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宋閥

第六十章 榮歸

宋閥 宋默然 4095 2010-03-06 20:39:48

    有了官家的點頭,蔡攸立即行文“侍衛(wèi)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也就是俗稱的“步帥司”,要求步帥下令給大名安撫司下?lián)苎b備。

  八月下旬,趙佶傳詔樞密院,自是日起蔡攸升任“知樞密院事”,也就是“樞密使”。雖然自己前線歸來后,他一直主持樞密院日常事務,但這回圣旨一下,他才真正成了大宋最高軍事長官,媳婦熬成婆,終于扶正了。蔡攸與一眾鷹爪彈冠相慶時,倒也沒忘給他出了一把大力的徐衛(wèi)。除吏部已經(jīng)行文升他為“武翼郎”外,又賞銀五百兩,絹五十匹,披掛一副,內廷供奉的陌刀一口。至于所部士卒的犒賞,另計在外。

  同時蔡攸感到,招募鄉(xiāng)勇即將在河北山東全面推廣,這是接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自己的政績出處。徐衛(wèi)作為其中代表,有些事情自己必須要當面交代一下才好??勺约汗侔輼忻苁?,堂堂一品大員,總不能親去書信召徐衛(wèi)來京吧?左思右想,想起一個人來。

  大名夏津縣,徐家莊。

  剛過去不久的中秋佳節(jié),大概是徐家莊有史以來最無節(jié)日氛圍的一次。徐衛(wèi)率部轉戰(zhàn)山東,徐家莊許多人家都有男丁應募出征,戰(zhàn)場上刀槍無眼,那留守家中的父母、妻子、兄弟無不翹首以盼征人歸來。

  若論徐家莊誰最憂心,恐怕是徐太公。因為只有他知道靖綏營此去的兇險。自徐衛(wèi)出征之后,老太公便一直臥床不起,慌得徐王氏徐秀萍終日侍奉,不敢大意。這二人本蒙在鼓里,哪知身在大名的徐勝在得知弟弟毅然出征后,又驚又憂,一封家書寄來囑咐妻子好生看顧老父。信中雖未明說,但有“九弟此去山東,兇險難測”一句,徐王氏與徐秀萍兩人一見,知道事情不好,惶惶不可終日。

  八月二十七這一天,夏津新任知縣派人至徐府,一來代表知縣看望太公。二來也是詢問徐副使是否歸來。徐太公臥病在床,又不喜應酬,簡單說了一陣便打發(fā)來人回去。

  臥室之中,徐太公蓋著半截被子,雙手露在外頭,雙眼無神,漠然的望著床頂。門口探入一顆腦袋,外孫范宜小跑進來,跪在床前盯著外公看了半晌,脆聲問道:“小舅怎么還不回來?他不回來了嗎?”有道是童言無忌,可徐太公聽在耳里,心如刀絞。伸手摸著外孫的小腦瓜,無言以對,唯有長嘆一聲。

  徐秀萍端著湯藥踏入房中,見兒子也在,斥道:“出去!又來打擾外公作甚?”

  孩子很委屈,撇著嘴嘟囔道:“我就問問小舅幾時回來……”說罷,不情愿起身朝外走去。徐太公望著小外孫,潸然淚下。徐秀萍一見慌了神,忙問道:“爹,您這是……”

  徐太公老淚縱橫,悔不當初。老九從前頑劣,自己盼著他出息。真出息了吧,又希望他只是個普通人,平平凡凡過一輩子得了。幾百人馬就跑到山東助戰(zhàn),朝廷那幫蠢貨是怎么想的?

  “爹,您不用擔心九弟。您的兒子還不了解么?自小便是天不怕地不握,學得您一身本事,夏津誰是他對手?”徐秀萍自然知道父親是在擔心弟弟,遂拿話寬他的心。將那湯藥遞到父親嘴邊,卻是一口也不肯喝。

  “盼兒歸,盼兒歸……”徐太公喃喃的念著,閉上了眼睛。

  徐秀萍忍不住眼眶一紅,也掉下淚來,你說守在老父身邊好好的,作什么勞什子官嘛。這倒好,當兵就得打仗,打仗就得死人,萬一老九有個三長兩短,可叫……

  無論怎么勸說,父親只是一聲不吭,徐秀萍無奈端了湯藥出門,卻見弟妹徐王氏立在門口,懷里抱著侄兒,腳下立著兒子,也是淚流滿面。姑嫂兩個,你望我,我望你,不禁悲從中來。

  “我嫁到徐家,九弟才八歲,是我一口飯一口飯拉扯長大,何曾讓他吃過半點苦?眼看著長大了,成人了,懂事了,盼著家里有根頂梁柱,這……”長嫂如母,徐王氏自打知道徐衛(wèi)此去兇多吉少后,終日擔心,時常以淚洗面。

  徐秀萍雖然也憂心弟弟,此時卻不得不板起臉來訓道:“你也不懂事?不怕讓爹聽見?趕緊收聲,走走走!”

  這里兩個婦道帶著倆孩子剛轉出后堂,便見那家中仆婦撈著裙擺飛奔而來,一個不留時跌了一跤,來不及爬起來就喊道:“回,回來了!”

  “誰回來?”徐秀萍問道。

  “小官人!我剛出門,便瞧見村西頭張三他娘慌慌張張往村外跑。說是鄉(xiāng)勇營出征回來了!我還不信,這才去幾天?跑去一看,麥場上已經(jīng)開始扎營了,怕是有好幾千人哩!”仆婦一骨碌爬將起來,大聲說道。

  “可曾見到老九?”徐王氏急聲追問。

  那仆婦搖了搖頭:“瞧見了張家老三,還有楊大,馬二……”

  這里姑嫂兩個對視一眼,不用多說抱起孩子就往外跑。一出府門便看到那青石路上,各家各戶都在往麥場趕,跟狗攆來似的。兩人便夾在中間,都往麥場而去,沒一會兒卻跑不動了。原來前面堵成一團,怕是有兩三百人,又聽到傳來爭吵之聲。

  “你擋著我們作甚?我老大在九郎手下當兵呢!”一個男人粗聲叫道。

  “軍營重地,閑雜人等不得擅入!”

  “你外鄉(xiāng)來的吧?什么軍營重地,這是我們徐家莊麥場!閃開閃開,我家老大可是隊將,知道一個隊將管多少人么?五十個!”

  前頭爭吵聲越來越大,那憂心如焚,急欲見到親人的家屬七嘴八舌,吵成一團。后面徐家兩個婦道又不好去擠,站在一旁干著急。懷里的孩子又給嚇著了,哇哇大哭。

  正束手無策時,忽聽前面有人喊道:“楊屠戶那大小子來了!”隨后便是一陣躁動,有人叫排行“楊大”,有人叫大名“楊彥”,都詢問自家親人的情況。又聽一個婦人,大哭出聲“乖乖我的兒,可擔心死為娘啦,快來娘看看,傷著沒?吃飽沒?”

  人群中不少人暗暗發(fā)笑,都快二十的人了,怎么還“乖乖我的兒”,怕不是等他過來,你還給他喂口奶吃?可以想象楊彥是副什么表情,并不理會親娘,而是高聲吼道:“聽清了啊,隊伍剛回來,事情多著呢!都回吧!有半天假!”

  聽他這么一說,人群便散去了不少。可他娘還在那兒不依不饒地“乖乖我的兒”,聽得楊彥臉上掛不住,嚎道:“九哥說了,擅離職守扣發(fā)軍餉賞銀,還要打一百軍棍!”他娘一聽,果然不吭聲了。

  “徐九也忒霸道了吧?見個面都不許?”有人邊往回走邊嘀咕道。

  旁邊的人正要駁他,冷不防竄出一個婦人尖聲罵道:“你懂個屁!沒規(guī)矩不成方圓知道嗎?這是軍隊,你當過家家呢?”

  被女人罵可不是什么光彩事兒,那漢子一時惱怒,正要罵回去,定睛一看,趕緊貓著腰快跑幾步。天,徐家三妹子,當姑娘的時候就是根小辣椒,嫁人了這脾氣見漲啊。那徐秀萍罵完,看到楊彥正往回營區(qū)走,趕緊上前叫住。

  楊彥回頭一看,一溜小跑回來,劈頭就罵幾個挺槍阻攔的士卒:“找死呢!這是指揮使的姐姐和嫂子!”罵完,換上一副笑臉,小心翼翼道:“徐三姐,四嫂,有事兒?”

  “我家九弟呢?怎么不見人?”徐秀萍伸長脖子朝營區(qū)里張望。

  “九哥他事情多得很,怕是一時走不開。要不您和徐四嫂先回去,我去跟九哥說一聲?”

  徐秀萍又望了一陣,點頭道:“也罷,你去告訴他,就說他嫂子叫他回家吃飯,哎,打贏了打敗了?”

  “你這不是廢話嗎?”楊彥脫口而出,突然想到面前這位可是徐三姐,又賠著小心笑道“自然是贏了,您沒看到?這小兩千人馬呢?!?p>  徐秀萍徐王氏兩個回到家中,迫不及待的向父親報告這事,徐太公卻是不信。這才去幾天?怎么就回來了?而且老九才多少人馬,還能打勝?怕是女兒兒媳見自己終日擔憂,故意拿這話來寬心。見他無論如何不肯相信,徐秀萍氣得一把拉了弟妹鉆到廚房里,等下你那寶貝兒子站在跟前,你自然就信了。

  那頭兩個婦人去廚房忙了,這邊徐太公怎么也不踏實,強撐著起了床,披上衣服想去看看。剛走出客堂,便望見兒子正大步朝里來。卻不是季子徐衛(wèi),而是長子徐勝??窗?,我說那兩個哄我開心,明明是徐勝回來了。

  徐勝自從得知弟弟去了山東,憂心如焚,近日突然得到消息,說是徐衛(wèi)在山東打了大勝仗,一舉擊潰王善賊軍。大喜之下,又找到鄭監(jiān)押主動要求押運糧草軍資。那鄭應也知道徐衛(wèi)獲勝,料定徐家必定東山再起,也樂得作這順水人情。

  見父親面容憔悴,徐勝心頭一緊,快步上前扶住問道:“父親大人近來安好?”

  “唉……”徐太公一聲長嘆,便又朝里間走去。徐勝頓感奇怪,九弟打了勝仗回來,爹怎么還不高興?自己剛才望見麥場上扎營,本想去探望弟弟,卻被衛(wèi)兵擋住。這靖綏營倒也搞得有模有樣了。

  忽聞背后鎧甲鏗鏘作響,一個聲音傳來:“爹!四哥!”不是徐衛(wèi)是誰?

  “好!”徐勝大聲應道,卻見父親立著不動,半晌之后才轉過身來。只見兒子身穿鎧甲,右手按著刀柄,左手抱著頭盔,龍行虎步,威風凜凜。徐太公那神色,又喜,又悲,又驚,望著兒子的眼神,初時如慈母般溫柔,從頭到腳細細打量,繼而漸漸恢復冷峻,最后面無表情。

  “你領軍作戰(zhàn),這才去多久,怎么就回來了?”

  徐衛(wèi)被他問得一愣,這話怎么說的?我去剿賊,賊剿完了自然就回來。哎,瞧您這模樣,怎么跟那天晚上在木橋上不一樣?那時候哭著喊著不要我走,現(xiàn)在我回來了,您倒怪起我來了?

  “進來吧?!毙焯谅曊f了一句,便自行往里走去。留倆兄弟在后頭面面相覷,苦笑起來。咱爹啊,就這脾氣,改不了咯。

  回到家中,徐衛(wèi)趕緊去給嫂子三姐報了平安,兩個婦道見弟弟毛都沒少一根,滿心歡喜,讓他趕緊去陪著老爺子,說他走這些天,可怕老父親擔心壞了。徐衛(wèi)心說,擔心壞了?剛才見我那模樣,好像我開小差逃回來似的。

  客堂上,徐太公與徐勝都已坐下。徐衛(wèi)出來以后,徐勝上前替弟弟脫下鎧甲,父子三個坐在一起,話題自然就扯到此次赴山東助戰(zhàn)的事情上來。徐衛(wèi)簡單把戰(zhàn)況說了一下,聽得父親兄長暗暗心驚。同時疑惑,老九不是在吹牛吧?你七百人能擊潰王善一萬之眾?

  徐衛(wèi)這才細加解釋,那王善雖然擁眾萬余,其實多半都是被逼迫和裹脅的百姓。伏擊自己的那兩千人馬,倒是強些,可一旦攻勢不順,立即潰散,簡直不堪一擊。

  “你想想看,那里面居然還有拿獵叉,扛鋤頭,甚至拖條木棍的,這能叫軍隊么?”雖然打了勝仗,徐衛(wèi)倒沒見怎么興奮。實在是對手太弱,而不是靖綏營太強。要哪天跟女真人打一陣,能取得同樣戰(zhàn)果,那才叫貨真價實的勝仗。

  徐太公聽完,有意無意的將眼光飄向長子:“真不知道這些年禁軍是干什么吃的!”

  徐勝感覺到父親的不滿,自己也十分汗顏。他在軍中任職,自然知道其中原由。坦白說,眼下的大宋軍隊,實在可以用爛來形容。那都是些什么貨色?罪犯,流民,潑皮無賴!軍紀敗壞,缺乏訓練,裝備再精良有什么用?金國要真打過來,指望這些人守土衛(wèi)國?還是趁早拉倒吧。

  趕緊岔開話題,對弟弟說道:“九弟,靖綏營雖然接連打勝,但你要戒驕戒躁,當務之急,是狠抓訓練,千萬不可懈怠?!?p>  徐衛(wèi)當然知道兄長的用意,鄭重其事的點頭道:“我記住了。”

  父子三個正說著,外頭一人朗聲喊道:“給老前輩道喜!”這聲音怎么聽著那么耳熟?好像是……鄭應鄭監(jiān)押!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