孬蛋也不清楚怎么回事,今天講話不利索,費了好長時間,才講清楚自己的目的,老仙聽完后哈哈大笑:
“你想干什么?怎么,你媳婦舍不得你那點俸祿?”
孬蛋摸摸頭,無奈地說道:
“那咋辦?”
“當然涼拌,把石頭、小豕叫來,確實要定些規(guī)矩?!?p> 晚上,孫家主事人坐在大宅里商量家族大事。宅子不小,卻沒有富貴人家的派頭,奴婢都沒一個,空空蕩蕩,只有孬蛋與媳婦兩人在這里生活。七娘帶來新習慣,給幾人煮茶。以前孫家人都不喝茶,包括孬蛋,最多喝些樹葉子或者野草泡的水。老仙嘆息道:
“錢要花,消費要升級,沒辦法?!?p> 老仙也想喝茶,來這里十多年,就在王家喝過一次,還挺懷念那種味道。七娘沒有煮茶粥,而是煮茶,說明打聽過老仙的嗜好。老仙也沒讓人失望,無論臉上表情還是話語,都在夸,好茶。共患難的幾個兄弟沒什么計較,新家族還沒來得及有矛盾,更沒有利益糾葛,所以很快商量出結(jié)果。大家明確,所有的田地歸家族,誰都不能動,由石頭管理,這是家族存在的根本。每人每年拿出一部分錢財,做為家族的公共財物,交給石頭管。開家學、養(yǎng)小孩、養(yǎng)老人,都要花錢,可以說這筆錢是家族崛起的根本,幾人分家單過,還算什么家族?這部分公賬,除了田地的產(chǎn)出,每家按能力大小出?,F(xiàn)在也就孬蛋有俸祿,可以出一些;小豕的湯鋪才開張,后續(xù)怎么樣還不清楚。七娘認可這種方法,鄭家的做法類似。講完規(guī)矩,老仙發(fā)話:
“你們看,就這么簡單,不要想的太復雜。后輩的麻煩讓后輩去解決,你們這一輩就是給家族打基礎,多講奉獻,少講利益?!?p> 孬蛋有點迷糊,忙了大半夜,感覺什么都沒講,跟上次的結(jié)果一樣。為啥老婆提出的時候,自己覺得很有道理,認為家族確實很亂,什么規(guī)矩都沒有?,F(xiàn)在倒是覺得,其實家里一直有規(guī)矩,只是重新明確而已。奇怪,怎么會有這種感覺?
王柔中夫婦生了三個小孩,兩男一女。自此以后,王掌柜不再管店鋪的生意,安心曬太陽、乘涼、聊天。洛陽的冬天不怎么冷,尤其是有太陽的日子,暖洋洋很舒服。喝了兩大碗驢肉湯,太陽升起老高,王掌柜照例到大槐樹曬太陽。
有人與王掌柜玩樗蒲雙陸,你來我往,好不熱鬧。王掌柜擲出骰子,骰子骨碌碌轉(zhuǎn),突然,停在了絕殺的點數(shù)。王掌柜仰頭大笑,對手張嘴就罵,罵的很難聽,卻沒等來往日的對罵聲。抬起頭,對手詫異地看著一動不動的王掌柜,喊道:
“王掌柜,王掌柜!”
喊聲越來越大,就是沒有回應。眾老頭聽到喊聲,都扭過頭看,王掌柜靜靜地閉著眼,靠著墻一動不動。老頭們急忙圍過來,掐人中,掐虎口,都不起作用。老頭們大喊,年輕人跑過來,將王掌柜抬回家。沒過多久,王柔中身穿孝服,出來報喪。老頭們嘆息,又一個伙伴離世,不知道幾時輪到自己。
老仙在孫圪垱村后山樹林里,找出一大塊山地作墳地,畢竟王柔中當家作主,算自己人。老仙嘴里喊著這里是風水寶地,其實,最多只能算中下。按老仙一貫的想法,風水寶地是有權有勢人家的特權,沒那個能力保護,只能是祖墳被人刨的結(jié)局。這里唯一的好處,墳地不會被山洪沖,不會被山崩壓。鄭書生也很欣賞這塊地,于是一分為三,孫家、王家、鄭家各一塊。這也是信號,以后孫圪垱由三家人主事。
王瑩母女不愿意住在市井,更愿意住在孫圪垱養(yǎng)育小孩。為了照顧王柔中,二娘做一回賢妻良母,將自己的婢女送進新房,成為柔中的小妾。畢竟孩子長大后勢單力薄,需要親戚幫襯,同父異母的姐妹、兄弟,是最好的搭檔。王掌柜去世不久,小妾三娘臨盆,生個大胖小子,二娘起名孫六郎。這是以前結(jié)婚時的條件,雖然猴子也不知道自己的姓,孫姓算是一個男人最后的執(zhí)念,是自己的香火,而王姓孩子是王家的香火。
孫家讀書最多的是鄭七娘,麥子打人厲害,也不敢打七娘,而七娘不愿意做農(nóng)活,所以不可能去搶麥子的權力。王二娘讀書也比較多,所以與七娘關系好。這個時代,連皇后都要干活,何況連寒門都不算的孫家、王家婦人?鄭七娘、王二娘以及她們的老母親,逃不出桑麻、織繡。麥子能打人、能干活,唯獨不懂織繡,而鄭七娘、王三娘手巧,彌補了家族的缺口。久而久之,婦人分成兩批,麥子管粗活、做飯,鄭七娘管織繡。麥子不服氣,總想著哪天把權奪回來,七娘倒是沒想奪權,從臉色就可以看出,別來管我。
婦人的活計也是家族的必須,租、庸、調(diào)不但服勞役,要糧,還要帛、布,以及土特產(chǎn)。
唐制,分地的丁口,每年交粟二斛,或稻三斛,此為租。按照鄉(xiāng)里的特產(chǎn),每年交絹二匹,或者綾、施二丈,布多加兩成;相應,交絹、綾、施的調(diào)綿三兩;交布者調(diào)麻三斤。不養(yǎng)蠶的鄉(xiāng)交銀十四兩,謂之調(diào)。勞役每年二十日,閏加二日,不服勞役者每日交絹三尺,謂之庸。如果勞役增加二十五日,免調(diào);增加三十日,租、調(diào)皆免。洛陽的賦定為絹、施、綿、布。特產(chǎn)貢品定為:文綾、繒、縠、絲葛、陶瓷、茍杞、黃精、美果華、酸棗。
老仙看著清單,腦子都成了漿糊,到底沒搞明白什么意思,尤其不明白做衣服的布如何分類。通常孫家人不服勞役,那就要交錢,用絹支付。每個丁口的一百畝地中,二十畝為永業(yè)田,用來種榆、棗、桑等有產(chǎn)出的經(jīng)濟樹。孫家為了霸占整片山地,將樹種在外圍,與小山、瀍水連在一起,將整個孫圪垱包圍起來??h衙的官員、鄉(xiāng)長也不管,意思是盡管墾荒、盡管圍,種多少地我們沒看到。言外之意,如果上面有指令,那你的地、你的人就必須注冊登記。官員看到孫圪垱的布局,很奇怪地問道:
“你們不怕榆、棗、桑被人偷?”
石頭很老實,摸摸頭回答道:
“是啊,我怎么沒想到?不如外面種上楊樹、荊棘隔離,外人就沒機會吃、拿。”
官員笑笑沒說話。外面的地不是孫家的地,反正,上面不問,下面不管,為什么要管?以后再管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