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每一瞬間,都存在著無數(shù)種可能,在無數(shù)種可能的演變之下,就會出現(xiàn)無數(shù)條歷史的岔路及平行時空,而我們所在的,只是其中一個而已?!?p> 蕭漠忘了這個理論他是從哪里看到的,但這個理論,似乎很能說明他現(xiàn)在的情況。
在初識三千字之后,蕭漠就迫不及待的翻看著蕭慎言的書房內(nèi)的種種史書傳記來,得到的結(jié)論是,直到唐朝之前,這個時空的歷史與蕭漠之前所處的時空都是一模一樣的,五代十國的歷史蕭漠并不了解,但看起來似乎也沒什么變化,即使有什么不一樣,也不是很大,而最主要的轉(zhuǎn)變,也就是這條歷史岔路的形成起點,則在于宋朝產(chǎn)生之前。
在這個時空之中,那熟悉的宋朝根本沒有出現(xiàn),甚至根本沒有宋太祖趙匡胤這個人物,更沒有“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這些事情,而是在五代十國后期,由一個名叫田憲的軍閥,在宋出現(xiàn)之前的數(shù)十年里,勢力漸大,統(tǒng)一天下,創(chuàng)建楚朝,自稱楚太祖?。?p> 根據(jù)楚朝的創(chuàng)建時間,蕭漠推測,在那個時候,趙匡胤根本還只是一個小孩子。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看到史書所描寫的這些內(nèi)容時,蕭漠依然良久都沒有反應(yīng)過來。
果然,自己不僅穿越了,還穿越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時空之中,穿越者的優(yōu)勢,也隨著這么一點點的改變,瞬間喪失大半。
曾經(jīng)有一度,蕭漠懷疑這個楚太祖田憲是否也會是一名穿越者,但查遍了所有的史書傳記,卻找不到田憲絲毫現(xiàn)代人的特征,只能說,隨著無數(shù)種可能的其中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歷史出現(xiàn)了一條岔路。
不過,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哪一個時空,總有一種名叫規(guī)律的東西,世上雖然存在著無數(shù)種可能,但每種可能,都存在于規(guī)律之中。
比如說,在蕭漠原先所處的時空中,因為唐朝的文化燦爛和文化傳承,在經(jīng)歷了長時間的戰(zhàn)亂波蕩之后,宋朝必然會迎來文人權(quán)重的局面,而隨著文人權(quán)重,宋朝長時間的重文輕武,之后也必然會迎來注重武功的少數(shù)民族的禍亂。
而蕭漠此時所處的這個時空,也正是如此,或者還要更加嚴重。
因為楚太祖田憲更早的平息了五代十國的混亂,所以楚朝也繼承了更多的唐朝文化和風俗,而田憲雖然身為一代軍閥,一生征戰(zhàn),殺人無數(shù),但文采一般的他,卻是因為生性的原因,對文人有著一種非同尋常的崇拜。如此種種原因,使楚朝對文人的看重,遠勝于另一個時空的宋朝。
“吾與天下文人共掌楚朝?。 ?p> 在楚太祖田憲的一生中,這句話說了不下百次,而在《太祖語錄》中,類似的句子更是比比可見。
楚朝各種法規(guī),對文人的特權(quán)有著更真切的描述。
比如說,得到過舉子以上功名的文人犯罪,地方官員無權(quán)審理,必須要押送到京城,由刑部官員、翰林學(xué)士及該讀書人的師長共同審理;再比如說,楚朝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若要擔任六品以上的京官或者一城太守以上的外官,必須要有進士以上的功名……
類似的規(guī)定與制度,在楚朝還有很多很多。
可以想象,在這種風氣和制度之下,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局面,但凡家有余財之人,莫不是全力供自己子孫讀書識字;歷屆科舉,應(yīng)者數(shù)萬;而在這種激勵之下,無數(shù)文采斐然的文豪們脫穎而出,其文化之盛,不下于宋,雖然并沒有宋朝,卻有不少成就不下于蘇軾這般才自天降的風騷人物,一詩一詞,影響甚大。
如果說宋是中國歷代中文人勢力最大影響最強地位最高的朝代,那么這個楚朝,幾乎就是一個文人的時代,文人之尊,僅次于皇權(quán)!!
然而,隨著讀書人勢大,“文人”這個特殊的階層,其進入要求不僅愈加艱難,在這個時期更有了特殊的定義。
在楚朝,一個讀書人必須要有舉子以上的功名,才能自稱文人,也才能有種種特權(quán),否則只能算是讀書之人,比起平常百姓,不過是多了一絲尊重罷了,并無特權(quán)。
而楚朝的三試,也是歷代最難,如果說后世高考算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么楚朝的科舉無疑就相當于千軍萬馬搶過鋼絲。而這種科舉難度,也在另一方面造就了有功名的讀書人身份的尊貴。
這也可以理解,如果很容易就能考取功名,那么楚朝在讀書人泛濫之下,文人勢力必然大漲,乃至于無可抑制,看來當初田憲雖然推崇文人,但心中未嘗沒有制衡的心思。
不過,如果說在文人尊貴這方面楚朝雖有放大,但與另一時空的宋朝并無太大的區(qū)別的話,那么在其他方面,楚與宋相比,卻是大為不同。
比如說,田憲軍閥出身,其軍事才能與宋太祖趙匡胤決然不同,在楚朝建立后,其與契丹的戰(zhàn)爭屢屢獲勝,在多次主動出擊之后,契丹早在百年前就一蹶不振了。
蝴蝶效應(yīng)之下,之后的金、蒙古也沒有如另一個時空那般崛起,使大楚多了百余年的安定,彷如大唐盛世再現(xiàn)。
然而,雖然遼、金、蒙古并沒有如歷史上那般興起,但隨著百年的休養(yǎng)生息,北方草原上卻是興起了另一個少數(shù)民族——狄族??!
這一個原本應(yīng)該在五代十國期間徹底消失在歷史河流中的馬上民族,此時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愈加強大了起來,到了現(xiàn)在,幾乎已經(jīng)是一統(tǒng)草原。
與此同時,隨著田憲的重文輕武,楚朝自太祖田憲之后,歷代帝王皆是以讀書人自稱,性格文弱,百余年楚朝重文輕武,少有征戰(zhàn),軍隊懈怠,官僚結(jié)構(gòu)臃腫,另一個時空中宋朝的弊病,也在這個時空的楚朝內(nèi)也是展露無遺,甚至更加嚴重。
在蕭漠看來,待狄族一統(tǒng)草原之后,另一個時空宋與遼的故事,不免就要重新上演了。
當然,這與蕭漠的關(guān)系不大,雖然長治城處于大楚之北,據(jù)狄族的勢力范圍只有不足五日的路程,但蕭漠覺得,狄族想要一統(tǒng)草原,徹底興起,至少還需要十余年的時間,而楚朝興盛百余年,威盛之勢在外族看來不下當年盛唐,狄族在搞不清虛實之前,想來也不會輕易挑起戰(zhàn)端。
而若要說楚與宋最大的區(qū)別,無疑就是對農(nóng)戶的態(tài)度了。另一個時空中,宋太祖寬仁,宋朝歷代皇帝即使無能,也皆是寬和之輩,對待普通百姓或者農(nóng)戶,雖不像對待文人那般縱容,但至少能保證老百姓在衣食無憂之余,家中更有余財,所以至始至終,宋一朝雖然軟弱至極,但絕少有農(nóng)民起義的事情發(fā)生。
而楚卻不同,楚朝歷代皇帝似乎從來沒有對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有過太多的關(guān)注,那些當朝高官們對一首絕世詩詞的興趣也遠高于某地大災(zāi)需要救賑這類政務(wù),高官望族生活奢華,平民百姓賦稅極重,所以雖然尚是盛世,但楚朝百姓的生活,也僅僅算是可以吃飽飯不會挨餓罷了,而在這種危險的平衡之下,稍有一點事故,恐怕就會橫生波折。
以上,就是蕭漠將楚朝前后所有的史書傳記乃至于野史雜談通讀數(shù)遍之后,所得到的直觀印象。
~~~~~~~~~~~~~~~~~~~~~~~~~~~~~~~~~~~~~~~
“看起來在這個朝代,想要活的舒服一些,考取功名是必須的了?!?p> 再一次看完了手中的《太祖語錄》之后,蕭漠心中暗暗嘆息一聲,喃喃自語道。
雖然多了后世近千年的見識,雖然蕭慎言對蕭漠期待極高,但蕭漠并不認為自己在這個朝代考取功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高估自己,不看低他人,這一直是蕭漠不多的優(yōu)點之一。
可以想象,在這個文權(quán)僅次于皇權(quán)的時代,有多少人想著要魚躍龍門;為了考取功名后的那一朝得意,多少聰明才智之輩在日夜苦讀著,與他們相比,蕭漠并沒有任何優(yōu)勢,想要從他們中間突圍而出……
蕭漠想起了上一世高考之前那幾年自己早貪黑的痛苦時光。
穿越之后,蕭漠的想法很簡單,即使當不成紈绔子弟,也要無追求,無壓力,自由自在平平安安的活上幾十年,但現(xiàn)在看來,在這個時代,無論是想要達到自己這個很渺小的愿望,還是如蕭慎言所期待的那般振興蕭家,都必須要考取一個舉子以上的功名,否則,一個毫無功名也毫無官場勢力的他,守著蕭家的偌大家業(yè),在很多人眼中不過是一只肥羊罷了。
蕭漠并不認為這個時代文人掌權(quán),就會褪去少許殘酷與勢利。
正所謂無付出,無收獲……
說實話,蕭漠很討厭這句話,因為這代表著,蕭漠那當一個無憂無慮的紈绔子弟的美夢徹底破滅。
再次默默嘆息一聲,蕭漠把手中的《太祖語錄》重新放入書架之中,然后再默默的坐回到自己的低案之后,靜靜想著今后自己的應(yīng)對之策,心中頗有些無奈。
另一邊,蕭毅奇怪的看著蕭漠的舉動,不知蕭漠此刻的無奈神色由何而來。
對于為了一日三餐而整日服飾他人的蕭毅而言,他是無法明白蕭漠這種當了少爺還想著要偷懶推卸責任的欠揍思維的。
蕭毅只覺得,蕭漠自大病一場后,似乎成熟了許多、聰明了許多,也怪異了許多。
此刻,蕭漠和蕭毅正安坐在蕭慎言的書房之中,等著蕭慎言前來授課,然而奇怪的是,一向準時的蕭慎言,這一次卻是遲遲未到。
等了良久,蕭慎言依然未到,就在蕭漠準備讓蕭毅出去尋找一下之時,蕭慎言推門而入,臉上少有的滿是笑意。
看著蕭慎言臉上的笑意,已經(jīng)與他斗法近月時間的蕭漠,心中突然產(chǎn)生了一絲不妙的預(yù)感。
是的,為了改正蕭漠那冷淡懶散的不良氣質(zhì),無可奈何了近月時間之后,蕭慎言總算找到了一種可以整治蕭漠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