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行動結(jié)束后的一個假期,趙小磊回到家,和往常一樣,給小寶貝們喂奶粉喂輔食然后陪他們玩,哄他們睡覺,當然也會看看大兒子的小學作業(yè)。三個孩子都休息了,老夫老妻也是坐在沙發(fā)聊聊天。在S系統(tǒng)工作了快十九年,她當天就知道了那場救援行動。她沒有主動問,那天晚上,她也像以往一樣收到了老公發(fā)來的短信——涵涵,我現(xiàn)在在站里了,嘻嘻嘻,有點累了,想你和寶寶。而她,也回了一條消息——嗯吶,我也想你,寶寶挺乖的,早點休息啊。
靠在老公肩膀上,旭涵感覺很踏實,不過也問了老趙一句:“老公,這次,會害怕嗎?”而趙小磊,而捋了捋她的頭發(fā):“涵涵,畢竟年紀大了,還是會有點擔心,不過說實話,害怕的,也只有那兩次。”
快十六年前,那時候夫婦倆都還在江遼。那個秋天,城南的一個油庫突發(fā)大火。第一批次市區(qū)十八個消防站超過六十輛消防車增援。那時候沒有遠程供水系統(tǒng),為了保證車載水炮能夠持續(xù)高壓供水,在場的消防隊員甚至利用浮動水泵回抽廠區(qū)的污水。那時趙小磊是江遼消防局最年輕的副站長,站在一輛消防車上操作車載水炮,那時全局都沒有隔熱防護服,每隔十分鐘,站里的同事只能用水槍給他降溫。火勢猛烈,庫區(qū)有三個油罐相繼升騰起紅色大火球,現(xiàn)場指揮除了調(diào)集支援,也多次下達撤退指令。每次撤出火場,火勢稍有平緩,數(shù)百消防隊員又再次沖入火場進入滅火陣地。最后的火場總攻,十六臺當時最先進的狂牛化學水泡車同時打泡沫,超過二十臺大型水罐車保證源源不斷供水,十個小時終將大火撲滅。那次救援,是趙小磊第一次榮獲個人二等功,不過,這么多年,他一直記得,周末回到家,旭涵直接抱住他哭。一輛輛消防車鳴笛從市S局直屬CI隊門口呼嘯而過,似乎就沒停過,第三聲巨響,從城南到市中心都聽得一清二楚她真的會害怕。那年她二十五,結(jié)婚才一年,她真的不敢想,如果他出了意外……而趙小磊,則一直抱著妻子,輕輕拍拍她的背,手也有點顫……的確,火場溫度很高,炙烤一詞已不足以形容,AP津海指揮學院前三名畢業(yè)的她也很清楚,但凡一個撤退指令下達得不及時,在場的一千四百名消防隊員,真的會有好多回不來……
七年后,夫婦倆都已經(jīng)到了凌澳工作生活,那年凌澳消防局多次被嘉獎,趙小磊榮獲二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獲得一等功的那次救援,也是老趙干消防以來的第二次害怕,和許多參與過那次救援的消防隊員一樣,老趙一般不愿意輕易提起,也是那次救援行動,凌澳消防局一共十七個消防站獲得省級及以上部門嘉獎,凌澳消防局,也獲得了集體一等功,整個S部消防局所屬的各城市消防局,只有個位數(shù)獲得了此榮譽。當時的兩位局長在從貝市回凌澳的飛機上,看著這面錦旗,兩位兩杠四顆星星的老消防,真的是……老淚縱橫。