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包餃子的治愈瞬間
司晨帶著孩子們玩玩具玩的正歡的時候,老太太把他叫走了。
過了一會兒,司晨從廚房里拿來幾個碗盆,放在了餐桌上,然后又去雜物間里拿出蓋簾,還有面粉。又從壺里往一個碗里倒出來晾涼的水。
老太太走到坐在了桌邊,開始和面,她又跟司晨嘀咕了幾句,司晨就跑去電話前,熟練地按了幾個號碼。
這個年代座機在大部分城里家庭很流行,這個時候的手機也不是智能手機,最多玩?zhèn)€魔法豆豆球、俄羅斯方塊……
很快,電話接通了。
“喂~”
蕭琉聽到了熟悉的聲音。
“姐姐,來吃飯了,剛剛不讓你走,你非要走?,F(xiàn)在還要跑來一趟,多麻煩?!彼境坑弥赡鄣恼Z氣說著老氣的話。
“我哪知道今天你們要吃好吃的呀!那群孩子還沒走嗎?今天吃什么?”
蕭琉一聽,果然是東方紫薇,最開始東方紫薇走是蕭琉要求的,他怕自己的“表演”會被東方紫薇取笑,那就尷尬了。沒想到現(xiàn)在東方紫薇還會回來,而且聽這對話,東方紫薇過來蹭飯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是要有多懶才會經(jīng)常去蹭飯啊,而且蹭的還是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的家庭。
“今天吃餃子,姐姐,快點過來吧,還要你幫忙呢!這次不許你白吃了,要干活的!”
看來東方紫薇還真是老白嫖怪了。
“好~好~好~晨晨要不要吃燒雞烤鴨呀?姐姐給你買只去?”東方紫薇笑著說道。
“姥姥!姐姐說要買好吃的!”
“隨便吧?!?p> “姐姐,姥姥說隨便。”
看來司晨很聽老太太的話呀。說實話,蕭琉有點討厭時夜了,在他眼中,時夜是個不懂事、不懂禮貌的孩子,而且不討喜。最開始看東方紫薇更喜歡蕭琉的時候,蕭琉覺著可能是東方紫薇個人偏好的關(guān)系吧,可能時夜沒那么不好,只是調(diào)皮點罷了?,F(xiàn)在蕭琉就覺得時夜是真的沒禮貌。
百容門內(nèi)的門規(guī)和書籍都會提醒門內(nèi)弟子要懂禮貌,有禮儀。所以時夜的行為在蕭琉看來是特別不好的。
總之,蕭琉覺得司晨更適合做朋友,時夜就算了。雖然都是小孩子,但是這差距太明顯了,尤其是一對比。不過,如果時夜以后會變的話,那就另說,并不是每個人都是一成不變的。
……
過了一會兒,東方紫薇來了,在這期間,李玖柒說回去吃,老太太就一直說不讓走。司晨更是得了老太太的旨意,把門堵住了。
這突如其來的溫暖與愛讓這群孩子不知所措,使他們變得驚慌,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么。
李玖柒心里過意不去,畢竟第一次見面就這么熱情地讓他們一起吃飯,她不是很能接受。這對于一般人來說也是很難接受的,更別說是對他們這些本來就缺少愛的孩子。
最后,李玖柒借著要叫鹿云明也過來的理由出去了。蕭琉估計是李玖柒要買些菜過來,不至于讓他們一家這么破費。
老太太也看出來了李玖柒的心思,就讓司晨跟著李玖柒一起去了。她對于這些孩子還是很喜歡的,有禮貌,就是在面對熱情時不太自信這點,老太太也不知道為什么。
但她對于東方紫薇信任之深,也沒多想什么。
……
東方紫薇來的時候買了一只燒雞,散發(fā)著孜然的香氣。
李玖柒他們回來的時候買了一些炸黃花魚,以蕭琉對師叔的認(rèn)知來說,不可能是她自己找地方買的,畢竟來了這里之后,李玖柒也沒有怎么出去轉(zhuǎn)過,只是菜市場和家兩點一線的生活。應(yīng)該是司晨帶著去的。
老太太看到李玖柒買了那么多炸黃花魚,就開始數(shù)落司晨,說是不是司晨想要吃的。
司晨一下子委屈壞了,說是李玖柒讓帶的路,他也跟李玖柒說別買東西來著。
李玖柒也說是自己要買的,跟司晨沒關(guān)系,但老太太還是數(shù)落司晨。
蕭琉想著這待客之道啊,也不知道該怎么說,要是說太過熱情,可能這個地方的人們都這樣,要說太固執(zhí),這也是一種待客的好習(xí)慣。
最后,在東方紫薇的調(diào)停下,老太太才不數(shù)落司晨。
這時候面也醒好了,老太太從冰箱里面拿出來一捆茴香,讓東方紫薇去洗洗。李玖柒感覺自己什么都不干,有點不好意思,蕭琉他們不敢可以,畢竟還小,她是這群孩子里最大的,要做個表態(tài)。
老太太看出來了李玖柒的窘迫,就讓她去廚房里面把肉弄成肉餡。
鹿云明在打游戲時候被拉過來,很不開心??吹剿境考依锩嬗须娔X,就開始兩眼放光。老太太也看出來了,就讓鹿云明去玩。只是說話的聲音有點大,時夜在屋子里面聽到了,發(fā)出來了不滿的“哼”一聲。
司晨面色也有點難過。這時候蕭琉想到,可能是電腦對這倆孩子來說很重要吧。
當(dāng)餡兒弄好的時候,蕭琉等人也想?yún)⑴c到包餃子環(huán)節(jié),畢竟這突如其來的溫暖讓他們想要做些什么去反饋,而不是享受。
然后他們開始分工,幾人揪面團(tuán),幾人把面團(tuán)按一下和搟面片,幾人包,幾人把包好的餃子整整齊齊地放在蓋簾上。
這好像工廠里面的生產(chǎn)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能生產(chǎn)出對應(yīng)的成品。
這過程中,孩子們的心悄然發(fā)生變化,他們內(nèi)心積攢了幾天的陰霾慢慢地消散,一點點的光透射進(jìn)來。
他們的成長過程如同小樹苗長成大樹,若被陰霾籠罩,樹得不到陽光,就永遠(yuǎn)長不大,時間長了也會枯死。不過,這些星星點點的光刺破陰霾照射進(jìn)來,灑在了小樹苗身上,它變得重新潤澤起來,樹葉也變得嫩綠了,枯黃漸漸消散和掉落,化作泥土中的養(yǎng)料,滋養(yǎng)小樹苗,讓它長得更好。
孩子們暫時忘卻了那些血腥的畫面,沉浸在了這溫暖的氛圍中,有長輩的關(guān)懷,也有一起做飯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