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宰相那些破事兒

第三十章 徐重樓

宰相那些破事兒 野狼的天下 2138 2022-02-09 23:04:05

  “皇上,是萬民的皇上,自然是貴不可言!若論及地位,那也自然是高不可攀。然而,若是沒有天下萬民,那皇上又從何談起呢?故而,這天下之大,當以民為貴,君為輕!”

  范建的話讓秦寧心中非常不爽,究其大云朝廷的起源,當今天子的祖先,不也是布衣出身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世家豪門豈能天生?諸位,難道你們的先人們,都是天生的圣人嗎?”

  這話問的有意思,很多世家公子的臉色通紅了起來。所有人都明白一個道理,沒有天生的世家,哪怕是當今天子,那也不是真正天生的。誰都是從平民百姓開始的,只不過因為家族機遇不相同,而最終造就了不一樣的結果。

  這種大道理,所有人都明白,只是身在世家的眾多公子不愿意承認罷了!他們寧愿躺在安樂窩里,享受著自己的社會地位遠高于普通民眾的感覺,也絕不肯承認秦寧這種觀點。

  “這個寧清不曾出名,現(xiàn)在卻以這種犀利的文章出現(xiàn)在了文華榜榜首,我真是覺得可笑!”

  “這個世界的規(guī)則,是由強者制定的,你不過是一介老百姓,怎能逆天而行?”

  很多人對秦寧的話嗤之以鼻,尤其是剛剛自覺受辱的范建,嘴巴里吐出的話更是難聽。

  “真是笑話!你寧公子衣著打扮,都像是一個富貴之家,現(xiàn)在卻要為貧民老百姓提出這樣的觀點,那么請你先行一步,散盡家財,接濟貧民如何?這天下兩萬萬生民,若是知道寧公子你這么做,我相信你寧公子死后一定會被搬進廟里的!”

  什么叫罵人不帶臟字?范建這就是的!他畢竟是才學僅次于秦寧的,又是出身于官宦之家,自然不像一般人那樣罵罵咧咧。

  這話自然是一眾諷刺,秦寧也聽的出來,他只是冷笑了兩聲:“豎子,不足以相辯駁!”

  言罷之后,秦寧就坐了下來,翻看著發(fā)下來的小冊子。他與范建之間的爭吵,也自然引來了眾多公子的議論。

  “姑且看看寧公子的文章,為何會奪得文華榜第一名呢?這之中必定是有原因的。以往,秦寧的文章遠超范公子,現(xiàn)在寧公子的文章又是遠超秦寧,難不成真的有隱士?那寧清就是這一類人嗎?”

  “不消說了!七月二十日,瓊林夜宴,到時候西洋特使,番外諸國,都會前來與一眾考中的學子暢飲。那時候,宮內(nèi)會對外面發(fā)出邀請,說不定你我也能進去,而且京師報館的主編徐重樓大儒,也會前往的。我想,到了那個時候,應當會有所解釋的!”

  人們提到了瓊林夜宴,秦寧豎起了耳朵,這一次他聽的比較仔細。瓊林夜宴不比青云夜宴那么盛大,但也是有一定的規(guī)模的。畢竟,瓊林夜宴是為了上榜學子準備的,也就百十來人而已,不會像青云夜宴那樣足有上千乃至上萬人!

  “這一屆的大朝試,真是怪事連連。先是秦寧無故失蹤,傳出醉酒落水而亡的消息,現(xiàn)在又是說他遁入了江湖,練功化氣,而今更是有一名公子寧清,就像是一匹黑馬一樣走在前列。這真是怪哉!”

  “寧公子的才學,時至今日,我江詩畫才算看的清楚了!”江詩畫望著坐在那里等待著春暉班開唱的秦寧,此時此刻,才反應了過來。

  秦寧聞言,不禁微笑了一下。自己穿越而來,腦子里多得是《孟子》《大學》之類的古文,這些東西在前世都是流傳幾千年的瑰寶,到了這個世界里,豈能落后這些俗文套路?

  “江姑娘,這榜單上排名第三的王扶策,王公子你可認識?”秦寧翻到了《民政總論》,他對這個叫做王扶策的人很是好奇,“今日聽人議論,似乎并沒有什么人提起他??!”

  實際上,秦寧自己也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名字。按照道理來說,能夠上榜的人,都是此前人們追捧的,比如說秦寧。但這個王扶策,秦寧的印象里可沒有聽人提起過。

  江詩畫聽秦寧要打聽王扶策,搖了搖頭道:“京師傳聞,說王扶策曾經(jīng)是王家的公子,后來因為不受約束,逃離了家族,再歸來時,他就去參加了大朝試。寧公子不知道那是正常的,哪怕是秦公子都未必認識他。實在是因為王扶策公子,極少出現(xiàn)在公眾場合里!”

  聽到江詩畫所說的最后一句話,秦寧的身子不由得一怔。這個王扶策,鐵定是一個能臣,或者說是比自己還胸懷大志的人。若是如此,自己得找準機會去拜訪一下他了。

  “時辰到!各位公子,開戲啦!”

  正當秦寧還想要繼續(xù)追問的時候,小廝們上臺,旋即大幕拉開,各種扮相的戲子陸續(xù)登場。唱腔咿咿呀呀的樣子,讓看臺下的眾人歡呼叫好。

  “小奴,去把這份文斗約書送給范公子!”

  兩個時辰后,堂會散場,秦寧從懷中掏出一份帛書,遞給了小奴?,F(xiàn)在,眠月樓的公子們都知道,一個叫做寧清的人要和范建文斗,過不了多久,整個薊州城都會傳開這個消息的。

  要知道,現(xiàn)在寧清這個名字,也走入了大眾的的視野里。京師報館文華榜榜首之人,那才學絕對是一等一的。

  晚間告辭江詩畫的時候,秦寧去了一趟京師報館,見到了主編徐重樓。徐重樓身材枯瘦,手掌干枯,滿頭白發(fā),看上去有六十多歲,不過他看上去非常干練。

  “你就是寧清寧公子?”昏黃的燈光下,徐重樓望著眼前二十四五歲的小伙子,有些難以置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篇文章,可謂是極端中的極端。真沒想到,寫出它的人,竟然如此年輕?!?p>  徐重樓原以為那個叫寧清的人,應當與他一樣,也是個上了年紀的老頭子。否則,也不會提出這種動搖很多人信念的見地。

  “你且坐在我對面,你我兩人詳細說說這篇文章。此等錦繡文章,不像時論那樣就事論事,也不像那個秦寧寫的帝策極盡吹捧當今圣上,更不似王扶策那樣只寫民事而不言民事根源。你的這篇文章,百姓們看了會喜,有點能耐的天子看了,起初會擔憂,繼而會欣喜萬分。足下本可以于天下大展身手,為何跟那秦寧一樣不肯去大朝試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