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阿九
過了淮河,便是泗州,從這里開始,就進(jìn)入了金國地盤。自從十三年前兩國和議達(dá)成,邊境上便息兵偃武。百姓生活也逐漸回復(fù)正軌,不歸和小孚都不是宋人,倒不覺得如何,綾音見漢人百姓在女真治理下生活如常,有的還相處甚歡,覺得不可思議。
不歸本想在幽州城停留幾日,去尋訪胡家老宅蹤跡,卻在路上不斷被金國朝廷催促,命令不歸和納蘭宗信火速趕往會寧府,不得延誤。不歸心中郁悶,只得聽從。待到了會寧府,已經(jīng)是五月初,北國的夏天來的格外晚,這里還是乍暖還寒的氣候。
納蘭宗信將不歸一行在驛站安頓好之后,便先行告辭,回宮中復(fù)命。不歸本想和小竹綾音出去逛逛,可是會寧府規(guī)模極小,雖然新建痕跡明顯,但是也不過是江南一個大縣城的規(guī)模,對于久居臨安的不歸來說,實(shí)在無趣。兼之此地茶粗酒渾,烹飪方式基本以烤為主,風(fēng)格粗獷,不歸食之無味,整日在房內(nèi)悶坐。
次日納蘭宗信來向不歸告罪:金帝國務(wù)繁忙,暫時(shí)無暇召見不歸。綾音小竹暗中抱怨:催人的時(shí)候催得急,來了又把人晾一邊。
可是納蘭彬彬有禮地道歉,不歸也無話可說:他本就是作為秦檜的私人信使前來,并非代表大宋朝廷。所以即使被金人慢待,也沒有爭取大宋尊嚴(yán)的必要和壓力,所以他樂得清閑。每日教授綾音基本術(shù)法知識,和小竹學(xué)一些基本格斗技巧(武器是折扇),聽商伯伯抗議他這個小輩虐待老人,倒也熱熱鬧鬧。綾音和小竹每日去廚下幫忙,順便幫不歸改善下伙食,倒是和當(dāng)?shù)貜N子混了個臉熟。
這一日清晨,不歸正在與商君扇一起在庭院中修煉“天目”,突然感受到一團(tuán)十分熟悉的“炁”不斷靠近。不歸站起來一看,一只黃鼠狼正飛檐走壁而來。在女真人的民間傳說中,黃鼠狼被稱為“黃仙”。這黃大仙嘴中叼著一封信,順著墻角躍下,又“刺溜”跳到不歸懷中,站直身體,將“信”遞給不歸。
信封上寫著“胡不歸親啟”五個金字,用白色火漆印封著,畫作一只九尾狐的形象。
不歸感覺心跳好似漏了一拍,伸手右手食兩指,在“親啟”兩字上臨摹了一遍,五個金字爆發(fā)光芒后又一一熄滅,火漆印自然脫落,他取出信箋:松蓬山棋盤峰頂日落甚美,速來。
“小竹,幫我備馬;綾音,和納蘭大人打聲招呼,這兩天別來找我,我要去城東的松蓬山?!?p> ……
不歸出發(fā)時(shí),天剛蒙蒙亮,待到他急匆匆趕到峰頂,已經(jīng)是日暮時(shí)分,大半個太陽沉入了地平線以下。不歸尋遍山頭,不見人影,忽然想到:信上說日落甚美,那多半是在最適合看日落的地方。
山峰西側(cè)有一棵古松,從山崖上向外伸展出去,一株蒼勁有力的松枝懸在半空之中,影影綽綽間可見松枝上趴伏著一個白色的小小身影——是一只白狐。
不歸悄悄走近,躡手躡腳爬到樹干上,這松枝太細(xì),已經(jīng)不能容納一個成年男子的重量。不歸見白狐正在睡覺,不愿打擾,便在松枝分杈處坐下,頭靠樹干,欣賞日暮景象。
滿山的青翠點(diǎn)綴著巖石的淺灰,如血般亮紅的夕陽浸染了視線所及的整片河山,背后,夜色已經(jīng)悄然來臨,和殘存的陽光在不歸的頭頂上交匯成一層模糊漸變的金黃。
晚風(fēng)吹過,幾縷松針飄落到白狐身上,白狐蘇醒過來,慵懶地打了個呵欠,發(fā)現(xiàn)背后有人,回頭一看,眼露笑意,蹦蹦跳跳走來,一頭鉆進(jìn)不歸懷里,頭埋著不歸的右臂,背脊貼著不歸胸膛,尾巴護(hù)住大半身體,閉著眼睛,怡然自得。
不歸輕喚:“阿九。”
白狐抬起尾巴,輕輕打了他一下。
不歸又喚道:“阿九。”
白狐睜開眼,一臉嗔怪。
“我覺得這里有點(diǎn)冷?!?p> 白狐輕輕跳下松樹,變換為一個女子的形態(tài),她穿一身白衣,頭戴白色骨簪,腳踏白色皮靴,手里握著一根白色骨笛,膚色白如凝脂,眉宇媚氣滿溢,微微一笑,明眸皓齒:“那就回去吧。”
“回哪里?”
“太虛洞?!?p> 不歸也不多問,便無聲跟隨著,不一會來到洞中。洞內(nèi)遍布鐘乳巖,深達(dá)數(shù)里,幾百步內(nèi),不覺有異,步入洞內(nèi)越深,鐘乳石形狀越奇,且五彩爭勝、光怪陸離、宛如仙境。阿九帶著不歸在奇石間七拐八繞,直到推開一扇石門,步入一間石室。
石室一角的灰燼中尚有余火,一邊的石床上鋪著黑熊皮制成的床墊,床尾放著一個包裹,不知裝了些什么。石室當(dāng)中鋪著一塊白色地毯,上面放著一張紅木矮幾,一本樂譜攤開在矮幾上。除此以外,被無他物。
“就是這兒嗎?”
“對,不滿意嗎?”
“滿意,最近又在學(xué)吹笛了?”
“剛學(xué),吹得不好。”
“吹來聽聽嗎?”
“好?!?p> ……
次日早晨,不歸躡手躡腳起床,用山間泉水洗臉漱口,打算去打一點(diǎn)山間野味,充作早餐。為了不驚醒阿九,悄悄離了洞窟。沒走出多遠(yuǎn),便遠(yuǎn)遠(yuǎn)看見一個道士,一手執(zhí)寶劍,一手執(zhí)羅盤,口中念念有詞,似乎在尋找些什么。
不歸不想與他啰嗦,但是山路狹窄,避無可避,那道士突然撲到不歸面前,兩眼定定地看著不歸,手中羅盤瘋狂轉(zhuǎn)動。
“大侄子,這道爺似乎道行不淺?!鄙叹扔朴普f道。
“關(guān)我何事,我又不招惹他?!?p> 一人一扇未及多言,那道士已經(jīng)繞著不歸走了一圈,不歸無可奈何:“道長請了!”
道士搖搖頭,并不搭理,忽然手中寶劍無火自燃,道士跳了起來,雙目圓瞪,盯著不歸:“有妖氣!”
“道長好生嚇人,我就是個捉妖師,就算身上有妖氣,也正常得很?!?p> “原來是同行,失敬失敬。敢問小兄弟,這山上可有妖怪?”
不歸打了個呵欠,懶懶答道,“道長莫要胡言亂語,這山上風(fēng)景秀美,哪來的妖怪?”
“不對!”道士大喝道,“你清晨便從山上下來,昨天在這里作甚?”
“欣賞日落美景,不礙道長的事吧?”
“然則昨夜,你住在何處?”
“山洞里,怎的了?”
“小兄弟,”道士得意地說,眼中閃出狡黠神色,“你身上妖氣極重,顯然是與那妖怪共處一室所致。這棋盤峰上,只有一座太虛洞,看來,那妖怪便躲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