,這才是應該干事人的樣子。

  當然你要說當時湖北巡撫“張狂”的原因是因為是天使,太子使臣。代表著朝廷臉面,天子威儀。但是你帶著寵物,還想謀點私利。這就不對了。

  寒暄過后,堵牧游就荊岳之戰(zhàn)進行了總結。

  當然說話滴水不露,讓人如沐春風。說了。又好像沒說。沒說吧,戰(zhàn)敗的火也發(fā)不出來了。二十年的官場老油條還真不是吹的。這還是名臣,忠臣,這要是奸臣想坑你,我估計賣了還幫他數(shù)錢。

  跟這些老油子打交道真累,李順轉面就走了。

  ————

  自從給奶奶烤過玉米紅薯后,旱壩川的地頭多了許多人。弄的李福都很是緊張。

  當然更多的是把這當踏青,風景觀光的女眷。李順知道,不用宣傳,下一季大面積種植是妥妥的。

  玉米青的,嫩的好吃。但是要當主糧,要留種子還得等成熟。所以還得幾天才能收獲。但紅薯可以挖了。

  選了個黃道吉日,李順準備開挖紅薯。

  特地邀請了湖廣巡撫堵牧游,不用說,老爹三爺袁叔都早早的等在地頭。奶奶還搬了把凳子,李順心里吐槽在配上花生瓜子就齊貨了。就連大哥李來享都趕過來,學堂專門放假讓學生幫忙挖紅薯。

  馬波,馬俊材用拉繩圈了兩塊地,這是為了估算產量。專門挑兩塊,一塊長勢好的,一塊坡地,互相比較一下。

  本來為了儀式感,老爹讓李順開挖第一鋤頭,李順才不在乎。抱拳,朝堵牧游:“巡撫大人代天子開挖第一鋤,這個祥瑞,還請大人一定如實稟告朝廷?!?p>  果然,巡撫大人當仁不讓,雖然他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但看這么熱鬧,自己又被隆重邀請。于是,拱拱手,開挖。挖第一壟地的時候沒反應,越挖越興奮:“祥瑞啊,祥瑞!”

  看樣子,這是心里已經估算出產量不菲。

  人多力量大,十幾畝地的紅薯很快被挖完了。

  圈繩的紅薯現(xiàn)場過秤,兩處相差不大,平地長勢好的大概產量畝產6000,而坡地差別不大,能有5500。現(xiàn)場一片歡騰。

  早在地里正挖的時候,李順已經讓人架起行軍鍋,燒水蒸紅薯。這個時候正好出鍋。吃著,笑著。這可能是“忠貞營”近兩年難得地發(fā)自肺腑的笑聲。

  人群中,手拿紅薯的堵牧游找到李順,抱拳深深的鞠了一躬。

  “聽說這是興國侯世子進獻的祥瑞,有此物,可活人無數(shù),在此吾代天下臣民謝過世子?!?p>  哎,真累。你就不能說,小伙不錯,這是好東西,有了這能災害年能救不少人命。

  李順也只好拱拱手:“大人,我讀書少,知道這是好東西,把這獻給朝廷呢是希望大人幫忙推廣?!?p>  又指了指已經開始泛黃的玉米:“那個也是好東西,叫玉米。它具有很強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貧瘠性以及極好的環(huán)境適應性?!?p>  “它可以做餅,可以蒸飯,可以熬粥,可以煮著吃,可以烤著吃,抗旱,不挑地,山坡都可以種。”

  “是更好的糧食作物!”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