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秋,白晝的時間比之夏天要短了不少。
雙方的斥候和哨騎自然在渭水兩岸發(fā)生了不知道多少次戰(zhàn)斗,流了多少鮮血,然而對于悶頭行軍的雙方來說,這一日過去,卻意味著雙方的距離更加接近了。
因為官軍是由大量步兵組成,還攜帶著百姓渡過不算寬敞的涇橋,而李傕軍卻是以騎兵為主,在非強行軍的狀態(tài)下,行軍速度依舊遠超官軍。
如果按這個速度計算,保守估計再過兩三日,雙方就要在渭曲接戰(zhàn)的。
而這時候官軍多半是沒法渡過沒有橋梁的洛水的,至于到時候是讓百姓殿后,還是先把百姓送過去,就又到了考驗人性的時刻了。
劉弋面臨著一個判斷,到底是飛熊軍藏在渭水南路軍后面,還是在北路軍后面,亦或是都不在?
等待段煨傳來李傕南路軍的同時,也需要得到北路軍的情報,但這個情報獲取卻異常艱難。
渭水北岸的平原上,張濟和隨行的數(shù)百騎遙望著西方。
李傕的北路軍,按照合理推測,行軍路線應(yīng)該是黃白城(李傕封地)-萬年縣-蓮勺縣-重泉縣,在涇水和洛水的兩條支流間穿行,這樣的行軍速度是最快的,后勤補給也最方便。
然而現(xiàn)在西邊的平原上,卻并沒有看到任何一點軍隊的蹤跡。
“難道是我猜錯了嗎?“
張濟心中暗暗猜測著。
雖然說朝廷派遣他們來北面重泉縣戒備的這件事,在張濟本人看來似乎有些目的不純,但既然已經(jīng)來了,那就要做好準備,做好面臨戰(zhàn)爭的準備。
因為他們是在渭水北岸的部隊里,最有可能當先面臨李傕沖擊的,也是事實上的北岸斷后部隊。
“將軍,我認為咱們應(yīng)該盡快展開行動,否則的話等到李傕的大軍追上來的話,咱們恐怕就要落荒而逃了!”副將在一旁勸諫道。
“是啊,李傕不比郭汜,飛熊軍我們不可能拼得過的,給朝廷諸公意思一下就行了?!?p> 失敗主義的氣息彌漫在張濟身旁,沒有人認為他們能跟李傕相抗衡,事實上,飛熊軍到底有多強悍,西涼軍中所有人都是心里有數(shù)的。
這么說吧,馬騰的羌胡兵,上萬人進犯長安,被飛熊軍一擊而潰。
這是瞎子都能看得出的戰(zhàn)力差距。
飛熊軍有著冠絕當世的百分百披甲率,全部由體魄強壯戰(zhàn)技驚人的百戰(zhàn)老卒組成,這是西涼軍最大的一張王牌。
而哪怕是朝廷這邊,但凡對飛熊軍有一點了解的將領(lǐng),都對于此戰(zhàn)不抱有太大信心。
只要是在平原上野戰(zhàn),飛熊軍幾乎就是無敵的。
那劉弋前世的話說,除非來個類似天降隕石、風(fēng)斷大纛之類的神跡事件,老天爺強制修改世界線進程。
但那是劉秀、朱棣的待遇,看起來跟劉弋沒什么關(guān)系。
張濟猶豫再三,開口對部下說道。
“這件事情我知道,你們都不認為咱們能夠輕易拿下李傕軍的前鋒,而且現(xiàn)在朝廷還要保護百姓撤退,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在蓮勺縣附近,就已經(jīng)隱匿了大量的李傕軍斥候和哨探?!?p> 副將皺眉說道:“這是怎么回事?李傕難道主力在這邊嗎?”
“不好說...”張濟嘆了口氣,“李傕素來狡詐,按理說都知道主力不應(yīng)該在渭水南岸,以免追上來被涇橋卡住,可誰知道李傕會不會真就把主力布置在南岸,然后自己在遠處搭浮橋過河?”
有聰明人醒悟了過來,替張濟說了沒說完的話。
“所以將軍擔心,李傕不僅有在南岸搭浮橋的可能,也有可能李傕假裝主力在南岸,然后實際藏在北岸,就在我們的當面?”
張濟點了點頭道:“這也是我擔憂的問題,我懷疑李傕早已經(jīng)在蓮勺縣布置好了大量的埋伏兵馬,我們?nèi)绻Q(mào)然進犯的話,恐怕會被這些伏兵給突襲,如果到時候損失太多人馬的話,那就真的虧大了!”
眾人沉默了下來。
的確如此,一旦蓮勺縣附近的首戰(zhàn)損失太多人馬的話,他們將無法繼續(xù)前行,到時候就必須放棄已經(jīng)占據(jù)的重泉縣,返回大軍所在的渭曲,這個過程中,也有可能再被李傕給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可楊定死后,張濟出于某些考量,更想向天子靠攏表忠心,而對李傕的首戰(zhàn)告捷,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功勞。
尤其是張濟還心中隱隱覺得,當面的李傕前鋒有可能是虛張聲勢,而非真正埋伏的時候。
還是那句話,李傕不是郭汜,他太狡詐了,打仗慣于虛虛實實,以至于熟悉他的對手都不得不思慮再三,來判斷李傕究竟是虛張聲勢還是真的確有其事。
張濟在心中衡量著這件事情,然而這個時候,他身旁的一個親兵突然叫喊起來。
“將軍,有敵情??!“
張濟轉(zhuǎn)身看去,就看到一匹戰(zhàn)馬從西邊跑了過來,那馬匹在奔馳的時候,竟然連人帶馬摔倒在地。
“什么?“
張濟微微蹙眉,看向那個戰(zhàn)馬,卻發(fā)現(xiàn)那戰(zhàn)馬早已中了幾箭,好不容易熬到這里,整匹馬都癱軟在地。
這樣一來,這戰(zhàn)馬根本沒辦法繼續(xù)奔馳,那騎兵從戰(zhàn)馬的胯下翻身跳躍了下來。
“你的耳朵是怎么回事?”張濟看著哨騎滿是鮮血的臉龐,凝聲問道。
哨騎沉默不語,抹了一把臉頰上的鮮血,聲音沙啞地說道。
“將軍,屬下奉命帶隊前往蓮勺縣左近查探情況,卻發(fā)現(xiàn)城外的密林中隱藏著上百騎兵,看樣子是訓(xùn)練有素的,絕對是久經(jīng)沙場的老卒,不像是散兵游勇!他們把屬下這一隊人都擒住了,只讓屬下一個人回來報信?!?p> “哦?只有上百騎?”
張濟微微挑眉,看向遠處,眼眸中露出了一抹凝重之色。
看來對方是有備而來啊,而這舉動,又何嘗不是對他張濟的一種赤裸裸的挑釁?
張濟的臉上露出一絲怒氣,然而他畢竟是一軍將領(lǐng),自然不能沖著這些手下發(fā)火,他轉(zhuǎn)過身,吩咐道:“傳令,全軍停止前進,等待命令?!?p> 所有將領(lǐng)都圍繞在他身邊,等待張濟的下一步指令。
“遵命!”
親兵連忙轉(zhuǎn)身離開,然后向后面的騎兵傳達張濟的命令。
張濟看了一眼戰(zhàn)馬的尸體,眼眸中閃爍著冷光。
“看來李傕也是早有準備的,不僅派遣了兵馬在密林里埋伏,甚至是派遣了不少斥候哨騎前來偵察情況,這些舉動可都不簡單啊,看來他們的實力比我想象的還要厲害許多?!?p> 一旁的副將補充道:“不僅如此,李傕似乎是已經(jīng)提前做好了準備,聽說沿岸的船只都被搜羅一空了,李傕的兩路兵馬可以隨時在渭水上架設(shè)浮橋調(diào)動兵力,所以李傕才敢率軍追擊,而且還敢于冒險在渭曲這種地形與我們交戰(zhàn),看來是有足夠的信心能夠戰(zhàn)勝我們!”
“還好將軍英明,李傕確實狡猾的很啊,我們還是要防著他,不然的話,說不定他就要乘虛而入,將我們包圍了?!?p> 這便是建議張濟趕緊撤退的隱含意思了......
張濟點了點頭,他也明白,現(xiàn)在他們的確應(yīng)該防范于未然,但是他也不甘示弱,如果不報復(fù)回去,再在天子面前立個首功,他又豈能夠安心?
換言之,如果連一百多騎兵他張濟都拿不下,他又怎么有臉面灰溜溜地回去?
“傳令,立即整備弓甲,準備出發(fā)?!?p> “諾!”
張濟身旁的幾名親兵領(lǐng)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