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縱橫三國的鐵血騎兵

117高唐血戰(zhàn)

縱橫三國的鐵血騎兵 我的傷心誰做主 3566 2013-11-28 10:53:26

    “轟!”

  一聲巨響在臧霸的腳邊響起,巨石撞擊地面激起了無數(shù)石屑,臧霸急忙用盾牌護(hù)住了身子,擋下了那些石屑。

  此時的臧霸,有些心有余悸,如果剛才不是他及時躲閃,只怕非要被這巨石砸死不可。

  云梯已經(jīng)被架了起來,臧霸用牙齒咬住長刀的刀刃,一手持盾,一手扶著云梯,迅速的向上攀爬。

  他剛爬到一半距離,韓猛在城樓上便用力將云梯推離了城墻。

  臧霸的身子隨著云梯向后倒去,在云梯即將落地的一瞬間,他先從云梯上跳了下來,雙腳剛一落地,便借勢在地上打了一個滾。

  “嗖嗖嗖……”

  幾支箭矢凌厲的插在臧霸滾過的地上,如果他稍微慢了一步,只怕就會被箭矢射中。

  危險重重,但臧霸卻毫不畏懼,右手取下長刀,一邊用盾牌擋著射來的箭矢,一邊揮舞著長刀再次向城墻下面沖了過去。

  城樓上的韓猛見臧霸身手如此矯健,便對身后的弓箭手喊道:“全部瞄準(zhǔn)臧霸,給我射死他!”

  隨著韓猛的一聲令下,臧霸立刻成為了眾矢之的,弓箭手們紛紛開弓搭箭,將一支支箭矢射向了臧霸。

  臧霸持著盾牌,身子一直緊緊的蜷縮在盾牌之下,面對如同暴雨般襲來的箭矢,一直不敢露頭。

  臧霸猶如巨海中的一葉扁舟,正在承受著巨浪的侵襲,一面小小的盾牌,根本無法承載他巨大的身軀,他一邊盡量護(hù)住身體,一邊迅速向后撤退。

  “結(jié)陣!”

  忽然,一聲大喝在臧霸的耳邊響起,一個同樣持盾的身影瞬間出現(xiàn)在了臧霸的身邊,正是他部下的軍司馬吳敦。

  吳敦舉著盾牌,緊緊的依偎在臧霸的身前,隨著他的一聲大叫,越來越多的盾牌兵朝臧霸這里聚攏了過來,一面面盾牌緊密相連,很快便組成了一面密不透風(fēng)的防御墻,將一支支箭矢盡皆擋在了外面。

  與此同時,孫觀率領(lǐng)弓箭手也趕了過來,朝著城墻上的守軍放箭,而昌豨則帶領(lǐng)另外一波士兵,奮不顧身的沖向了城墻邊,架起云梯,開始向上攀爬。

  臧霸的努力,換來了全軍將士的憤慨,吳敦、孫觀、昌豨都各自率軍沖了過來,對高唐縣城發(fā)動最后一次猛攻!

  “好!既然大家都到齊了,那就一起上,今天無論如何,都要攻下高唐縣城!”臧霸見到這樣的一幕,欣慰了許多,朗聲說道。

  “喏!”眾人齊聲答道。

  徐州兵的士氣,頓時提高了不少,所有的人都一起沖了過來,只留下數(shù)百騎兵在遠(yuǎn)處觀望,但座下的馬匹也都焦躁不安,躍躍欲試。

  在盾墻的掩護(hù)下,臧霸、吳敦等人開始步步為營,向前推進(jìn),孫觀挽著弓箭,帶領(lǐng)著弓箭手朝城墻上射箭,而昌豨則帶人沖到了城門口,幾十個士兵抱著一根削尖頭部的巨大圓木,朝著城門猛烈的撞擊。

  云梯一架接著一架的被架了起來,豎立在了城墻上,徐州兵都奮不顧身的向上攀爬。

  一時間,徐州兵的攻勢變得猛烈了起來,在城樓上指揮的韓猛也是首位難顧,一面讓人抱起巨石朝城門口砸去,一面指揮弓箭手射箭,一面讓人推開云梯,轉(zhuǎn)瞬之間,韓猛分身乏術(shù),忙碌異常。

  巨石一顆顆的丟了下去,但徐州兵鍥而不舍,毫無畏懼,一個被砸死了,另一個便補(bǔ)充了上來,繼續(xù)猛烈的撞擊著高唐縣城的城門。

  城墻下面,一架云梯被推了下來,另一架云梯又被架了上去,徐州兵奮勇向前,快速的攀爬著云梯,或被箭矢射死,或連同云梯一起被推了下來,掉落在地上摔傷。

  臧霸、吳敦很快便來到了城墻下面,在盾墻的掩護(hù)下,臧霸忽然將手中的盾牌交給了吳敦,他自己則手持長刀,一溜煙的功夫,便跑到了城墻的左側(cè),然后鉆入人群當(dāng)中。

  臧霸聚集起一群士兵,小聲對他們說了一些話,那些士兵紛紛點了點頭,立刻將一架云梯架上了城墻。

  他毫不猶豫的登上了云梯,一手持刀,一手扶著云梯,以最快的速度向上攀爬。

  守城的袁兵急忙過來推開了云梯,與此同時,臧霸的身側(cè)又架起了一架云梯,他借力一躍,直接跳在了那個云梯上,繼續(xù)向上攀爬。

  袁軍的弓箭手見狀,也急忙射來了箭矢,均被臧霸用刀擋了下來。

  眼看臧霸就要攀爬上城墻了,袁兵頓時慌張了起來,急忙過來推開云梯。哪知,袁兵的雙手剛碰到云梯,臧霸便再次借力一躍,直接跳在了身側(cè)又架起來的云梯上,踩著梯子,繼續(xù)向上攀爬,已經(jīng)離城墻越來越近了。

  袁兵大吃一驚,這種攀爬登城的方式,他們還是頭一次見到,慌亂之間,急忙跑過來了幾個人,想要去推開臧霸所踩著的那架云梯。

  但此時已經(jīng)為時已晚,臧霸已經(jīng)登上了城頭,縱身一跳,揮動手中的長刀,砍死一名袁兵,直接落在了城墻上,成為了首個登城的人。

  臧霸一經(jīng)登上城墻,立刻揮刀斬殺袁兵,袁兵們都抵擋不住,愣是讓臧霸殺出了一片立錐之地。

  一個接一個的徐州兵緊隨在臧霸身后,從云梯上登上了城墻,和臧霸并肩作戰(zhàn),一起斬殺袁兵。

  韓猛尚在城門口的上方指揮士兵防守,忽然聽到右側(cè)傳來了一連串的慘叫聲,立刻扭頭看了過去,赫然看見臧霸帶著徐州兵正在奮力廝殺,讓他大吃一驚。

  “轟!”

  一聲巨響從城門口傳來,昌豨率領(lǐng)的徐州兵經(jīng)過堅持不懈的猛烈撞擊,終于將高唐縣的城門給撞開了。

  這邊城門一開,城墻下面的吳敦等人立刻向城門口涌去,順著城門便沖向了城內(nèi)。

  一時間,城頭失守,城門被撞開,袁軍士氣頓時大落,韓猛更是懊惱不已,但事已至此,也已經(jīng)無可奈何,面對勢大的徐州兵,也唯有退守城中,與徐州兵進(jìn)行巷戰(zhàn)了。

  “嗖!”

  一支箭矢劃破長空,筆直的朝著韓猛飛來,他吃了一驚,急忙躲閃,雖然避過要害,但還是被箭矢射中了左邊肩窩,登時鮮血直流,順著鐵甲向下滴淌。

  韓猛受傷,順著箭矢射來的方向望去,但見射他的人是孫觀,而且孫觀見一箭沒有射死韓猛,又補(bǔ)了一箭,第二支箭矢正在迅疾的飛向韓猛。

  韓猛順手抄起一柄長刀,直接擋下了那支箭矢,左顧右盼了一番,見大勢已去,自己又受了傷,轉(zhuǎn)身便下了城樓,在親隨的護(hù)衛(wèi)下,向城中退去。

  數(shù)以千計的徐州兵涌入了高唐縣城,臧霸帶領(lǐng)著部下很快奪下了城樓,他揮刀砍斷了大纛,將己方的軍旗插在了城頭上。

  徐州兵們見到軍旗飄揚(yáng),各個奮勇向前,在吳敦、昌豨的帶領(lǐng)下,向城內(nèi)殺去。

  城外,那數(shù)百名騎兵也沖進(jìn)了城里,臧霸從城樓上跑了下來,翻身騎上一匹戰(zhàn)馬,將長刀插入刀鞘,綽起一柄長槍,便帶著騎兵向城中殺去。

  一時間,高唐縣城里亂作一團(tuán),廝殺聲更是不絕于耳,苦守了兩天的袁軍,在韓猛的帶領(lǐng)下繼續(xù)堅持在街巷里與徐州兵作戰(zhàn),但奈何徐州兵人多勢眾,而且勇不可擋,韓猛節(jié)節(jié)敗退。

  很快,臧霸帶著騎兵沖到了一線,命令吳敦、昌豨迂回到兩翼進(jìn)行包抄,他則帶著騎兵向前猛沖,并揚(yáng)言要擒住韓猛。

  韓猛見大勢已去,于是在百余名親隨的護(hù)衛(wèi)下,逃到馬廄里,騎上馬匹便從北門逃走。

  暮色四合,夕陽也已經(jīng)完全沉入了地平線,高唐縣城里,徐州兵正在進(jìn)行著清尾,韓猛率領(lǐng)親隨逃走后,余下的數(shù)百名袁兵根本抵擋不了多久,在夜幕降臨前,已經(jīng)被徐州兵徹底消滅。

  臧霸帶著騎兵,滿城尋找,卻始終沒有看見韓猛的影子,直到斥候從城外趕來,這才知道,韓猛帶著殘余的百余名騎兵向東逃遁。

  既然已經(jīng)無法追擊,臧霸只好下令在城中休整,一面統(tǒng)計陣亡人數(shù),一面掩埋尸體。

  夜幕降臨時,袁譚、郭圖率領(lǐng)千余殘軍進(jìn)入了高唐縣的地界,從斥候口中得知高唐縣城也已經(jīng)被徐州兵攻下,袁譚、郭圖經(jīng)過一番商議,便率軍去安德縣,希望從安德縣北渡黃河,進(jìn)入河北。

  安德縣城位于黃河北岸,但南岸也有部分土地,更有一個黃河渡口,與高唐縣的渡口遙相呼應(yīng)。

  高唐縣既然已經(jīng)被臧霸占領(lǐng),袁譚、郭圖等人不敢輕易冒進(jìn),于是選擇向東去安德縣,準(zhǔn)備從那個渡口北渡黃河,進(jìn)入河北。

  只要進(jìn)入了河北,袁譚、郭圖等人才算是真正的安全。

  一行人星夜前往安德縣,沿途竟然和韓猛、淳于瓊、蔣奇等人巧遇,一干人等都慘敗如此,都有些相形見絀。

  抵達(dá)安德縣的渡口時,已經(jīng)是第二天的丑時,所幸這里還有一些渡船,只是由于天黑,加上夜色難辨,一干人等都疲憊不堪,于是決定在這里休息,第二天再渡河。

  第二天天剛亮,袁譚、郭圖、韓猛、淳于瓊、蔣奇等兩千余人便分批次率眾渡河,經(jīng)過一番折騰,一行人終于渡過了黃河,抵達(dá)河北。

  突然,一股兵馬從遠(yuǎn)處滾滾而來,塵土飛揚(yáng),袁譚等人都是心驚膽戰(zhàn),都暗自猜測,莫不是徐州兵已經(jīng)渡過了黃河,在此等候?

  袁譚當(dāng)即下令全軍做好戰(zhàn)斗準(zhǔn)備,嚴(yán)陣以待。

  等那股兵馬逐漸靠近,袁譚這才看清來的這股兵馬里打的是袁軍的軍旗,為首一人,正是許攸。

  原來,許攸回到河北,料到袁譚必敗,便前往甘陵,說服駐軍在那里的袁紹大將蔣義渠,借兵三千,前來相助。

  哪知,許攸剛率軍進(jìn)入平原城,便聽聞高唐縣被臧霸攻下,袁譚等人都不知所蹤。于是他猜測袁譚必然會從安德縣北渡,這才率軍前來接應(yīng)。

  袁譚得知這一切后,懊悔不已,如果當(dāng)時他聽從了許攸的建議,以退為進(jìn),或許也不至于有此大敗。

  許攸見狀,忙道:“事已至此,大公子后悔已經(jīng)來不及了。大公子率軍三萬前去爭奪青州,如今卻大敗而歸,只剩下殘軍兩千,主公必然會責(zé)備大公子。大公子還是先想想如何應(yīng)對主公的責(zé)罰吧!另外,大公子應(yīng)該迅速封鎖沿河渡口,以防止徐州兵北渡,否則的話,一旦徐州兵馳入河北,主公肯定不會饒了大公子的!”

  袁譚聽后,立刻按照許攸說的去做,派兵封鎖渡口。之后,他與許攸一道,進(jìn)入平原城,并按照許攸的建議,主動寫了一封罪狀,派人遞給鄴城的袁紹,他則在平原城等待袁紹的處罰……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