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一見到炎帝軍隊就宣布撤軍,這讓四氏中的很多人都有點瞧不起,甚至連熊族的有些族人,也對軒轅開始報怨起來。他們不明白一向勇敢無畏的軒轅首領,為什么會那么怕炎帝的軍隊?他們相信如果真的與炎帝的軍隊交手的話,自己并不定就會輸給他們。但軒轅首領卻連和人家拼一拼的勇氣都沒有,一見到人家的面,嚇得就急忙宣布撤軍,這跟懦夫和草包有什么區(qū)別。
這些議論很快就傳到了軒轅的耳朵里,軒轅對此卻置之一笑,就不再理會了。風后幾人見他不去解釋,也不好對放人多數(shù)什么。但沒想到的是,軒轅越是不理會這些非議,四氏族人就越認為他莫認了這些指責,反而議論的更加厲害了。
風后實在有些看不下去,于是這天他將那些對軒轅有怨言的族人召集到一起,問道:“你們是不是非常氣憤軒轅首領在遇到炎帝軍隊之后未作任何抵抗,就匆匆宣布撤軍?”
風后此言一出,人群立馬就吵嚷了起來:“是呀,我們好不容易才圍住刑天,眼看就可以將他擒殺,軒轅首領卻在這個時候宣布撤軍,實在令人有些不服?!?p> “就算炎帝軍隊強大,可我們也不是那么不堪一擊呀,如果真要交起手來,我們未必就打不過炎帝的軍隊?!?p> “就算我們真得打不過他們,好呆與他們拼上一拼,也總比現(xiàn)在這么窩囊要好?”
風后等他們七嘴八舌的說完以后,這才緩緩問道:“我想問大伙,在你們記憶里,我們的軒轅首領懼怕過誰?薰鬻強不強大?刑天強不強大?你們見過他懼怕過他們嗎?”
“那他這一次為什么會一碰到炎帝的軍隊,就立馬命令我們撤軍呀?”人群中有人試探著問道。
風后沒有回答他的問話,只是自顧自地說道:“你認為與炎帝軍隊交手,咱們未必敗是吧?”
眾人齊聲道:“對,是呀!”
“可我要告訴你們的是,如果我們與炎帝軍隊交手,我們必敗無疑?!憋L后斬釘截鐵地說道。
“為什么?”眾人大聲問道。
風后說道:“一來,我們與刑天已經(jīng)糾纏多時,早已疲憊不堪,根本就無法再與強敵交手。二來,炎帝軍隊是早有準備,他們就是想趁我們疲憊之機,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你們想炎帝的軍隊戰(zhàn)斗力本就強于我們,再加又早有準備,打我們一個毫無準備的疲憊之師。我們還不是必敗無疑嗎?”
“你怎么知道他們是早有準備,而不是湊巧碰上的呢?”人群中又有人問道。
風后微微一笑說道:“以刑天的精明,你們認為,他在毫無準備,又明知不敵的情況下,就會冒然和我們對抗嗎?你們認為,刑天在戰(zhàn)敗之后,不往其它方向逃走,偏偏卻向南方逃走,不是預謀嗎?你們認為,在刑天逃亡路上,湊巧遇上炎帝軍隊,不是他們早就串通了的嗎?這一切如果都是巧合的話,那未免也太巧了吧。軒轅首領正是看出這其中必有陰謀,所以為了保全四氏,才急忙宣布擴軍的?!?p> 通過風后的這一番分析和解釋,四氏族人這才知道自己錯怪了軒轅。但是仍有人不服地問道:“現(xiàn)在刑天躲在炎帝那邊,難道我們的仇就不報了嗎?”
這次沒等風后開口,就聽人群后有一人朗聲道:“我們與刑天之間的仇眼不共戴天,如何可以不報?!?p> 眾人尋聲望去,發(fā)現(xiàn)來人不是別人,正是軒轅。
在熊族會議室里,此時正坐著六個人,軒轅、彭祖、風后、力牧、常先、大鴻。風后首先問道:“軒轅大哥,你真的準備與炎帝一族開戰(zhàn)嗎?”
軒轅答道:“如果他們堅持不肯交出刑天,那么我們只有選擇與之一戰(zhàn)。”
“可是大哥你要知道炎帝一族和我們以前所面臨的對手可是不同的,他們有著先進的文明,和強大的國力,而這些都是我們所遠遠不及的呀?”風后說道。
力牧也附和道:“現(xiàn)在的炎帝一族,就連東方強大的黎族都要讓他們?nèi)?,更何恐是我們呢??p> 常先也附和道:“炎帝一族常年安定,百姓樂業(yè),生活幸福。而我們的百姓卻因為連年戰(zhàn)爭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將薰鬻和刑天擊敗,得到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時光。他們又怎么愿意再有戰(zhàn)事發(fā)生呀?”
現(xiàn)在在場的六人當中,三人都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剩下兩人當中,一個是大鴻,一個是彭祖。大鴻剛剛歸降,在這個時候無論發(fā)表什么樣的議論都會被人猜忌,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什么也不說。那么最后就只剩下一個彭祖了。
彭祖等眾人把話說完之后,這才緩緩說道:“你們都認為我們敵不過炎帝的軍隊,而我卻認為我們與炎帝軍隊交手的話,有三個獲勝的理由。”
眾人一聽此言,都不由得集中起精神,凝神細聽他這“三個獲勝的理由”。
只聽彭祖緩緩說道:“一是,我們久經(jīng)戰(zhàn)事,族人戰(zhàn)斗經(jīng)驗豐富,戰(zhàn)斗意志堅強。而炎帝一族卻馳于軍事,雖然準備好于我們,但戰(zhàn)斗經(jīng)驗和戰(zhàn)斗意志卻遠遜于我們。這是我們第一個打敗炎帝的理由;二是,刑天罪大惡極,我順就天意討伐于他,而炎帝卻出于私利,保護于他。以有道伐無道,這是我們第二個獲勝的理由;三是,炎帝和黎族都是強族,彼此互相提防,而我們?nèi)跣?,黎族是不會重視我們的,所以真正開戰(zhàn),我們毫無后顧之憂,炎帝卻有后顧之憂,這是我們第三個獲勝的理由。有此三點,我們還怕打不過炎帝嗎?”
眾人一聽彭祖這番高論都不覺心中暗暗佩服,看來姜還是老的辣呀。明明是對自己不利的地方,經(jīng)他這么一講,又都成了對自己有利的方面。
只聽彭祖接著又說道:“但是炎帝一族畢竟遠強于我們,所以再與之開戰(zhàn)之前,我們必須做好兩件事情,一是積蓄力量,二是凝聚人心?!?p> 風后是何等聰明之人,一聽彭祖這話就明白了他的用意。但卻裝出了一副茫然不解地問道:“積蓄力量,我們都清楚該怎么做。但如何才能凝聚人心呀?”
彭祖一字一頓地說道:“推舉軒轅為帝!”
彭祖這一提議如果放在往日,也許在坐一半的人都會表示反對,但是現(xiàn)在卻沒有一人表示反對。原因自然也十分簡單:羆族早在擊敗薰鬻之后,就已經(jīng)率全氏族人歸服了軒轅?;?、貙兩族都是跟大鴻投降過來的,根本就沒有反對的資格。至于貅族雖然還算一個獨立的氏族和,但以他們自身的力量,自然沒有辦法與熊抗衡,所以自然也不會給自己找不痛快。所有人既然都不反對,力牧自然同意與否,也都無關緊要了。于是軒轅經(jīng)過幾番推讓之后,最后還是在眾人一再的勸說下,同意自稱為帝。
當時的帝與后世的皇帝還是有些區(qū)別的,大致就相當于氏族聯(lián)盟的聯(lián)盟長。所說這個帝號的由來,最早是由一個叫帝俊的人提出的,他自然也就是中華歷史上第一個稱帝的人。但由于帝俊一族的勢力并不怎么強大,影響自然也就不會像后勢的炎帝那么大了,所以很少有人記得他的事跡,人們只知道帝號最早是由他提出的,至于為什么會提出這個稱謂,人們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要想做“帝”,就必須擁有很高的威望,而且還必須是氏族聯(lián)盟的盟主。而現(xiàn)在這些條件軒轅都已具備,稱帝自己也就是成了水到渠成之勢。
數(shù)天后,在女媿一番似顛似狂的祈禱之后,軒轅緩步走上祭臺,接受天命,自稱“黃帝”。
稱帝之后,黃帝在祭臺之上,就冊封了五大臣。那五大臣:冊封鼓祖為青云(熊族信奉三樣東西,天上的云彩、腳下的黃土、以及林中的大熊。所以軒轅稱帝時,才取土色,稱為黃帝。而他們部族的官職,則全都是以云命名。青云,就是總領一切事物的大臣,相等于后世的宰相),冊封風后為縉云(縉云僅次于青云,也是總領一切事務),由于鼓祖年事已高,所以風后基本上,就是實際上的青云了。冊封力牧為白云(總領軍事事務),冊封常先為黑云(總領畜牧事務),冊封大鴻為黃云(總領一切農(nóng)業(yè)事務)。
諸事已畢,接下來就是各司其職,休養(yǎng)生息,積蓄力量,準備著不久之后的與炎帝之間有可能將會出現(xiàn)的大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