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唐天下

第十八章 邂逅(第三更)

大唐天下 殷揚(yáng) 2138 2012-07-26 19:01:01

    李白如此大才,卻是晚景凄涼,真是讓人感慨!

  若是在現(xiàn)代社會,有人如李白這般了得,而又晚景不好過的話,只需要寫上了幾幅墨寶,找家拍賣行一賣,吃飯穿衣不用愁,再差再差,一年半載的酒錢是有了。

  “李白視金錢如糞土,其操守讓人稱道!”李昌國把白花花的銀子打量著,思緒起伏,感慨不已。

  “驍勇校尉,這些天承蒙你照顧,區(qū)區(qū)銀兩不成敬意,還請笑納!”李白只是瞄了一眼銀子,朝李昌國面前一推,一點也不在乎。

  剛剛在贊李白視金錢如糞土,他便活生生的表演了一幕,李昌國再度感慨,道:“李翰林,你這不是在打我的臉么?能與李翰林同行同游同飲同食,是人生樂事!放眼天下,能有幾人有我這等榮耀?”

  能與詩仙同行同游同飲同食,是人生樂事!

  放眼天下,放眼整個歷史,又有幾人有如此榮耀?

  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也沒有此等榮幸!

  李昌國說著,把銀子推回到李白面前。

  李白把李昌國打量一通,右手一伸,把銀子推到一邊去了,端起酒杯與李昌國痛飲起來。

  高妙麗把李白瞧瞧,再把李昌國看看,一雙俏媚眼里光芒閃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看著李昌國時俏臉飛霞,仿佛熟透的蘋果,很是誘人。

  李白的酒興上來,心情大好,李昌國的酒興也不錯,兩人推杯換盞,這一喝起來就是收不住。不知道喝了多少杯,李昌國有些上頭了,這是他來到唐朝第一次有醉的感覺,這都是李白的酒量了得所致。

  “李翰林,有句話我不知當(dāng)講不當(dāng)講?”酒興上來,李昌國想起點醒李白一事。

  “呵呵!”李白暢笑道:“驍勇校尉,你這是什么話?但有所言,盡管道來便是!”

  “那我就說了!”李昌國誠心想幫李白,道:“李翰林,你才高八斗,學(xué)富五車,才名滿天下,詩名滿天下,慕你之名者多不勝數(shù),為何你樹敵那么多呢?”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以他的名句來作答。

  李白傲骨天生,絕不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這詩就是他的人格寫照。

  “誤矣!誤矣!”李昌國搖頭,道:“李翰林才名滿天下,詩名滿天下,這學(xué)問是極好的,我是很佩服??墒牵碛幸黄恼?,李翰林卻是不甚了了?!?p>  “哦!”

  李白閱盡天下藏書,學(xué)富五車,說到文章學(xué)問,放眼天下,放眼歷史,有幾個人比得了他?他還真有些不服氣,眼中精光暴射,死盯著李昌國,大是感興趣,問道:“何種文章?”

  “人情世故!”李昌國一字一頓的道。

  “人情世故?”李白細(xì)細(xì)一品,大搖其頭,頗有幾分譏嘲,道:“這也能叫學(xué)問?”

  “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dá)即文章!”李昌國說出一句極富哲理的話。

  “這是何人所言?大才呀!”李白擊掌贊嘆,很是期待的打量著李昌國:“哎!想我李白閱盡天下藏書,卻不識如此妙言,慚愧!慚愧!”

  這是曹雪芹的名言,李白雖是大才,也不可能知曉一千年文學(xué)巨匠的名言。

  “李翰林,你說此言是否有理?”李昌國并沒有回答李白的話,而是反問一句。

  “豈止是有理,太有理了!”李白感慨不已。

  “既然此言有理,李翰林,你說人情世故是不是學(xué)問?是不是一篇華麗的文章?”李昌國步步緊逼。

  “……”

  李白默然不語,過了一陣,沖李昌國一抱拳,道:“驍勇校尉識見非凡,在下淺陋了,還請不要見笑?!?p>  “這篇文章,李翰林又做得如何?”李昌國再度緊迫。

  說到寫詩,李白是詩仙,唯有詩圣能與他相比,說到人情世故,李白就很差勁了,當(dāng)即啞口無言。

  李白學(xué)富五車,能說會道,口齒便給,象眼下這般啞口無言,還是平生第一遭。

  望著李白那副無言可答的樣兒,李昌國還真是有些竊喜,有些慶幸,能說得李白無話可說,很可能只李昌國一人。

  “……”

  高妙麗眨巴著俏媚眼,一臉的難以置信,名滿天下的李白竟然給李昌國說得無言以答,要不是她親眼看見,打死她也不會相信。

  “李翰林一心報國,卻是報國無門,招來達(dá)官顯貴的阻撓,未必都是忌賢妒能,這與李翰林沒有做好人情世故這篇文章有關(guān)?!?p>  李昌國知道此時必須要跟進(jìn),不然的話,前功盡棄:“李翰林才高八斗,學(xué)富五車,名滿天下,賀知章、玉真公主能識你,難道就沒有他人識你之才?這未必!我想,只要你愿意,有很多人愿意折節(jié)下交,與你成為知己莫逆,若是你能做好人情世故這篇文章的話?!?p>  這絕對是一句大實話,以李白的才名,有幾人不愿與他結(jié)交呢?愿與他結(jié)交的人會很多,到頭來卻是弄得結(jié)交的朋友比得罪的人要少,少很多,說到底,就是李白不會處事。

  “老于世故,精通人情,未必就是摧眉折腰!”李昌國最后道:“英雄要善于保護(hù)自己!若是連自己都保護(hù)不了的人,不配稱英雄!李翰林,你若想報國,就得保護(hù)好自己!”

  “這……”

  這是李白平生聽到最具震隴發(fā)聵的話了,雖然飄飄然的謫仙氣質(zhì)仍在,卻是局促已現(xiàn),額頭上的虛汗直冒。

  李昌國看在眼里,暗中贊賞,李白就是李白,終于聽進(jìn)去了,但愿他能把人情世故這篇文章做好!

  若是李白做好了人情世故這篇文章,中國歷史上會不會出一個集詩仙與治國能臣于一體的英雄豪杰呢?

  李昌國是萬分期待。

  很明顯,李昌國的話發(fā)人深省,李白一杯接一杯的喝悶酒,沉吟不語。

  “你是不是把話說重了?”高妙麗很是擔(dān)心,在李昌國耳邊悄聲提醒。

  “無妨!”李昌國大是放心,道:“李翰林胸懷寬廣,斷不會有事!”

  李昌國的話讓李白大有感觸,吃完飯,接著游覽時,李白仍是神不守舍。李昌國知道,這是李白的關(guān)鍵時刻,不宜打擾他,找了個籍口,與高妙麗自去游覽。

  兩人游覽了一陣,憑依欄桿,欣賞美景,卻也愜意。

  “年輕人,這里有人嗎?”

  就在這時,一個身具龍鳳之姿,天人之表,極是俊雅的老者沖李昌國問話。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