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覆唐

第九十五章 突發(fā)

覆唐 濟源張氏 3475 2009-05-31 13:21:50

    黑云壓城城欲摧。

  已是連續(xù)幾日未曾早朝的韋后,此刻正是隨意坐在神龍殿中,而自中宗死后,她便一直極喜常住在這先前中宗的休憩所在,也便是專署皇帝的寢殿。微閉鳳目的韋后,因身后阿奴手法嫻熟的為她輕揉肩頭,此時看來倒是少了許多平日里的役氣指使,反而從她緊皺的眉目間,自能看出多了幾分憂慮之色。

  歲月的滄桑在韋后臉上清晰留下抹滅不去的痕跡,盡管她一向極重保養(yǎng)。在她身后的阿奴,滿臉溫柔體惜之意,他在輕輕為韋后揉捏肩頭間,卻也實能看出韋后現(xiàn)下的那些憂慮。只是這般看著韋后的阿奴,有些嘆息,有些憐惜,但眼中卻暗現(xiàn)狂熱之色。其實說來,韋后之容貌倒也確實矯好,否則她也不能在這后宮三千佳麗中脫穎而出,使得中宗專寵于她數(shù)十年。

  說是憂慮,其實還是太輕,韋后此時心間的那些擔憂以及震怒,又豈是簡單一句憂慮便能代過?這幾日來,突然發(fā)生的變故實是太多,先有她兄長韋溫的違意擅自回朝,隨后便與那安樂公主一起胡鬧,當街圍困臨淄王一事;又有那少年張宏家中突遭刺客,直接牽連到韋后身上之事;而這些事韋后都還未能處理完好時,在接下來卻又突發(fā)各道,州府許多駐外朝廷大員聯(lián)名彈劾工部尚書張希一事。不過,若是僅僅這些事的話,那對于韋后而言,倒也只能是讓她多費些心思罷了,并不能如此影響她的心智。

  關鍵便是,她實在未能想到派遣趙承恩與薛崇簡駐防均川一事上,竟然也能出漏。

  遣金吾大將軍趙承恩駐守均川防備焦王的同時,也加封薛崇簡為左監(jiān)前衛(wèi)大將軍隨行率精兵駐守,此事其實是韋后與宗楚客想借他二人防備焦王時,也能通過趙承恩壓制薛崇簡,更能以此事來試探臨淄王以及太平公主。

  可韋后卻實是未能想到,便是當日宗楚客提出此議時她也深表贊賞的一箭三雕之計,竟能走至如今這般田地!這讓韋后大為震驚的同時卻也不得不暗凝心神全力應付因此事可能會有的變故。

  想及隨趙承恩軍中那些密探回來的信中所言,大將軍趙承恩突然遇刺,傷重不治,幸得左監(jiān)前衛(wèi)薛將軍一力壓制,這才使得大軍未因將軍遇刺一時而起嘩變。韋后不禁更是又好笑又好氣,她實在是不能明白難道她身邊的那些心腹親信都是蠢貨?那密探怎能如此回復?

  好一個突然遇刺,好一個幸得薛將軍一力壓制,這根本便是在說她韋后派往均川駐防的幾千精兵,竟然如此輕易的便就落入薛崇簡手中!

  不知是否察覺到了韋后此時快要壓抑不住的躁怒,阿奴在輕輕為韋后按捏著肩頭之時,手下微微頓住,而不待他再次下手,韋后卻忽然起身,未曾回身去看阿奴,只是顯得疲倦言道:“去換些茶水來?!?p>  阿奴領意,恭身退下。而韋后卻在阿奴已經(jīng)退出了殿門時,仍是那般怔怔的看著空無一人的神龍殿門外。

  她在一件件梳理著這幾日來接連發(fā)生之事。

  韋溫與安樂公主當街圍困臨淄王一事姑且不提,幸好那時韋后及時得知,派阿奴阻止了韋溫接下來愚蠢的舉動。

  再有便是那少年張宏府上遇刺一事,此事確非出自她韋后之意,即便這少年張宏確實令她生厭,而她先前也的確動有殺機,但她后來終是聽從了宗楚客的建議,并不打算去殺這張宏。但,無論是不是她的意思,那刺客是不是受她指使,有此事后,臨淄王等人也定會認定那事是出自她手。不過,此事仍是不能讓韋后太過重視,畢竟那少年只是一并無任何身份功名在身的布衣少年,臨淄王等人就算是想以此事為籍口向她發(fā)難,那也確實掀不起太大風浪。

  接著,就是近日各道州府許多官員聯(lián)名彈劾張希這事了,而對于此事,韋后根本不用多想便能知曉定是出自太平公主的手筆。只是,韋后想不通,她不明白為何一向自大異常,出手必是雷霆萬鈞的太平公主,怎會有如此不輕不重之舉?

  只是隨意想了遍這三件事,韋后隨即便又開始思量起金吾大將軍趙承恩突遇刺身亡這事。這事是近日這許多突發(fā)事中,最為重要,也最讓韋后不能安心的一事,因為此事實是不能讓韋后猜出是何人所安排的刺客。根本不可能是薛崇簡,薛崇簡沒有這般能量,而排除了由此事最能獲益的薛崇簡后,那似乎只能剩下一人,便就是薛崇簡的母親,太平公主??杉幢惚砻婵磥順O有可能是太平公主所為之事,韋后卻也不大相信,因為在韋后看來,太平公主不可能不知道她這兒子薛崇簡與那臨淄王李隆基是走在一處的,所以她不可能如此簡單的便讓臨淄王坐享多得幾千精兵。以太平公主為人,即便是真的危及到了她兒子薛崇簡的性命,那太平公主最多也是出手護得薛崇簡安全便可,根本不會讓臨淄王從中得到些什么好處。

  韋后認為不會是太平公主的手筆,那想來想去,似乎也就只能是均州的焦王李重福了。想至此,韋后心間一時有些驚懼,趙承恩一事,若真是焦王暗中所行,那看來焦王是耐不住了,他已有出兵協(xié)同臨淄王攻伐的跡象了……

  如此思慮著這幾日所有之事的韋后,十分投入,甚至是在阿奴手捧茶水返回來靜站她身后好長一段時間后,她仍是緊皺眉頭,未能覺察。

  而見韋后如此憂慮,阿奴終于忍不住憐惜般小聲出言提醒韋后:“娘娘,茶水怕是涼了就不能用了?!?p>  韋后這才回神,掩飾不住因勞神過度而有的疲憊之色,在她轉身去拿茶水時,卻突然看到阿奴今日腰上所掛著那串璀璨明珠,并未深想的韋后,只是在端起茶水時隨意問了句:“那串明珠是從何而來?”

  韋后這隨意一問,卻讓阿奴顯得欣喜,他自然不愿韋后太過操勞。所以不待韋后放下茶水,阿奴便急忙摘下那串明珠,笑道:“這東西?。磕耸前⑴e來無事,隨意將娘娘殿中那些夜明珠拿來串在一起好看來的。”

  韋后仍未多想,只是隨意點頭放下茶水時,應了阿奴一句:“串起來好,比單個放著好看多了?!?p>  只是如此不經(jīng)意的一言,卻在阿奴又笑將要開口之際,韋后卻忽然像是捕捉到了什么,騰然起身,看向阿奴時也多了許多凜然之色,而根本不待阿奴開口,韋后便失聲又道:“串在一起?”

  “是的,阿奴只是揀了些珠子串了起來……”阿奴不明所以,他當然不會以為韋后是在生氣他私下拿了這些珠子。只是阿奴確實不明所以,他想不出為何韋后顯得如此震驚。而也在阿奴不解,剛又開口去言:“娘娘……”之時,韋后毫不猶豫的打斷了他。

  串在一起,串在一起。韋后這才恍然大悟,揮手示意阿奴不可再開口罷,韋后隨即將這近日來所發(fā)生的幾件事情串聯(lián)在一起,又思量了起來。

  先是以韋溫圍困臨淄王與那少年張宏,跟臨淄王起正面沖突,使得臨淄王直接位于她的對立面;再有當夜便有人潛入張宏府上行刺那少年張宏,使得臨淄王不得不以為是韋后派人行刺欲對張宏不利,叫臨淄王不得不提防的同時也對她韋后暗生警戒。

  隨后便又有各道州府駐外朝廷大員聯(lián)名彈劾張希一舉,看似乃是太平公主因韋后調離薛崇簡出京而有的反擊,其實根本是在為臨淄王將行之事造勢!

  至于最后這金吾大將軍趙承恩一事,答案也是呼之欲出,這根本便是在為臨淄王起事而所做的準備!有這幾千精兵,雖然并不能改變大局,但確實可讓臨淄王多些信心!

  將這四件事串聯(lián)起來之后,韋后臉色大變,她這時才自以為終于看出了近日所有突發(fā)之事,根本便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

  一時,韋后顯得大急,顯得惶恐,她想不出除了太平公主還有誰能如此手腕在背后布置如此許多事由?而若這些事都真是出自太平公主的暗中布置,那便足以表明臨淄王起事之時,便是她太平公主出手覆滅她韋氏滿門之際!

  韋后大驚,十分慌亂。但畢竟她已是執(zhí)掌朝政有些時日,對這些暗中爭斗之兇險也有深悟,所以即便驚懼,即便慌亂,韋后卻也仍能保持幾分鎮(zhèn)定,雖然這幾分鎮(zhèn)定根本不足以讓韋后心安。

  不過少許,韋后轉身看向阿奴,只是如以往那般在遇到棘手事時便會想起宗楚客這才智絕頂之人來。盡管對于宗楚客,她有猜忌,有防備,但她卻自然也是深知,她與宗楚客此時是不可分開的,她仍不得不依仗宗楚客。

  迎著阿奴仍是十分不解的神色,韋后開口便道:“快去喚宗……”只不過剛開了口,韋后卻又忽然緘口。她突然又想起幾日前她喚宗楚客前來時在宗楚客臉上所能看見的不滿之色。又想及幾日來韋溫,以及安樂公主等人不時在她耳旁說著所有權勢都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之類的言語。

  緘口間,韋后卻也決意。

  微微沉吟了一陣,緊凝眉頭的韋后根本不顧身后阿奴臉上愈來愈盛的奇怪之色,只是暗下決心要一力來迎太平公主這些動作的韋后,終于復又開口:“喚,工部尚書張希前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