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回: 于遠超出訪鄰國印度行 江一梅隨團向往泰姬陵
(當代長篇章回小說)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京城新聞圈風云錄(第二部)》
作者:顧雪林
第80回:
于遠超出訪鄰國印度行
江一梅隨團向往泰姬陵
這年7月底,于遠超率新聞代表團訪問印度,江一梅是隨團成員之一。
于遠超聽過一首印度歌曲,叫《德里之歌》,他記得歌中有一句是:“啊,德里,德里?!毖莩邔⑦@句反復吟唱,既熱烈,又豪放動人,聽后讓人久久難以忘懷。從此,于遠超在心里牢牢記住了印度的這一歷史名城——德里。
于遠超和江一梅隨新聞代表團訪問印度的第一站,是印度首都新德里。出發(fā)前,江一梅在《世界地圖》的掛圖上查到了新德里,它標注在德里下方的括號里,當時,她和于遠超都想當然地認為:新德里就是德里。
當時,BJ沒有直航新德里的班機,于遠超一行先乘泰航班機至曼谷,然后換乘印航班機飛往新德里。
于遠超在訪印前做了一些功課,書中介紹:印度和中國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約4000年,而印度是一個有50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于遠超和江一梅的想象中,印度新德里應當是一個遍地古跡的城市。
新聞代表團與當?shù)貢r間凌晨2點多飛抵新德里。在去賓館的路上,江一梅迫不及待地向車窗外張望,想先一睹古跡為快。但汽車仿佛駛進了一個幽靜的大森林,除了參天的巨樹以外,什么也看不見。汽車駛進了賓館,他們仍沒有走出“大森林”。
其實,就是走出“大森林”,他們也看不到古跡。說起來讓人難以置信,新德里幾乎沒有古跡。據(jù)隨團的印度翻譯介紹,新德里興建于1911年,1929年建成,從931年起成為首府,1947年印度獨立后成為首都。
新德里以姆拉斯廣場為中心,城市街道呈輻射狀、蛛網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市中心聳立著大圓盤式的國會大廈,四周繞以白色大理石圓柱,是典型的中亞細亞式的建筑,但屋檐和柱頭的雕飾又全部為印度的工藝藝術。總統(tǒng)府的屋頂,是一個帶有莫臥兒王朝建筑風格的半球型結構??偨y(tǒng)府門前有一條筆直的柏油馬路直通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而修建的印度門。柏油馬路兩旁的綠化帶寬達幾百米,巨大的菩提樹下綠草如茵。江一梅看到,在菩提樹下的石凳上,印度的年輕戀人相依偎在一起談情說愛,還時不時地向著正在拍攝他們的于遠超投來迷人的微笑。印度耍蛇人邀請于遠超和江一梅看耍蛇,一次只收他們1美元。
于遠超一邊拍照,一邊對江一梅說:“新德里不等于德里,準確地講它只是德里的一部分;德里的另一部分,是新德里以北5英里處的老德里,新老德里之間隔著一座德里門。老德里是印度有名的古都。據(jù)傳說,公元前約1400年(大約是我國的商朝時期),印度大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般度族英雄們曾在此建都,取名‘因陀羅普拉斯特’,即‘因陀羅神(雷神)之住所’。在此后,這里曾先后出現(xiàn)過7座德里城。公元前一世紀,印度王公拉賈·迪里重建此城,德里因此而得名。公元1648年,莫臥兒王朝皇帝沙賈汗曾把德里改名為沙賈汗納巴德。”
江一梅一臉羨慕地望著于遠超說:“嗬,你還把這段知識,背得滾瓜爛熟?!?p> 于遠超不好意思地一笑說:“嗨,我也是在家里做了功課,現(xiàn)學現(xiàn)賣唄?!?p> 江一梅說:“聽你這么一說,我好想馬上去老德里采訪。”
于遠超一笑說:“明天早晨,咱們就去老德里?!?p> 這一夜,于遠超和江一梅都沒有睡踏實,滿腦子都是印度老德里。
第二天一早,于遠超一行人就驅車前往印度老德里。
老德里最著名的建筑是紅堡。紅堡在印度的地位,相當于BJ的故宮,是印度古代皇室的居住地,為印度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建筑。
當于遠超一行來到老德里東北部的亞穆納河畔,規(guī)模宏大的紅堡,一下子映入大家的眼簾。紅堡全部用紅色沙石砌成,形似城堡,故得名。紅堡三面靠陸,一面環(huán)水,整座城堡呈不規(guī)則八角形。走進紅堡的正門,里面是一條近百米的拱廊街。如今,拱廊街的兩旁已經被辟為商業(yè)區(qū),賣珠寶首飾、銅器、石雕的小鋪一家挨著一家,叫賣聲起此彼伏,游客們都喜歡在這里買幾件印度風格的工藝品。
江一梅看中了一個漢白玉雕刻的泰姬陵模型,經過和印度柜員的一番討價還價,花了80美元,買了一座。
于遠超看著江一梅買的泰姬陵模型說:“嗯,工藝還不錯。你知道嗎,按著日程,咱們今天下午去參觀泰姬陵。泰姬”二字,本為皇冠、冠冕之意。莫臥兒第五代皇帝沙·賈汗與皇后泰姬伉儷情深,形影不離,不料皇后卻在1631年意外死去。為了紀念泰姬,沙·賈汗聘用了伊斯蘭世界以及印度本土的設計師和工匠,動用了一千多頭大象運送珍貴的建材物資,在德里亞穆納河南岸營造了這座堪稱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確實不負‘宮殿冠冕’之譽。”
江一梅一邊聽于遠超介紹,一邊仔細欣賞著手中的泰姬陵模型,她微笑著說:“遠超,你講的泰姬陵的故事非常感人!”
于遠超聽后接著說:“我來印度之前,做了一些功課。據(jù)相關書中介紹:莫臥兒王朝對應我國明朝嘉靖5年至清代咸豐7年,是印度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在此之前的印度,以婆羅門教、印度教為根基。莫臥兒王朝則是植根于伊斯蘭文化系統(tǒng)的。巴布爾于1526年開始入侵印度,次年宣布為印度斯坦皇帝,標志著莫臥兒王朝統(tǒng)治印度的開始。接著,經過胡馬雍、阿克巴、賈汗吉爾的努力經營。至第五代皇帝沙·賈汗時期,莫臥兒帝國的國勢日盛,趨于巔峰狀態(tài),文化藝術也隨之進入了新的階段,伊斯蘭文化順勢凌駕于本土文化之上,成為當時印度文化的主流。泰姬陵是莫臥兒伊斯蘭文化綻放出來的最嬌艷的花朵,是莫臥兒建筑最耀眼的明珠,也是伊斯蘭文化和波斯建筑在印度誕生的寧馨兒?!?p> 江一梅微笑地對于遠超說:“你說泰姬陵是莫臥兒建筑最耀眼的明珠,太誘人了,真想馬上去一睹它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